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磊
颜昌颐(1898—1929)是中共中央军委早期的重要成员和我党早期重要的军事干部。他早年曾留学苏联,学习过系统的军事理论,接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是中共党内早期少有的优秀军事人才之一。自苏联学成归国后,他参与筹备和组建中共中央军委。此后他一直在党内从事军事工作,并长期担任中央军委委员。他曾先后受党组织的派遣分别在湖南和江苏负责领导当地省委的军事工作。他还曾协助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时,他担任五人前敌军委成员,为起义的顺利举行作了大量工作。其后,受党组织派遣,他又参与创建工农红军第2师和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建立了东江革命根据地。在短短数年的革命斗争生涯中,颜昌颐为中国革命和我党军事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赴法勤工俭学
1898年颜昌颐出生在湖南省安乡县白螺湾一个耕读之家。他6岁入村小读书,10岁升入安乡县立第一高等小学。15岁以优异成绩考入澧县中学。1917年春,他怀着对新思想新知识的渴望,毅然前往长沙投考明德中学。明德中学是一所以开明著称的新式学校。在校期间,颜昌颐经常与思想进步的同学谈论中外大事,抨击军阀政府的腐败无能。面对内忧外患的祖国,他曾作诗述怀:“国步日艰难,生民似倒悬,青年应有责,破旧换新天。”忧民报国思想跃然纸上。
1918年7月,颜昌颐从明德中学毕业。同年夏秋之交,他自长沙前往河北保定育德中学留法预备班学习。这个留法预备班以“培养专门技艺,实行制造之人才”为宗旨,学业一年,毕业后由华法教育会安排赴法勤工俭学。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颜昌颐和同学们积极参与到火热的斗争浪潮中去,组织了保定学生联合会,发动青年学生向广大群众广泛开展爱国宣传。经过一年多的法语补习和必要的出国准备,1919年12月9日,颜昌颐和聂荣臻等153名学生,从上海杨树浦码头乘坐法国邮轮“司芬克司”号启程赴法。经过35天航行,于次年2月18日抵达巴黎。颜昌颐进入旺多姆公立中等学校,一边学习,一边做工。
在法期间,颜昌颐饱尝半工半读之苦,每天吃的是土豆,住的是帐篷,睡的是地铺,做小工,搞搬运,什么脏活苦活都干。艰苦的生活没有动摇他追求真理的决心,他常常在工余之暇挤出时间刻苦阅读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书籍。这期间,他先后结识了湖南籍的张昆弟、李维汉、罗学瓒等一批思想进步的留法勤工俭学生,通过与他们的交往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
1920年8月,他参加了李维汉组织发起的“工学世界社”并很快成为重要骨干之一。他们坚决主张摒弃无政府主义,力主信仰马克思主义和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1921年9月,里昂中法大学落成。该校本是中国各省与法国知名人士通过募捐等方式为勤工俭学学生建造的,可是把持这所学校大权的吴雅晖却从国内招来一批官僚富商子弟,对已在法的勤工俭学生一个不予接收,这激起全体留法勤工俭学生的愤怒。学生们群起抗议,颜昌颐参与其中。中法反动势力相勾结,派出数百名军警,将抗议学生拘捕。被捕后,颜昌颐又参加了为抗议法国当局虐待被捕学生而进行的绝食斗争。迫于压力,法国政府以“从事布尔什维克活动”“扰乱社会治安”的名义,将包括颜昌颐在内的104名学生强行遣送回国。
留学苏联学习军事
1921年12月26日,结束了为时近两年勤工俭学生涯的颜昌颐与蔡和森、张昆弟、罗学瓒、贺果等人经香港辗转到达上海。1922年初,经邓中夏、陈为人介绍,颜昌颐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根据党的指示,颜昌颐前往北京进入碧云寺的另一所中法大学学习,并担任中共中法大学党支部负责人。1923年11月,他和肖振声一起介绍刚到中法大学学习的原留法勤工俭学学生陈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上半年,他又先后介绍贺果、林雪屏等人参加中国共产党。
