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逆北
三国历史中,最冤枉的一个人是谁?除了蜀汉的魏延">魏延,恐怕就得数魏国的镇西将军、被封太尉,两个儿子也因其赫赫战功而被封侯的邓艾">邓艾了。
听了前面的人物背景介绍,读者可能会有些困惑——等等?你说什么?邓艾">邓艾的荣耀如此之高,也会有冤情?魏延">魏延一生跟随刘备">刘备、诸葛亮">诸葛亮等南征北战,最后仅仅因为不服调遣而被诛杀,还扣上个蓄谋反叛的屎盆子,这要说冤枉了还好理解,邓艾">邓艾可是不光自己出风头,连儿子都">子都被封侯了,这样的人杰,会有多大的冤枉呢?
其实,恰恰是在邓艾">邓艾最风光的时刻,也就是取得灭蜀头功后不久,他便因遭身边人怀疑有叛逆越轨行为,而被解除兵权,关入囚车。其间,邓艾">邓艾虽一度因钟会">钟会叛乱的原因而被部下救下,却又在途经绵竹时被司马昭">司马昭派到前线的监军卫瓘">卫瓘所杀。
邓艾">邓艾死后,他的妻子与孙子非但没有躲过这场“莫须有”罪名引发的风波,反而被流放西域,直到晋武帝">晋武帝在位九年后,才草草平反,这难道不冤吗?
相比于发动叛乱、欲与姜维">姜维联合割据西蜀自立的钟会">钟会,邓艾">邓艾可是毫无反叛的实际行动,甚至在被捕时也是“罢遣人众,束手受罪”,积极配合上级检查,从邓艾">邓艾的反应来看,丝毫看不出他有谋反的迹象。
按理说,钟会">钟会的问题可比邓艾">邓艾严重多了,一个是可能要谋反,另一个则是谋反实锤了。但是最后的处置结果,却是仅把真正谋反的钟会">钟会儿子处死,至于他的其他家族成员(包括过继到他名下的儿子)则被宽恕。如此区别对待形成的剧烈反差,不得不使人不为邓艾">邓艾的经历感到唏嘘。
是什么导致了邓艾">邓艾的悲剧人生呢?这里,我们还得先简要回顾一下邓艾">邓艾这个人是如何做到镇西将军的高位的。
邓艾">邓艾原为荆州土著,曹操">曹操率军南下时,因为战乱影响和母亲逃亡到北方,邓艾">邓艾小时候给人放过牛,长大些做基层计账的税吏,因口吃受人讥讽,但邓艾">邓艾兢兢业业,有时间总钻研兵书战策,这也成为了他能够在汇报工作时受到司马懿">司马懿的赏识,入主中枢担任尚书郎的主要原因之一。
邓艾">邓艾进入中枢后,如鱼入大海,很快就因在司马氏集团讨平辽东和淮南叛乱中积极出谋划策,而被委以执掌西北防务、抵挡蜀汉进攻的要职。
邓艾">邓艾与魏国将领郭淮">郭淮在西北地区抚平羌乱,又于段谷设下伏兵,大破姜维">姜维的主力部队,杀死蜀将十多人、官兵数千,给本就国力穷蹙的西蜀沉重一击,促使对方转攻为守,为曹魏日后布置反击创造了有利的前提。
就在邓艾">邓艾在西北前线屡立战功的时候,此时控制朝政的司马昭">司马昭,正谋划进一步巩固手中权势,给后代取代曹魏政权铺平道路。
为了达到此目的,争取在朝的世家大族支持就非常必要了。但是,如何才能达到一箭双雕,既加强自己的权势,又能笼络世家大族,顺便试探他们对己是否足够忠心呢?由于邓艾">邓艾在对蜀战事上所取得的战略优势,他决定以攻打蜀国,来达到自己的双重目的。
在攻打蜀国一事上,朝野反对者不少,这也在司马氏意料之中,但是让司马昭">司马昭感到宽慰的时候,世族名门出身的钟会">钟会,坚定地支持自己伐蜀计划,同时主动请缨带兵出征。
司马昭">司马昭大喜,授予他征西将军之职,嘱他用兵汉中,而以邓艾">邓艾和另一员猛将诸葛绪">诸葛绪来牵制姜维">姜维的兵力,很显然,钟会">钟会是这出戏的主角。
