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煜是个失败的皇帝,是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他精通诗书音画,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对后世词坛影响很深。下面跟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煜的故事吧。
又是一年花开,只是颜色改,远处琴声再起,已似懂非懂,想填一首词,探寻人生真谛,奈何斯人不在,再也找不回那丢失了的情怀,情又何以堪?
合上眼或许才能美梦成真,可此时却孤枕难眠。曾经的锦绣山河,如今只换来栖身牢笼;曾经的无上尊贵,如今只换来苟延残喘;曾经的才情万丈,如今只换来博君一笑;曾经的海誓山盟,如今只换来自苦自怜。
斟酒自酌,告别今朝,许愿将来,愿不再生于帝王家,愿不再是个多情郎,只愿丹青妙笔,伴卿一世;只愿小康安家,无灾无难,只愿能彼此依靠,那样就很好。
可人生不能重来,很多时候只能被动选择,毕竟人生不能只在文字里徜徉,任意驰骋。在物质的世界里,凡是通往幸福的大道,都有人在守候。
三年的囚禁,足以让这位亡国之君万念俱灰,唯有在回忆里,还残存些许,仅够维持喘息的可怜缘由。
蓦然回首,想起祖父李昪当年是那样的英武果敢,那样的杀伐明智,从一无所有的流浪少年,借贵人相助,凭己之力,创下了不朽功业,建立“南唐”。
时至今日,也依然令人心潮澎湃,敬畏叹服,而自己呢?别说开疆拓土,就连寸土江山,也难以维守,只能拱手让人,是如此怯懦,如此苟且,如此惭愧。
祖父立国的那年七夕(937年),正好他出生了,命运是如此巧合,冥冥中似乎注定了什么,那突如其来的帝位,和那与生俱来的才情,是否就叫宿命?情又归何处?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天生有重瞳,所以取字重光,在那个医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认为这是天生异相,必有不凡,因为曾经的英雄帝王虞舜、项羽也是这样。
经过祖父6年的励精图治,南唐一派繁荣,然而不幸的是,一代雄主没能再继续前行,因为长期服用丹药过量,中毒而亡,父亲李璟继位。
父亲登基后,用祖父累积的国本,对邻国闽国和南楚接连发动战争,虽然开拓了疆域,却也耗损了元气,在更为强大的后周国的侵扰下,只能步步退让。
公元960年,后周因“陈桥驿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而江山易主,是为“北宋”,有气吞山河之势的宋王朝正环伺天下。
为保朝夕,父亲李璟甘愿向北宋称臣,割土进贡,自削国号,屈尊降贵,连帝号也不能再用了,甚至为避其锋,迁都到南昌,让自己在南京监国。
李煜本是李璟的第六子,原名李从嘉,从法礼上来说,皇位是怎么样也轮不到自己,皇位应属于太子李弘冀或三叔李景遂,他也无心于此。
为向太子表明心志,终日纵情于声色笔墨之中,这也是他自己喜欢做的事。他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又遗传了父亲李璟的文学天赋,文采出众。
可是造化弄人,半点也不由己,他们相继殒命,李煜就这样成了实至名归的皇长子,是皇位顺位继承的第一人选。
然而帝位对他来说,却有另外的模样,在他眼里,万丈权势地位,也不如矮墙一米,坐上可以观花赏鱼,把酒言欢,看柳垂腰,静思佳人;
千金绫罗裘衣,也不如蓑衣一件,穿上可以徒步垂钓,任凭风雨吹打,也能泰然自若,晴在心中,如此自由畅快,便是人生最好: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除了这些,唯一让他牵挂,让他不得不关心欢喜的,就是自己最钟爱的妻子周娥皇,记得初次相遇时,那时还只是吴王。
公元955年,18岁的李煜,在父皇李璟的亲证下,娶了比他大一岁的司徒周宗的长女周娥皇为妻,郎才女貌,天作之后,惊羡了整个金陵城。
娥皇肤白如雪,貌若天仙,一曲霓裳羽衣舞,凝滞了时光,璀璨了山河,舞到极致时,衣袂飘飘,仿如飞燕在世。
娥皇不仅能歌善舞,还精通音律,琵琶更是一绝,中主李璟对她赞叹不已,因此还将心爱的“四大名琴”之一“烧槽琵琶”赏赐给了她。
