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董卓死前的牌局,从对弈走向牌局

董卓死前的牌局,从对弈走向牌局

来源:历史知识网

孙坚">孙坚似乎是董卓">董卓的克星,毕竟早年打黄巾的时候,他要处死董卓">董卓

因为战争失败而导致政府倒台的案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董卓">董卓孙坚">孙坚摇出了橄榄枝,但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此时孙坚">孙坚的军队已经非常庞大了,但他却最终失去了这个机会。

首先是袁术">袁术因为孙坚">孙坚发展太快而对他表示了怀疑,于是减少了对其军队的粮食补给,这让一路凯旋的孙坚">孙坚被迫停止前进,而他本人也不得不从前线赶到后方再次对袁术">袁术表示忠心。

其次董卓">董卓认为孙坚">孙坚的势头实在太猛而洛阳地理位置太突出,容易遭受攻击,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无比正确但又非常失败的决定——将第二汉王朝的国都迁往长安。

长安即今天陕西的西安,此地位于地势较高的黄土高原上,易守难攻,另外此地紧挨董卓">董卓的家乡巢凉州。

但政治上来讲的话迁都长安又是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

董卓">董卓军队劫持了洛阳附近的居民一路向西迁往长安,沿途毫不顾忌人质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大量平民死于仓促的迁徙和无纪律的军队之手,两个首都之间的道路上充满了被抛弃不管的尸体。

毫无疑问,这次迁都让董卓">董卓的社会威望又跌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民众一般很难分清所谓的“逃跑”和“战略转移”之间的区别,此时的董卓">董卓已经处在了一个十分不利的舆论位置上。

是不是逃跑?

更糟糕的事情在于,一个又一个的政府高官对董卓">董卓的这一决定表示了强烈反对。

而对比他们对于刘辩">刘辩被废黜时的冷漠

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是利益而不是道德才让这群人团结在皇帝的身边。

无奈之下,许多人选择了逃亡,比如后来曹操">曹操手下的重要参谋华歆">华歆荀彧">荀彧

而那位一而再再而三得罪权贵的卢植">卢植先生也请了个病假然后逃回了故乡。

袁绍">袁绍等人这是这时候反而开始了无休止的内讧。

东郡郡长乔瑁因为无法考证的原因,被盟友、同时也是自己上级的兖州州长刘岱杀害。

从此以后,除了口头上的呼喊,我们再未看到袁绍">袁绍等人有对董卓">董卓采取任何军事打击措施——事实上他们似乎从来也没有过。

从此以后,中国政治的格局就由两个阵营的对抗变成了一群人的牌局,不受约束的军阀混战历史也从此而开始了。

袁绍">袁绍,他凭借家族崇高的威望和手下出色谋划而和平夺取了自己盟友、冀州州长韩馥">韩馥的地盘。

身为联盟领袖而做出这样的事情,袁绍">袁绍的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但是他本人却并不在乎,因为毕竟冀州是当时中国最为富庶的一块土地。

其他地方之所以没有快速进入混战阶段,这大概是受到农民暴动影响的缘故。

比如当时的陶谦">陶谦就被黄巾军的余党伤透了脑筋,以至于他不得不请孙坚">孙坚帮忙派出一位名叫朱治">朱治的将领前往徐州协助他平叛。

陶谦">陶谦的地方自治主义又不可避免地将徐州的黄巾军赶到了青州和幽州,结果公孙瓒">公孙瓒被迫在两州交界地带与数十万叛军进行了一场大决战,结果取得了辉煌胜利。

这场战争让公孙瓒">公孙瓒获得了与刘虞">刘虞并驾齐驱的声望,但却更加加大了两人在有关幽州地区最高统治权上的分歧。

当农民起义军被暂时打压下去的时候,军阀们终于可以腾出手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寻找可以结交的盟友。

一番外交攻势之后,袁绍">袁绍刘表">刘表曹操">曹操结成了同盟而袁术">袁术陶谦">陶谦公孙瓒">公孙瓒站到了一起,一时间双方燃起的战火从长城一带烧到了长江流域,按照曹操">曹操后来的回忆,白骨化的尸体充满了荒野,行走上千里的路途都不能听到平民养的家禽的叫声(因为人都死光了)。

毫无疑问,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绝不次于黄巾之乱,或者更为甚之。

曹操">曹操原本是没有资格参与这场大博弈的,因为自从前线战败后他就过了一段十分糟糕的日子。

父亲拒绝资助他继续作战,而南方有权势的朋友帮他招募的士兵走一半便哗变、逃亡得所剩无几,狼狈的他只能再次逃到河南并极有可能接受了袁绍">袁绍的庇护

(作为高级官僚的孩子,两人很早便相识并保持了不错的友谊,这也是曹操">曹操最后仍然选择投奔袁绍">袁绍而对方也愿意接纳他的原因。)

