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时期,有这么一位人物,他是山东济宁人氏,天生右眼外斜,贫苦人家出身,从一个“备补兵”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最后登峰造极,官至北洋总理,纵观整个北洋官场,这是绝无而仅有的一例。
此人姓甚名谁呢?
靳云鹏是也。
时人对靳云鹏创造的官场奇迹曾有这一番评价,靳氏大贵,得于其母,老太太也可称为百年间的第一等人物。
袁世凯佩服至极" />
靳家很穷,靳云鹏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被贫病压垮,死掉了,但他的老娘邱氏却是一位坚强乐观的妇人,丈夫死后,独自一人,靠卖煎饼,养活了两子一女。
两个儿子稍长成人后,老大靳云鹏老实本分,邱氏便叫他去学染布。老二靳云鹗天生有臂力,邱氏便让他推小车沿街卖水。两个儿子能够谋生后,邱氏对他们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想把家当好,就要学会做人,要知命安贫,心存仁义。
老大靳云鹏照着老娘的话做,对身边的一帮穷朋友一向很好,哪个缺了一口吃的,少了一件穿的,他就是借借补补,也要帮人一把,不让别人遭太多的穷苦罪。
穷苦人做好人,做久了,做惯了,一不注意,往往就把自个忘了。
有那么一回,靳云鹏身边的一个穷朋友得了重病,为了给朋友抓药,他竟把代人加工的布卖了,害得自己没法向顾主交待。
偏在这个时候,祸不单行,弟弟靳云鹗也碰到了祸事。
一天,靳云鹗推着两大木桶水,沿街叫卖,小推车过坎坷的石子路时,一不小心,水桶里溅出来的水,刚好打湿了过路恶少的冠纱长衫。
这恶少是当地缙绅孙尚书的儿子,一向凶恶不好惹。见草民冒犯了自己,这恶少大骂一声“混蛋”,身后跟着的两个恶仆立刻冲出来,对靳云鹗拳打脚踢,完了,扔下一句话,三天之内不拿一笔银子来赔罪,打断你狗腿。
得知弟弟无端受辱,遭了横祸,又想到自己惹下的纰漏无法填平,靳云鹏问老娘,如何是好?
邱氏磊落,想的开,她对儿子说,没作孽,就有活路。今日祸,今日避;今日债,来日还。
得了老娘这句话,靳云鹏、靳云鹗兄弟俩用小车载着老娘、妹妹,披星戴月地跑到了济南县。
在异地他乡落脚后,为了让两个儿子先避一避,邱氏便自己出去找活路。老话说的没有错,没作孽,有活路,邱氏前脚刚出门,后脚就叫地方大户潘守廉看上了。
潘守廉觉得邱氏面善、干净、可靠,不让她干粗活,单叫她给儿子当奶妈。
在潘家做奶妈,邱氏仁义心诚,将潘家儿子潘馥(后来也做过北洋总理)看的比亲儿子重。有一回,早已盯上潘家的土匪摸上门,要绑潘家儿子,邱氏觉得潘家是好人家,小少爷不能在自己手里遭难,一狠心,竟将亲儿云鹗交给了土匪。
土匪得知真相,佩服邱氏仁义,非但没有要赎金,将云鹗原样送还回来时,还特意捎上了一把银子。
日子渐渐安稳下来后,邱氏觉得事情总算过去了,又叫两个儿子出去谋生,老大还是代人染布,老二还是推车卖水。
哪里知道,两个儿子走出家门,活路根本干不下去。老大靳云鹏在济宁老家时,顾主们就好叫他“斜眼染匠”,如今到了济南街上,顾主们还是这样叫他。
叫者本是无意,但听者有心。
因这事,靳云鹏一想到自己是有卷逃前科在案的人,竟然犯了精神衰弱的病,整夜整夜地失眠。
老二靳云鹗更糟。他推车上街卖水,见满大街都是穿长衫的人,个个昂首阔步,威风凛凛,他认为自己随时都有招祸挨打的可能,最后竟吓得不敢踏出家门一步。
这大概就是乱世里的老实人,可怜人吧。
