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别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莫过于在帮忙时不遗余力,帮过之后却对自己的付出闭口不提,根本不把自己的功劳当一回事。能够这样为别人付出的人堪称“君子”!
西汉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谦谦君子:
当只有几个月大的皇曾孙刘询">刘询被关押在监牢中的时候,这个人出手相助,不仅安排人照顾刘询">刘询,还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一部分,专门为刘询">刘询采购衣物和饮食;
当汉武帝">汉武帝派人搜寻囚犯,要将这些人一律处死之时,他又勇敢地挺身而出,保护了刘询">刘询和大家的生命安全;
当刘询">刘询长大成人,这个人又向大将军霍光">霍光历数刘询">刘询的优点,希望霍光">霍光能够仔细考察他的品格,将刘询">刘询推向了新帝宝座。
可是,这位帮过刘询">刘询多次的人,在刘询">刘询成功即位之后,他却始终闭口不提自己曾经为刘询">刘询做过的事情,只是沉默地做好本职工作。
这位始终沉默着付出的人在历史上的名气远没有萧何">萧何、霍光">霍光这些人响亮,但是他默默的付出却非常值得钦佩。
这个人就是丙吉">丙吉,汉宣帝时的丞相,西汉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公元前91年,丙吉">丙吉在郡邸狱中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囚犯,只有几个月的皇曾孙刘询">刘询。
此时,刘询">刘询的爷爷,也就是太子刘据">刘据已经死于“巫蛊之祸”,刘询">刘询的父母、叔叔、姑姑也相继被害身亡,刘询">刘询是太子一脉唯一的幸存者。
丙吉">丙吉曾经担任廷尉右监,这次他被汉武帝">汉武帝征召到朝廷接受旨意,专门负责治理巫蛊于郡邸狱中。丙吉">丙吉知道太子刘据">刘据并没有实际犯罪证据,他们一家人的命运遭遇十分令人同情。
见到还在襁褓中的刘询">刘询嗷嗷待哺,丙吉">丙吉生出悲悯之心,他在女囚中挑选出性格忠厚的赵徵卿和胡组,让她们带着刘询">刘询住在相对干燥温暖的房间里,让这二人专门负责养育刘询">刘询。
如果不是丙吉">丙吉,年幼的刘询">刘询说不定还会经受多么悲惨的遭遇,能不能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存活下来都是个未知数。正是因为遇到丙吉">丙吉,刘询">刘询才受到精心照顾,得以平安">平安长大。
2、挺身而出
公元前87年,年老的汉武帝">汉武帝身体多病,他经常往来于长杨、五柞宫之间。在这段时间里,有善于望气的人向汉武帝">汉武帝禀告,说长安城内的狱中有天子之">子之气。
按照当时的迷信观点,有天子气就说明新帝将要出现。这个消息让本来就体弱多病的汉武帝">汉武帝十分不安,他当即下旨:将狱中关押的囚犯一一登记在册,不论所犯何罪,一律处死,以绝后患。
旨意一下,使者们奔走在牢狱之中执行汉武帝">汉武帝的命令,但是当他们来到丙吉">丙吉负责的郡邸狱时,却遇到了丙吉">丙吉的激烈对抗。
丙吉">丙吉态度坚决地紧闭邸狱大门,始终不让使者们进入大门一步,他说道:“皇曾孙在这里!即使是普通百姓都不应该无辜被杀,何况是当今圣上嫡亲的曾孙子呢?”