6年后,公元961年,中主李璟病逝,李煜顺利地成为南唐第三代国君,他遵循父皇的政策,不称帝,向宋朝称“国主”,娥皇为皇后,史称“大周后”。
两人情深意笃,恩爱无比,共度了10年美满的幸福生活,为此,他写了多首情词来纪念这份天赐的佳缘,化作人间富贵鸳鸯的最美剪辑: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世事无常,红颜薄命,年仅29岁的大周后,突遭大恙,加上自己那个聪颖慈孝,可爱无比的幼子李仲宣,为给母后祈福,不慎从高处摔落,不治早丧。
从此一病不起,更让她心痛和意想不到的是,在自己病重期间,一向重情的夫君竟然移情别恋,与自己的亲妹妹缠绵悱恻。
就算这样,她也不恨他,只是有些伤感罢了,伤感曾说好的一起白头,曾许下的共同夙愿,就要像这秋天的叶,冰冰凉凉,但待春来时,她相信一切又会和好如初。
命中有他,今生已知足,还能蒙受如此恩宠,夫复何求:“婢子多幸,托质君门,冒宠承华,凡十载矣。女子之容,莫过于此”。
她面壁而卧,不想憔悴视人,也不知如何面对那令她又爱又厌的妹妹,就这样日复一日,病久蹉跎,于公元965年,悻悻离世。
就在周娥皇病重之时,常常进宫探望姐姐的小周后,与李煜相遇了,小周后比姐姐小14岁,正好是妙龄韶华。
一个是风流倜傥、细腻多情的君王,也是才华世无双的翩翩公子;一个是闭月羞花、情窦初开的少女,也是一颦一笑都像极了康健时的大周后,撩人心弦。
李煜对妹妹的用情,比姐姐,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许是他对大周后留情的投射,也或许是多情的滥觞,一首《菩萨蛮》成为了世间那一出最美的爱情影画戏: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这时的南唐正被大宋窥视着,对内,身为帝王,满腹经纶才华,在乱世当道,却无心无力治国理政,安排万民,还有心享受荣华与安乐,儿女私情胜过家国愁恨。
对外,国难当头,一味舍己求存,盛与衰,荣与辱,似乎只是心照不宣的负担,公元975年,宋太祖赵匡胤终于发动了灭亡南唐的战争。
南唐国弱,又无外援,加上自己用人不当,临阵时,还斩杀忠臣良将,南唐军节节败退,眼见长江天堑变通途,宋朝大军压境,没收了最后一丝抵抗的勇气。
死亡,也许并没有那么可怕,但此刻为何如此不舍,是舍不得那“一响贪欢”,还是舍不得那“天上人间”?
关键时刻,劝主降宋的远比拼死一搏的要多,活着也许比什么都重要,哪怕只能仰人鼻息。
毕竟遗老旧臣,南唐子民都是这样希望的,也能免得生灵涂炭,连累无辜。奉表出降,是他们最后的商量,别无他选。
公元978年的正月某天,春节过后,曾繁华无双的金陵城,异常的冷清,东风无力,林红落尽,满目萧索,举国悲痛。
因为过完这一天,南唐日月将变换,社稷将崩塌,太祖给他的时间不多,他匆匆来到祖庙拜别,话语万千,却不敢倾诉;想就此长埋青山,却不忍血染江河。
他唯有静默忏悔,忏悔自己的生性仁懦,忏悔自己的书生意气,忏悔自己的贪慕浮华,忏悔自己的多情不止,愧对列祖列宗。
历经四十余年的家国,绵延几千里的山河,却抵挡不住一场干戈,西风消瘦了年华,斩断了归去的路,带来了不由自主。
乐坊里响起了别离的歌声,声声断人心肠,昨日还是帝王,今日却成流寇,催逼启程,此刻不再是国主,只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他被囚禁于京城开封,太祖封他为“违命侯”,尚会给他一丝尊严。10个月后在“烛影斧声”的传奇中继位的宋太宗,似乎对他更刻薄些。
他的一举一动都时时有人监视,旧臣没有诏令不能前来探视,过惯了富贵奢华,每月的用度都入不敷出,还需要自己乞求太宗的赏赐。
小周后随制进宫叩安,太宗却时常留宿,让她彻夜不归,回来后将所有屈辱发泄在李煜身上,她也不是没有想过一死了之。
而他总是哀婉苦求,唇边未干的几行泪痕,鬓角闪现的几缕银霜,都让她好心疼,心疼他无国无家,无依无靠,彼此就是今生唯一的伴,饮泣相拥。
忍辱偷生,抑郁愤懑,满腔怨尤,流淌在数不清的纸笺之上,将伤痛缠绕成线,勾勒成圈,似永恒桎梏,无法逃离。
多疑的太宗派南唐旧臣徐铉去试探,李煜见到这位昔日主降派的近臣,态度冷淡,表露出当时杀害忠臣良将的悔惜。
徐铉回去复命,将这些告诉了太宗,太宗听后甚为不悦。公元978年七夕,时值李煜42岁的生日。
