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诸葛亮“六出祁山”损失有多大,五虎名将只剩一个,将蜀国拖垮

诸葛亮“六出祁山”损失有多大,五虎名将只剩一个,将蜀国拖垮

来源:历史知识网

导言

后人给诸葛亮的评价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短短的八个字足够让大家看清诸葛亮一生作为为臣的尽职尽责,恪守本分,乾隆皇帝评价他:”诸葛孔明为三代之下第一流人物,约其平生,亦曰公忠二字罢了。

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随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在群雄逐鹿人才济济的三国时代,诸葛亮跃居第一阶梯,在几千年岁月里,没有谁的“公忠”能够与之同日而语,多的也是借着新帝幼年而篡权夺位的权臣。

当初关云长败走麦城,刘备不管不顾诸葛亮等臣子的阻拦,果断要为此复仇而亲自率军东讨伐吴,遗憾在夺取荆州的中途被击败,撤离到永安,第二年刘备重病,知道时日不长,因此便召诸葛亮来永安好交代后事。

实际上诸葛亮完全有作为君王的实力,只看他愿不愿做,刘备心中当然也明白,并且他还清楚诸葛亮不可能篡权夺位,但心机重的刘备依然是叮嘱了诸葛亮一句话,"君才十倍曹丕,终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与其不才,君可自取。"

含义就是你的才华为曹丕的十倍,一定是解决好国事,假如刘禅“孺子可教也”,那就辅助他,若他是块“枯木”,那老先生就可取代它的,他们看起来让诸葛亮自主选择。

诸葛亮为何誓死北伐

其实让诸葛亮受之有愧,原先先主对他这般安心和交代,诸葛亮乃一代忠臣,日后肯定会尽责尽职地辅助刘禅,就算刘禅是“烂泥扶不上墙来的阿斗”。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为了更好地不负先主的期待,誓要让蜀国着眼于中原,完成一统天下。

诸葛亮起先平定了因刘备去世而四起的叛变,后又浩浩荡荡地率军南征,深入荒蛮之地征讨雍闿孟获诸葛亮采用参军入伍马谡的提议,以攻心战为主导,先击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季长子县全部乱事。

这般蜀国得到了很多的资源,又轻徭薄赋了两年,提高部队整体实力,这一切都在诸葛亮的策划当中,他一直等待机会,北伐曹魏,由于刘备的去世,三国鼎立的局势其实变成孙吴和曹魏双方政党的僵持,这才她们对蜀汉的担心略微释放压力了些。

公年226年,曹丕病死,曹睿继位,这时魏廷再次留意到坐落于汉中的诸葛亮,想要发兵征讨,但战斗方案无法统一,诸葛亮听到曹魏朝中发生的事以后,他敏锐地发觉务必把握住眼下这一机会,借着曹魏的关中、陇西等地军事力量懈怠,而蜀军积累了些整体实力,北伐曹魏。

公年228年,广为流传的《出师表》问世,此后诸葛亮开始了北伐百年大计,第一次北伐,赵云诸葛亮分头战斗,先后占领天水、南安、安定等郡,惨败曹军,一时关中大震,战果颇丰。但战场上的形势变幻莫测,马谡失街亭,赵云发兵不好,诸葛亮率军退还汉中。

诸葛亮六出祁山损失多大

第一次北伐,前期开个好局,但迅速曹魏就扭转了战局,关键环节便是马谡遗失街亭,他带领的三万大军严重损失,只剩上千人,蜀汉部队的粮道断绝,损失加起来超出五万人,诸葛亮一共才带了十二万军队,最后折半而返,不久以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汉附魏。

同一年冬,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伴着陆逊在石亭击败曹休之机,出散关,包围着陈仓,遗憾二十多天没有打出来,曹方的增援也到,诸葛亮只能退还汉中。

第二年蜀汉开展第三次北伐,此次奠定武都和阳平两郡,还战胜了魏国增援,诸葛亮及时止损,率军回师,提高防御以应对魏军的攻击。

公年231年,第四次北伐,蜀军包围了祁山,提前准备与魏军统帅司马懿进行血战,但司马懿闭城出不来,想要耗光蜀军的钱粮,进而逼走诸葛亮的大军,还诋毁诸葛亮即位的谣传传到蜀国,诸葛亮只能班师回朝。

第五次出祁山,诸葛亮带领十万大军在五丈原安营,此次出战,诸葛亮的身体积劳成疾,病况日益比较严重,最后病故五丈原。

诸葛亮出师北伐共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还有一次是魏军进攻汉中,不是诸葛亮出击。后世概而言之,说成是“六出祁山”。

结语

大伙儿常常听闻的诸葛亮“六出祁山”,实际上仅有五次北伐,而真真正正发兵祁山仅有2次,也有一次是魏军攻击汉中,诸葛亮作出还击,因此才会出现“六出祁山”的叫法。

这五次北伐,败多胜少,给了蜀国厚重的严厉打击,蜀汉势力中的五虎大将只剩一个,赵云也因病去世,马谡已被诸葛亮洒泪斩头,还有两位将军张休和李盛,一共损失了十一位名将,初级名将也是损害了七十多人,积累了很多年的优秀人才基本上都挥霍一空,自此蜀汉再无机遇制胜。

参考文献:《三国志》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