丙吉">丙吉和使者相持了整整一个夜晚,天明时分,使者见始终不能进入邸狱,于是就回去向汉武帝">汉武帝奏报,顺便弹劾丙吉">丙吉抗旨。
听到使者的回报之后,汉武帝">汉武帝非但没有恼怒,他反倒幡然省悟,赞叹道:“这是天意啊!”于是收回之前的旨意,重新下旨大赦天下。
正是因为丙吉">丙吉的坚持,刘询">刘询才在汉武帝">汉武帝的严旨之下逃得性命,邸狱中其他囚犯也因此得到了活命机会,并使天下更多的人得以大赦。丙吉">丙吉功不可没。
刘询">刘询年幼,他长期生活在牢狱之中,虽然丙吉">丙吉努力为他提供最好的条件,但是毕竟条件有限,刘询">刘询生过几次大病,严重到险些丧命的程度,多亏丙吉">丙吉寻医问药,嘱咐乳母多加照料,刘询">刘询幼小的生命才得以保全,在狱中一直长到了5岁。
丙吉">丙吉打听到刘询">刘询的祖母史良">史良娣">史良">史良娣还有亲人在世,于是就把丙吉">丙吉送到史家,交给史良">史良娣">史良">史良娣的母亲和哥哥抚养。
丙吉">丙吉长期研究律令,做事忠厚可靠,后来升迁为车骑将军市令,后来又升任大将军长史,相当于为当时的大将军霍光">霍光担任秘书长。霍光">霍光很看重丙吉">丙吉,把他调任到朝中担任光">任光禄大夫,加官给事中,侍从在汉昭帝左右。
前74年,汉昭帝崩,因为汉昭帝没有子">有子嗣,昌邑王刘贺">刘贺被征召入京,霍光">霍光派去迎接昌邑王的,正是丙吉">丙吉。
昌邑王在皇位上没坐多久,就因为行事荒唐被废,成为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帝位空虚,大将军霍光">霍光、车骑将军张安世">张安世召集重臣商议另立国君的事,众说纷纭,一时拿不定主意。
丙吉">丙吉想起皇曾孙刘询">刘询,如今他已经离开史家,被收养在掖庭,算起来年龄应该已经十八、九岁了,常听长安城中的百姓谈论起这位皇曾孙,他在民间倒是享有很好的声誉。
于是,丙吉">丙吉向霍光">霍光推荐皇曾孙刘询">刘询,他说道:“我曾经多次听到老百姓们的谈论,也考察过他们谈论内容的真伪。根据我的了解,现在在位的那些汉室诸侯,他们在民间都没有什么好名声。反倒是以前汉武帝">汉武帝遗诏中曾经提到过的皇曾孙,他现在生活在掖庭,我对他有所了解。他现在已经十八九岁了,精通经术,办事稳重,行止安闲,操守平和。
我希望将军您能考虑一下他,考察他是不是可用之材;然后还可以参考占卜结果。如果您觉得他现在身份卑微,不适合突然显贵,也可以先让他入宫侍奉皇太后,让大家对他的为人处事有所了解,然后再做重大决策。这件事如果处理得当,那当然是天下人的幸运!”
霍光">霍光听了丙吉">丙吉的举荐,果然把刘询">刘询召入宫中,先是封为阳武侯,不久就顺利即位,是为汉宣帝。
4、有功不言
在刘询">刘询由囚徒到一代君王的成长道路上,丙吉">丙吉的作用至关重要:幼年的抚养之恩,青年时期的举荐之功,几乎在刘询">刘询的每个重要关头,都少不了丙吉">丙吉的辅助和推动。
这么大的功劳,放在任何人身上都足以成为晋身的资本,但是偏偏丙吉">丙吉从此对自己的功劳闭口不言。刘询">刘询即位之后,丙吉">丙吉只是因为迎立有功被封为关内侯,汉宣帝对丙吉">丙吉其他的功劳一无所知,丙吉">丙吉也从来没向任何人提起过。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这个人是掖庭的婢女,她的名字叫则。
5、细数功劳
则的出现原本是为了给自己表功。前67年,大将军霍光">霍光已经去世,即位七年时间的汉宣帝开始亲政,他平定霍氏之乱,立皇长子刘奭">刘奭为太子,封刘奭">刘奭的外祖父许广汉">许广汉为平恩侯,颇有论功行赏的意思。
则就是这时候跳了出来,她让丈夫替自己上书,表白自己对汉宣帝有抚养之功,想为自己请求封赐。
汉宣帝命令掖庭令查清此事,在查问的过程中,则说出丙吉">丙吉的名字,她说丙吉">丙吉能证明自己有抚养之功。
丙吉">丙吉见到则后表示自己认识她,但是丙吉">丙吉实话实说:“当初抚养皇曾孙的不是你,而是胡组和赵徵卿。当初你因为抚养皇曾孙不谨慎曾经挨过责罚,所以并没有功劳,要说有功劳,也是胡组和赵徵卿两个有功劳。”
事情如实禀告给汉宣帝,汉宣帝马上让人去寻找胡组和赵徵卿二人,可惜这两个人都已经去世,汉宣帝厚赏了她们的子孙。
