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孔明醒来发现秋风五丈原是一场梦,若此时刘备来请他出山,他还会去吗?

孔明醒来发现秋风五丈原是一场梦,若此时刘备来请他出山,他还会去吗?

来源:历史知识网

不管这个假设有没有道理,孔明在《三国演义》中,曾经经历过轰轰烈烈的帮助刘备光复汉室的复兴大业。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山东省沂南县人(古时称:琅琊阳都),在三国时期担任蜀汉丞相一职,是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

“三顾茅庐”开诸葛亮的仕途之路。当年刘备求贤如渴,三次登门拜访,探讨治国理政之道,给足了孔明面子,在关羽张飞的不理解中走马上任。

诸葛亮劝说东吴孙权,在鲁肃周瑜的游说下,孙权决定联刘抗曹,周瑜程普鲁肃率三万水军,与曹兵开战。上演了一出“赤壁大战”的好戏,曹军不敌败北,终于扭转了战局,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格局,这是诸葛亮的计谋和大手笔,终于帮主公建功立业打下基础。

“白帝托孤”是《三国演义》中,刘备与东吴开战,大战失败,移师白帝城随病危,事出紧急情况下,刘备传旨紧急召见诸葛亮,欲将幼子托付给丞相辅佐。这个历史典故在《三国志》中记载,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种托孤也是无奈之举,也是试探诸葛亮是否有篡位之心!是刘备不放心诸葛亮诚心辅佐幼主刘婵的高明智慧。诸葛亮也是忠厚之人,随即,诸葛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这又是刘备为幼子谋划的后路,也是安抚诸葛亮的智慧,让诸葛亮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辅佐刘婵,想一保刘家汉室大业。

“五丈秋风”是说诸葛亮病死,葬在五丈原上。有《后出师表》为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绝句中前两句写一片荒凉的五丈原上,黄土中埋葬着一位尽瘁而死丞相—诸葛亮。但是,据有关史料记载:诸葛亮并未葬于五丈原,而葬在陕西勉县的定军山。可见这首绝句有出入,暂且有待权威考证。

五丈秋风

诸葛亮

一片西原土,空埋尽瘁身。

凄凄烟树冷,似泣汉家春。

总之,从这三个历史事件来看,诸葛亮有功绩,也有辉煌,一生辅佐,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成就一番事业,有过《空城计》大勇计谋,也出现过《失街亭》的败绩,尽心辅佐,壮志未酬身先死。

如果以上是诸葛亮的南柯一梦,梦醒以后梳理残梦。窃以为,诸葛亮只会微微一笑很倾城,不会放在心上。在他的心中,是一腔报国之至,一番雄才大略,有卧龙出山的欲望和雄心,有指挥百万雄兵的霸气,有报效主公的夙愿。他不会被梦境所左右,会积极图谋大业,伺机而动,实现人生的梦想,即便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在所不辞。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