1924年9月,颜昌颐从中法大学结业,返回上海。随即受上海党组织派遣,与贺果一起前往苏联莫斯科,进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在这里,他系统地学习了十月革命史、俄共(布)党史、世界革命史、工人运动史、政治经济学等课程。
1925年2月,他与叶挺、聂荣臻、王一飞等20多人被抽调到苏联红军学校学习军事。颜昌颐与同学们努力学习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及野外战争技术。经过5个月的军事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军事训练,颜昌颐掌握了各种军事知识,学习了苏联红军作战经验,熟练地掌握了多门实践技术,迅速成为了一名军事人才。
参与中央军委筹建
1925年6月,国内革命斗争形势更加尖锐和复杂,党组织急需一些懂得军事知识的人才来充实我党在新建的黄埔军校的力量。中共中央决定,让在苏学习军事的颜昌颐与王一飞、聂荣臻、叶挺等26人一起回国参加革命工作。8月上旬,他们正式离开莫斯科,经西伯利亚、海参崴、长崎,于9月上旬到达上海。鉴于党内从事军事工作的同志越来越多,党中央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掌握和协调这方面的工作,党的领导人陈独秀接受了王一飞的建议,准备成立中央军委,并安排王一飞、颜昌颐留在上海党中央工作,参与筹组中央军事部(即中共中央军委)。
1925年10月,中共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决定“中央委员会之下必须设立军事委员会”。12月12日通过的《中央通告第六十八号》,称北京十月扩大会议决议案中有印刷错误,组织议案中的“军事运动委员会”应改为“军事部”。在同年的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上,党中央正式提出应成立中央军事部,承担系统的军事工作,由张国焘兼任部长,但这时的中央军事部并没有进入实际工作状态。
参与中央军事部筹建的人员有十余人,其中王一飞是负责人,颜昌颐是技术书记(秘书),办公地点设在上海市宝山路宝山里一幢二层楼房里。时任党中央宣传部秘书的郑超麟在回忆录中说:“‘军委’是秘密的组织系统,不仅对党外的人守秘密,而且对党内的人守秘密……不记得中央底下何时设立一个军委,似乎是1925年底或1926年初设立的,最初负责者是王一飞和颜昌颐。军委同志不编入普通支部,人和工作原则上都不许普通同志知道。”
1926年2月,中央军事部在上海正式成立,由张国焘、王一飞、任弼时三人组成,张国焘兼任部长。由于陈独秀对军事工作表现消极,中央军事部当时的工作仅限于调查研究和搜集情报。
领导湖南军事斗争
1926年3月,北伐战争正在酝酿准备之中,湖南是北伐必经的省份之一。为了加强中共湖南区委的军事领导工作,颜昌颐受中央军委的派遣,从上海回到湖南,担任中共湖南区委军事部(即军委)部长。
颜昌颐领导湖南省委军事部的魏依真、贺果、李植等积极开展争取军阀部队、组织工农武装、训练工农革命骨干等工作,以迎接北伐军胜利进军。为了争取安乡驻军宋湘涛团倒向革命阵营,他派宋湘涛的同学贺果前往安乡策反,经过多次交谈说服,该团后来加入到北伐军行列。6月,北伐军进入湖南,颜昌颐和军事部成员发动工农群众沿途设立兵站,帮助北伐军搞好后勤工作,组织侦察队、交通队、运输队、冲锋队等直接参战;发动工农群众收缴吴佩孚、赵恒惕所部溃军枪支,建立工农自卫武装。此外还及时收集调查各方面军事情报,继续做好争取贺龙、熊克武等部工作,劝说贺龙率部归向国民政府,并帮助贺龙在常德举办了政治讲习班。
1926年9月27日,中共中央调颜昌颐回中央军委工作。回到上海后,颜昌颐根据自己在湘期间搜集调查的情况,于11月9日向中共中央递交了关于湘鄂情形的军事报告。报告概括了湘鄂地区政治军事形势,既深刻分析了国民党各派首脑人物邓演达、蒋介石、汪精卫、唐生智等所持政治态度及我党应采取的对策,又详细介绍了湘鄂两省党组织的发展、工农运动、统一战线等开展情况。同时还着重介绍了湘西等方面的一些军事情况,如贺龙、彭汉章、王天培等几支军队的政治立场和军事实力。这个报告为党中央作出《对于目前时局的几个重要问题》的决议,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