老娘邱氏见两个儿子心里苦,想了想,最后决定带两儿一女闯到关外去,卖苦力求生。
袁世凯佩服至极" />
那时候闯关东,烟台是必经之路。他们母子一行四人,到了烟台,找了个鸡毛店住下。邱氏到外面走动时,见有个煎饼摊子生意不错,看了又看后,觉得拿出自家本事,自制小米煎饼、黄豆豆腐,也能在烟台趟出一条活路来。
就这样,邱氏挽起袖子,拿出全部钱财,在烟台租了个小铺子,卖起了煎饼、豆腐。
只要诚心向前奔,老天爷总会开眼的。
邱氏卖煎饼、豆腐,料好,手艺好,人又仁义豁达,因为这些,小店一开张,竟然大发利市,生意红火的不得了,街坊四邻都愿意来捧场。
邱氏小店的隔壁是一家旅馆,里面住着个招兵委员。平日里,这招兵委员最爱吃邱氏的煎饼卷豆腐。来的次数多了,见邱氏两个儿子总在店里帮忙,又肯干又结实,招兵委员就跟邱氏说,这么好的后生,为什么不去投军,博个一官半职,也免得再被人欺辱。
受尽了窝囊气的靳家两兄弟,心中早有投军的想法,但想到老娘妹妹无人照应,又总是舍不下。如今得了招兵委员鼓励,老娘邱氏也想他们出去奔前程,两兄弟终于下定决心,哥哥先报名投军,能行,弟弟跟着去。
然而,报名过后,到了点名复核的环节,总招募一看靳云鹏相貌,当即给了个批谕:“五官不正,着即除名。”
听到这个消息,邱氏赶紧找招兵委员帮忙,老太太说,我儿这是独具“只眼”,给他一次机会,他一定能干出样。
招兵委员愿意帮忙,极力再保:“靳除眼斜外,体力品格都好,且督帅(袁世凯)对于山东新兵,特别好感,拟请一并带至小站一试。”
袁世凯佩服至极" />
袁世凯向来观人于微,对于新兵,必得一一过目。当点名点到靳云鹏时,袁世凯对他的籍贯、体格均表满意,唯独对眼斜一项,甚为惋惜。
再三斟酌,袁世凯没有扫地出门,给了靳云鹏一个“备补兵”的入伍资格。
当时,小站备补兵负责打扫马厩、厕所,不出操,不上讲堂,吃的是残羹剩饭,干的是粗活脏活,到头来再好也只能补个伙夫,能成为正式兵的少之又少。
靳云鹏当上备补兵后,不想这些,只一门心思老老实实地执行他的勤务,直属长官见到他踏实肯干,印象很好,夸他勤朴不伪。
袁世凯暗巡时,也总是看到靳云鹏从容踏实、毫无厌烦地干那些笨重肮脏的粗活,稍有休息时,也从不闲坐瞎逛,只一心一意地坐在角落里手捧一本《孟子》,反复默诵。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久而久之,袁世凯的心目中就有了这个备补兵,而靳云鹏却全然不知。
有一天,靳云鹏的棚头(相当于班长)兴高采烈地跑来,拍着他的膀子说,老靳,给你道喜呀!大帅的手令已下达营部,提升你为正式三等兵。
当上了正式的兵,就有了出操,上讲堂的资格。靳云鹏在这些方面都有上佳的表现,但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打靶,因为右眼天生外斜,有得天独厚的瞄准优势,每次打靶,他竟然能够做到百发百中,俨然是一个天生的神枪手。
缺陷变成过人之处,很快,靳云鹏由三等兵一路向上升,先是二等,接着一等,然后副目、正目,加之他又有《四书》的底子,对人治事,一本正经,不到半年,昔日的备补兵竟然升成了准尉司务长。
眼看自己在军营中有了前途,靳云鹏将家中的亲人全都接来了,弟弟云鹗进军营当兵,老娘和妹妹住在小站附近的一个村子里,仍然做老生意,摊煎饼,卖豆腐。
老太太邱氏很会做人,每当有小站的人来店里吃饭,她不仅不收钱,隔三差五还要添上卤菜、高粱酒。见到谁的衣服、袜子破了,她就叫人坐在板凳上,跷起腿,一点不见外地给人缝补,遇到谁不讲卫生,老太太还会说,孩子,要常洗脚呀,我给你补袜子,好臭啊!
