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粮砸大明的锅,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一百个陈圆圆可不够" />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曲墨封
字数:2492,阅读时间:约15分钟
编者按: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即使吴三桂不开关,清军也能从燕山孔道奇袭入关?皇太极活着都不敢这么想》,已经从地理角度上做出了分析,认为吴三桂若不开山海关降清,后金基本不可能取得天下,汉人在内的关内各族也不必拖200多年辫子。而吴三桂抛弃父亲在内族人降清的原因,历来议论纷纷。吴三桂为何会降清呢?
李自成的粮砸大明的锅,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一百个陈圆圆可不够" />
▲平西王吴三桂
其实,吴三桂本来已经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并且收下了李自成送来的四个月军粮和白银四万两。讽刺的是,这些物资使得明朝灭亡后穷窘的吴三桂所部恢复了战斗力,成为吴部在一片石之战苦战的基础。在明确得到其父吴襄劝降信的情况下,吴三桂为何还要降清呢?要知道,他若降清,其父吴襄在内的一干族人可谓必死无疑。吴三桂写给父亲吴襄的信,明显就显出他不将吴襄死活为意——“侧闻圣主晏驾,臣民戮辱,不胜眦裂!犹忆吾父素负忠义,大势虽去,犹当奋椎一击,誓不俱生。不则刎颈阙下,以殉国难,使儿素绱号恸,仗甲复仇……我父唶宿将,矫矫王臣,反愧巾帼女子。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儿与父诀,请自今日。”显然,所谓吴襄遭到追赃助饷的传言导致吴三桂降清,根本站不住脚。且不说吴襄被追赃助饷是否发生过都存疑,但李自成既然令吴襄写信招降吴三桂,必定是修正了拷掠吴襄的错误,归还吴氏家产,安抚吴襄,来安吴三桂之心的。不然吴三桂不会一开始答应降顺。
李自成的粮砸大明的锅,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一百个陈圆圆可不够" />
▲秦淮八艳之一陈圆圆
至于陈圆圆之事,看起来更像是坊间流传的段子。陈圆圆在李自成军撤离北京时根本没被带上,也没被和吴襄等吴家三十七口一起处决,而是置之不顾,被吴三桂在乱兵中重新找到。可见被认为强占陈圆圆的刘宗敏,事实上根本未将陈圆圆当一回事。即便所谓刘宗敏强占陈圆圆存在,那么李自成也必定要求刘宗敏归还陈圆圆给吴家,才好招降吴三桂。所谓吴三桂麾下辽西将门集团担心遭到李自成追赃助饷,也是说不通的。根据顾诚先生等人的研究,顺军追赃助饷时是颇有区别性对待的,对于需要招揽进顺军集团的大明官员将帅,如唐通、白广恩及部分文臣,都并不对其家族追赃助饷。因此白广恩对李自成的忠诚竟维持到一片石之战后一年,清军攻陷陕西后才投降清朝。
李自成的粮砸大明的锅,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一百个陈圆圆可不够" />
▲西凉霸主——韩遂
其实,吴三桂的态度,与千年前另一位反复无常之人马超相比,就很好理解了。马超起兵反曹时,就对反曹盟主韩遂说——“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
李自成的粮砸大明的锅,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一百个陈圆圆可不够" />
▲常被调侃为“大孝子”的“锦马超”
当时的情况,曹操欲借道关西,攻打张鲁,关西诸将都认为是假道伐虢之策,要吞并关西众将的领地,遂不顾人质而起兵称乱,马超的父亲马腾,兄弟马休、马铁在内三族亲属都在朝中为质,马超也不介意。这实际上是封建时代的宗族发展重于个体生命的意识。对于马超而言,可能失去领地的危险,使得他能够不把父亲、兄弟的生命为意,因为只要有领地,宗族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吴三桂呢?对他而言,李自成开出的价码已经不错了。若投奔大顺,不失为开国元勋,封妻荫子。李自成虽然当时麾下有战斗力之兵不过老营之兵数万,但只要能阻清军于关外,以整个北方的资源编练更多野战军,不过一两年,实力就能超过孤悬关外,有强兵却领地不足的后金。故此,吴三桂投奔满清,惟一的解释就是清朝开出的价码更高。
李自成的粮砸大明的锅,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一百个陈圆圆可不够" />