协助组织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1926年10月,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失败,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立即准备组织第二次起义。为了加强对起义的领导,颜昌颐被调去参加上海区委军事委员会工作,负责工人武装纠察队的训练。他到各区给工人纠察队员讲授武装斗争的理论和军事操练、打仗的基本知识,并组织他们进行演习。1926年底,中央军事部改称中央军事委员会,周恩来任书记。1927年2月22日,经过一系列紧张的准备,上海工人举行了第二次武装起义。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起义不幸失败。
◆参加起义的上海工人纠察队。
起义失败的次日,即2月23日,中共中央和上海区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发动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并成立了特别委员会(又称特务委员会),作为组织起义的最高决策机关。在特别委员会之下设立以周恩来为首的特别军事委员会,颜昌颐是特别军委会五人成员之一。
1927年3月21日,北伐军攻克松江,前锋抵达上海南郊龙华,经过充分准备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爆发了。在周恩来、颜昌颐等参与指挥下,全市工人宣布总罢工,起义同时在南市、闸北、虹口、浦东、沪西、沪东、吴淞7个区展开,共有5000多名工人纠察队员参加行动。经过30个小时的战斗,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终于取得胜利,解放了上海。
正当上海工人阶级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整个上海顿时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颜昌颐积极协助周恩来处理好工人纠察队的善后事宜,迅速将工人纠察队转入秘密状态,把枪支弹药隐藏起来,同时设法营救被捕人员。
参与领导南昌起义
1927年5月中旬,中央军委机关随中共中央由上海迁往武汉。5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将中央军事委员会改称中央军人部(习惯上仍称中央军事部),周恩来任部长(仍习惯称中央军委书记)。鉴于中央军事部的人手不够,中共中央决定将聂荣臻、欧阳钦等领导的湖北省委军委的原班人员补充到中央军事部之中,成立新的中共中央军事部。中央军事部下设军事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主任,聂荣臻任参谋长,王一飞任秘书长,李立三、彭湃、恽代英、聂荣臻、欧阳钦、颜昌颐、王一飞、顾顺章、张国焘等任委员。6月,颜昌颐离开上海来到武汉。此后直到7月下旬,在聂荣臻、王一飞、颜昌颐等人帮助下,周恩来积极开展对军队的组织、联络和政治工作,组织协调各处来中央的军事干部,并派往各军、各部门任职,中央军事工作有了很大起色。
7月中旬,中共中央作出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的初步决定。周恩来连夜召集中央军事部的同志开会,研究起义的具体行动。周恩来指定聂荣臻、贺昌、颜昌颐组成临时性组织——前敌军委,先行到达江西九江,向当地驻军中的中共党员传达中共中央武装起义的决定,做好起义准备工作。
◆南昌江西大旅社,起义军总指挥部旧址。
颜昌颐与聂荣臻、贺昌于第二天乘船赶到九江,将起义决定首先通知了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第2方面军第11军副军长兼第24师师长叶挺。7月20日,颜昌颐参加了中共中央在九江举行的研究起义行动的专门会议,会上决定“在军事上赶快集中南昌,运动二十军与我们一致,实行在南昌暴动,解决三、六、九军在南昌的武装。在政治上反对武汉、南京两政府,建立新政府”。7月26日,周恩来到达九江,在转赴南昌前,交代聂荣臻、颜昌颐等:设法将第25师拉到南昌参加起义,并负责接应后续赶到九江的部队和零星人员,使他们及时赶到南昌。周恩来走后,他们进行了分工:聂荣臻负责到位于九江与南昌之间的马回岭,将第25师拉到南昌参加起义;颜昌颐留在九江负责接应工作。
八七会议后,鉴于武汉地区形势的险峻,包括中央军事部在内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相继由武汉迁回上海。颜昌颐在完成起义部队的转送任务后,奉组织指示,从九江直接前往上海,继续留在中共中央军委工作。
