一次又一次,按理说赵楷被杀,他少一个仇人,轻松+自在不香吗?关键时候,赵宣素杀赵楷,徐凤年竟然站出来了,还救了赵楷。赵楷很疑惑,为什么你要救我,明明你认出了符将红甲?赵宣素很不解,明明这小子一路追杀你,你为什么要救他?韩貂寺也很纳闷,徐凤年为什么要救你,想不通。不仅里面的人想不通,外面看电视的很多人...
...
官渡战前,曹操曾经派遣张辽和关羽为前锋迎击袁军,一举解除了白马之围。不过,这颜良虽然是关羽阵斩,但张辽的职务这时却先于关羽。此后,张辽在曹营更是一路高歌猛进,最终官至前将军,被封为晋阳侯。关羽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之首,张辽是曹魏“五子良将”之首,两人都在历史上留下过著名战例。那么,两人都曾经是战区的...
对于古代女子而言,进入皇宫做皇帝的妃子固然是一条出路,但是每天勾心斗角,能不能平安活到老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另外一种人则是做宫女,虽然吃苦,但是熬到一定的年份,出宫找一个老实人嫁了,也算是不错的出路。不过如果这个宫女被君主看中了,那么她的命运就会被改写。在汉朝就有这样一个看起来比较幸运代人,她就是窦...
苏武牧羊故事(下)苏武被单于送到北海牧羊,这里天寒地冻,物质匮乏,苏武吃尽苦头。几年之后,单于突然派李陵前来看望苏武。李陵为苏武摆下酒宴,还安排了歌舞助兴。酒席之上,李陵掰着手指头,把苏武的哥哥和弟弟的不幸遭遇讲述一遍,又告诉苏武他的母亲和妻子的情况,然后就替单于劝降苏武。李陵和苏武究竟有什么关系,...
孙坚虽然雄烈勇猛,但死的太早。公元191年,在他36岁时,就在征讨刘表中被伏击,战死荆州。孙坚对东吴的创业与政权建立,实际作用不大。但是孙坚的名声很大,声望极高。这对后来孙策平定江东,起到了很大的无形推动。孙坚和曹操同年,都是155年出生。扬州富春人(今天的杭州。东汉扬州是当时的省级区划。包括今天的...
[前言]《史记·留侯世家》位列三十世家第二十五篇,主要记载了“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的传奇一生。[散金刺秦]张良(字子房)生于战国时期韩国颍川的城父(位于今河南禹州),其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以相国身份先后事奉了五代韩王(韩昭侯、韩宣惠王、韩襄哀王、韩釐王和韩悼惠王)。韩国被秦国所灭后,张良不惜散家财求...
刘备兵围成都太守逾城欲降建安十九年夏,刘备兵围成都,欲迫使刘璋主动投降,然而还没等刘璋做出正式决定前,他的部下中时任蜀郡太守的许靖,见情势不对,便想偷偷从城墙上放一根绳子溜下去,不料被刘璋察觉,逮了个正着。刘璋忙于成都安危,没空搭理他,就把他先扔大牢里,而没杀他。但很快刘备招徕的马超屯兵于城北,城中...
汲黯为人耿直,好直谏廷诤,汉武帝刘彻称其为“社稷之臣”。主张与匈奴和亲。后犯小罪免官,居田园数年,召拜淮阳太守,卒于任上。汲黯《汲黯传》,宋淡黄藏经纸本,小楷册页,共10页,每页纵17.6cm,横17.4cm,乌丝栏界,每页12行,行字数16至18不等,凡119行,计1946字,第6页12行197字...
三国文化之陇南谭昌吉文化使山川秀丽,文化于人文增辉,文化为历史溢彩,文化赋地理情韵。三国文化是沉淀在陇南这座陇蜀之城灿烂与厚重的历史标记。历史上的魏、蜀、吴三国,若从东汉后的公元220年起到西晋公元280年灭蜀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共六十年的纷争之中,陇南是鏖兵古战场,陇南又是三国文化的积淀地。陈寿的《...
孙权人称孙十万,孙十万是指孙权。历史上逍遥津一战,孙权带领十万兵力想进攻合肥,在合肥主将张辽只有七八千兵力的情况下,多日未能攻下,而不是需要抽十万,但是因为抽出他的难度较高也有氪金之王的称号,孙权一般分为两种玩法,第一种一骑当千+暴戾无仁走爆头路线,第二种当锋摧决+兵无常势走法刀路线,因为孙权的武力...
丧葬之礼在中国起源很早,早在旧石器时代山顶洞文化中,就发现有许多散布在尸骸附近的石珠、兽牙等,这说明当时已有随葬的器物及风俗。到了汉代,厚葬之风日盛,葬玉更是极为普遍。人们相信玉有保存尸体的功用,认为尸体人葬时,会遇到水银浸泡,而水银遇玉就会凝固,所以以玉敛尸就会使尸体不腐烂,从而产生再生的可能。真...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要说三国时期,大家最为熟悉的人物当属诸葛亮了。大家都知道,自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辅佐左右,他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蜀国做出不少贡献,至今依旧广为流传。而最为后人所歌颂的,便是他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即便在刘备死后,依旧忠贞不二继续辅佐少主刘婵,...
魏国损失下面咱们先来看看在剧中魏国的损失有多少,首先,魏国最大的损失就是失去了第一代烛龙高唐炳,经过了陈恭等人的不懈努力,高唐炳在定军山落网,但是潜伏在蜀国这么多年,他也算是超额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即使他在这个时候下线,对于魏国来说也算是值了。其次,魏国损失了编外部队五仙道,五仙道算是魏国收编的蜀国民...
公元前236年(秦王政十一年),嬴政赐书给吕不韦:这是秦王嬴政杀掉嫪毐的第二年,他对吕不韦仍然不解气,在将吕不韦放逐回封地洛阳后,嬴政仍然逼着他再度流放。吕不韦知道自己终究难逃一死,于是在流放的路上饮鸩自杀。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出生在卫国的一个商人世家,传闻他是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作为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