钟会">钟会的攻势十分顺利,由于汉中本身兵力薄弱,再加上前线蜀将蒋舒投降,钟会">钟会主力大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夺取了蜀汉这一经营多年的战略要地,西蜀的一条胳膊已经被斩断了。
姜维">姜维眼看汉中失守,正面又有邓艾">邓艾和诸葛绪">诸葛绪的部队拦截,为免益州有失,姜维">姜维率军先走雍州,试图绕城突围。
诸葛绪">诸葛绪忙率军阻截,结果他没想到,姜维">姜维来了个声东击西,调开诸葛绪">诸葛绪后,又虚晃一枪,从雍州正面桥头防线突破,直入剑阁,利用险要地形布防,挡住了钟会">钟会率领的魏国大军。
钟会">钟会眼看姜维">姜维回师跑到自己前面,诸葛绪">诸葛绪阻击不力,大为不满,所以借口诸葛绪">诸葛绪堵截蜀军不力,强行兼并了他的军队。
得到加强的钟会">钟会一路人马,继续追击败退的蜀军到剑阁,结果遇到姜维">姜维依靠险要地形防御,竟难以迅速逾越。他哪里知道,此时作为偏师的邓艾">邓艾军,已经跑到了他的前面。
在入蜀之前,邓艾">邓艾早已详细研究了地形路线,他看到剑阁难以逾越,所以暗中率精兵绕过剑阁,走阴平小道迂回进攻成都。
邓艾">邓艾的这次远征,让部下承受了不小的损失,而且丧失了大量马匹,可是邓艾">邓艾不为所动,而是继续深入蜀汉的心脏地点,并在绵竹城下大破诸葛瞻">诸葛瞻的部队,兵临成都。
刘禅">刘禅本凭恃天险,无所顾忌,未曾想邓艾">邓艾军如从天降,抵抗信心瞬间瓦解,开城投降,蜀汉政权至此覆亡。
毫无疑问,邓艾">邓艾取得了灭蜀的头功,本来被司马昭">司马昭寄予厚望的钟会">钟会主力军团,反而成了配角,这自然是钟会">钟会所无法接受的。从他对待诸葛绪">诸葛绪上就能看出,此人权力欲旺盛,不甘屈居人下,钟会">钟会与邓艾">邓艾的关系,也难免经历波折。
除了邓艾">邓艾抢了自己风头之外,邓艾">邓艾贫寒的出身,也让重视门第的钟会">钟会从心底里敌视,所以钟会">钟会努力寻找机会,一定要扳倒如日中天的邓艾">邓艾。
再说邓艾">邓艾,此时他不费一兵一卒进入成都,多少也被突如其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一改入城初期宽慰刘禅">刘禅和蜀汉文武官员的态度,放言称蜀汉能够遇到自己是多么幸运。而他在西蜀约束军纪,自作主张保全蜀汉官员利益的行为,已经被一部分敌对者解释为“邀买人心,据蜀自立”,这自然让远在长安的司马昭">司马昭,多少有些怀疑。
邓艾">邓艾做的远不止于此,灭蜀后,他接二连三向司马昭">司马昭请缨,继续顺江而下,攻打东吴,为此,他甚至想好了如何安顿投降的东吴君臣,可是司马昭">司马昭对他的设想并不感冒,而是以“事当须报,不宜辄行”来警告,要求其绝对服从自己的命令。
要说司马昭">司马昭的暗示如此明确了,邓艾">邓艾本应当收敛一些,毕竟司马昭">司马昭为了安抚自己,还封他为太尉,食邑万户,两个儿子也封了侯,家门瞬间显赫起来,这正是邓艾">邓艾应当见好就收的关键时刻。
可是,我们的邓艾">邓艾将军偏不,他暗中谋划先斩后奏,进军东吴,对此,他倒先自我安慰起来——“春秋大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
这明显就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翻版啊!