参与创建东江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中旬,受党中央派遣,颜昌颐从上海经香港到达惠阳中洞地区。已退守这里的南昌起义军第24师余部,在中共东江特委和海陆惠紫边界群众的帮助和支持下,初步在中洞一带站住了脚跟,并与当地农军会合,组成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大队。针对当时部队思想混乱的情况,颜昌颐深入到战士当中,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并于10月底领导了对部队的改编。整编后,部队改称工农革命军第2师第4团,下辖两个营,由董朗任团长,颜昌颐任党代表。同时成立颜昌颐任书记的红2师特委。
为了解决部队给养问题,颜昌颐、董朗率领第4团在海陆惠紫农军配合下,先后发动了攻打紫金南岭、黄美等的战斗。出师初胜,士气为之一振。10月下旬,趁敌人力量空虚,中共东江特委和红2师第4团遵照中共广东省委“要在全省发动农民举行暴动”的指示,发动了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在各地农军配合下,经过6天的战斗,最终取得了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
11月7日,彭湃受广东省委派遣,从香港回到海陆丰,兼任中共东江特委书记。11月13日和18日,陆丰和海丰分别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成立县苏维埃政府。颜昌颐参加了海丰工农兵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代表红2师第4团官兵向与会代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就如何巩固和发展苏维埃政权,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号召工农兵群众要在中国共产党旗帜下与敌人血战到底。
11月下旬,中共东江特委重组,彭湃任书记,颜昌颐等为委员。为了适应战时需要,特委之下设立了军事、宣传、财经三个委员会,颜昌颐负责领导军委的工作。
12月初,从海陆丰农民军与青年团中挑选520人组成第5团,并正式成立红2师,由董朗任师长,颜昌颐任师党代表,扩充后的红2师人数发展到1800人。
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颜昌颐十分重视加强红2师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在军队内部大力发展党团员,分别在连、营、团设立党支部,支部成员士兵占三分之二,营以上设立党代表,专司党务和政治思想工作,并且还在军队中建立了经济公开、官兵平等的各种制度,设立士兵俱乐部,丰富部队文娱生活。他还十分重视对地方武装的训练和指导,多次从部队中抽调军事政治干部到地方去,协助海陆丰县委搞好工农武装的训练工作,并在东江党校开设了军事训练课程,亲自给学员讲授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培养了一批地方军事骨干。
广州起义失败后,起义军余部1200余人在叶挺等率领下,在花县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师后,也退往海陆丰,颜昌颐闻讯立即组织部队前往接应。1928年1月2日,两军在紫金县龙窝胜利会师。
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创建和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军阀的极大忌惮。他们集结重兵发动了对海陆丰根据地的大规模“围剿”。面对敌人的猖狂进攻,中共东江特委于1928年2月下旬发布《对目前东江严重时局的宣言》,号召东江地区工农革命群众和红军战士,开展英勇的武装斗争,誓死保卫苏维埃。在彭湃、颜昌颐等指挥下,红军战士和人民群众展开了英勇的反“围剿”斗争,先后在陆丰大安、海丰公平等地与敌人血战。由于敌众我寡,弹药不足,在装备优良的敌人进攻下,许多红军战士壮烈牺牲,颜昌颐也身负重伤,被送入朝面山红军医院治疗。7月中旬,敌军再次重兵进攻东江根据地,反复搜山,形势危急。颜昌颐伤病未愈,药物奇缺,加上语言不通,不易在当地隐蔽,中共广东省委决定让他离开东江,前往香港治病。
在上海被捕牺牲