这时他的机遇也随之而来,首先是因为郡长被害而陷入混乱局面的东郡请曹操">曹操过来成为了新一任郡长,接着杀死曹操">曹操前任的那位兖州州长也在与黄巾的战斗中殉了职,他的下级在找不到合适继承人选的时候将曹操">曹操推上了州长的位置。

当然,曹操">曹操也是在战争中证明了自己,若不是靠成功打退了这些农民叛军,他也不可能稳定占据这两个重要职务。

而除了职务上的变动,曹操">曹操还收编了三十万来自青州黄巾军(应该是被陶谦">陶谦公孙瓒">公孙瓒驱赶来的)为己所用,这也让他一跃而成为了当时最有实力的军阀之一。

孙坚">孙坚的遭遇则颇为让人同情。

原本他应该与董卓">董卓一较高下的,但袁术">袁术并不支持这种损耗实力的行为,所以他压制了孙坚">孙坚的意图并充分将其当做扩充自己实力的工具。

这时刘表">刘表已经确立了自己在荆州的地位,而这是袁术">袁术孙坚">孙坚都比较反感的,于是他们决定南下与正在襄阳工作的刘表">刘表进行决战,要么驱逐他,要么杀死他。

战争结果出人意料,孙坚">孙坚遭遇了刘表">刘表部将黄祖">黄祖的伏击,当场阵亡。

孙坚">孙坚的死去稳定了刘表">刘表在荆州的权力,同时给与了袁术">袁术孙坚">孙坚的家人以重大打击。

几乎同时,袁术">袁术在北方的盟友公孙瓒">公孙瓒也在与袁绍">袁绍的对抗中落了下风。

在一场发生在一座小桥附近的会战中,袁绍">袁绍以弱势兵力挡住了孙坚">孙坚的步骑兵大军,同时通过合理的弓箭兵组合狙击了公孙瓒">公孙瓒的起兵精锐。

袁绍">袁绍本人在这次战斗中得到了锻炼:当时他被小股敌军包围在了一个角落,他的亲信劝他躲到一处小建筑物下,但被拒绝。

袁绍">袁绍很勇敢地表示要么战死,要么战胜。

结果,他取得了胜利。

陶谦">陶谦很意外地在刘备">刘备的帮助下守住了徐州,后者是公孙瓒">公孙瓒派来援助盟友的人物。

刘备">刘备随后留在了陶谦">陶谦身边并极力挽留自己在公孙瓒">公孙瓒处认识的河北壮士、号称三国时期最勇敢的武将赵云">赵云,但被对方拒绝。

当时正遇上赵云">赵云的哥哥去世,于是他便向公孙瓒">公孙瓒请假以回家参加葬礼。

刘备">刘备不知为何却知道赵云">赵云这一去是不会再回来了,于是便向对方提出了挽留,但赵云">赵云却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终究还是做不到背叛道德啊!”

至今我们并不能清楚赵云">赵云为什么要说这么一句话,但我认为他是想表达两个含义。

一方面,哥哥去世弟弟理应回去参加葬礼,这是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赵云">赵云原本认为公孙瓒">公孙瓒是一个正义的将军,结果却发现他最大爱好只是杀戮,所以便失望地要求离开。

赵云">赵云不久后便会发现刘备">刘备其实也已经在思想上开始与公孙瓒">公孙瓒产生了分歧,而他这次前往徐州也是准备彻底离开的对方。

老同学在幽州的表现明显与刘备">刘备的政治理想不相符合,若不是因为有旧的交情,刘备">刘备可能更愿意与曹操">曹操等人靠拢而不是继续为嗜血的公孙瓒">公孙瓒服务。

再加上陶谦">陶谦在徐州的政绩似乎也得到了刘备">刘备的尊重,所以他最终选择了这里而不是幽州作为自己的栖身之所。

徐州攻防的另一个历史意义在于它开">曹操">曹操刘备">刘备这两个同时代最杰出政治人物之间长达近三十年的恩怨情仇,在随后的日子里,这两人从中年鏖战到老年(虽然也有过合作),可以说他们两人确实要为三国后长时间的战乱和分裂负主要责任。

不过这两个当事人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事业的成败,套用曹操">曹操本人对刘备">刘备亲口说的话:“这世界上唯一的两个英雄,就是你和我啊!”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