但是,问题是,司马昭">司马昭对于权力十分敏感的,他不愿意看到邓艾">邓艾军事势力的过分膨胀,因为这极容易反噬自己苦心构建起来的夺权系统。而邓急于攻打东吴的谋划,更容易引来不必要的混乱。所以他秘密嘱咐监军卫瓘">卫瓘,要注意监视邓艾">邓艾一举一动。
邓艾">邓艾的这种我行我素的举动,不但激怒了司马昭">司马昭,还让钟会">钟会感到有机可乘,机会难得,钟会">钟会联合邓艾">邓艾手下一部分将领,与监军卫瓘">卫瓘一起剥夺了邓艾">邓艾兵权,同时以其“悖逆”为由,将邓艾">邓艾父子装入囚车,可惜邓艾">邓艾还没能带兵再创新成绩,就沦为了阶下囚。
钟会">钟会之所以在迫害邓艾">邓艾一事上如此卖力,根本原因是钟会">钟会自己想据蜀自立,做第二个刘玄">刘玄德。但是钟会">钟会的部下苦于战事长久,不愿作过多停留,何况他们的家眷都远在中原。
至于卫瓘">卫瓘此时也隐约察觉到了钟会">钟会“醉翁之意不在酒”,所以将情报传回关中,司马昭">司马昭当即命心腹贾充">贾充领军驻斜谷,堵住钟会">钟会军回师的要道,然后自己加强长安防御,制衡钟会">钟会。
钟会">钟会此时和邓艾">邓艾一样,都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想除掉反对自己自立新朝的军官,结果却被对方提前觉察到,这些武将哪里是吃素的,他们一不做二不休,杀入钟会">钟会驻地,将他和姜维">姜维剁成肉泥。
钟会">钟会暗算邓艾">邓艾得手,本想借机“高升一步”,未曾想得了这么个结果,由此可见钟会">钟会在士族圈子中名望不小,但对于军队的驾驭能力,始终与司马昭">司马昭有一定距离。钟会">钟会反叛迅速失败也就不难理解了。
钟会">钟会的死,按理说应该证明了邓艾">邓艾蒙受陷害,有不白之冤屈,邓艾">邓艾的部下甚至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解救他们父子了。
对于长期维持中立,坐视钟会">钟会和邓艾">邓艾两方互相算计的卫瓘">卫瓘来说,邓艾">邓艾的死中得活,未必对自己有利,更何况,此时邓艾">邓艾的部下已经开始解救他们的旧主,这正说明邓艾">邓艾在魏军中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谁能保证他不会变成第二个钟会">钟会呢?”
作为司马昭">司马昭派到前线的监军,卫瓘">卫瓘狠下心,又一次“履行了自己的职权”,那就是派人夺回囚车,将邓艾">邓艾父子就地处死。邓艾">邓艾死后,他的部下也作鸟兽散,而他的反叛罪名,也因其生命陨落而难以洗清,直到晋武帝">晋武帝时期。
回顾邓艾">邓艾征蜀历程,我们会发现,造成邓艾">邓艾凄惨结局的,无外乎三点。
第一,司马昭">司马昭个人的权力欲,如果没有司马昭">司马昭从中操纵,钟会">钟会就不敢联合将领把邓艾">邓艾囚禁,卫瓘">卫瓘也无法毫无顾忌的斩草除根。
第二,邓艾">邓艾本人长期在西北前线带兵,在军队中根基深厚,他的寒族背景,更让他成为了制衡朝野中士族势力的不二之选。可是,
司马昭">司马昭要想让后代坐稳帝位,就必须从两股势力中做出非此即彼的抉择。
相比于羽翼未丰且不谙军旅的世家大族,拥有军权的名将邓艾">邓艾,显然要难缠许多,所以自然被优先pass掉。退一步讲,即便邓艾">邓艾不死,他也绝无机会去征讨东吴,而是被进一步边缘化。
第三,才是邓艾">邓艾的性格原因,邓艾">邓艾军事才能没得说,但是他不懂得军事为政治服务的道理,所以
即便再会用兵,依然不会讨喜。
而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后的湘军统帅曾国藩">曾国藩则不同,虽然曾经常打败仗,军事才能不如三国时候的邓艾">邓艾,但因他摸准了朝廷不愿私人武装过分强大的心思,在占领南京后及时下令解散湘军,从此得以平步青云,在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邓艾">邓艾在被污谋反时,曾以战国名将白起">白起自比,如此来看,邓艾">邓艾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在政治谋划上的短板,可是已经为时晚矣。
参考文献: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
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上海古籍出版社
很多人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标准,说他是法家学派弟子,也有人说他是兵家、墨家传人。那么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此后,这些学派大多分流、演变。除了儒释道家思想活跃,其余的思想流派大多消隐。所以,三国时期人物诸葛亮的身上,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流派...
在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就开始起事了,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甚至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当时所拥有的实力甚至是超越了孙刘双方的联盟。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大多数人觉得跟曹操的奸诈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了,这兴许是一方面原因,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的识人之明了。大家都知道,曹操...