到达香港后,由于广东省委机关地址变迁,颜昌颐与党组织一时失去了联系,被迫潜入香港难民收容所栖身。1928年11月,他带着满身伤痛辗转到达上海,与中共中央取得了联系。党中央决定让他担任中央军委委员兼江苏省军委委员,具体负责军事科工作。这时,彭湃也从海陆丰到达上海,任中央农委书记,并参加中央军委的领导工作。1929年2月,为加强对江苏省委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又调彭湃兼任江苏省委常委及省委军委书记,颜昌颐改任军委秘书,协助彭湃工作。颜昌颐化名“安菊生”,积极领导军事科的同志深入工人群众和士兵中开展工作。
1929年8月24日下午,彭湃在上海市浦西区新闸路经远里12号主持召开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会议,颜昌颐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军事部长兼江苏省委军事部长杨殷、江苏省军委兵工运动负责人邢士贞和上海市总工会纠察队副总指挥张际春等同志参加会议。由于中共中央军委秘书白鑫叛变告密,国民党反动派勾结租界工部局,派出巡捕将参会者全部逮捕。
8月26日,彭湃、颜昌颐等被引渡到国民党上海市公安局,关押在水仙庙看守所。敌人深恐发生意外,28日晨即将他们转解到龙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监狱关押。周恩来组织中央特科人员持枪埋伏在囚车必经的枫林桥,准备劫车营救。但由于敌人临时改变了原定的路线,营救未能成功。
颜昌颐等被解押到龙华后,敌人先是以高官厚禄引诱他们,继而又采取威迫手段,但他们始终坚贞不屈。在龙华看守所关押期间,他们利用各种机会向狱中难友和国民党士兵进行宣传,每当谈到沉痛深切的地方,“士兵中竟有捶胸落泪,痛骂国民党军阀非杀不可的”,“当说至激昂处,便齐唱国际歌和少年先锋歌,士兵与狱中群众亦高呼口号和之,于是悲苦惨淡的狱中,一变而为激昂慷慨的沙场”。在秘密写给党中央的信中,他们说:“我们已共同决定临死的演说词了。我们未死的那一秒钟以前,我们努力地在这里作党的工作,向士兵宣传,向警士宣传,向狱内群众宣传,同志们不要为我们哀痛,望你们大家努力。”他们“嘱咐党中央重要负责同志要为党惜身”,“党内对于反动派的斗争要多从教育上做功夫,以教育全党”。
8月30日,国民党法院判处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四人死刑。四位同志态度坦然,相视而笑,颜昌颐还举手高呼:“共产党万岁!”随后颜昌颐等四人即被押至淞沪警备司令部内的旷地上枪杀了。临刑前,他们高呼:“打倒国民党蒋介石!”“中国红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颜昌颐等就义的噩耗很快传到党中央,同志们感到非常悲痛。周恩来含着悲愤的眼泪,以中共中央名义发表《中国共产党反对屠杀工农领袖宣言》,有力地控诉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四同志的罪行。1930年,在四烈士遇难一周年前夕,周恩来以冠生为笔名,特地发表了他在一年前写的题为《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一文,详细记述了四位同志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的英雄事迹,讴歌了他们忠于党、忠于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了必胜的坚定信心,指出“四烈士的牺牲是中国革命、中国党之很大的损失!”“没有前仆后继的革命战士,筑不起伟大的革命的胜利之途!”“广大的革命群众虽看不见他们领袖的英勇遗体,然他们领袖之英勇的战绩,却永远光明地纪念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永远不会湮灭。”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戚夫人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是刘邦甚是宠爱的妃子,戚夫人出生在贫家,但是虽然戚夫人出身低微,可是她的祖辈却是周王室的后裔,说得上是皇族,众所周知,皇族的基因都是十分好的,因为皇族之中挑选的女子都是那个时代最美丽的女人。所以戚夫人也随了她母亲那十分貌美的长相,容貌十分艳丽,同时,气质也十分的出众,在...
