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团队-九鱼亭
字数:2710,阅读时间:约5分钟
编者按:尽管古代帝王富有四海、大权在握,可谓风光无限,但作为皇帝,其承担的风险也是巨大的,有些时候,他们会直面惨烈的战场,一着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刘邦曾在白登山被围困七天七夜,杨广在雁门被围困时,被逼得嚎啕大哭,朱祁镇被困在土木堡,只得沦为俘虏。刘邦、杨广都一度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但终归都能全身而退,那么为何朱祁镇无法逃脱,反而被俘呢?
刘邦、杨广之所以能脱离重围,其主要原因就是在敌人阵营中有外援,在关键时刻,外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楚汉争霸之时,匈奴业已拥有较强实力,待刘邦建国后,匈奴就成了汉朝的心腹大患。公元前200年,刘邦亲率32万大军北伐匈奴,由于轻敌冒进,刘邦所率领的前锋被匈奴大军困在了白登山。
冒顿单于使用诱敌的办法,将刘邦的前锋军队一步步引入包围圈,待合围之后,刘邦便插翅难飞。陈平在危急时分,给刘邦出了个主意,建议其以重金贿赂冒顿单于的王后阏氏。
除此之外,使者还给阏氏送上一幅汉朝美女图,言下之意,如果阏氏不帮忙,汉军会给冒顿单于送上汉朝的美女,汉朝美女的容貌那是没得挑的,如此一来,就可能动摇她阏氏的地位。
冒顿单于十分喜欢阏氏,收到钱后,阏氏便劝说冒顿单于撤军,其理由就是汉军仍十分强大,且援军很快就到,如果和汉军死磕,不仅会两败俱伤,双方也会不死不休,这样一来,我们的享乐的日子就到头了。在阏氏三番五次的劝说下,冒顿单于才决定放刘邦一马。
但这也不是冒顿单于退兵的全部理由,当时冒顿单于和韩王信达成盟约,共同出兵进攻汉军,可是韩王信的军队迟迟不到,这就让冒顿单于生出疑心,一旦韩王信违背盟约,那就是背后的隐患。
除此之外,汉军队列整齐,后方部队也随之而来,要想攻下几十万汉军也是难上加难,所以,在考虑综合利弊之后,冒顿单于才决定撤军。
当然了,刘邦毕竟带了32万军队,如果不是他轻敌冒进,即便不能赢,也不会输得那么惨。其次,当时天气寒冷,且汉军被围困多日,粮草不济,刘邦急需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在阏氏的帮助下,刘邦得以解围。
在公元615年,杨广被围困于雁门郡,周边的41座城池,被突厥攻下39座,尽管城内还有15万隋军将士,但由于准备不足,粮草仅能供给20天,换言之,如果不及时解围,这15万隋军,不仅无法成为战斗力量,反而会成为一个大麻烦。
是时,杨广三次征伐高句丽无果,心灰意冷之间才决定北巡边塞,却料想不到再遇危机,被始毕可汗所围困。
在这紧要关头,还是敌阵中的外援起了作用,她就是义成公主,义成公主在开皇年间嫁入突厥,启民可汗去世后,义成公主再度成为始毕可汗的妻子。
杨广一方面想办法号令天下之兵勤王,另一方面寄希望于义成公主劝说始毕可汗撤军。义成公主也很聪明,他谎称北方有警,并说明隋军援军很快就到,始毕可汗这才撤军。
刘邦是开国之君,而杨广是穷途末路,杨广面对的情况比刘邦更为凶险,如果没有义成公主相救,杨广很可能会死在雁门郡。
对比匈奴和汉朝的矛盾、突厥和隋朝的矛盾,瓦剌和明朝的矛盾更难化解,朱元璋一路从南打到北,把元朝的势力赶出了中原,一定时间内双方的矛盾可谓不死不休。
所以,在朱祁镇亲征之时,瓦剌这边的内应几乎没有。里应外合是解围的最佳策略,在内部,明英宗不通军事胡乱指挥,而在外部敌人也是狡诈多端,于是朱祁镇就成了历史上,少有的被俘皇帝。
明朝有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这一说法,但事实,明朝也曾经有过和亲的政策,和周边国家也有时常会互市结盟,只不过对比其他朝代,明朝的性格相对刚烈一些。
嘉靖年间的大臣王廷相就曾说过:“前辈有云,我朝祖宗以来有三美政,皆前代所不及。不与夷虏和亲,一也;不使外戚政,二也;不以论谏杀言官,三也。”