更厉害的是,老太太讲质朴道理总能叫这些人心服口服,军营中谁和谁起了纠纷,叫过来吃顿煎饼,老太太总能将一碗水端平,叫大家重归于好。
时人后来有评价,老太太不识字,也没有任何凭仗,她能感动折服众人,靠的是质朴真心,慈祥豁达,不忘本。在小站,她既是靳氏兄弟的娘,也是大家的娘,有这样的口碑、人缘,靳氏兄弟脚下的路何愁不宽。
朝后看,此话一点不假。
袁世凯佩服至极" />
因为能力不差,人缘极好,靳云鹏由准尉司务长,不久又高升,先上尉,后中尉,再上尉,直到保送保定武备学堂以第一名毕业,回来直接升管带(营长)。
官做起来后,靳云鹏觉得有了条件,不想再让老娘起早贪黑,摊煎饼,卖豆腐,他对老娘说,儿做的官,虽不算大,衣食总没问题。你老人家,不必再做小生意,一是辛苦了一辈子,应该享点清福;一是再做穷生意,显得儿子不孝,也不好看,将来也不好当首长带兵。
老太太听到这话,勃然大怒,直叫靳云鹏跪下。
接着,北洋有名的“磨坊训子”便上演了。老太太教训儿子说,当了管带,忘了染匠,就是光想好看,忘了难看;教我享点福,不做穷生意,就是装着孝,实在是不孝。你这些想法,当不了好首长,做不了长远的官,少不了难看,这就是装着孝,其实是大不孝。
靳云鹏听了,惭愧不已。
袁世凯对靳家母子的纯洁正大,早已有了深刻印象,当听到这一番“磨坊训子”的话后,更为感动。
为了见个真切,有一天,袁世凯改扮成副官模样,戴着墨晶眼镜,进了靳家煎饼铺。
吃了一顿煎饼卷豆腐,讲过一些直鲁豫的家乡话,袁世凯故意问老太太,你有没有儿子,儿子做什么事?
老太太根本不提儿子是管带,只简单地答了一句,有儿子,就是个当兵的!
老太太这话让袁世凯深为感慨,一为本真,二为忠孝。有一种说法,靳云鹏大发迹,真正的起点在这里,是老太太坚定了袁世凯提拔他的决心。
老太太与袁世凯之间流传下来的佳话,除了这一桩,还有一桩。
老太太一辈子不忘“贫穷”二字,儿子大发迹之后,袁世凯爱请老太太吃饭,每回老太太都要给袁世凯带四样东西,并用礼单晋呈:
鸡蛋十个。豆腐四块。
煎饼六斤。咸菜一罐。
吉子十个。都福赐快。
坚兵禄金。贤才一贯。
据说,每次袁世凯都要亲自点收,即席大嚼,贤主嘉宾,场面至为感人。
袁世凯之所以如此高看老太太,除了她一辈子不忘本,还有一点,她能够影响上上下下的一切人,跟靳云鹏一道起来的那些人,每一个到她面前,都是孩子,都肯诚心听她的教诲。
北洋系督军团的那些大人物,大多在小站时吃过老太太的煎饼卷豆腐,发迹之后来看老太太,没一个敢穿华服,都穿粗布衣服,带一些实用礼物,为的是能得老太太一句评语:“你这孩子有出息。”
偶尔有人喊了她一句“太夫人”,老太太会说,你以前喊我大娘,是两个字,为什么多浪费一个字喊我太夫人?浪费不是小事!俺是个太穷人,乍听见一声太富人,好像挨骂。
有时候,有些人因为高升,忍不住拿些贵重礼物来看老太太。老太太一律谢绝,而且还要说,你留着这些钱,差事垮了的时候用得着。要不就寄给你老妈妈、臭媳妇花。做人一辈子,什么光景,都不能忘本——
能让乱世诸枭雄豪杰,一致钦佩。
这老太太真不简单。
有这样的老娘,儿子有大贵之格,也就不足为奇了。
戚夫人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是刘邦甚是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出生在贫家,但是虽然戚夫人出身低微,可是她的祖辈却是周王室的后裔,说得上是皇族,众所周知,皇族的基因都是十分好的,因为皇族之中挑选的女子都是那个时代最美丽的女人。所以戚夫人也随了她母亲那十分貌美的长相,容貌十分艳丽,同时,气质也十分的出众,在...
