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袁术为什么被称之为冢中枯骨

袁术为什么被称之为冢中枯骨

来源:历史知识网

袁术">袁术为什么被称之为冢中枯骨

陶谦">陶谦临终将徐州交给刘备">刘备刘备">刘备未敢立即应承,说寿春还有一个袁术">袁术,这家伙可是四世三公哪!身边的孔融">孔融却说,他就是一具冢中枯骨。从此以后,袁术">袁术最响亮的代表符号就是这个冢中枯骨。那么,出身高贵的袁术">袁术为什么会被孔融">孔融这种文人称之为冢中枯骨呢?

在反董卓">董卓联盟之中,袁术">袁术的军职最高,后将军。正因为有了这个军职,在各路反董卓">董卓的诸侯当中,袁术">袁术很有发言权,史书也把他排在第一位。袁术">袁术这个后将军可不完全都是虚名,因为家庭的关系,人家很早就有将军职务在身,先是为折冲校尉,然后就是虎贲中郎将。可别小看了这个中郎将,董卓">董卓之前那可是了不得,就说公孙瓒">公孙瓒吧,守边立功封侯了也不过是一个中郎将。有了这么好的先期条件,但袁术">袁术却不知道建立根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袁术">袁术根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州郡级别的地盘。提出两个人与之比较一下吧。袁绍">袁绍袁术">袁术的自家兄长,讨董卓">董卓时被推举为盟主,自己号称车骑将军。但大军一散,他的窘迫之态毕显,狼狈不知东西。原因无他,他只不过是一个勃海太守,而且还不在本土。好在他遇到了一个韩馥">韩馥,拱手把冀州出让给他,从此他立马胆雄气壮,成为天下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曹操">曹操在反董卓">董卓时为奋武将军,还是个代理的,说到底就是一帮人给他个名号而已。开始建议没有人听,败了没有人管,只能是靠着家财和原来积攒下来的好名声才得以继续下去。但他有了一个东郡就不一样了,从此他可是稳稳地向外扩张,直到有了一个兖州。袁绍">袁绍都是“车骑将军”了还要想方设法得到一个州,曹操">曹操一个郡也在好好经营,袁术">袁术好像不懂这个。袁术">袁术曾经有一个好的根基,即南阳郡。当时,长沙太守孙坚">孙坚杀了南阳太守张咨">张咨,这个郡实际上已经进入了袁术">袁术的口袋,可是他却不知道好好经营。要知道,南阳可是有“户口数百万”的大郡。比较一下吧,刘备">刘备建立的蜀汉国,人口也不过百万。在那个年代,有人就意味着有兵源,有钱粮养军队。可从来没有任何一本史书和任何一个那时代的人说过袁术">袁术认真经营过这个地方。

袁术">袁术是“冢中枯骨”,在于这个人野心大,能力却是太差太差。南阳属于荆州地区,侵占了刘表">刘表的利益,和刘表">刘表有矛盾在所难免。当时天下诸侯都在相互攻伐互相联盟,袁术">袁术也一样。不过,袁术">袁术联络的却是远在最北边的公孙瓒">公孙瓒,而他自家兄弟正在和公孙瓒">公孙瓒交战,他身边的曹操">曹操这时候也是袁绍">袁绍的盟友。袁术">袁术为什么不和袁绍">袁绍联合呢?根本原因是他看不起袁绍">袁绍。有一种说法,袁绍">袁绍袁术">袁术都是袁逢的儿子,袁术">袁术虽为兄长,但却是庶母所生。这应该就是袁术">袁术看不起这个哥哥的真实原因。其实,严格来说,袁绍">袁绍的地位还是高于袁术">袁术的。袁术">袁术的爷爷一共有四个儿子,他兄弟俩的父亲是老三袁逢,而袁绍">袁绍过继给了老二袁成。在家族中,老二的地位是高于老三的。所以,反董卓">董卓联盟的义军推举袁绍">袁绍为盟主,而不是军职最高的袁术">袁术袁术">袁术看不起这个庶兄,根本原因是他想当皇帝。很可惜,他败亡后逃难,能去的地方还是他这个庶兄家的儿子袁谭">袁谭。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脚踏实地的干事他不会,这些古板僵死的东西他倒是坚守的挺好,真是名副其实的“冢中枯骨”。

你看他干的那些事,都不是脚踏实地的积蓄力量,而都是投机取巧。孙坚">孙坚杀了南阳太守,袁术">袁术任命孙坚">孙坚为豫州刺史,紧接着让他进攻荆州的樊城、邓县。这应该说是对的,以南阳为基础,进而占有整个荆州,这才能有属于自己的地盘。可惜孙坚">孙坚死了,袁术">袁术的荆州计划也就结束了。其实孙坚">孙坚的死是个意外,并不是战事不利,单单从战场上来说,刘表">刘表黄祖">黄祖军是处于被动的,可惜袁术">袁术看不到这一点。要说三国诸侯,刘表">刘表的军事能力并不算很强,甚至都看不到他亲自上阵的经历,反过来也可以证明,袁术">袁术这个正儿八百的将军,军事上也是一具“枯骨”。后来你看他偷袭豫州,被曹操">曹操袁绍">袁绍联合打败后又流窜扬州,完全就是一个投机分子。

袁术">袁术手下缺乏人才,这与他投机性格也有关。袁术">袁术曾经得到过两个人,这就是孙坚">孙坚孙策">孙策父子。看看这两个人能够归附袁术">袁术也可以知道,他并不是有意识的招揽人才,只是他到了哪里,那里的人不得已归附他,反过来也可以说,有点儿被裹挟的味道。尤其是孙策">孙策袁术">袁术知道他有能力,可就是不用,并且是一再失信。其实孙策">孙策投靠袁术">袁术,颇有点儿无可奈何的意味,某种意义上说,是袁术">袁术把这个人才逼走了。凡是有能力的人都不用或者不敢用,武大郎">武大郎开店,这不也是一个“冢中枯骨”吗?这也可以说,袁术">袁术的强大,只是一个伪命题。尤其是他的那个扬州,真正归他的也不过是江北的一部分,江南部分基本上不归他,甚至他都不曾染指过。

如果说“冢中枯骨”是袁术">袁术一个外号的话,那他还有一个外号叫做“路中悍鬼”,如果把这两个名号连在一起看,就可知道这个人名声有多臭。其他的如腐化堕落、妄自尊大、臆想天命而不自量力,都是一种事物腐朽的特征。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