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百家姓中常见的这5个姓氏,若你是其中之一,很可能是匈奴的后代

百家姓中常见的这5个姓氏,若你是其中之一,很可能是匈奴的后代

来源:历史知识网

在我国历史上,汉人与匈奴的纠葛绵延数个朝代,从先秦时期开始一直到魏晋之后,匈奴在中原定居,汉人与匈奴的争斗才画下一个句点。

但这并不代表匈奴的血脉就此断绝,相反他们的血脉在先秦至汉朝,再到魏晋这不曾停止的争斗中,逐渐和汉人的血脉融合,真正成为汉族人。

一提到他们汉化后的姓氏,可能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宇文、呼延这一类的姓氏。但事实上,匈奴人汉化之后,姓氏中复姓的数量远比不上单字姓氏。

比如,百家姓中有五个常见的姓氏,就是匈奴人在汉化过程中使用过的姓氏,如果你刚好是这五个姓氏中的一个,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匈奴人的后代。

第一个:刘姓

一说到刘姓,常人想到的必然是汉高祖">汉高祖刘邦">刘邦和他缔造的刘汉皇朝,要说匈奴人也有姓刘的,许多读者可能第一反应是“不可能”。但事实上,这刘姓还是刘邦">刘邦亲手送出去的。

众所周知,匈奴之患从秦朝还没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一直到秦始皇">秦始皇一统天下,匈奴还是他的心腹大患,秦二世">秦二世而亡、天下大乱,匈奴更加嚣张,等到刘邦">刘邦建立汉朝,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匈奴一族。

但问题是汉初建立,奉行休养生息的国策,没什么精力处理当时十分强大的匈奴,一统六国的秦始皇">秦始皇尚且拿匈奴没什么办法,更何况此时尚且积弱的汉朝。

于是,刘邦">刘邦想出来一个办法,那就是和亲,直接将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于,以此缓和两族关系。匈奴那边的贵族有一个规矩,生出来的孩子随母姓,刘邦">刘邦的女儿嫁过去,那后代肯定姓刘。

回看两汉事情的历史,汉朝与匈奴和亲的次数非常多,而随着和亲政策越来越盛行,匈奴人姓刘的也就越来越多了,也就很容易造成姓刘的人很有可能含有匈奴血统。

第二个:赵姓

赵姓的历史也是十分悠久,这个姓氏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五帝时期,从姚姓开始,到赢姓,再到赵姓。为什么这么说呢?舜帝">舜帝姓姚,赐姓给伯益">伯益赢姓,伯益">伯益的后代造父">造父被周穆王分封到赵城,赵姓便出现了。

只是,匈奴人又是怎么用上这个姓氏的呢?还要把眼光放到汉朝,上文提到刘邦">刘邦把女儿嫁给单于,催生出了匈奴中姓刘的后代,这里的赵便要往后到汉武帝">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汉武帝时期,经过前面几个皇帝的休养生息,国力已经十分强盛,他本人也是一个十足的主战派,动不动就是派将军北伐匈奴。按照这个逻辑,匈奴人应该是不会有什么机会拿到这个姓氏的。

除非他们像后世南北朝的十六国主动汉化,但这个时期的匈奴人也是十分硬气的,汉武帝">汉武帝要打就陪他打,两边打的是不可开交。这打来打去,汉和匈奴都受到了战争带来的损伤,匈奴人尤其如此。

可是,比之汉人,匈奴人本就生活在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可以说他们的侵略有生存的压力在其中左右,于是部分匈奴人就投靠了汉武帝">汉武帝汉武帝">汉武帝给投靠他的匈奴王赐姓,其中最大的当属赵姓。

最开始被赐姓的匈奴王便是赵安稽,在后来的历史变迁中,这一支匈奴人也主动融入汉族,发展的也越来越壮大,成为了如今赵姓的一部分。

第三个:王姓

王姓作为百家姓中的一个大姓,如今已经算是十分常见,但其实它的出身十分“高贵”,很多人对“王”的观念停留在诸如国王、亲王的概念上,追溯到夏商周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便是:“王”。

如今的王姓,也几乎全是周朝姬姓的后裔,一直到后来形成了许多地方大姓,或者说门阀士族,诸如:琅玡王氏、太原王氏、兰陵王氏等等。

纵观整个中华古史,王姓出现的名人位居第一,遍布皇帝后宫、朝野上下,帝后贤才之数据数据统计当属第一。正是因为这样广大的基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支匈奴人选择和王姓作为汉化的姓氏。

由此,这些匈奴人便融入到了汉人之中。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匈奴之外,历朝历代汉化的少数民族选择王姓的也占据多数,主要就是它的历史比较悠久。

第四个:金姓

和许多大姓相比,金姓的数量其实并不算多,在百家姓的人口统计中也排到六十多位,这和这个姓氏的特殊性有很大关系,首先第一个是金姓的组成成分十分复杂。

从时间源流上来看,金姓首先是源自上古时期少昊">少昊帝的一个姓,随后便是西汉时期的金日磾">金日磾,再后来综合了古国、地区、民族众多沿革,金姓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的姓氏。

其中金日磾">金日磾乃是匈奴人,原为匈奴休屠部的太子,被霍去病">霍去病打败之后被俘虏。在这场战争中,汉武帝">汉武帝缴获了休屠王的祭祀道具——祭天金人。

龙颜大悦之下,汉武帝">汉武帝便直接给休屠太子赐姓为金,于是休屠一脉匈奴人便从此用上了金姓,成了金姓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中原老百姓的一支血脉。

第五个:韩姓

韩姓在百家姓中靠前,有着近千万的人口,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所谓多民族,是指汉姓覆盖的民族实际上十分广泛,包括鲜卑族、满族、锡伯族、朝鲜族、鄂伦春族等民族。

所谓多源流,是指韩姓即使在最初的演变中,地域分布也十分广泛。和众多姓氏一样,韩姓也是起源于姬姓,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黄帝第二十九代韩侯,第四十三代韩献子厥等。

被称为韩姓始祖的应该是韩虔">韩虔韩虔">韩虔姬姓韩氏,后来他的子孙皆以韩为姓氏。为什么这么多少数民族,包括已经消失的匈奴喜欢汉化的时候喜欢给自己改为韩姓呢?

因为韩姓正统,暂且不谈韩姓能够追溯到黄帝">黄帝时期,就拿西周时期来讲,众所周知西周的分封制分皇室、功臣、先朝遗胄,韩国的国君便是正儿八经的姬姓皇子。

其次,韩国的地理位置在山西河南一带,匈奴首先接触到的姓氏就有韩姓,这么一个有身份有影响力的姓氏,必然成为匈奴的首选,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有迫切的融入汉人的需求,韩姓更是不二之选。

秦始皇">秦始皇一统天下,民族交流融合的大势就已经开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是发展成了一次高潮,许多少数民族为了更好地延续,选择融入到汉人中去。到了今天,他们早已经成为地地道道的汉人。

从上述的介绍中来看,一个文明的发展与延续,需要每一个民族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一种包容,这样才不会中断,这也是中华文明5000年来不曾没落的原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