直到此时,汉宣帝才知道,原来丙吉">丙吉对自己有这么大的恩情。想起自己即位几年以来,丙吉">丙吉从来没有提起过这件事,汉宣帝更加认定丙吉">丙吉为人特别厚道,于是下旨封他为博阳侯,食邑一千三百户。
6、厚德厚报
可是,正当汉宣帝准备封赏丙吉">丙吉的时候,却传来消息:丙吉">丙吉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
听到这个消息,汉宣帝生怕丙吉">丙吉病死,赶不上自己的封赏,于是火速派人前去颁旨,希望丙吉">丙吉能见到自己功德圆满的结局。
在汉宣帝匆忙下旨的时候,有一个人却很冷静,这个人就是太子太傅夏侯胜。夏侯胜和丙吉">丙吉一起担任太子刘奭">刘奭的老师,他很了解丙吉">丙吉,见汉宣帝着急,他说道:“丙吉">丙吉是不会死的!我听说有阴德的人一定能够享福,并且还会恩泽他的子孙。丙吉">丙吉于陛下有恩,却一直没有得到报答,所以他这次生病不会危及生命!”
事情果然像夏侯胜断言的那样,丙吉">丙吉不久就身体痊愈。面对汉宣帝的封赏,丙吉">丙吉没有接受,而是坚决上书谢绝,认为自己不应该凭空受赏。
公元前59年,丙吉">丙吉被任命为丞相,他仍然崇尚宽厚,礼让待人,做事识大体,因此人们都很敬重他。
7、功标麒麟阁
公元前56年,丙吉">丙吉病重,汉宣帝亲自前来探视,关心丙吉">丙吉的病情之余,汉宣帝问道:“假如您有不测,谁可以代替您呢?”
丙吉">丙吉谦逊地说道:“陛下您明智识人,一定了解每位大臣的德行和才能,为臣愚昧,恐怕不能替陛下明辨。”
汉宣帝继续询问,丙吉">丙吉这才说道:“西河太守杜延年">杜延年精通法度,廷尉于定国">于定国执法公正,太仆陈万年事母至孝。这三个人的才能都在我之上,希望陛下细加考察!”
第二年正月,丙吉">丙吉去世,汉宣帝为他赐谥号“定侯”。丙吉">丙吉临终时推荐的杜延年">杜延年、于定国">于定国和陈万年三个人,都得到了汉宣帝的重用,因为才能称职受到汉宣帝的称赞。
公元前51年,匈奴归降,汉宣帝追念以往有辅佐之功的大臣,下令将11位功臣的画像悬挂于麒麟阁上,以示纪念和褒奖,丙吉">丙吉的名字和画像赫然在列。
很多人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标准,说他是法家学派弟子,也有人说他是兵家、墨家传人。那么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此后,这些学派大多分流、演变。除了儒释道家思想活跃,其余的思想流派大多消隐。所以,三国时期人物诸葛亮的身上,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流派...
在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就开始起事了,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甚至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当时所拥有的实力甚至是超越了孙刘双方的联盟。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大多数人觉得跟曹操的奸诈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了,这兴许是一方面原因,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的识人之明了。大家都知道,曹操...
第十名:步练师她是孙权的妃子,来自江苏,在孙权继位之后被封为了夫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皇后的地位,在步练师去世之后,被追封为了皇后,埋葬在蒋陵。第九名:祝融夫人她是三国里面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和孟获是一伙的,和孟获一起对抗蜀国的军队,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祝融夫人也归顺了蜀汉,据说他武艺高强,百发百中...