后主在府邸举办了庆生宴会,没有觥筹交错,没有喧嚣吵闹,没有雕梁画栋,只有自己和小周后,以及几名歌姬,五味杂陈,悲从中来,提笔写下了千古绝唱: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多年的压抑,还是无法放下对家国的眷恋,终于鼓起勇气,诉说衷肠,哪怕深知这一阙情词衷曲,换来的可能是阴阳两隔。
他也不想再听那些谩骂谴责,不想再这样卑躬屈膝,不想再任人摆布,他只想就此潦草收场,结束这样的一生。
盼上苍能许一个漂流瓶,装下这万般情,在将来里,以我为始,以她为终,打一个死结,从此永不分离,一起找寻海浪的秘密,珍惜幸福的定义,就此生无憾。
当晚,太宗命人送来一杯药酒,喝完后,全身抽搐,剧痛而死,一代帝王,一代词宗,就这样折煞于历史之中,小周后失声痛哭,久久无法平静。
李煜走后,不到3个月,小周后也了无牵挂地去了,在她“手提金缕鞋”的香阶上重新又遇见了他。
他们告别今朝,许愿将来,愿能矗立祖庙前,双肩紧靠,拉住彼此的衣角,永不放掉,愿能守住自己的家国,愿能秉持自己的初心,从此到老,才最重要。
戚夫人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是刘邦甚是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出生在贫家,但是虽然戚夫人出身低微,可是她的祖辈却是周王室的后裔,说得上是皇族,众所周知,皇族的基因都是十分好的,因为皇族之中挑选的女子都是那个时代最美丽的女人。所以戚夫人也随了她母亲那十分貌美的长相,容貌十分艳丽,同时,气质也十分的出众,在...
据《汉书》记载,后元二年(前87),汉武帝自知时日无多,便"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成为了汉武帝的托孤对象。而上文所说的匈奴王子,就是这四人中的金日磾。看到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会...
自己这个当皇帝的,还不如自己呢?万一自己的孩子被其他家族的人盯上了呢?自己的孩子“扎小人”呢?在这种情况下,刘彻做出了一个选择:废除皇位。可绕来绕去,刘彻发现自己害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之后,他的报复手段也是让人啼笑皆非。《红楼梦》里记载的就是赵姨娘用这招来对付贾宝玉和凤姐,歹毒无比。在古时候,人都很迷...
其实说起刘秀的时候,我们了解历史的人应该都了解,刘秀和西汉皇室的确是有着血脉的联系的,但是这种血脉也不过是进行了好几个拐,才到了刘邦这里,而刘邦的孙子景帝与唐姬所生的儿子刘发的后代,而刘发最后被封之为长沙定王,那么在刘发这里也有很多的老婆和儿子,后来也因为汉武帝的推恩令,最后一代一代的被分家,甚至造...
在三国时期,英雄好汉众多,但是却偏偏吕布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关键还没有人质疑。但是说实在的,吕布这一生战绩平平,甚至还打过许多败仗,那么战绩一般的他,为什么被所有的史学家称为三国第一猛将呢?吕布在出生的时候,天空上彩虹出现,光芒万丈,当时他的母亲在染织坊工作,就在那一瞬间觉得...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不过在我国的,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一生中,有两个重要的女人。其一就是—吕后,吕后不到二十岁就嫁给了刘邦,并曾在他的称王之路上多次给出关键的意见。其二就是倾国倾城的女子—戚夫人,她陪伴刘邦度过了一个美妙的晚年。不过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就连皇帝刘邦也不例外,这两个女人的...
汉高祖刘邦的后宫中,历史上最有名就是吕雉、戚姬和薄姬。命运的捉弄,让三个女人的命运也不同。三个人中最狠毒的是吕雉、死得最惨的是戚姬、最好运的是薄姬。吕后在人们的印象中,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阴影,她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极坏的女人。人们忘不了拥有赫赫战功的韩信和彭越是她陷害致死的,美丽的戚夫人更被她砍成了...