据《汉书》记载,后元二年(前87),汉武帝自知时日无多,便"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成为了汉武帝的托孤对象。而上文所说的匈奴王子,就是这四人中的金日磾。看到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会...
自己这个当皇帝的,还不如自己呢?万一自己的孩子被其他家族的人盯上了呢?自己的孩子“扎小人”呢?在这种情况下,刘彻做出了一个选择:废除皇位。可绕来绕去,刘彻发现自己害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之后,他的报复手段也是让人啼笑皆非。《红楼梦》里记载的就是赵姨娘用这招来对付贾宝玉和凤姐,歹毒无比。在古时候,人都很迷...
其实说起刘秀的时候,我们了解历史的人应该都了解,刘秀和西汉皇室的确是有着血脉的联系的,但是这种血脉也不过是进行了好几个拐,才到了刘邦这里,而刘邦的孙子景帝与唐姬所生的儿子刘发的后代,而刘发最后被封之为长沙定王,那么在刘发这里也有很多的老婆和儿子,后来也因为汉武帝的推恩令,最后一代一代的被分家,甚至造...
在三国时期,英雄好汉众多,但是却偏偏吕布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关键还没有人质疑。但是说实在的,吕布这一生战绩平平,甚至还打过许多败仗,那么战绩一般的他,为什么被所有的史学家称为三国第一猛将呢?吕布在出生的时候,天空上彩虹出现,光芒万丈,当时他的母亲在染织坊工作,就在那一瞬间觉得...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不过在我国的,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一生中,有两个重要的女人。其一就是—吕后,吕后不到二十岁就嫁给了刘邦,并曾在他的称王之路上多次给出关键的意见。其二就是倾国倾城的女子—戚夫人,她陪伴刘邦度过了一个美妙的晚年。不过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就连皇帝刘邦也不例外,这两个女人的...
汉高祖刘邦的后宫中,历史上最有名就是吕雉、戚姬和薄姬。命运的捉弄,让三个女人的命运也不同。三个人中最狠毒的是吕雉、死得最惨的是戚姬、最好运的是薄姬。吕后在人们的印象中,始终是一个巨大的阴影,她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极坏的女人。人们忘不了拥有赫赫战功的韩信和彭越是她陷害致死的,美丽的戚夫人更被她砍成了...
首先,汉武帝时期执法过于严苛。当年刘邦入关时,立下“约法三章”。很快,萧何定下《汉律》九章,轮到汉武帝执政的时候,汉律增至359章,其中死罪409条,死罪例13472条,连审判的法官都看得目不暇接。前130年实行“见知法”,即官员目睹或听说有人犯法而不报,称为“故纵”,与犯法者共罪。前128年“不举...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一统天下,主要原因是手下有能人。刘邦能容人,擅用人,所以投奔他的能人很多,突出的代表人物就是韩信。韩信原本在项羽手下,因郁郁不得志便转投刘邦,刘邦任命他为大将军,他不负所望,率军在垓下围住了项羽,最终逼迫项羽自刎乌江。因为韩信有如此壮举,所以很多人认为他是汉朝的首功之臣,事实果真如此...
其实王莽也算是一个“官二代”,他是孝元皇后的侄子,由于父亲早早死去而没有得到爵位,因此比起他的堂兄弟们,王莽的身份还是不够看的。但不管怎么样,王莽身上流着王氏家族的血液,家族的滔天权势就是王莽日后登顶最高权利的跳板。少年时期:极尽孝廉,勤奋好学王莽小时候就已经名声显赫,他靠的就是自己几乎完美的品格。...