刘邦拥有雄才大略,且不拘小节,明知不敌匈奴,在白登之围后,便与匈奴和亲,刘邦此举并非软弱,而是为了积攒力量,以待时机。事实证明,正是因为和匈奴关系的暂时缓和,才有了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有了相当的实力,才能和匈奴一较高下。
对于突厥,隋朝同样采取了拉打结合的策略,派公主和突厥可汗和亲的政策也一直在实施,双方的矛盾也得以缓解。
可是,在朱祁镇在位之时,北方的瓦剌一直有复辟的想法,尽管当时明朝实力还很强,但这并没有让元朝残余势力放弃对中原的幻想,倘若明朝也采取和亲的对策,或许土木堡之变不会败得那般惨烈。
刘邦被围困在白登山之时,已经完成了汉朝的统一,其积累的斗争经验早已非常人可比,除此之外,刘邦胸怀天下,不仅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更有容人之量,所以众将谋臣、将士才愿意为其效死力。
在被围困的时候,刘邦也并不慌乱,因为在楚汉争霸之时,他可是好几次差点死在项羽手中,其全局观念,和战场应变能力,远在朱祁镇之上。
杨广虽说好大喜功、自命不凡,但杨广的威望同样是在尔虞我诈、凶险万分的权力场上磨练出来的,为了夺下皇位的继承权,杨广可以多年不近女色,只跟萧妃住在一起。
之所以杨勇被废,这也是在杨广、杨素等人一手操作下办成的,除此之外,在灭南陈的战役中,杨广也是亲自统兵完成了。
在第二次征伐高句丽之时,杨广吸取第一次作战教训,征集骁果军,如果没有杨玄感叛乱,辽东城必定会被攻下,高句丽很可能被灭国。
杨广被困在雁门郡之时,即便已经万分危急,杨广还是马上遣使向义成公主求救,并鼓励士兵道:“努力击贼,苟能保全,凡在行陈,勿忧富贵,必不使有司弄刀笔破汝勋劳。”
在杨广的鼓励下,隋军无不以一当十,奋力死战,尽管杨广的心理防线几经崩溃,但他仍能完成这一系列措施,很明显,杨广的各方面素质也远在朱祁镇之上。
朱祁镇被俘的时候,年仅22岁,他没有上过战场,也没有指挥作战的经验,况且他身边还有一个指手画脚的太监王振,朱祁镇对王振的话言听计从,导致军队在战略上出现失误,落入了瓦剌的包围之中。
在此次战役中,朱祁镇没有发挥丝毫积极作用,直至被敌人所俘。即便王振要承担主要责任,但朱祁镇也难辞其咎,换言之,朱祁镇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来解决眼前的问题,在同等条件下,如果换成一位有能力的君主,结局会大不相同。
公元220年,孙权命吕蒙为主帅偷袭荆州,荆州重镇江陵守将因与关羽有嫌隙而不战而降。关羽退至麦城,率十余骑出逃,一路突围至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和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看到这里大家不禁会有疑问,为什么关羽可以投降曹操,宁死不降东吴呢?老金翻遍史书文献,从以下八个角度详细分析...
虽然当时的蜀汉已经颓败,后主刘禅宠幸宦官,可是此时的蜀汉还有姜维等一干能臣,虽然丢了汉中,可凭借剑阁天险也差点让伐蜀计划泡汤,幸得邓艾的“偷渡阴平”让司马昭能够成功灭蜀。蜀汉灭亡之后,魏国已经占据天下三分之二,按照邓艾当时的计划设想,灭亡蜀汉之后就可趁机沿着巫县沿江东下,凭借当时西晋的国力绝对可以灭...
《三国演义》对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即使没读过小说,没看过相关的影视戏剧作品,但在民间不知道三国人物的,恐怕也是少之又少,而且由于关羽和诸葛亮这些正面主角的影响,以及始终以对抗反面主角曹操为己任的品行,使得刘备也成为了大多数人心中的仁义之主,但有一点不能否认的是,刘备建立的基业,是靠取西川为基础建立起来...
太和六年,封为燕王。魏明帝病危,欲以大将军辅政,不果。其子常道乡公曹奂,是魏国末代皇帝,史称魏元帝。晋朝建立后,降封燕公。咸宁四年(278年),曹宇去世。人物生平封爵变迁曹宇,曹操与环夫人所生,曹冲、曹据之同胞兄弟,魏元帝曹奂之父,娶张鲁之女。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封都乡侯。二十二年(公元21...
