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小编先要声明,水货不是假货,也不是山寨,“水货”名将也是名将,只是比我们认知的或者比他所拥有的名气要差劲很多,也就是说名不副实,空有名将之名,战绩却寥寥!
声明完毕,现在开始上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喜勿喷):
第一位:张俊
张俊,南宋“中兴四将”之一,与岳飞">岳飞、韩世忠">韩世忠合称三大将。
张俊的抗金战绩主要有两点:明州之战与淮西之战。明州之战是张俊直接指挥,大败一名金军万户率领的4000精兵。但由于战役损失严重,最后向宗弼求援。
张俊
淮西之战,张俊统领韩世忠">韩世忠、刘琦">刘琦,杨沂中,王德等一干名将,重创一名金军都统和三名万户率领的五万金军,后来由于嫉妒下属,张俊派遣王德,杨沂中部北上,对阵金军元帅宗弼主力,导致六万宋军覆灭。
其实,说白了张俊并没有什么战绩,他最终能名列“中兴四将”之一,主要原因就是陷害岳飞">岳飞,力主求和,舔了赵构">赵构的臭脚。南宋朝廷把明州的“小捷”,列为“十三处战功”之首,张俊进封清河郡王,甚至亲临其家,诸将皆不能比。这些都脱不开张俊的谄媚之功。
所以,与其说张俊是名将,还不如说他是佞臣。
李广">李广,西汉名将,唐武庙六十四将之一,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世人称之为“飞将军”。
李广">李广无疑是大汉朝最知名的大将之一,单论名气甚至要超过卫青">卫青、霍去病">霍去病,后世武人爱他的勇猛,他的箭术无双,能射石搏虎;文人悲悯其怀才不遇,常以诗歌颂之。
而李广">李广之所以能如此千古留名,文武通吃,最大的原因来自他的真粉司马迁">司马迁,正是那篇著名的《李将军列传》将他推上了神坛。
但遍观史书,其虽有超出常人的胆识与谋略,却并没有立下显赫的战功,“李广">李广难封”其实并不难理解。
廉颇">廉颇的名气非常大,除了入选唐宋武庙以外,还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与白起">白起、王翦">王翦、李牧">李牧齐名。但这主要得益于负荆请罪、长平之战、廉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些历史典故,其真实战绩、能力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强。
廉颇">廉颇最出名的战绩有二:一是他曾任赵国主帅坚守长平3年,让秦国无可奈何,最后逼得秦王使反间计,以赵括">赵括代之。二是与乐乘率军大破燕军,杀燕将栗腹,迫使燕割五城请和。
用兵燕国,实乃以硬击软,看不出多强的能力,何况还是与乐乘共同掌军;长平之战也只是说明其实战经验丰富,防守能力强,但同时也看出了廉颇">廉颇的不足之处:用兵保守,只知防守不知进攻。大家可能会说,面对强秦,谁敢进攻?
我们可以看一看同时代的赵国另两位名将的表现:
《史记·廉颇">廉颇蔺相如">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惠文王">赵惠文王二十九年,秦国派胡阳伐赵,迅速越过韩国的上党,兵锋直指战略要地阕与,形势十分危急。这时赵王召见廉颇">廉颇问计:“可救不?”廉颇">廉颇说:“道远险狭,难救。”当问到赵奢">赵奢时,赵奢">赵奢则说:“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于是赵王令赵奢">赵奢为将救之。赵奢">赵奢领军而往,结果“大破秦军。”
面对强秦,同样是“道远险狭”的不利条件,廉颇">廉颇的表现如同懦夫,而赵奢">赵奢则奋勇向前,廉颇">廉颇的这种表现,实在名不副实。
李牧">李牧就更不用说了,李牧">李牧不仅率领一群老弱残兵独自抵抗匈奴,在短短的几年内歼灭匈奴十几万大军,而且还在与秦国交锋中占据绝对上风,曾歼灭秦军十多万,震惊秦国。李牧">李牧以一人之力使得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间推迟长达六七年。
袁崇焕">袁崇焕,明末抗清名将,爱国将领,有《袁督师遗集》存世。