首先,汉武帝时期执法过于严苛。当年刘邦入关时,立下“约法三章”。很快,萧何定下《汉律》九章,轮到汉武帝执政的时候,汉律增至359章,其中死罪409条,死罪例13472条,连审判的法官都看得目不暇接。前130年实行“见知法”,即官员目睹或听说有人犯法而不报,称为“故纵”,与犯法者共罪。前128年“不举...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一统天下,主要原因是手下有能人。刘邦能容人,擅用人,所以投奔他的能人很多,突出的代表人物就是韩信。韩信原本在项羽手下,因郁郁不得志便转投刘邦,刘邦任命他为大将军,他不负所望,率军在垓下围住了项羽,最终逼迫项羽自刎乌江。因为韩信有如此壮举,所以很多人认为他是汉朝的首功之臣,事实果真如此...
其实王莽也算是一个“官二代”,他是孝元皇后的侄子,由于父亲早早死去而没有得到爵位,因此比起他的堂兄弟们,王莽的身份还是不够看的。但不管怎么样,王莽身上流着王氏家族的血液,家族的滔天权势就是王莽日后登顶最高权利的跳板。少年时期:极尽孝廉,勤奋好学王莽小时候就已经名声显赫,他靠的就是自己几乎完美的品格。...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刘彻派人到卫子夫居住的宫殿,没收了她的皇后玺绶,并告诉她太子刘据已兵败自尽,卫子夫泪流满面道:“陛下糊涂啊,太子怎么可能会造反呢?身为他的母亲,我也只能以死明志了!”说完,悬梁自缢而死......卫子夫是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出身寒微,随母姓,自幼被送往平阳侯府教习歌舞,...
前期...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几乎每个入仕之人以及那些武将,都想要封侯拜相,这在古代不仅是一种荣誉,还是一种实打实的利益,比发一个奖章之类的奖励行为要实在很多,同时带来的好处也要多很多。古人经常会说“千户侯”以及“万户侯”,我们今天很多人都比较疑惑,所谓的千户侯以及万户侯究竟指的是什么,是一种什么样的爵位...
不过张骞也不是一般人,他来到西域之后发现这里国家众多,有许多中原地区所没有的物产。所以他专程到处走访了西域的国家,以便于后来与他们建立联系。公元前128年左右,张骞遇到了大宛国。在这里他发现大宛有向汉朝交好的意思,于是热情的跟大宛国王交谈,最后大宛国王也非常热情的把他送到康居,以方便去大月氏。《史记...
董卓乱政,是东汉政权的一大转折点,他带兵进入朝廷,篡夺了国家的政权,随意废立皇帝,这让他能渐渐控制朝廷。董卓的生涯也是非常有意思,如果单单看着前面的事情,好像他就是一个忠臣良将,一心为了国家平定边疆的敌人。可后来董卓就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他不仅控制都城,开始篡夺国家的政权,更是在两京大开杀戒,不断搜刮...
如果说现代的“锦鲤”是杨超越的话,那么古代的“锦鲤”就非光武帝刘秀莫属了。刘秀被称为位面之子,就是天选之子的意思,他的一生从一介布衣到一国天子,从躬耕陇亩到开创中国历史上“风华最美的时代”,真可谓是开了挂一样令人羡慕。史书《后汉书·光武帝纪》中记载: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
约天汉(前100-前97年)间,王翁须以歌舞女入太子家为家人子。太始年间(前96-93年),王翁须得宠于刘进。征和二年(前91年)王翁须生下儿子刘病已,其身份升为皇孙妃,称王夫人。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巫蛊之祸爆发,卫太子兵败出奔,王翁须与丈夫刘进为安置儿子刘病已而留在长安。及卫太子亡,王翁须与...
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平帝病,王莽以自身祈祷上天代平帝而死。元始五年十二月(公元6年),汉平帝病死,王莽为了避免年长的新皇帝登基,使自己不能任意操纵政局,遂立只有两岁的汉宣帝玄孙刘婴(即: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秉承群臣之意,叫王莽代理天子朝政,称假皇帝,臣民则称王莽为摄皇帝,王莽自称”予”...
申屠嘉不姓申,而是姓申屠,他是睢阳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申屠嘉力气很大,能够拉开强弓硬弩,所以他以材官的身份跟随刘邦作战。由于在楚汉战争中立下战功,申屠嘉被提拔为队率。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叛乱,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申屠嘉又立下战功,因此被升为都尉,跻身中高级将领的行列。汉惠帝在位期间,申屠...