虽然吴三桂借兵清廷,有感崇祯之恩,欲乞师报君父之仇的意思,但他的理智必然知道这只是引狼入室,他只是用这个名号为借口,来掩盖自己追逐更多利益的行为罢了。清定都北京当年(即公元1644年),吴三桂就笑纳了清廷授予的平西王王爵,可见他因自己的政治投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此前满清已经册封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为三顺王,其许诺封吴三桂为王的承诺是可以相信的。
李自成的粮砸大明的锅,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一百个陈圆圆可不够" />
▲三顺王之首孔有德
在追剿南明势力的过程中,吴三桂战功赫赫,成功将王爵变成了实封,得到永镇云南的地位,割据一方。这无疑是吴三桂梦寐以求的。而李自成从小接受华夏大一统文化的熏陶,秉持王爵不轻与,不可令臣子割据一方的观念,当然是不可能给出如此丰厚的价码的。当然,若非吴三桂开关引狼入室,满清授予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的王爵也将仅有空名而无实土,不值几钱。满清得以取得天下,才能将空头王爵兑现。
李自成的粮砸大明的锅,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一百个陈圆圆可不够" />
▲明末两辽形势
吴三桂出身辽西将门,而有明一朝,从中后期开始就出现了辽人与关内之间的对立,关内对于辽人颇有歧视。这与东汉时对于凉州人的歧视颇为相似。东汉时西凉军领袖董卓利用羌人当打手,进京将天下引入乱世,而明末的东北地区是胡人强而汉人弱,因此吴三桂为首的辽西将门则沦为满清爪牙。长期受到歧视打压的两辽世族们,对于裂土封王,割据一方也是拥有极强的欲望的。然而,这正是吴三桂的目光短浅之处了。自从汉高祖刘邦诛杀韩彭英诸王,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以推恩令削诸侯王,又削平闽越、南越,大一统就成为绝对的趋势,裂土封王者皆不得善终,乃至于覆家灭族。
李自成的粮砸大明的锅,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一百个陈圆圆可不够" />
▲张弘范是蒙元四大汉军万户之一张柔之子。张家在忽必烈时代被削除封地,并在张弘范之孙张景武一代卷入元朝内战并站队错误而遭到灭族
即便是蒙元入主天下,一开始重用汉人世族,分封授地令其掌兵,但终究要受到华夏集权传统影响,忽必烈时代仍然削除了汉人世侯兵权。
李自成的粮砸大明的锅,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一百个陈圆圆可不够" />
▲三藩之乱
吴三桂抛弃父亲在内的全族性命,以为以一人之力,裂土封王,割据西南,能够令家族发展得更好,然而他岂不明白,满清国家稳定下来之后,岂能让他长久割据呢?最终,到了晚年,吴三桂仍然遭受兔死狗烹,被康熙的削藩政策逼反,落得个宗族覆灭,全家死尽的下场。
公元220年,孙权命吕蒙为主帅偷袭荆州,荆州重镇江陵守将因与关羽有嫌隙而不战而降。关羽退至麦城,率十余骑出逃,一路突围至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和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看到这里大家不禁会有疑问,为什么关羽可以投降曹操,宁死不降东吴呢?老金翻遍史书文献,从以下八个角度详细分析...
虽然当时的蜀汉已经颓败,后主刘禅宠幸宦官,可是此时的蜀汉还有姜维等一干能臣,虽然丢了汉中,可凭借剑阁天险也差点让伐蜀计划泡汤,幸得邓艾的“偷渡阴平”让司马昭能够成功灭蜀。蜀汉灭亡之后,魏国已经占据天下三分之二,按照邓艾当时的计划设想,灭亡蜀汉之后就可趁机沿着巫县沿江东下,凭借当时西晋的国力绝对可以灭...
《三国演义》对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即使没读过小说,没看过相关的影视戏剧作品,但在民间不知道三国人物的,恐怕也是少之又少,而且由于关羽和诸葛亮这些正面主角的影响,以及始终以对抗反面主角曹操为己任的品行,使得刘备也成为了大多数人心中的仁义之主,但有一点不能否认的是,刘备建立的基业,是靠取西川为基础建立起来...
太和六年,封为燕王。魏明帝病危,欲以大将军辅政,不果。其子常道乡公曹奂,是魏国末代皇帝,史称魏元帝。晋朝建立后,降封燕公。咸宁四年(278年),曹宇去世。人物生平封爵变迁曹宇,曹操与环夫人所生,曹冲、曹据之同胞兄弟,魏元帝曹奂之父,娶张鲁之女。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封都乡侯。二十二年(公元21...