袁崇焕">袁崇焕在历史上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议。在崇祯">崇祯年间,袁崇焕">袁崇焕以“通敌叛国”的大罪惨遭凌迟。后来袁崇焕">袁崇焕被翻案,又成了民族英雄。这里对袁崇焕">袁崇焕被杀的真相不做探讨,只对袁崇焕">袁崇焕的战功进行评论。
说到袁崇焕">袁崇焕的战绩就不能不提被世人捧上天的“宁远大捷”和“五年平辽”,其实其中的含金量并不高。
首先说宁远大捷。在这一战,袁崇焕">袁崇焕挫败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的进攻。虽然这一战以少敌众,首次击败后金,但袁崇焕">袁崇焕是靠坚壁清野,死守城池,依托防御阵地和大炮才对后金军队造成了伤害。后金军队攻不下宁远城,也能安然撤退,来去自如。而且在回去的路上,偷袭明朝军事基地,毁坏明朝关外重要的后勤基地。因此,宁远大捷更多的是对于明军士气和国威的提升,真正的战绩其实并不算出彩。
再来看袁崇焕">袁崇焕的“五年平辽”,该方案的中心思想最多也就是修建城堡,布设大炮,以时间换空间,靠中原的地大物博磨死后金,可是后金在皇太极">皇太极的统帅下,吸取了宁远之败的教训,不再花大力气攻城,而是围点打援,甚至绕过阵地,直捣京师。袁崇焕">袁崇焕的这一策略,可以说是完全破产。
我们不能否认袁崇焕">袁崇焕在抗清中发挥的作用,这些胜利对于屡战屡败的明军来说,确实难能可贵。但这些胜仗,对于后金来说,实属不痛不痒。
单论战绩,袁崇焕">袁崇焕也确实有负名将之名,崇祯">崇祯最后对他失去信心不无道理。
关羽">关羽无论是官面上的“武圣”,还是民间的“关公”都已经封神,与名气相对应的战绩却逊色太多。
历史上真实的关羽">关羽既没有青龙偃月刀,也没有赤兔马,除了斩颜良">颜良以外,其他单挑战绩基本都是虚构。
关羽">关羽能拿得出手的战绩,只有水淹七军,斩于禁">于禁手下将领庞德">庞德。而他为人所诟病的地方却很多。
1、在战略层面缺乏见识。建安二十四年,他在刘备">刘备立足汉川未稳之际攻打樊城,挑起与曹魏的战争,当属未看清大势的冒险之举。
2、骄傲自负、刚愎自用。孙权">孙权曾派使节为儿子求娶关羽">关羽女儿,原本利于加强孙刘联盟,可关羽">关羽竟断然拒绝,还破口辱骂来使,让孙权">孙权极其愤怒,这也为白衣渡江埋下祸根。
3、器量狭隘。无端与马超">马超争魁,不屑与黄忠">黄忠同列,都暴露了他狭隘的器量。麋芳">麋芳、士仁投靠东吴,使吕蒙">吕蒙唾手取得南郡,根子也在于关羽">关羽对两人的轻视与怠慢。
4、空有武力,智谋欠缺。纵观吕蒙">吕蒙袭取荆州的全过程,关羽">关羽步步失策、渐入圈套,甚至得到孙权">孙权写给曹操">曹操的信后仍犹豫不决,充分暴露了智谋上的欠缺。巴郡太守廖立">廖立就指责他空有武力却治军无方,因一意孤行而丧师惨重,“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
杨坚">杨坚因为得国太快、太容易,再加上隋朝历史过于短暂,所以隋朝名将没有多少机会建立让世人瞩目的功绩,这也导致他们战绩惨淡,名不副实。
韩擒虎">韩擒虎的功绩主要就一条,作为先锋官攻打陈国,率兵夜渡长江,袭占采石,攻克建康,俘虏陈后主。
韩擒虎">韩擒虎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小,这可能主要得益于他有一个战神外甥——李靖">李靖。只要提到李靖">李靖,就不得不提李靖">李靖少年时,韩擒虎">韩擒虎曾高度评价李靖">李靖“可与论孙、吴之术者”。
正因为有了李靖">李靖,韩擒虎">韩擒虎才名气暴涨,也正因为有了李靖">李靖,韩擒虎">韩擒虎才名登“水货”榜。
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演义中的程咬金">程咬金当过“混世魔王">混世魔王”,梦中学会的“三板斧”绝技被后人津津乐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俗语更是让他名声大噪。
与程咬金">程咬金在历史上的名气相比,他的战绩就有点差强人意了。程咬金">程咬金最初属瓦岗军,在李密">李密手下任内军骠骑,后来被王世充">王世充所擒,被其任命为将军,最后又主动投靠李世民">李世民。
归唐之后程咬金">程咬金跟随李世民">李世民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打败了宋金刚,活捉了窦建德">窦建德,降服了王世充">王世充。但其一直在李世民">李世民的麾下听令,从没有单领一军,最高只担任左一马军总管。