据《汉书》记载,后元二年(前87),汉武帝自知时日无多,便"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成为了汉武帝的托孤对象。而上文所说的匈奴王子,就是这四人中的金日磾。看到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会...
自己这个当皇帝的,还不如自己呢?万一自己的孩子被其他家族的人盯上了呢?自己的孩子“扎小人”呢?在这种情况下,刘彻做出了一个选择:废除皇位。可绕来绕去,刘彻发现自己害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之后,他的报复手段也是让人啼笑皆非。《红楼梦》里记载的就是赵姨娘用这招来对付贾宝玉和凤姐,歹毒无比。在古时候,人都很迷...
其实说起刘秀的时候,我们了解历史的人应该都了解,刘秀和西汉皇室的确是有着血脉的联系的,但是这种血脉也不过是进行了好几个拐,才到了刘邦这里,而刘邦的孙子景帝与唐姬所生的儿子刘发的后代,而刘发最后被封之为长沙定王,那么在刘发这里也有很多的老婆和儿子,后来也因为汉武帝的推恩令,最后一代一代的被分家,甚至造...
在三国时期,英雄好汉众多,但是却偏偏吕布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关键还没有人质疑。但是说实在的,吕布这一生战绩平平,甚至还打过许多败仗,那么战绩一般的他,为什么被所有的史学家称为三国第一猛将呢?吕布在出生的时候,天空上彩虹出现,光芒万丈,当时他的母亲在染织坊工作,就在那一瞬间觉得...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不过在我国的,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一生中,有两个重要的女人。其一就是—吕后,吕后不到二十岁就嫁给了刘邦,并曾在他的称王之路上多次给出关键的意见。其二就是倾国倾城的女子—戚夫人,她陪伴刘邦度过了一个美妙的晚年。不过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就连皇帝刘邦也不例外,这两个女人的...
汉高祖刘邦的后宫中,历史上最有名就是吕雉、戚姬和薄姬。命运的捉弄,让三个女人的命运也不同。三个人中最狠毒的是吕雉、死得最惨的是戚姬、最好运的是薄姬。吕后在人们的印象中,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阴影,她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极坏的女人。人们忘不了拥有赫赫战功的韩信和彭越是她陷害致死的,美丽的戚夫人更被她砍成了...
首先,汉武帝时期执法过于严苛。当年刘邦入关时,立下“约法三章”。很快,萧何定下《汉律》九章,轮到汉武帝执政的时候,汉律增至359章,其中死罪409条,死罪例13472条,连审判的法官都看得目不暇接。前130年实行“见知法”,即官员目睹或听说有人犯法而不报,称为“故纵”,与犯法者共罪。前128年“不举...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一统天下,主要原因是手下有能人。刘邦能容人,擅用人,所以投奔他的能人很多,突出的代表人物就是韩信。韩信原本在项羽手下,因郁郁不得志便转投刘邦,刘邦任命他为大将军,他不负所望,率军在垓下围住了项羽,最终逼迫项羽自刎乌江。因为韩信有如此壮举,所以很多人认为他是汉朝的首功之臣,事实果真如此...