在世间有很多都是因苟富贵这个誓言而一起努力,勿相忘为誓言的最终目标。但是,当有一天真的富贵的时候,真正能够记得起最初誓言的又有几人?真正能够履行最初誓言的又有几人?刘备曾经刘邦草根出身,虚心地接纳贤才,最终才能够建立这个大汉江山。他也曾经立下誓言,说过如若没有韩信,就没有他们大汉的江山。对韩信发誓说...
刘巴(?-222年),字子初,荆州零陵郡烝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县、邵东县一带)人,汉末至三国蜀汉时期官员、名士。刘巴少知名,荆州牧刘表多次征用推举,刘巴均不应就。曹操征伐荆州,荆州士人多归刘备,刘巴却北上投靠曹操。后受曹操命令招降荆南三郡,不料先为刘备所得,刘巴不能复命曹操,遂远至交趾,又辗转进入益州...
诸葛亮在世人眼中总是代表着智慧,似乎只要有他就百事不难。实际上刘备也确实因为得到他的帮助,才成就了大业。三国当中有一个关于他的经典桥段:含泪斩马谡。在原著中,诸葛亮是出于无奈才杀了他的。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历史,就会发现其实诸葛亮杀他是有其他原因的。看过三国的人知道马谡当初守街亭是立下过军令状的,军中无...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各路英雄豪杰各显身手,在乱世中,为自己争取一番天下。当时天下三个政权并立,分别是以曹操为首的曹魏政权,以孙权为首的东吴政权,以及以刘备为首的蜀汉政权。当时因为刘备是汉代皇室出身,所以被人们认为是正统的政权。刘备一开始只是一个没落的皇室,但是他却是一个很有志气的人。在乱世中,他决定...
诸葛亮在三国时期是一位全能型人才,外交、军事、理政、治国,他样样拿手。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更是独挑蜀汉大梁,多次北伐魏国,立志收复中原,光复汉室。作为文臣的诸葛亮最终还是累倒了,54岁的他病逝在五丈原。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及时的、大规模地向汉中遗民。关于诸葛亮的失误,历来争论不休,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人说他用人不当,马谡丢失了街亭;也有人说他事无巨细,大权独揽,不注重人才的招纳和培养,以至蜀中无大将;还有说他,行事矛盾,既要联吴抗魏,又坚持占据荆州,拒不归还;更有甚者说他为...
在当时诸葛亮并没有顾及自己的性命,他只身一人前往东吴。凭着自己的口才,令东吴决定与他家主公合作,一同联手对抗曹操。
历史留给后人的是智慧的结晶。这种种事件,带给了我们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我们记忆犹新,深感回味!今天小编要为大家讲述的是刘备人设崩塌的土地——益州,让我们一同来感受一下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动!
套用一句现在网络上非常流行的话,就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这里并不是说关羽是猪一样的队友,只是说在任何的环境之下,一个集团内部的中坚力量是会比敌方集团中的中坚力量更为可怕的,我想这个道理大多数人应该都是懂的,具体是什么样的意思就不做详细的说明了,因为理解起来...
对于刘备的死法,一般来说都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一般都是认为他是在夷陵之战大败以后郁郁寡欢,因为长久的抑郁感染了疾病而去世的,那么真是如此吗,其实刘备一生几乎大半辈子都是在忍辱负重,早年卖草鞋,后来东奔西走仰人鼻息的生活也是过了很久,甚至还有过老婆孩子兄弟都走丢了,孤身一人逃亡的时候,但是这样他都没有放...
其实这有点冤枉刘备了,刘琦病死对刘备来说也是一个较大的损失。刘琦作为荆州牧刘表的长子,刘表去世之后,其最有资格做荆州之主,以他的名义占领全荆州,可以说名正言顺。而刘琦手下只有一万水军,赤壁之战时也被征用了,刘备实力和威望都超越刘琦,刘琦对刘备来说毫无威胁可言,所以刘备可以让刘琦作为傀儡加以利用,如同...
周泰(三国时期吴国武将)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三国时期吴国武将。孙策平定江东时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随孙策左右,后孙权爱其为人,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假托皇帝诏书,召集天下英雄围攻董卓。兵临城下,却被对方手下大将华雄连斩三员大将。正当大家愁眉不展之时,一名马弓手主动请缨。上阵之前,曹操特为他热了一杯“壮胆酒”,此人却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不一会儿,这人就提了
孙权登基称帝后,对哥哥孙策的儿子并不好。但是,我们不能用普通人的视角去解读一个帝王的行为。在常人看来,孙权是忘恩负义、薄情冷漠,但是如果我们站在政治家的视角去解读呢?一、孙权上位公元前200年,即建安五年,已经在江东站稳脚跟的孙策,踌躇满志,正准备大展手脚的时候,却被仇家许贡的门客暗算,重伤不治。年...
