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诸葛亮的隆中对和鲁肃的榻上策,哪个更优秀?

诸葛亮的隆中对和鲁肃的榻上策,哪个更优秀?

来源:历史知识网

公元200年,此时正是曹操">曹操袁绍">袁绍官渡之战的时候,胜负还未分,鲁肃">鲁肃就看出了袁绍">袁绍会战败,然后依照当时的形势对孙权">孙权提出了榻上策:汉室不可复兴,曹操">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今诚北方多务,剿除黄祖">黄祖,进伐刘表">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鲁肃所说,曹操">曹操太强,不可直接与其争锋,此时曹操">曹操还未平定北方,趁着他和袁绍">袁绍大战的空窗期,先消灭黄祖">黄祖,攻取荆州刘表">刘表,拿下南郡,打通益州的道路,再攻取益州刘璋">刘璋,完全占据长江以南,集南方全部力量与曹操">曹操南北对峙,两分天下。

此时的孙权">孙权占据江东,这个策略对东吴来说是有希望完成的,但遗憾的是,曹操">曹操彻底平定北方花了7年多的时间,东吴这边也只搞定了一个黄祖">黄祖,这个执行能力真的是太差了,而在孙权">孙权剿灭黄祖">黄祖以后,曹操">曹操也平定了北方,立即开始了南征,这时再想消灭刘表">刘表,图谋益州,已经来不及了。

其实到这个时候榻上策就已经失败了,鲁肃">鲁肃又及时调整策略,过江吊丧,准备联合刘琮抵抗曹操">曹操,半路知道刘琮投降后才变为联合刘备">刘备抗曹。

然后就是赤壁之战,刘备">刘备借荆州,抢先入蜀,占据了益州,虽然后来通过湘水之盟,孙权">孙权获得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这三个郡,但是位于长江上游的南郡还在刘备">刘备手上,孙权">孙权没法全据长江,而且此时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基本成形了,所以榻上策算是彻底失败了。

诸葛亮">诸葛亮的隆中对:若跨有荆、益,利尽南海,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诸葛亮">诸葛亮说隆中对的时间,是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这时的刘备">刘备兵不满万,地盘也只有借来的新野,所以诸葛亮">诸葛亮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三分天下,待天下有变,然后两路北上攻取雍凉,继而图谋中原。

如果诸葛亮">诸葛亮的计划能够落实,那么全据雍凉巴蜀后,大军将顺着汉水流域南下,进入汉江平原,然后到达终点荆州,这样就可以为攻取中原建立跳板。

但实际上却是太迟了,计划才刚开始准备,曹操">曹操就南征了,只好联吴抗曹,好不容易赤壁之战,跟东吴联合打跑曹操">曹操,也只剩下半个荆州,再等到拿下益州,曹操">曹操也平定西北攻取汉中了,最后只好和东吴湘水议和,划分这半个荆州,转头在和曹操">曹操攻抢汉中。

虽然赢了汉中,但关羽">关羽围攻襄樊,为了打通汉水,让荆州和汉中上庸连接起来时,东吴背刺,突袭荆州,全线崩盘了,隆中对所期望的战略优势也已荡然无存,此后的蜀汉政权,只能想尽办法从北线的关中入手,却进一步暴露出自己的实力不足。

从战略结构来说,两份策略都挺好的,都是双方势力的最优策略,虽然都没完成,但其实都只差一步,赤壁之战后,孙权">孙权已经计划派周瑜">周瑜入主益州,可惜周瑜">周瑜早逝,刘备">刘备忽悠孙权">孙权,自己抢先占据了益州,这也为日后孙权">孙权突袭荆州埋下了伏笔,如果周瑜">周瑜不早逝,入主益州,估计榻上策就能完成了,同样,诸葛亮">诸葛亮的隆中对,如果东吴不突袭荆州,关羽">关羽就能打通汉水,那隆中对就能全面完成了,但没办法,在荆州问题上吴蜀的矛盾是无解的。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