公元前91年,汉武帝刘彻派人到卫子夫居住的宫殿,没收了她的皇后玺绶,并告诉她太子刘据已兵败自尽,卫子夫泪流满面道:“陛下糊涂啊,太子怎么可能会造反呢?身为他的母亲,我也只能以死明志了!”说完,悬梁自缢而死......卫子夫是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出身寒微,随母姓,自幼被送往平阳侯府教习歌舞,...
前期...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几乎每个入仕之人以及那些武将,都想要封侯拜相,这在古代不仅是一种荣誉,还是一种实打实的利益,比发一个奖章之类的奖励行为要实在很多,同时带来的好处也要多很多。古人经常会说“千户侯”以及“万户侯”,我们今天很多人都比较疑惑,所谓的千户侯以及万户侯究竟指的是什么,是一种什么样的爵位...
不过张骞也不是一般人,他来到西域之后发现这里国家众多,有许多中原地区所没有的物产。所以他专程到处走访了西域的国家,以便于后来与他们建立联系。公元前128年左右,张骞遇到了大宛国。在这里他发现大宛有向汉朝交好的意思,于是热情的跟大宛国王交谈,最后大宛国王也非常热情的把他送到康居,以方便去大月氏。《史记...
董卓乱政,是东汉政权的一大转折点,他带兵进入朝廷,篡夺了国家的政权,随意废立皇帝,这让他能渐渐控制朝廷。董卓的生涯也是非常有意思,如果单单看着前面的事情,好像他就是一个忠臣良将,一心为了国家平定边疆的敌人。可后来董卓就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他不仅控制都城,开始篡夺国家的政权,更是在两京大开杀戒,不断搜刮...
如果说现代的“锦鲤”是杨超越的话,那么古代的“锦鲤”就非光武帝刘秀莫属了。刘秀被称为位面之子,就是天选之子的意思,他的一生从一介布衣到一国天子,从躬耕陇亩到开创中国历史上“风华最美的时代”,真可谓是开了挂一样令人羡慕。史书《后汉书·光武帝纪》中记载: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
约天汉(前100-前97年)间,王翁须以歌舞女入太子家为家人子。太始年间(前96-93年),王翁须得宠于刘进。征和二年(前91年)王翁须生下儿子刘病已,其身份升为皇孙妃,称王夫人。征和二年(前91年)七月,巫蛊之祸爆发,卫太子兵败出奔,王翁须与丈夫刘进为安置儿子刘病已而留在长安。及卫太子亡,王翁须与...
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平帝病,王莽以自身祈祷上天代平帝而死。元始五年十二月(公元6年),汉平帝病死,王莽为了避免年长的新皇帝登基,使自己不能任意操纵政局,遂立只有两岁的汉宣帝玄孙刘婴(即: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秉承群臣之意,叫王莽代理天子朝政,称假皇帝,臣民则称王莽为摄皇帝,王莽自称”予”...
申屠嘉不姓申,而是姓申屠,他是睢阳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申屠嘉力气很大,能够拉开强弓硬弩,所以他以材官的身份跟随刘邦作战。由于在楚汉战争中立下战功,申屠嘉被提拔为队率。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叛乱,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申屠嘉又立下战功,因此被升为都尉,跻身中高级将领的行列。汉惠帝在位期间,申屠...
吕后是刘邦的老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邦移情别恋了,他对戚夫人十分宠爱,尤其是在晚年的时候,对戚夫人母子身为宠爱。但同时,他也为戚夫人母子俩非常担忧。本来刘邦不喜欢嫡长子刘盈,尤其是认为他与自己性格相左,有点过于软弱了。他一直希望能够废了太子,而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可是始终他的这个愿望达不成,每...
王政君是王禁之女,其母李氏是魏郡李家的长女。李氏本是王禁正妻,后因她妒嫉诸妾,与王禁离异,改嫁给河内郡的苟宾为妻。李氏怀着王政君时,梦见一轮月亮扑入自己的怀中。王政君长大后,性情温顺,学会了妇人之道。原先许嫁一户人家,可男方突然死了,后来东平王纳她为妾,但还没入门东平王就死了,他的父亲觉得很奇怪,便...