李世民">李世民去世后,程咬金">程咬金终于得到独领一军的机会,永徽六年,原西突厥降将阿史那贺鲁叛变自立。唐高宗李治">李治派程咬金">程咬金率军讨伐西突厥,结果无功而返,程咬金">程咬金也因畏敌怯战被革职。这也成就了苏定方">苏定方以一万人大破十万敌军,灭亡西突厥的辉煌战功。
所以说,程咬金">程咬金战功虽高,但与同时期的李靖">李靖、徐世勣、苏定方">苏定方相比却难称名将。
吕布">吕布的“三国第一猛将”之名完全是靠《三国演义》吹出来的,历史上真实的吕布">吕布先投丁原">丁原,后投董卓">董卓,再投袁术">袁术,好不容易自立,又被曹操">曹操所杀,他一生几乎都在打败仗,多亏罗贯中">罗贯中老先生只夸其勇,未夸其谋,否则他的排名更靠前。
因为罗贯中">罗贯中尊刘抑曹的缘故,姜维">姜维在《三国演义》中被明显地拔高了。总管姜维">姜维的一生并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战绩,诸葛亮">诸葛亮北伐时,姜维">姜维兵败被擒,蜀汉后期主持北伐共十一次,虽然取得了五胜四平两负的成绩,但均无大胜,最远只打到洮西。而且最后被邓艾">邓艾阴平偷袭成都,不能不说姜维">姜维也有相当大的责任。
与韩擒虎">韩擒虎一样,贺若弼">贺若弼最大的战绩也是在灭陈之战中,当时他为行军总管,他与韩擒虎">韩擒虎同时攻入南朝陈都城建康。
与贺若弼">贺若弼的战功相比,他更出名的是他的大嘴巴。他父亲在世时,他就因出言侮辱北周权臣宇文护">宇文护,导致其父被宇文护">宇文护逼死。据说贺若敦">贺若敦死前叫来贺若弼">贺若弼,用锥子猛锥他的舌头,让记住大嘴巴是会要了自己的命的。可是本性难改,后来又与韩擒虎">韩擒虎争功相骂,甚至拔刀相向。
最后他也因自己的大嘴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杨广">杨广即位后,贺若弼">贺若弼私下议论隋炀帝">隋炀帝太奢侈,被人所奏。杨广">杨广以“诽谤朝政”罪将他诛杀。
读者们朋友们,您认为历史上还有哪些名将名不副实,敬请留言!
很多人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标准,说他是法家学派弟子,也有人说他是兵家、墨家传人。那么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此后,这些学派大多分流、演变。除了儒释道家思想活跃,其余的思想流派大多消隐。所以,三国时期人物诸葛亮的身上,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流派...
在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就开始起事了,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甚至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当时所拥有的实力甚至是超越了孙刘双方的联盟。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大多数人觉得跟曹操的奸诈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了,这兴许是一方面原因,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的识人之明了。大家都知道,曹操...
第十名:步练师她是孙权的妃子,来自江苏,在孙权继位之后被封为了夫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皇后的地位,在步练师去世之后,被追封为了皇后,埋葬在蒋陵。第九名:祝融夫人她是三国里面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和孟获是一伙的,和孟获一起对抗蜀国的军队,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祝融夫人也归顺了蜀汉,据说他武艺高强,百发百中...
