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婚姻也历经波折,但他在情感上的表现却是前后矛盾。对不同女人态度是不同的,如何处理荚人关系,显露了他与女人的情感世界。 赵匡胤本人一生经历三次婚姻。后晋开运初年,由父亲赵弘殷做主,聘娶后晋禁军军校贺景思的长女为妻。当时赵匡胤十九岁,贺
生于帝王之家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赵匡胤吾当以女嫁汝子承衍,其目的是巩固他的皇权。 赵匡胤身为男人、父亲,也希望像所有普通人一样关爱家庭,关心他的子女。身为皇帝,在处理家庭事务问题上,又不得不把亲情抛到一边而服从于政治的需要。 长女昭庆公主
赵匡胤在处理许多问题时是重视吸取他人意见,并能改进。由此可以看出,他在修身处世方面有特别之处。 范质是大名宗城县人。赵匡胤 出师北征,被部下推举拥戴。从陈桥驿回到京城官署的时候,范质正在阁楼中吃饭。宋太祖进入京城,带着王溥、魏仁浦到他府上去
赵匡胤以俭朴为本,不尚奢华的作风在当时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在他统治的年代,始终保持另一种励精图治的积极态度,对于宋初社会的重建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赵匡胤带头节俭,也见不得别人奢侈浪费。据说当他看见诸侯大臣侈靡之物,都要令人予以焚毁。 赵光义担
赵匡胤死时,他的儿子已经成年,为什么他没有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呢?而是如赵光义所愿将皇位传给了他呢?还有,诸多传说都认为是赵光义杀死了自己的哥哥,那么,如果真是他杀死了赵匡胤,他又怎能顺利继承皇位呢?这还得从金匮之盟说起。 早在建隆二年(96
治国有道 萧绰(chu,953-1009),人称萧太后,辽朝女军事统帅,政治家。16岁嫁辽景宗,后来被封为皇后。30岁 时,景宗死,12岁的儿子即位,萧绰以太后身份摄政。她任用人才,不分民族,锐意改革。富国强兵,自握兵权。她先建立起巩固的辽朝根据地。然后东征
辽国皇帝兀欲的次子耶律贤即位,即辽景宗。景宗幼年时经历过一次致命的遭遇,公元951年,察割发动政变,率众闯入宫帐杀死辽世宗和太后,年幼的景宗 被深明大义的御厨用毛毡藏在柴禾堆中,这次劫难后景宗落下顽症,做皇帝力不从心。但他的夫人萧绰皇后,却是
杨家将的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说起杨家将,则必要说到萧太后,她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辽国有诸多萧皇后萧太后,这里所说的萧太后,名绰,小字燕燕,她公元九五三年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死于1009年。她天生美貌,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擅长射箭、打猎
萧绰,小名燕燕,宋称雅雅克,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父亲萧思温是辽太祖皇后述律平的族弟忽没里之子,母亲则是辽太宗的长女燕国公主吕不古。萧思温又通晓书史,他有3个女儿,萧绰最
宋代,南方有崇拜鬼神的风俗。北宋名将狄青征伐蛮族首领依智高时,大军刚到桂林以南,他就假装拜神祷告说:这次用兵,胜败没有把握。 于是狄青拿了一百个铜钱向神许愿:如果能大胜敌人,这些钱扔在地上,钱面都要向上。 左右官员都劝他别这样做:如果钱掷得
宋仁宗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党项族在我国西北部建立了西夏政权,并在首领元昊的统领之下,势力逐渐强盛起来。元昊撕毁了他父亲德明在宋真宗景 德三年(公元1006年)与宋朝订立的接受宋朝册封的和议,公开称帝,不断进犯北宋疆土。宋朝因为军政腐败,屡吃
宋朝名将狄青任枢密使的时候,自恃有功,十分骄横傲慢,得罪了一些人。当时文彦博执掌国事,建议皇上调狄青出京作两镇节度使。 狄青不服,向皇上陈述自己的想法说:我没功,怎么能接受节度使的任命?我没有犯罪,为什么要把我调离京城呢?皇上宋仁宗觉得他说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让同样是一种极其可贵的品质,在大胸怀和大智慧之内,也是人们的一种视野和远见。宁静的容忍背后,是一颗睿智平和的心。 北宋时,某县有一个哑巴,每逢新知府上任,都要献上一根本棒,莫名其妙地招惹官府责打。这
一个人做人做事固然要往光明正大的坦途上走,可惜往往一不小心就发生偏颇而得到相反的后果。笔者特别向世人提出忠告,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不偏不颇,也要善于运用一些小聪明,小聪明里面往往蕴涵着大智慧。 相传包拯在定远县任县令时,用前夫和后夫巧排迷阵,妙
名人语录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乞不用赃吏》 包拯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为官清正廉洁,不徇私枉法,又勤政爱民,还敢于直言劝谏,为国家尽忠尽力,被后世尊称为包青天。 【名人历史】 包拯(999年-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