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184,《两晋南北朝史话》连载27(点击蓝字可查看上篇),欢迎收看。
宇文泰和苏绰的改革,府兵制的建立,为西魏北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当有作为的北周武帝宇文邕掌权后,统一的步伐便彻底展开。
01、宇文邕掌权记
武成二年(560),在杀掉两任皇帝后,宇文护新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543-578)为帝,即周武帝。
周武帝即位时,年已18岁,但大权仍操纵在宇文护手中。宇文护为大冢宰,都督中外诸军事。既是宰相,又是最高军事统帅,各部门都听他指挥;重大事件,都由他决定。他府第的警卫,比宫廷还要壮观。北齐的段韶说:“护外托为相,其实王也。"
周武帝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对于宇文护的专横跋扈,自然不能容忍。但要除去这个权臣,时机还不成熟。于是他在表面上装作什么事情也不过问,也不多讲话,“人不测其浅深"。
这样,经过13年的等待和准备,终于在建德元年(572),他和几个近臣一起策划,趁早已放松警惕的宇文护进宫谒见太后时,用宫中的香炉、烛台活生生将他砸死。
从此,周武帝掌握大权,开始亲政。
周武帝亲政后,首先要加强中央集权。这既是“富国强兵”的时代需要,也是他从即位到亲政的曲折道路中得出的一条经验教训。他说:“自北周建立,宇文护一直执掌大权,习以为常,总以为这是合理的。岂有30岁的天子可为人所控制?这是乱代的权宜,非经国的治术。”
周武帝首先控制兵权。他废除都督中外诸军事衙门,又“改军士为侍官”,使府兵直接由皇帝控制。他任命弟弟宇文宪为大冢宰;但宰相不再管军事,失去军权。日常性的政务工作,仍可以由六官来处理,大事决策则权在皇帝。
02、武帝废佛
建德三年(574),周武帝发动了一场废佛运动。佛教在北魏后期有了迅速的发展;北齐、北周继续发展。北齐人口约2000万,僧尼就有200万,都城邺有寺院4000。北周人口不到1000万,僧尼有100万,境内有寺院1万多。
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仅影响国家赋役收入,而且影响兵源。这是富国强兵的很大障碍。天和二年(567),益州野安寺僧卫元嵩上疏,认为“僧尼不事耕织,嬉游坐食,既免丁役,又免课输,这是不符合佛法平等精神的。”
从此以后,周武帝曾四次组织讨论佛道优劣。建德二年(573),他又集百官、和尚、道士辩论三教优劣,确定儒学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
建德三年(574),他正式下令废佛:“断佛、道二教。”销毁经像,勒令僧侣道士还俗,把寺院财产分赐给臣下。
灭齐后,又在北齐境内实行废佛政策。这次废佛的结果是,关西山东官私所造一切佛塔,扫地悉尽,300万僧尼还俗,4万寺庙赐给王公贵族为第宅。使北周政权获得了成百万的劳动力,扩大了赋役征收对象,充实了兵源,为统一战争作了人力和物力的准备。
这就是所谓“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
周武帝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继前秦世祖苻坚、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之后又一位少数民族杰出的君主。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府兵制,释放奴婢杂户,与民休息、废佛等一系列改革,使北周力量大大加强,为统一北方和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03、统一北方
周武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都是为了推进统一事业。经过较长时期的准备之后,他趁北齐“朝廷昏乱,政由群小,百姓嗷然,朝不谋夕",决心伐齐,统一北方。
建德四年(575),周武帝调集17万大军分路伐齐。他亲率六军攻拔了河阴(今河南孟津县东),进围洛阳,后因病退兵。
这次战争,周军纪律严明,到北齐境内,禁止士兵践踏庄稼、砍伐树木。而北齐的军队“行师殆同儿戏"。这更增强了周武帝灭齐的决心和信心。
建德五年(576),周武帝再度伐齐。这次不再攻河南洛阳,而是直指高欢起家的晋州(治平阳,今山西临汾)。
周武帝统率大军14.5万,先抵晋州,包围平阳,北齐晋州刺史崔景嵩开门出降。
当周军包围平阳时,北齐后主高纬正带了他的冯淑妃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天池打猎。告急文书一日三至,右丞相高阿那肱说:“大家(皇帝)正为乐,边鄙小小交兵,乃是常事,何急奏闻!”