其实王莽也算是一个“官二代”,他是孝元皇后的侄子,由于父亲早早死去而没有得到爵位,因此比起他的堂兄弟们,王莽的身份还是不够看的。但不管怎么样,王莽身上流着王氏家族的血液,家族的滔天权势就是王莽日后登顶最高权利的跳板。少年时期:极尽孝廉,勤奋好学王莽小时候就已经名声显赫,他靠的就是自己几乎完美的品格。...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刘彻派人到卫子夫居住的宫殿,没收了她的皇后玺绶,并告诉她太子刘据已兵败自尽,卫子夫泪流满面道:“陛下糊涂啊,太子怎么可能会造反呢?身为他的母亲,我也只能以死明志了!”说完,悬梁自缢而死......卫子夫是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出身寒微,随母姓,自幼被送往平阳侯府教习歌舞,...
前期...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几乎每个入仕之人以及那些武将,都想要封侯拜相,这在古代不仅是一种荣誉,还是一种实打实的利益,比发一个奖章之类的奖励行为要实在很多,同时带来的好处也要多很多。古人经常会说“千户侯”以及“万户侯”,我们今天很多人都比较疑惑,所谓的千户侯以及万户侯究竟指的是什么,是一种什么样的爵位...
不过张骞也不是一般人,他来到西域之后发现这里国家众多,有许多中原地区所没有的物产。所以他专程到处走访了西域的国家,以便于后来与他们建立联系。公元前128年左右,张骞遇到了大宛国。在这里他发现大宛有向汉朝交好的意思,于是热情的跟大宛国王交谈,最后大宛国王也非常热情的把他送到康居,以方便去大月氏。《史记...
董卓乱政,是东汉政权的一大转折点,他带兵进入朝廷,篡夺了国家的政权,随意废立皇帝,这让他能渐渐控制朝廷。董卓的生涯也是非常有意思,如果单单看着前面的事情,好像他就是一个忠臣良将,一心为了国家平定边疆的敌人。可后来董卓就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他不仅控制都城,开始篡夺国家的政权,更是在两京大开杀戒,不断搜刮...
如果说现代的“锦鲤”是杨超越的话,那么古代的“锦鲤”就非光武帝刘秀莫属了。刘秀被称为位面之子,就是天选之子的意思,他的一生从一介布衣到一国天子,从躬耕陇亩到开创中国历史上“风华最美的时代”,真可谓是开了挂一样令人羡慕。史书《后汉书·光武帝纪》中记载: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
约天汉(前100-前97年)间,王翁须以歌舞女入太子家为家人子。太始年间(前96-93年),王翁须得宠于刘进。征和二年(前91年)王翁须生下儿子刘病已,其身份升为皇孙妃,称王夫人。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巫蛊之祸爆发,卫太子兵败出奔,王翁须与丈夫刘进为安置儿子刘病已而留在长安。及卫太子亡,王翁须与...
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平帝病,王莽以自身祈祷上天代平帝而死。元始五年十二月(公元6年),汉平帝病死,王莽为了避免年长的新皇帝登基,使自己不能任意操纵政局,遂立只有两岁的汉宣帝玄孙刘婴(即: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秉承群臣之意,叫王莽代理天子朝政,称假皇帝,臣民则称王莽为摄皇帝,王莽自称”予”...
申屠嘉不姓申,而是姓申屠,他是睢阳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申屠嘉力气很大,能够拉开强弓硬弩,所以他以材官的身份跟随刘邦作战。由于在楚汉战争中立下战功,申屠嘉被提拔为队率。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叛乱,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申屠嘉又立下战功,因此被升为都尉,跻身中高级将领的行列。汉惠帝在位期间,申屠...
吕后是刘邦的老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邦移情别恋了,他对戚夫人十分宠爱,尤其是在晚年的时候,对戚夫人母子身为宠爱。但同时,他也为戚夫人母子俩非常担忧。本来刘邦不喜欢嫡长子刘盈,尤其是认为他与自己性格相左,有点过于软弱了。他一直希望能够废了太子,而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可是始终他的这个愿望达不成,每...