赵云,乃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云算得上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给赵云的官职,仍然是一个“杂号将军”,赵云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丝毫的改变。很多人搞不明白,赵云前前后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差不多30个年头,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让赵云独当一面。给...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谋臣如雨,武将如云。说起三国英雄们的武力值,这第一者当属吕布.随后才能够轮得上关羽、张飞等人.当时三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大将最多者应...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大狂人都是谁?Top8:虞翻虞翻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虽然在三国时期他名声并不显赫,但他也是一位文武全才,尤其是他在...
果然司马懿跨渭河修桥,在两岸扎营,诸葛亮面对本想使用声东击西之策烧掉浮桥,却不想还是在司马懿刺探到了军情,溃败而返。第二回合司马懿想要反守为攻,将蜀军彻底围困,结果诸葛亮来了个埋伏战,扳回一局。等到第三回合,“木牛流马”这样在传说中流传了近2000年之久的“黑科技”除此登场了。本来是司马懿见蜀汉境内...
关家被害经过这一切,还得从蜀汉灭亡的前几个月说起。话说蜀汉末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将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南征蜀汉。在古代,巴蜀地区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深感头疼的地方。因为交通因素以及统治技术的局限,一旦王朝出现衰败迹象,巴蜀地区往往会成为最先脱离朝廷统治的地区。并且,巴蜀地势的特殊,也让朝廷的讨伐变得收...
老刘没有发迹前只是家乡沛县的一个亭长,大致也就相当于乡科局干部吧?这个时候的老刘,那可真是本色毕露:不仅生性放纵好酒贪花经常戏弄手下的员工,而且还曾经多次出现过工作上的失误!多亏刘邦有几个好朋友帮衬——别人就不说了,县级干部萧何就多次替刘邦打过圆场,每次刘邦出现工作失误时,都是人家萧何替他周旋,这才...
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指的就是献帝刘协。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够落得善终,与他一生充满了大智慧,是很有关系的。按理说他不是嫡子,皇位原本不是他的,再加上母亲也早早地被何皇后给毒死了。得知真相后的灵帝,尽管十分愤怒,但考虑到大将军何进,他也只好就此作罢。尽管何皇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刘辩继承了大统,但她...
比如此人的心肠异常的狠,不止一次地抛妻弃子,据正史的记载最少就有四次。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无可厚非,因为在逃亡的过程中,带着家眷实属不便。这点倒是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当年刘邦兵败逃亡时,也是嫌马车太慢,好几次都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扔下去,都是夏侯婴又下去将其捡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气得刘邦想杀了...
一日曹操不经意间看到儿子曹植的文章,连连点头,不时嘴角微微一笑。看完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10岁儿子写的,问曹植:“你请人代写的吗?”,曹植胸有成竹的答到“话,说出口就是论;字,下笔就成文章,不信当面考考我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小时候的曹植性格坦诚,放荡不羁,不讲究仪表,车马服饰不张扬,没有官二代气...
这三次战役是公认的"三大战役"。不过以影响力来看,小编认为还有三场战役,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三国"三大战役",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三次战役。小编认为"潼关之战"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战役,然而它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集团暂时失去了对南方扩张的条件,开...
这个无能主公不是别人,正是吕布。吕布,作为汉末一代诸侯,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但是其政治思维偏弱,不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导致一直被人利用,先是董卓,后是王允,最后又依附袁绍和张扬,偷袭曹操的兖州,窃取刘备的徐州,最终在徐州下邳之战中被曹操围困。这个时候,吕布麾下一位武将出场了,也正是今日小编要讲...
这位令人惋惜的女子就是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她也是霍光的外孙女,或许人们能够在电视剧中看见这个女子的身影。当时汉昭帝即位后,年龄仅仅只有8岁,由自己的姐姐鄂邑长公主抚养着长大。等到汉昭帝21岁的时候,鄂邑长公主开始为他挑选妻子,此时的上官氏也只有6岁。等到上官氏入宫之后,就被封为了婕妤,在此之后不久上官...
曹营救主斩杀曹军忠贞猛将总结赵子龙可能不是三国里最耀眼的,但他是最朴实的。朴实者,可以活得更久,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令人敬佩信任的,因为他是贴近我们的,可以是我们行事的标杆。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