到傍晚,使者报告平阳陷落,高纬着急,要赶回晋阳,冯淑妃请再围一次猎,高纬竟然依从。
高纬回到晋阳,率领齐军主力10万南下救平阳。周武帝命梁士彦为晋州刺史,留精兵一万守平阳城。齐军在平阳城下昼夜猛攻,梁士彦苦守,命妻妾、军民、妇女昼夜修城。
齐军挖地道进攻,城陷十余步,将士欲乘势攻入城中。高纬竟命令暂停,说是要让冯淑妃来观看。冯淑妃在内梳妆打扮,久久不出。这时周军已经用大木挡住城上破处,守住了平阳。
齐军在平阳城下屯兵一个多月,士气衰退。周武帝决定在平阳城下与齐军决战。北周集结了8万主力,向齐军进攻。开始两军相持不下,后齐军东翼稍微退却,在阵上观战的冯淑妃和录尚书事穆提婆认为已经打了败仗,怂恿高纬退兵。
高纬一走,齐军军心涣散,大败,死万余人,军资器械都抛弃在战场上。
高纬逃回晋阳后,斛律孝卿请他亲自慰劳将士,以便再战。并草拟了一份对士兵的慰问词,嘱咐高纬讲时要慷慨激昂,以鼓动人心。
士兵列队完毕后,高纬出来讲话,可是站了半天讲不出一句,原来他把慰问词的内容忘了。后来,高纬索性大笑起来。左右也笑起来。
士兵们看了这种情景,都气愤地说:“他们尚且如此,我辈何必卖命!”
在周军的进攻下,齐军很快失败。高纬连夜逃回邺,安德王高延宗在晋阳即位,改元德昌。不久,周军破晋阳、擒延宗,进兵邺城。高纬禅位于8岁的太子恒。
建德六年(577),周兵入邺,高纬向东逃走,想投奔南朝的陈帝国,但一脸忠贞的宰相(右丞相)高阿那肱暗中早已投降北周,要把他献出作为晋见礼物,所以用巧言花语使高纬打消南奔的念头,等北周追兵赶到,高纬遂被擒获。
至此,北齐灭亡,只存在了28年。北方重新统一。
高纬被送到长安,封为侯爵。九个月后,像他诬陷斛律光谋反,屠杀三族一样,北周皇帝宇文邕也诬陷高纬谋反,所有高姓皇子皇孙,全被处斩。
04、老子英雄儿混蛋
周武帝灭齐以后,本想乘胜平定南方,统一中国。但建德七年(578),他在北伐突厥的军中猝死,年仅36岁。
1995年,位于咸阳市底张镇陈马村东南的周武帝陵墓孝陵得到了发掘。内有武帝孝陵志石,各类陶佣150余个及金、银、铜、玉等器物和装饰品。
周武帝死后,20岁的荒唐儿子宇文赟继位。宇文赟跟南齐暴君萧昭业同一类型,平常老爹管教严格,他只好非常规矩。一旦老爹去世,世界上就再没有一个力量能拘束他。
这宇文贇可不是一般地荒唐,“创造性”地搞出五大皇后在位的奇葩制度:除了杨坚之女、正宫皇后杨丽华外,又立了四个皇后,朱氏称天大皇后,陈氏称天中皇后,元氏称天右皇后,尉迟氏称天左皇后——而这尉迟皇后还是表舅尉迟迥的孙女,当时15岁,已经嫁给宇文温为妻,因长得国色天香,被宇文赟看见,惊为天人,当场就收了她,然后杀掉宇文温,将之立为天左皇后。
宇文赟在宝座上凶暴肆虐了九个月后,忽然认为皇帝是天子,地位太低,于是将帝位传给7岁的儿子宇文阐,即静帝。宇文赟自己则改称天元皇帝,终日住在“天台”淫乐。
把皇帝位传给儿子的宇文赟想好好疯狂玩一把的,却因荒淫过度,于22岁时就死掉了。
宇文赟死掉的第二年(581年),他的岳父杨坚从孤儿寡妇手中,轻易的把政权接到手中。
北周建立25年,距宇文邕征服北齐,气势如虹的日子,不过四年。
05、杨坚笑到了最后
杨坚的祖先原是弘农有名的大族。北魏时世代在武川镇做官,深受鲜卑的影响。其父杨忠,在西魏为十二大将军之一,赐姓普六茹氏。北周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随国公。
杨坚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宣帝时,由亳州(今山东曹县西北)总管内调为大司马和右司武,掌握军权。
周宣帝死后,静帝只有8岁,汉族官僚郑译、刘昉假造遗诏,由杨坚辅政,为都督内外诸军事、大冢宰,后改称大丞相,总揽军政大权。
杨坚掌握国家大权后,革除北周宣帝时苛政,又发还寺院一部分财产,下令准许传布佛、道两教,以争取人民的拥护和缓和统治者内部矛盾,然后发兵,平定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的“三方起兵"。