“太子拒婚陈阿娇,真傻。如果我儿子娶了她,皇帝的位子就轮到我儿子坐了。”王娡想着,马上动身去找馆陶公主,为四岁的儿子刘彻求娶她的女儿陈阿娇。馆陶公主正在生气呢,她前几天不顾脸面,去找弟弟汉景帝刘启的宠妃栗姬提亲,想把女儿陈阿娇嫁给栗姬的儿子刘荣。刘荣是太子,今后登基称帝,陈阿娇就是皇后,自己就是皇后...
有关刘备的身世之谜,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先主姓刘,涿县人,是景帝的儿子刘胜的后裔。刘胜之子刘贞在涿县封侯,因触犯了朝廷律例而被贬为庶民。刘胜这一支的血脉就在涿县安家落户了。刘备也因此自称为汉室的宗室成员。...
三国的序曲,是夕阳的离歌;三国的华章,是激昂的战鼓。在这个动乱又璀璨的大世里,女性显得很是羸弱,但这并不发表没有她们的一席之地。貂蝉,作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算得上是一个悲情的人物。她虽然不似那些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平凡人,但是却没有平凡人的幸福。她的登台是以一个棋子的身份。王允用她来离间董卓和吕布...
李氏平民出身,父母兄弟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前112年前,由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获封夫人,深得汉武帝的宠幸,并为汉武帝生下儿子昌邑哀王刘髆。产后不久李夫人病死,因其有儿子,以王太后之礼安葬。前87年,卫子夫自杀四年后,汉武帝驾崩,李夫人配祭汉武帝宗庙,追加尊号为孝武皇后。人物评价班固《...
霍光在除掉了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等人后,登上了权力的顶峰,心态也开始慢慢发生变化,从一个被托孤的重臣,逐步变成了权臣,这不是霍光计划好的,但现实却把他推翻了那个位置,他已经无法后退别无选择。这个说法显然是假的,刘贺要完成如此壮举,需要每天至少做十件坏事才行,这就意味着他连睡觉的时间都在作恶。刘贺被废的...
“初汉三杰”指的是萧何,韩信,张良,刘邦身边这么多功臣,他们三人有如此大的称号,可见他们为开国西汉作出的贡献是他人比不了的。人们一直在说这个韩信成也萧何败萧何,萧何促使了韩信的死亡可是同为汉初三杰的张良为什么没有救韩信呢?萧何和韩信比起来对刘邦更有用,萧何对刘邦有如下功劳:一是“知遇之恩”(推荐他为...
不过似乎蜀汉政权后期出于人才凋零的状态,而为最经典的一句话便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大意是指蜀中已经没有可以担当重任的优秀将领,连廖化都可以担任大将了,那么廖化真的如此不堪么?廖化得以加入蜀汉阵营还得从关羽前往寻找刘备之时说起,当时关羽护送的刘备的夫人却是被一伙山贼抢走,而廖化正是其中的二统...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封建王朝也存在了好几千年。而有封建王朝就自然有领导者。而封建王朝的领导者就是所谓的皇帝。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的皇帝,有的具有大将之风,十分的贤德善于打理政事,而也有一些皇帝荒淫无度,残暴肆虐,毁了自己先祖的百年基业。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汉朝一个特别贤明骁勇英武的一个皇帝。那就是汉朝...
西汉将军霍去病,西汉时期最小、最年轻的将军,在第一次上战场之后就被汉武帝加封为“冠军侯”,虽然二十三岁便陨落,但是他在对战匈奴上的战功还是令后人唏嘘赞叹,惊艳冠世。我国古代的西汉时期,西汉经常与边境的少数部落发生战争。在霍去病少年时期,他便开始带兵打仗,奔走四方,跟着舅舅卫青四处征战,在战场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