第十名:步练师她是孙权的妃子,来自江苏,在孙权继位之后被封为了夫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皇后的地位,在步练师去世之后,被追封为了皇后,埋葬在蒋陵。第九名:祝融夫人她是三国里面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和孟获是一伙的,和孟获一起对抗蜀国的军队,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祝融夫人也归顺了蜀汉,据说他武艺高强,百发百中...
赵云,乃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云算得上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给赵云的官职,仍然是一个“杂号将军”,赵云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丝毫的改变。很多人搞不明白,赵云前前后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差不多30个年头,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让赵云独当一面。给...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谋臣如雨,武将如云。说起三国英雄们的武力值,这第一者当属吕布.随后才能够轮得上关羽、张飞等人.当时三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大将最多者应...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大狂人都是谁?Top8:虞翻虞翻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虽然在三国时期他名声并不显赫,但他也是一位文武全才,尤其是他在...
果然司马懿跨渭河修桥,在两岸扎营,诸葛亮面对本想使用声东击西之策烧掉浮桥,却不想还是在司马懿刺探到了军情,溃败而返。第二回合司马懿想要反守为攻,将蜀军彻底围困,结果诸葛亮来了个埋伏战,扳回一局。等到第三回合,“木牛流马”这样在传说中流传了近2000年之久的“黑科技”除此登场了。本来是司马懿见蜀汉境内...
关家被害经过这一切,还得从蜀汉灭亡的前几个月说起。话说蜀汉末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将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南征蜀汉。在古代,巴蜀地区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深感头疼的地方。因为交通因素以及统治技术的局限,一旦王朝出现衰败迹象,巴蜀地区往往会成为最先脱离朝廷统治的地区。并且,巴蜀地势的特殊,也让朝廷的讨伐变得收...
老刘没有发迹前只是家乡沛县的一个亭长,大致也就相当于乡科局干部吧?这个时候的老刘,那可真是本色毕露:不仅生性放纵好酒贪花经常戏弄手下的员工,而且还曾经多次出现过工作上的失误!多亏刘邦有几个好朋友帮衬——别人就不说了,县级干部萧何就多次替刘邦打过圆场,每次刘邦出现工作失误时,都是人家萧何替他周旋,这才...
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指的就是献帝刘协。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够落得善终,与他一生充满了大智慧,是很有关系的。按理说他不是嫡子,皇位原本不是他的,再加上母亲也早早地被何皇后给毒死了。得知真相后的灵帝,尽管十分愤怒,但考虑到大将军何进,他也只好就此作罢。尽管何皇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刘辩继承了大统,但她...
比如此人的心肠异常的狠,不止一次地抛妻弃子,据正史的记载最少就有四次。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无可厚非,因为在逃亡的过程中,带着家眷实属不便。这点倒是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当年刘邦兵败逃亡时,也是嫌马车太慢,好几次都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扔下去,都是夏侯婴又下去将其捡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气得刘邦想杀了...
一日曹操不经意间看到儿子曹植的文章,连连点头,不时嘴角微微一笑。看完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10岁儿子写的,问曹植:“你请人代写的吗?”,曹植胸有成竹的答到“话,说出口就是论;字,下笔就成文章,不信当面考考我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小时候的曹植性格坦诚,放荡不羁,不讲究仪表,车马服饰不张扬,没有官二代气...
这三次战役是公认的"三大战役"。不过以影响力来看,小编认为还有三场战役,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三国"三大战役",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三次战役。小编认为"潼关之战"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战役,然而它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集团暂时失去了对南方扩张的条件,开...
这个无能主公不是别人,正是吕布。吕布,作为汉末一代诸侯,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但是其政治思维偏弱,不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导致一直被人利用,先是董卓,后是王允,最后又依附袁绍和张扬,偷袭曹操的兖州,窃取刘备的徐州,最终在徐州下邳之战中被曹操围困。这个时候,吕布麾下一位武将出场了,也正是今日小编要讲...
这位令人惋惜的女子就是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她也是霍光的外孙女,或许人们能够在电视剧中看见这个女子的身影。当时汉昭帝即位后,年龄仅仅只有8岁,由自己的姐姐鄂邑长公主抚养着长大。等到汉昭帝21岁的时候,鄂邑长公主开始为他挑选妻子,此时的上官氏也只有6岁。等到上官氏入宫之后,就被封为了婕妤,在此之后不久上官...
曹营救主斩杀曹军忠贞猛将总结赵子龙可能不是三国里最耀眼的,但他是最朴实的。朴实者,可以活得更久,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令人敬佩信任的,因为他是贴近我们的,可以是我们行事的标杆。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