大定元年(581),杨坚代周称帝,建立了隋王朝,建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
隋文帝即位后,着手做灭陈的准备。训练水军,大造战船。开皇七年(587),灭了江陵的傀儡政权后梁。开皇八年(588),下诏揭露陈后主罪恶20条,并抄发30万份,散布到江南,以作灭陈的舆论准备。十月,命次子杨广为统帅,率领51万大军,分八路向陈发起总攻。
陈朝边将飞书告急,但陈后主和大臣、贵妃们依然歌舞作乐。
陈后主说:“王气在此。齐兵来过三次,周兵来过二次,都被打败。隋军来又能怎么样呢?"
媚臣孔范说:“长江天堑,自古分隔南北,隋军难道能飞渡吗?“
正在陈朝君臣醉生梦死的时候,开皇九年(589)正月,隋军引兵渡江,很快进抵建康城下,陈大将任忠投降,守卫军队要抵抗,任忠挥手说:“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于是陈军一哄而散。
隋军入城,陈后主和张、孔二贵妃躲入景阳宫枯井内。隋军呼之不出,后扬言要投石,后主和二妃才出来,向隋军投降。
至此,陈朝灭亡。从西晋末年开始,延续了近300年的分裂局面终于以隋文帝统一中国而告结束。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与“读史”联袂打造的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两晋南北朝史话》。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十多位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
公元220年,孙权命吕蒙为主帅偷袭荆州,荆州重镇江陵守将因与关羽有嫌隙而不战而降。关羽退至麦城,率十余骑出逃,一路突围至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和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看到这里大家不禁会有疑问,为什么关羽可以投降曹操,宁死不降东吴呢?老金翻遍史书文献,从以下八个角度详细分析...
虽然当时的蜀汉已经颓败,后主刘禅宠幸宦官,可是此时的蜀汉还有姜维等一干能臣,虽然丢了汉中,可凭借剑阁天险也差点让伐蜀计划泡汤,幸得邓艾的“偷渡阴平”让司马昭能够成功灭蜀。蜀汉灭亡之后,魏国已经占据天下三分之二,按照邓艾当时的计划设想,灭亡蜀汉之后就可趁机沿着巫县沿江东下,凭借当时西晋的国力绝对可以灭...
《三国演义》对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即使没读过小说,没看过相关的影视戏剧作品,但在民间不知道三国人物的,恐怕也是少之又少,而且由于关羽和诸葛亮这些正面主角的影响,以及始终以对抗反面主角曹操为己任的品行,使得刘备也成为了大多数人心中的仁义之主,但有一点不能否认的是,刘备建立的基业,是靠取西川为基础建立起来...
太和六年,封为燕王。魏明帝病危,欲以大将军辅政,不果。其子常道乡公曹奂,是魏国末代皇帝,史称魏元帝。晋朝建立后,降封燕公。咸宁四年(278年),曹宇去世。人物生平封爵变迁曹宇,曹操与环夫人所生,曹冲、曹据之同胞兄弟,魏元帝曹奂之父,娶张鲁之女。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封都乡侯。二十二年(公元21...
在世间有很多都是因苟富贵这个誓言而一起努力,勿相忘为誓言的最终目标。但是,当有一天真的富贵的时候,真正能够记得起最初誓言的又有几人?真正能够履行最初誓言的又有几人?刘备曾经刘邦草根出身,虚心地接纳贤才,最终才能够建立这个大汉江山。他也曾经立下誓言,说过如若没有韩信,就没有他们大汉的江山。对韩信发誓说...