吕后是刘邦的老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邦移情别恋了,他对戚夫人十分宠爱,尤其是在晚年的时候,对戚夫人母子身为宠爱。但同时,他也为戚夫人母子俩非常担忧。本来刘邦不喜欢嫡长子刘盈,尤其是认为他与自己性格相左,有点过于软弱了。他一直希望能够废了太子,而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可是始终他的这个愿望达不成,每...
王政君是王禁之女,其母李氏是魏郡李家的长女。李氏本是王禁正妻,后因她妒嫉诸妾,与王禁离异,改嫁给河内郡的苟宾为妻。李氏怀着王政君时,梦见一轮月亮扑入自己的怀中。王政君长大后,性情温顺,学会了妇人之道。原先许嫁一户人家,可男方突然死了,后来东平王纳她为妾,但还没入门东平王就死了,他的父亲觉得很奇怪,便...
“太子拒婚陈阿娇,真傻。如果我儿子娶了她,皇帝的位子就轮到我儿子坐了。”王娡想着,马上动身去找馆陶公主,为四岁的儿子刘彻求娶她的女儿陈阿娇。馆陶公主正在生气呢,她前几天不顾脸面,去找弟弟汉景帝刘启的宠妃栗姬提亲,想把女儿陈阿娇嫁给栗姬的儿子刘荣。刘荣是太子,今后登基称帝,陈阿娇就是皇后,自己就是皇后...
有关刘备的身世之谜,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先主姓刘,涿县人,是景帝的儿子刘胜的后裔。刘胜之子刘贞在涿县封侯,因触犯了朝廷律例而被贬为庶民。刘胜这一支的血脉就在涿县安家落户了。刘备也因此自称为汉室的宗室成员。...
三国的序曲,是夕阳的离歌;三国的华章,是激昂的战鼓。在这个动乱又璀璨的大世里,女性显得很是羸弱,但这并不发表没有她们的一席之地。貂蝉,作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算得上是一个悲情的人物。她虽然不似那些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平凡人,但是却没有平凡人的幸福。她的登台是以一个棋子的身份。王允用她来离间董卓和吕布...
李氏平民出身,父母兄弟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前112年前,由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获封夫人,深得汉武帝的宠幸,并为汉武帝生下儿子昌邑哀王刘髆。产后不久李夫人病死,因其有儿子,以王太后之礼安葬。前87年,卫子夫自杀四年后,汉武帝驾崩,李夫人配祭汉武帝宗庙,追加尊号为孝武皇后。人物评价班固《...
霍光在除掉了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人后,登上了权力的顶峰,心态也开始慢慢发生变化,从一个被托孤的重臣,逐步变成了权臣,这不是霍光计划好的,但现实却把他推翻了那个位置,他已经无法后退别无选择。这个说法显然是假的,刘贺要完成如此壮举,需要每天至少做十件坏事才行,这就意味着他连睡觉的时间都在作恶。刘贺被废的...
“初汉三杰”指的是萧何,韩信,张良,刘邦身边这么多功臣,他们三人有如此大的称号,可见他们为开国西汉作出的贡献是他人比不了的。人们一直在说这个韩信成也萧何败萧何,萧何促使了韩信的死亡可是同为汉初三杰的张良为什么没有救韩信呢?萧何和韩信比起来对刘邦更有用,萧何对刘邦有如下功劳:一是“知遇之恩”(推荐他为...
不过似乎蜀汉政权后期出于人才凋零的状态,而为最经典的一句话便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大意是指蜀中已经没有可以担当重任的优秀将领,连廖化都可以担任大将了,那么廖化真的如此不堪么?廖化得以加入蜀汉阵营还得从关羽前往寻找刘备之时说起,当时关羽护送的刘备的夫人却是被一伙山贼抢走,而廖化正是其中的二统...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封建王朝也存在了好几千年。而有封建王朝就自然有领导者。而封建王朝的领导者就是所谓的皇帝。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的皇帝,有的具有大将之风,十分的贤德善于打理政事,而也有一些皇帝荒淫无度,残暴肆虐,毁了自己先祖的百年基业。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汉朝一个特别贤明骁勇英武的一个皇帝。那就是汉朝...
西汉将军霍去病,西汉时期最小、最年轻的将军,在第一次上战场之后就被汉武帝加封为“冠军侯”,虽然二十三岁便陨落,但是他在对战匈奴上的战功还是令后人唏嘘赞叹,惊艳冠世。我国古代的西汉时期,西汉经常与边境的少数部落发生战争。在霍去病少年时期,他便开始带兵打仗,奔走四方,跟着舅舅卫青四处征战,在战场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