董昭(156年-236年),字公仁,济阴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人。东汉末年曹魏谋士、重臣、开国元勋。董昭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后担任袁绍帐下参军。多有战功,但是袁绍听信谗言,董昭不得已离开袁绍投奔张杨。张杨率军迎接汉献帝时,董昭随行,并拜为议郎。后与曹操在洛阳相见,又建议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昌。董...
荀攸(xúnyou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东汉末年谋士。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在官渡之战中,计斩...
正史上并没有关于张飞长相的记载,对张飞长相描写得比较详细,并且深入人心的,是《三国演义》:“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样一个形象,应该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武夫形象,而且绝不能说是长得帅的。不过,现在很多人又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张飞其实长得并不丑,是一位大帅哥。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时势造英雄,乱世出猛人。三国纷乱,智慧超群的谋臣与武勇超强的猛将层出不穷。在曹操、刘备、孙权三个天下枭雄的领导下,多少谋士、战将都名留青史,万古流芳。可惜的是,这残酷的战场、无情的刀剑,不知又埋没了多少良才。若换做他朝,也许这些良才早已名震天下,实在是可悲可叹。一、公孙瓒是个猛人公孙瓒应该算是贵族子...
我们所熟知的许多将领,很多都出自三国时代。都听说过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便是指吕布,从这句话就从侧面反映出来了吕布的勇猛。还有其他的,比如关羽,张飞,赵云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哪怕他们立下了丰功伟绩,他们其中有一些人的结局也不是太好,这难免也让人感到有些悲凉。关羽的性格关羽便是其中之一,尽管...
诸葛亮北伐路线中的第二条是从安定出发,安定在现今甘肃省的南部,走西平关和岐山一路直接到祁连山,这条北方路线用的时间比较短,但是中间要经过很多地形危险的地区,尤其是西平关这一带山势比较险峻,所以诸葛亮这次北伐也没有成功。诸葛亮设计的第三条路线是从街亭出发到列柳城,然后绕弯儿往东去阳平关,这条路线上发生...
司马懿除去孟达,占领了新城,命令申耽、申仪、李辅、邓贤等人留守城池,自己率领大队人马直奔长安城,与曹睿会合。司马懿在长安城外安顿下军马,自己入城来见魏主曹睿。曹睿见司马懿来到,非常高兴,对司马懿说:“我当初中了敌人的计策,将您赶回家去,心中十分后悔,这一次如果不是你及时除去了造反的孟达,我魏国的江山...
真实的历史上,刘备夷陵兵败,白帝托孤后,诸葛亮在蜀汉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际上讲,皇帝刘禅可能还没有他权力大呢。根据《三国志》记载,“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多亏诸葛亮忠臣贤良,不然,如此大的权势和威望,诸葛亮要做蜀国的“曹操”应该易如反掌吧。...
魏延的死亡纯粹是魏延和杨仪争权导致的,魏延和杨仪这两个人一直不和。而且两人在心胸上都属于非常狭隘的那一种人,原本有诸葛亮在那里放着,魏延和杨仪都会卖诸葛亮的面子,不会闹出大乱子。可是诸葛亮死亡之后,问题就出来了,诸葛孔明去世,他留下的权力真空该由谁来继承?他带出的精锐部队由谁来继续统领?魏延作为当时...
如今世间有很多文书,对于曹操这个人物都进行了多面性的丑化,但是小编个人觉得这些丑话有大部分并不是完全真实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身上,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后人去称赞去学习的地方。就比如说年少轻狂的曹操,虽然年纪并不大,但是他却拥有着比较远大的志向,可以说那个时候的他是一个敢作敢为的青年人物。那个时候他只是做一...
情景再现 刘备先是听到司马徽的推荐,后来又听徐庶说诸葛亮的才华比自己强百倍,才猥自枉屈,亲身前往隆中茅庐请卧龙出山的。 为了试探刘备的诚意,诸葛亮故意一再回避,连续两次不在家中。据传刘备第二次拜访时,曾碰到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想必黄老先生也
这一年的二月,张角率领原本是他的三十万忠实的太平道教众,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下,揭竿而起,因为一个个头戴黄色头巾,因而叫做黄巾起义。不过起义军在短暂的胜利后,开始出现了进攻乏力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