刘巴(?-222年),字子初,荆州零陵郡烝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县、邵东县一带)人,汉末至三国蜀汉时期官员、名士。刘巴少知名,荆州牧刘表多次征用推举,刘巴均不应就。曹操征伐荆州,荆州士人多归刘备,刘巴却北上投靠曹操。后受曹操命令招降荆南三郡,不料先为刘备所得,刘巴不能复命曹操,遂远至交趾,又辗转进入益州...
诸葛亮在世人眼中总是代表着智慧,似乎只要有他就百事不难。实际上刘备也确实因为得到他的帮助,才成就了大业。三国当中有一个关于他的经典桥段:含泪斩马谡。在原著中,诸葛亮是出于无奈才杀了他的。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历史,就会发现其实诸葛亮杀他是有其他原因的。看过三国的人知道马谡当初守街亭是立下过军令状的,军中无...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各路英雄豪杰各显身手,在乱世中,为自己争取一番天下。当时天下三个政权并立,分别是以曹操为首的曹魏政权,以孙权为首的东吴政权,以及以刘备为首的蜀汉政权。当时因为刘备是汉代皇室出身,所以被人们认为是正统的政权。刘备一开始只是一个没落的皇室,但是他却是一个很有志气的人。在乱世中,他决定...
诸葛亮在三国时期是一位全能型人才,外交、军事、理政、治国,他样样拿手。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更是独挑蜀汉大梁,多次北伐魏国,立志收复中原,光复汉室。作为文臣的诸葛亮最终还是累倒了,54岁的他病逝在五丈原。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及时的、大规模地向汉中遗民。关于诸葛亮的失误,历来争论不休,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人说他用人不当,马谡丢失了街亭;也有人说他事无巨细,大权独揽,不注重人才的招纳和培养,以至蜀中无大将;还有说他,行事矛盾,既要联吴抗魏,又坚持占据荆州,拒不归还;更有甚者说他为...
在当时诸葛亮并没有顾及自己的性命,他只身一人前往东吴。凭着自己的口才,令东吴决定与他家主公合作,一同联手对抗曹操。
历史留给后人的是智慧的结晶。这种种事件,带给了我们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我们记忆犹新,深感回味!今天小编要为大家讲述的是刘备人设崩塌的土地——益州,让我们一同来感受一下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动!
套用一句现在网络上非常流行的话,就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这里并不是说关羽是猪一样的队友,只是说在任何的环境之下,一个集团内部的中坚力量是会比敌方集团中的中坚力量更为可怕的,我想这个道理大多数人应该都是懂的,具体是什么样的意思就不做详细的说明了,因为理解起来...
对于刘备的死法,一般来说都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一般都是认为他是在夷陵之战大败以后郁郁寡欢,因为长久的抑郁感染了疾病而去世的,那么真是如此吗,其实刘备一生几乎大半辈子都是在忍辱负重,早年卖草鞋,后来东奔西走仰人鼻息的生活也是过了很久,甚至还有过老婆孩子兄弟都走丢了,孤身一人逃亡的时候,但是这样他都没有放...
其实这有点冤枉刘备了,刘琦病死对刘备来说也是一个较大的损失。刘琦作为荆州牧刘表的长子,刘表去世之后,其最有资格做荆州之主,以他的名义占领全荆州,可以说名正言顺。而刘琦手下只有一万水军,赤壁之战时也被征用了,刘备实力和威望都超越刘琦,刘琦对刘备来说毫无威胁可言,所以刘备可以让刘琦作为傀儡加以利用,如同...
周泰(三国时期吴国武将)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三国时期吴国武将。孙策平定江东时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随孙策左右,后孙权爱其为人,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假托皇帝诏书,召集天下英雄围攻董卓。兵临城下,却被对方手下大将华雄连斩三员大将。正当大家愁眉不展之时,一名马弓手主动请缨。上阵之前,曹操特为他热了一杯“壮胆酒”,此人却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不一会儿,这人就提了
孙权登基称帝后,对哥哥孙策的儿子并不好。但是,我们不能用普通人的视角去解读一个帝王的行为。在常人看来,孙权是忘恩负义、薄情冷漠,但是如果我们站在政治家的视角去解读呢?一、孙权上位公元前200年,即建安五年,已经在江东站稳脚跟的孙策,踌躇满志,正准备大展手脚的时候,却被仇家许贡的门客暗算,重伤不治。年...
