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诸葛亮离世后,为何司马懿却气愤不已?只因孔明口中的7粒米

诸葛亮离世后,为何司马懿却气愤不已?只因孔明口中的7粒米

来源:历史知识网

引言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杜甫《蜀相》

提到诸葛亮">诸葛亮,也许很多人蹦在脑海里的名词就是“足智多谋”、“第一聪明”等。诸葛亮">诸葛亮的确满腹才华,智慧过人,可舌战群儒、七擒七纵孟获">孟获,智斗司马懿">司马懿,就连死后都还能再戏耍敌人一番,简直就是神人。遗憾的是,鞠躬尽瘁的他,为蜀国江山操劳坏了身体,最终在生命力上熬不过司马懿">司马懿,病逝于五丈原。

而他离世后,作为被诸葛亮">诸葛亮一路吊打的司马懿">司马懿,只恨天公不作美!然而司马懿">司马懿诸葛亮">诸葛亮吊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诸葛亮">诸葛亮死后为何他却气愤不已?难道他欣赏诸葛亮">诸葛亮这个对手?不忍他死去?当然不是!司马懿">司马懿之所以气愤,只因孔明">孔明口中的7粒米。

天纵之才诸葛亮">诸葛亮

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孔明,号卧龙,是我国杰出的军事、文学、政治、改革家,自幼丧父丧母,与弟弟诸葛均">诸葛均相依为命。他从小聪敏,好学好思考,且志向高远,是人中龙凤。刘备">刘备在打天下的时候,为了得到他这位天纵之才,不惜三顾茅庐,留下了千古的传奇与美谈。

刘备">刘备三顾茅庐真实不虚,并非《三国演义》所加入的情节。《三国演义》虽是小说,不过是以三国为背景框架,大体上并非虚构。而诸葛亮">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有亲笔提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可见此事不虚。

随着刘备">刘备走出茅庐后,诸葛亮">诸葛亮一心辅佐刘备">刘备,各种为他出谋划策,可谓支撑起了蜀国的半壁江山。且诸葛亮">诸葛亮胸中坦荡,所用的计谋几乎都属于阳谋,无不透露出卓越的军事智慧。但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因体力渐衰竭,而司马懿">司马懿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故意拖延时间不出站。不得以,为了蜀汉江山,诸葛亮">诸葛亮才使用了自己一向不屑的小伎俩,命人拿妇人的衣服送去司马懿">司马懿营中羞辱他,逼他出战。

默默忍耐的司马懿">司马懿

司马懿">司马懿的运气很好,或者说他够狡诈,和诸葛亮">诸葛亮正面对战一直处于下风。但他十分的能隐忍,会从各方面去考虑自己的利益,不像诸葛亮">诸葛亮那样撑着整个蜀国,什么都要操心。他依然吃好喝好,所以身体素质也很好,在和诸葛亮">诸葛亮交手时,十分的小心谨慎与惜命,斗不过能拖就拖。反正只要有诸葛亮">诸葛亮在,他作为曹魏派出与诸葛亮">诸葛亮交手的代表,一时半会已方也没人会拿他怎么样。

而当他知道诸葛亮">诸葛亮身体枯竭了之后,就更能拖延时间不出战了。那也是他战胜诸葛亮">诸葛亮,立大功的一个机会。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诸葛亮">诸葛亮就算是个将之人,也一样能吊打他。即便是诸葛亮">诸葛亮死了,所留下的计谋也照样唬他一把,使得蜀军得顺利撤退。那么诸葛亮">诸葛亮临死前出想出的计谋是什么?为何能唬住司马懿">司马懿

口中放7粒米

诸葛亮">诸葛亮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在临死前深感自己大限已至,眼看离胜利只有一步,但天时最后还是站在了曹魏那边。无奈之下,诸葛亮">诸葛亮只能命军队在他离世后撤退。

撤军这件事自然不能让司马懿">司马懿知道,但古人通常会观星象,尤其是行军打仗之人,身边更是少不来会观测天象的天文奇才。诸葛亮">诸葛亮为了不让敌方阵营发现自己去世这件事,精通星宿之术的他便想出了一计:让手下在自己死后嘴里放7粒米,再把自己放置在大木盒中,在脚下放长明灯,如此能令星宿7天之内不会发生改变,令敌人无法察觉他已去世。

通过诸葛亮">诸葛亮留下的这条妙计,蜀军得以顺利撤退,而蹲了诸葛亮">诸葛亮很久的司马懿">司马懿,还不知道他已经离世,依然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谁知蜀军就那么撤退了,知道自己中计后,再次被吊打得司马懿">司马懿,气愤不已。

结语

世人皆道诸葛亮">诸葛亮足智多谋,聪明过人,难以有人匹敌,所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了高智商的代表,他本人已成为才华的化身。所以,在比喻一个人很聪明的时候,通常都会说“赛诸葛”。诸葛智谋过人,寻常人难以匹敌的确不假!不过除去超凡出尘的智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一心扶主、匡扶汉室的忠勇胸怀,同样让人为之钦佩,为之感动!他的一生是璀璨的,也是清冷的,因他直到死前,仍挂心汉室,未能替刘备">刘备完成宏图大业,终究是抱着遗憾而死。诸葛亮">诸葛亮一生为蜀国呕心沥血,这份伟大的精神,如长空皓月,当千古留存。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