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不到《八佰》的十分之一,拍得更惨烈,8000虎贲军仅活83人

投资不到《八佰》的十分之一,拍得更惨烈,8000虎贲军仅活83人

来源:历史知识网

在科技发展速度爆炸的现代社会,以电影形式来表达的故事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史实类的电影展现在大众的视野内,像《八佰》这部电影就是根据我军与日军在上海四行仓库奋力一战的真实故事改编。

这部电影播出之后,瞬间引起了社会的热议,电影中描述的“八百战士”的英勇形象也在大众的心中烙下了印记,将世人的思绪又拉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

其实我国电影史上描述近代战争的片子并不少,二零一零年的《喋血孤城》就是较有代表性的一个,电影中的那场战争和《八佰》所描述的战争性质相像,我军几乎全军覆没。

《喋血孤城》这部电影是在“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誉的常德会战此背景下展开进行的,八千多名战士在炮火中与敌人拼死一搏,在面对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我军最终仅存83位战士。

一九四三年的十一月份,日本在湖北的常德为扰乱中国远征军既定的赴缅计划以发起攻击。攻下常德对于日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一来可以将我军的士气进行降维打击,二来还可以将常德这个军事重地给收入囊中。

日军的意图如此明显,我军只好调整战略准备迎战,整个作战计划所围绕的中心,就是守住常德。其实常德本身的作战条件并不是十分优越,反而容易被攻破,不过其能够被称作军事重地的原因是在于其地理位置,常德是四川和贵州的交界点,被称为“川黔之喉”。

这也是为什么一定要守住常德的原因,一旦常德这个重要据点丢失,可能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祸端。不过要想守住常德谈何容易,就其本身的易攻难守的作战弊端就令人捉急,再加上常德城的守城战士仅有八千多位,与中国战士要进行战斗的日军可是足有三万余人。

就是在这样综合劣势的作战条件下,七十四军五十七师师长余程万率领着虎贲军硬生生给扛了下来。虎贲军本身的作战能力是极强的,在一九四一年的高会战中就立下了显赫的战功。

任何一支卓越的队伍没有一个优秀的领头人都难以成功,师长余程万就是虎贲军的领军人物,其对于在防卫战的战略布局方面极其熟练擅长,此人在军事方面的直觉是十分灵敏的。

其实最开始组织上给的信息判断日军进攻的目标并不是常德而是鄂西,不过余程万敏锐的扑捉到了日军的诡计,提前就将常德城内的百姓转移出去,减少百姓的伤亡,并进行了数道防线,有备无患。

之后随着德山失陷战报的传来也将余程万的直觉印证了出来,虽说已经做了准备,但是这些对于日军如山倒的攻势来看还是杯水车薪,于是余程万立即向司令部请求支援。不过司令部的支援速度并没有像余程万发送请求情报的速度如此迅速,在支援军迟迟不到的情况下,虎贲军只能陷入人数压制下作战的战斗状态。

虎贲军此时的状态可以说是孤立无援,也可以说是陷入了一个包围圈。不过即便是如此绝对性的对局下,虎贲军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软弱,影视把八千人的气势给做到了八万人一般,众多战士皆抱着人城共存的决心在作战。

八千多战士心连心,誓死捍卫常德城。这可以说是当时众多战士共同的心理状态描写,这些战士中不乏刚结完婚的小伙子,刚入军的十几岁孩子。他们心中或许是为了家人的安全而战,或许是为了在日军枪下死去的亲人而战,但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为国家而战,赶走侵略者,保卫家园。

结语:在日军一道道防线的突破下,牺牲的战士也越来越多,哪怕明知前方是死,没有一位战士想着后退,最后一道防线始终久攻不下,最终日军不得以烟雾弹为掩护才将此攻破。整场战争我军以八千人多人的战士与日军三万余人的人数对战了半个月,由此足可以看出我军战士超乎常人的坚韧意志以及作战能力。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