董昭(156年-236年),字公仁,济阴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东汉末年曹魏谋士、重臣、开国元勋。董昭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后担任袁绍帐下参军。多有战功,但是袁绍听信谗言,董昭不得已离开袁绍投奔张杨。张杨率军迎接汉献帝时,董昭随行,并拜为议郎。后与曹操在洛阳相见,又建议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昌。董...
荀攸(xúnyou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东汉末年谋士。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在官渡之战中,计斩...
正史上并没有关于张飞长相的记载,对张飞长相描写得比较详细,并且深入人心的,是《三国演义》:“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样一个形象,应该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武夫形象,而且绝不能说是长得帅的。不过,现在很多人又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张飞其实长得并不丑,是一位大帅哥。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时势造英雄,乱世出猛人。三国纷乱,智慧超群的谋臣与武勇超强的猛将层出不穷。在曹操、刘备、孙权三个天下枭雄的领导下,多少谋士、战将都名留青史,万古流芳。可惜的是,这残酷的战场、无情的刀剑,不知又埋没了多少良才。若换做他朝,也许这些良才早已名震天下,实在是可悲可叹。一、公孙瓒是个猛人公孙瓒应该算是贵族子...
我们所熟知的许多将领,很多都出自三国时代。都听说过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便是指吕布,从这句话就从侧面反映出来了吕布的勇猛。还有其他的,比如关羽,张飞,赵云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哪怕他们立下了丰功伟绩,他们其中有一些人的结局也不是太好,这难免也让人感到有些悲凉。关羽的性格关羽便是其中之一,尽管...
诸葛亮北伐路线中的第二条是从安定出发,安定在现今甘肃省的南部,走西平关和岐山一路直接到祁连山,这条北方路线用的时间比较短,但是中间要经过很多地形危险的地区,尤其是西平关这一带山势比较险峻,所以诸葛亮这次北伐也没有成功。诸葛亮设计的第三条路线是从街亭出发到列柳城,然后绕弯儿往东去阳平关,这条路线上发生...
司马懿除去孟达,占领了新城,命令申耽、申仪、李辅、邓贤等人留守城池,自己率领大队人马直奔长安城,与曹睿会合。司马懿在长安城外安顿下军马,自己入城来见魏主曹睿。曹睿见司马懿来到,非常高兴,对司马懿说:“我当初中了敌人的计策,将您赶回家去,心中十分后悔,这一次如果不是你及时除去了造反的孟达,我魏国的江山...
真实的历史上,刘备夷陵兵败,白帝托孤后,诸葛亮在蜀汉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际上讲,皇帝刘禅可能还没有他权力大呢。根据《三国志》记载,“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多亏诸葛亮忠臣贤良,不然,如此大的权势和威望,诸葛亮要做蜀国的“曹操”应该易如反掌吧。...
魏延的死亡纯粹是魏延和杨仪争权导致的,魏延和杨仪这两个人一直不和。而且两人在心胸上都属于非常狭隘的那一种人,原本有诸葛亮在那里放着,魏延和杨仪都会卖诸葛亮的面子,不会闹出大乱子。可是诸葛亮死亡之后,问题就出来了,诸葛孔明去世,他留下的权力真空该由谁来继承?他带出的精锐部队由谁来继续统领?魏延作为当时...
如今世间有很多文书,对于曹操这个人物都进行了多面性的丑化,但是小编个人觉得这些丑话有大部分并不是完全真实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身上,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后人去称赞去学习的地方。就比如说年少轻狂的曹操,虽然年纪并不大,但是他却拥有着比较远大的志向,可以说那个时候的他是一个敢作敢为的青年人物。那个时候他只是做一...
情景再现 刘备先是听到司马徽的推荐,后来又听徐庶说诸葛亮的才华比自己强百倍,才猥自枉屈,亲身前往隆中茅庐请卧龙出山的。 为了试探刘备的诚意,诸葛亮故意一再回避,连续两次不在家中。据传刘备第二次拜访时,曾碰到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想必黄老先生也
这一年的二月,张角率领原本是他的三十万忠实的太平道教众,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下,揭竿而起,因为一个个头戴黄色头巾,因而叫做黄巾起义。不过起义军在短暂的胜利后,开始出现了进攻乏力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