在世间有很多都是因苟富贵这个誓言而一起努力,勿相忘为誓言的最终目标。但是,当有一天真的富贵的时候,真正能够记得起最初誓言的又有几人?真正能够履行最初誓言的又有几人?刘备曾经刘邦草根出身,虚心地接纳贤才,最终才能够建立这个大汉江山。他也曾经立下誓言,说过如若没有韩信,就没有他们大汉的江山。对韩信发誓说...
刘巴(?-222年),字子初,荆州零陵郡烝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县、邵东县一带)人,汉末至三国蜀汉时期官员、名士。刘巴少知名,荆州牧刘表多次征用推举,刘巴均不应就。曹操征伐荆州,荆州士人多归刘备,刘巴却北上投靠曹操。后受曹操命令招降荆南三郡,不料先为刘备所得,刘巴不能复命曹操,遂远至交趾,又辗转进入益州...
诸葛亮在世人眼中总是代表着智慧,似乎只要有他就百事不难。实际上刘备也确实因为得到他的帮助,才成就了大业。三国当中有一个关于他的经典桥段:含泪斩马谡。在原著中,诸葛亮是出于无奈才杀了他的。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历史,就会发现其实诸葛亮杀他是有其他原因的。看过三国的人知道马谡当初守街亭是立下过军令状的,军中无...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各路英雄豪杰各显身手,在乱世中,为自己争取一番天下。当时天下三个政权并立,分别是以曹操为首的曹魏政权,以孙权为首的东吴政权,以及以刘备为首的蜀汉政权。当时因为刘备是汉代皇室出身,所以被人们认为是正统的政权。刘备一开始只是一个没落的皇室,但是他却是一个很有志气的人。在乱世中,他决定...
诸葛亮在三国时期是一位全能型人才,外交、军事、理政、治国,他样样拿手。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更是独挑蜀汉大梁,多次北伐魏国,立志收复中原,光复汉室。作为文臣的诸葛亮最终还是累倒了,54岁的他病逝在五丈原。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及时的、大规模地向汉中遗民。关于诸葛亮的失误,历来争论不休,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人说他用人不当,马谡丢失了街亭;也有人说他事无巨细,大权独揽,不注重人才的招纳和培养,以至蜀中无大将;还有说他,行事矛盾,既要联吴抗魏,又坚持占据荆州,拒不归还;更有甚者说他为...
在当时诸葛亮并没有顾及自己的性命,他只身一人前往东吴。凭着自己的口才,令东吴决定与他家主公合作,一同联手对抗曹操。
历史留给后人的是智慧的结晶。这种种事件,带给了我们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我们记忆犹新,深感回味!今天小编要为大家讲述的是刘备人设崩塌的土地——益州,让我们一同来感受一下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动!
套用一句现在网络上非常流行的话,就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这里并不是说关羽是猪一样的队友,只是说在任何的环境之下,一个集团内部的中坚力量是会比敌方集团中的中坚力量更为可怕的,我想这个道理大多数人应该都是懂的,具体是什么样的意思就不做详细的说明了,因为理解起来...
对于刘备的死法,一般来说都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一般都是认为他是在夷陵之战大败以后郁郁寡欢,因为长久的抑郁感染了疾病而去世的,那么真是如此吗,其实刘备一生几乎大半辈子都是在忍辱负重,早年卖草鞋,后来东奔西走仰人鼻息的生活也是过了很久,甚至还有过老婆孩子兄弟都走丢了,孤身一人逃亡的时候,但是这样他都没有放...
其实这有点冤枉刘备了,刘琦病死对刘备来说也是一个较大的损失。刘琦作为荆州牧刘表的长子,刘表去世之后,其最有资格做荆州之主,以他的名义占领全荆州,可以说名正言顺。而刘琦手下只有一万水军,赤壁之战时也被征用了,刘备实力和威望都超越刘琦,刘琦对刘备来说毫无威胁可言,所以刘备可以让刘琦作为傀儡加以利用,如同...
周泰(三国时期吴国武将)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三国时期吴国武将。孙策平定江东时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随孙策左右,后孙权爱其为人,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假托皇帝诏书,召集天下英雄围攻董卓。兵临城下,却被对方手下大将华雄连斩三员大将。正当大家愁眉不展之时,一名马弓手主动请缨。上阵之前,曹操特为他热了一杯“壮胆酒”,此人却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不一会儿,这人就提了
孙权登基称帝后,对哥哥孙策的儿子并不好。但是,我们不能用普通人的视角去解读一个帝王的行为。在常人看来,孙权是忘恩负义、薄情冷漠,但是如果我们站在政治家的视角去解读呢?一、孙权上位公元前200年,即建安五年,已经在江东站稳脚跟的孙策,踌躇满志,正准备大展手脚的时候,却被仇家许贡的门客暗算,重伤不治。年...
