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太史慈、吕布、沮授、陈宫、关羽、赵云,此六人曹操最想得到谁?

太史慈、吕布、沮授、陈宫、关羽、赵云,此六人曹操最想得到谁?

来源:历史知识网

曹操自始至终最想得到的还是关羽一人,关羽曹操的心中地位,远远不是太史慈等人能够媲美的。

对于太史慈曹操更多的是听闻他的名声,并没有真正的想把太史慈纳为麾下。太史慈刘繇的帐下,虽然弓马娴熟,武艺高强,但在刘繇麾下并没有能够得到重用。在神亭之战的时候,太史慈孙策打个平手,最后才被孙策给降服,归于江东。随后,便跟随孙策大将东去了。

但是,因为孙策的突然死亡,而继任的孙权又是一个喜欢任用自己人,不喜开疆拓土的人,便直接把太史慈打发到海昏一带去抵抗刘表的侄子刘磐去了。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黄忠正在刘磐的麾下。

正是因为太史慈去守海昏,没有参加过一些著名的战役,也没有和名将交手过。所以,太史慈的名声并没有多大。而曹操只是听闻太史慈武艺高强,忠义的名声,直接派人给太史慈送上一封招降信,以及一味当归的中药而已。

也就是说,曹操并没有多重视太史慈,毕竟没有亲眼看到太史慈的勇武,只把他当作较为勇武的一类人罢了。否则,曹操怎么可能会只派人直接送当归这样简单明了的东西。

对于吕布,或许曹操只是心动,但没有真正的纳降之心。一方面是因为吕布是一个没有底线的人,吕布的眼中只有利益。从吕布丁原董卓为义父便可知晓吕布的心思不小,更为关键的是,他能够为了利益而杀掉自己的义父,不把自己的名声当回事。这样的人,曹操怎么可能放心任用。

另一方面就是吕布的武艺太强了,就连许褚夏侯惇等人联手都打不过吕布一人。如果任用了吕布,又没有人能够降服的了他。到最后,还不是再来一次“到兖州偷家”的经历。所以,吕布这个武将,曹操只是心动,并没有想纳为己用的心思。

而对于沮授曹操是惋惜。沮授的军事才能,并不比荀攸等人逊色。只不过,沮授不幸地是跟随了袁绍这样的主公。正是因为袁绍的谋而不断,公私不分,使得他在官渡之战的时候一次次地把战机给丢失,最后更是被曹操偷袭乌巢而一局定胜负。

曹操的麾下抓住沮授时,曹操对于沮授是有惋惜的。但因为他和沮授早已相识,也知晓沮授的品性,所以只想试试沮授能否投降,但并没有达到最想得到的那一层次。

至于陈宫曹操相比于想要他投靠,倒不如说曹操想在陈宫面前“炫耀”。因为陈宫最早跟随的是曹操,但因为曹操错杀吕伯奢一家,且说出了“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豪言壮语,使得陈宫直接认为曹操是一个“心术不正”之人,最后投靠了吕布

在投靠吕布的时候,更是伙同吕布,以及张邈等人把曹操的地盘兖州给偷了。最后更是在徐州的时候,不断地给曹操使小绊子。当曹操在白门楼审问吕布陈宫等人时,就开始对陈宫进行了“挖苦”。

“吾心术不正,公又奈何独事吕布?”

“公足智多谋,今竟如何?”

“今日之事,当如何?”

从这三句话中,不难发现,曹操是狠狠地“挖苦”陈宫,说陈宫有眼无珠。所以,自从陈宫抛弃曹操而投靠吕布开始,曹操只是对陈宫的品性有点欣赏,但是并没有最想让陈宫为自己谋士的想法。

而关于赵云曹操是想得到,但还未达到之最。曹操赵云的认识,是在长坂坡一战。因为赵云在长坂坡中的英勇表现,使得曹操看到了赵云的不凡,也起了爱才之心。所以,当曹军包围赵云时,曹操就命令魏军不得向赵云放箭,要活捉赵云

毕竟曹操也是一个“唯才是举”,多次发布“招贤令”的诸侯。所以,尽管曹操麾下已有许褚张辽等人,但曹操也不嫌多。而且,赵云的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

最后便是关羽,而对于关羽曹操是一直想要撬刘备的墙角。曹操关羽的初识,是在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当时刘备跟随公孙瓒去参加讨董,董卓一方的华雄接连战败联盟军的多位武将。这时,关羽才站了出来。但因为关羽是白身,并没有受到众诸侯的重视,只有曹操认为其不凡,并和关羽联手表演了一场“温酒斩华雄”的码戏。

虽然曹操想要得到关羽的投靠,但关羽却只认可刘备。而到了曹操第三次东征徐州的时候,刘备不敌而败逃袁绍关羽也因为要保护刘备的妻子而被魏军围困在下邳。在屯土山之战的时候,关羽更是打败了许褚徐晃的围攻,更加的展示了他的不俗。

曹操关羽约法三章之后,关羽暂时依附在曹操的麾下。虽然是暂时的,但曹操想要永远。于是便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除此之外,更是赏赐了一大堆金银美女和锦袍。更为重要的是,曹操还让汉献帝关羽为偏将军,汉寿亭侯。

曹操对待关羽的这一系列举动中,不难发现,曹操是真心的最想得到关羽的投靠。当关羽得到刘备袁绍的消息时,过五关斩六将。面对关羽这么不讲情面的做法,曹操也不追究,更是大叹其“不忘故主,来去明白,真丈夫也。”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