赵云,乃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云算得上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给赵云的官职,仍然是一个“杂号将军”,赵云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丝毫的改变。很多人搞不明白,赵云前前后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差不多30个年头,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让赵云独当一面。给...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谋臣如雨,武将如云。说起三国英雄们的武力值,这第一者当属吕布.随后才能够轮得上关羽、张飞等人.当时三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大将最多者应...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大狂人都是谁?Top8:虞翻虞翻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虽然在三国时期他名声并不显赫,但他也是一位文武全才,尤其是他在...
果然司马懿跨渭河修桥,在两岸扎营,诸葛亮面对本想使用声东击西之策烧掉浮桥,却不想还是在司马懿刺探到了军情,溃败而返。第二回合司马懿想要反守为攻,将蜀军彻底围困,结果诸葛亮来了个埋伏战,扳回一局。等到第三回合,“木牛流马”这样在传说中流传了近2000年之久的“黑科技”除此登场了。本来是司马懿见蜀汉境内...
关家被害经过这一切,还得从蜀汉灭亡的前几个月说起。话说蜀汉末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将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南征蜀汉。在古代,巴蜀地区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深感头疼的地方。因为交通因素以及统治技术的局限,一旦王朝出现衰败迹象,巴蜀地区往往会成为最先脱离朝廷统治的地区。并且,巴蜀地势的特殊,也让朝廷的讨伐变得收...
老刘没有发迹前只是家乡沛县的一个亭长,大致也就相当于乡科局干部吧?这个时候的老刘,那可真是本色毕露:不仅生性放纵好酒贪花经常戏弄手下的员工,而且还曾经多次出现过工作上的失误!多亏刘邦有几个好朋友帮衬——别人就不说了,县级干部萧何就多次替刘邦打过圆场,每次刘邦出现工作失误时,都是人家萧何替他周旋,这才...
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指的就是献帝刘协。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够落得善终,与他一生充满了大智慧,是很有关系的。按理说他不是嫡子,皇位原本不是他的,再加上母亲也早早地被何皇后给毒死了。得知真相后的灵帝,尽管十分愤怒,但考虑到大将军何进,他也只好就此作罢。尽管何皇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刘辩继承了大统,但她...
比如此人的心肠异常的狠,不止一次地抛妻弃子,据正史的记载最少就有四次。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无可厚非,因为在逃亡的过程中,带着家眷实属不便。这点倒是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当年刘邦兵败逃亡时,也是嫌马车太慢,好几次都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扔下去,都是夏侯婴又下去将其捡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气得刘邦想杀了...
一日曹操不经意间看到儿子曹植的文章,连连点头,不时嘴角微微一笑。看完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10岁儿子写的,问曹植:“你请人代写的吗?”,曹植胸有成竹的答到“话,说出口就是论;字,下笔就成文章,不信当面考考我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小时候的曹植性格坦诚,放荡不羁,不讲究仪表,车马服饰不张扬,没有官二代气...
这三次战役是公认的"三大战役"。不过以影响力来看,小编认为还有三场战役,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三国"三大战役",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三次战役。小编认为"潼关之战"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战役,然而它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集团暂时失去了对南方扩张的条件,开...
这个无能主公不是别人,正是吕布。吕布,作为汉末一代诸侯,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但是其政治思维偏弱,不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导致一直被人利用,先是董卓,后是王允,最后又依附袁绍和张扬,偷袭曹操的兖州,窃取刘备的徐州,最终在徐州下邳之战中被曹操围困。这个时候,吕布麾下一位武将出场了,也正是今日小编要讲...
这位令人惋惜的女子就是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她也是霍光的外孙女,或许人们能够在电视剧中看见这个女子的身影。当时汉昭帝即位后,年龄仅仅只有8岁,由自己的姐姐鄂邑长公主抚养着长大。等到汉昭帝21岁的时候,鄂邑长公主开始为他挑选妻子,此时的上官氏也只有6岁。等到上官氏入宫之后,就被封为了婕妤,在此之后不久上官...
曹营救主斩杀曹军忠贞猛将总结赵子龙可能不是三国里最耀眼的,但他是最朴实的。朴实者,可以活得更久,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令人敬佩信任的,因为他是贴近我们的,可以是我们行事的标杆。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