董昭(156年-236年),字公仁,济阴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东汉末年曹魏谋士、重臣、开国元勋。董昭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后担任袁绍帐下参军。多有战功,但是袁绍听信谗言,董昭不得已离开袁绍投奔张杨。张杨率军迎接汉献帝时,董昭随行,并拜为议郎。后与曹操在洛阳相见,又建议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昌。董...
荀攸(xúnyou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东汉末年谋士。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在官渡之战中,计斩...
正史上并没有关于张飞长相的记载,对张飞长相描写得比较详细,并且深入人心的,是《三国演义》:“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样一个形象,应该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武夫形象,而且绝不能说是长得帅的。不过,现在很多人又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张飞其实长得并不丑,是一位大帅哥。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时势造英雄,乱世出猛人。三国纷乱,智慧超群的谋臣与武勇超强的猛将层出不穷。在曹操、刘备、孙权三个天下枭雄的领导下,多少谋士、战将都名留青史,万古流芳。可惜的是,这残酷的战场、无情的刀剑,不知又埋没了多少良才。若换做他朝,也许这些良才早已名震天下,实在是可悲可叹。一、公孙瓒是个猛人公孙瓒应该算是贵族子...
我们所熟知的许多将领,很多都出自三国时代。都听说过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便是指吕布,从这句话就从侧面反映出来了吕布的勇猛。还有其他的,比如关羽,张飞,赵云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哪怕他们立下了丰功伟绩,他们其中有一些人的结局也不是太好,这难免也让人感到有些悲凉。关羽的性格关羽便是其中之一,尽管...
诸葛亮北伐路线中的第二条是从安定出发,安定在现今甘肃省的南部,走西平关和岐山一路直接到祁连山,这条北方路线用的时间比较短,但是中间要经过很多地形危险的地区,尤其是西平关这一带山势比较险峻,所以诸葛亮这次北伐也没有成功。诸葛亮设计的第三条路线是从街亭出发到列柳城,然后绕弯儿往东去阳平关,这条路线上发生...
司马懿除去孟达,占领了新城,命令申耽、申仪、李辅、邓贤等人留守城池,自己率领大队人马直奔长安城,与曹睿会合。司马懿在长安城外安顿下军马,自己入城来见魏主曹睿。曹睿见司马懿来到,非常高兴,对司马懿说:“我当初中了敌人的计策,将您赶回家去,心中十分后悔,这一次如果不是你及时除去了造反的孟达,我魏国的江山...
真实的历史上,刘备夷陵兵败,白帝托孤后,诸葛亮在蜀汉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际上讲,皇帝刘禅可能还没有他权力大呢。根据《三国志》记载,“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多亏诸葛亮忠臣贤良,不然,如此大的权势和威望,诸葛亮要做蜀国的“曹操”应该易如反掌吧。...
魏延的死亡纯粹是魏延和杨仪争权导致的,魏延和杨仪这两个人一直不和。而且两人在心胸上都属于非常狭隘的那一种人,原本有诸葛亮在那里放着,魏延和杨仪都会卖诸葛亮的面子,不会闹出大乱子。可是诸葛亮死亡之后,问题就出来了,诸葛孔明去世,他留下的权力真空该由谁来继承?他带出的精锐部队由谁来继续统领?魏延作为当时...
如今世间有很多文书,对于曹操这个人物都进行了多面性的丑化,但是小编个人觉得这些丑话有大部分并不是完全真实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身上,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后人去称赞去学习的地方。就比如说年少轻狂的曹操,虽然年纪并不大,但是他却拥有着比较远大的志向,可以说那个时候的他是一个敢作敢为的青年人物。那个时候他只是做一...
情景再现 刘备先是听到司马徽的推荐,后来又听徐庶说诸葛亮的才华比自己强百倍,才猥自枉屈,亲身前往隆中茅庐请卧龙出山的。 为了试探刘备的诚意,诸葛亮故意一再回避,连续两次不在家中。据传刘备第二次拜访时,曾碰到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想必黄老先生也
这一年的二月,张角率领原本是他的三十万忠实的太平道教众,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下,揭竿而起,因为一个个头戴黄色头巾,因而叫做黄巾起义。不过起义军在短暂的胜利后,开始出现了进攻乏力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