王政君是王禁之女,其母李氏是魏郡李家的长女。李氏本是王禁正妻,后因她妒嫉诸妾,与王禁离异,改嫁给河内郡的苟宾为妻。李氏怀着王政君时,梦见一轮月亮扑入自己的怀中。王政君长大后,性情温顺,学会了妇人之道。原先许嫁一户人家,可男方突然死了,后来东平王纳她为妾,但还没入门东平王就死了,他的父亲觉得很奇怪,便...
“太子拒婚陈阿娇,真傻。如果我儿子娶了她,皇帝的位子就轮到我儿子坐了。”王娡想着,马上动身去找馆陶公主,为四岁的儿子刘彻求娶她的女儿陈阿娇。馆陶公主正在生气呢,她前几天不顾脸面,去找弟弟汉景帝刘启的宠妃栗姬提亲,想把女儿陈阿娇嫁给栗姬的儿子刘荣。刘荣是太子,今后登基称帝,陈阿娇就是皇后,自己就是皇后...
有关刘备的身世之谜,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先主姓刘,涿县人,是景帝的儿子刘胜的后裔。刘胜之子刘贞在涿县封侯,因触犯了朝廷律例而被贬为庶民。刘胜这一支的血脉就在涿县安家落户了。刘备也因此自称为汉室的宗室成员。...
三国的序曲,是夕阳的离歌;三国的华章,是激昂的战鼓。在这个动乱又璀璨的大世里,女性显得很是羸弱,但这并不发表没有她们的一席之地。貂蝉,作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算得上是一个悲情的人物。她虽然不似那些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平凡人,但是却没有平凡人的幸福。她的登台是以一个棋子的身份。王允用她来离间董卓和吕布...
李氏平民出身,父母兄弟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前112年前,由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获封夫人,深得汉武帝的宠幸,并为汉武帝生下儿子昌邑哀王刘髆。产后不久李夫人病死,因其有儿子,以王太后之礼安葬。前87年,卫子夫自杀四年后,汉武帝驾崩,李夫人配祭汉武帝宗庙,追加尊号为孝武皇后。人物评价班固《...
霍光在除掉了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人后,登上了权力的顶峰,心态也开始慢慢发生变化,从一个被托孤的重臣,逐步变成了权臣,这不是霍光计划好的,但现实却把他推翻了那个位置,他已经无法后退别无选择。这个说法显然是假的,刘贺要完成如此壮举,需要每天至少做十件坏事才行,这就意味着他连睡觉的时间都在作恶。刘贺被废的...
“初汉三杰”指的是萧何,韩信,张良,刘邦身边这么多功臣,他们三人有如此大的称号,可见他们为开国西汉作出的贡献是他人比不了的。人们一直在说这个韩信成也萧何败萧何,萧何促使了韩信的死亡可是同为汉初三杰的张良为什么没有救韩信呢?萧何和韩信比起来对刘邦更有用,萧何对刘邦有如下功劳:一是“知遇之恩”(推荐他为...
不过似乎蜀汉政权后期出于人才凋零的状态,而为最经典的一句话便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大意是指蜀中已经没有可以担当重任的优秀将领,连廖化都可以担任大将了,那么廖化真的如此不堪么?廖化得以加入蜀汉阵营还得从关羽前往寻找刘备之时说起,当时关羽护送的刘备的夫人却是被一伙山贼抢走,而廖化正是其中的二统...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封建王朝也存在了好几千年。而有封建王朝就自然有领导者。而封建王朝的领导者就是所谓的皇帝。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的皇帝,有的具有大将之风,十分的贤德善于打理政事,而也有一些皇帝荒淫无度,残暴肆虐,毁了自己先祖的百年基业。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汉朝一个特别贤明骁勇英武的一个皇帝。那就是汉朝...
西汉将军霍去病,西汉时期最小、最年轻的将军,在第一次上战场之后就被汉武帝加封为“冠军侯”,虽然二十三岁便陨落,但是他在对战匈奴上的战功还是令后人唏嘘赞叹,惊艳冠世。我国古代的西汉时期,西汉经常与边境的少数部落发生战争。在霍去病少年时期,他便开始带兵打仗,奔走四方,跟着舅舅卫青四处征战,在战场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