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关羽最瞧不起江东诸将,唯独面对甘宁不敢渡河!你看吴起怎么说?

关羽最瞧不起江东诸将,唯独面对甘宁不敢渡河!你看吴起怎么说?

来源:历史知识网

关羽">关羽是三国时期名将,蜀汉集团中第一大将。其武艺高强、智勇双全、骁勇善战、忠义无双,在后世的影响力极其深远,被推崇为“武圣”,与文圣人孔子">孔子齐名。不过关羽">关羽虽然能力出众,却也有很多致命的缺点,比如性格孤傲、自负、眼高于顶,即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也是致使其“身首异处”的主要原因。

由于他出身河东郡解县贫苦家庭,早年又经历过一段流亡生涯,期间饱受士大夫官员的欺凌与压迫。从而养成了“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的人物性格,加之其自身的能力超凡出众,因此更加轻视、看不起那些位居高位的士大夫官员。其中,他最看不上的,就是东吴集团的将领,常常视孙吴诸将如同无物。

——不过有一个东吴将领,却能让关羽">关羽感到畏惧,甚至成就了关羽">关羽濑的地名!

这个人就是甘宁">甘宁甘宁">甘宁是东吴名将,早年间在巴郡一带经营匪业二十余年,后改邪归正,几经辗转投入了孙吴。甘宁">甘宁的军旅生涯很短,加入东吴的时间不过几年【特别说明:甘宁">甘宁早年为江匪二十余年,我们就算他二十岁开始为匪,那么他参军的时候大概已经四十多岁了。而刘焉">刘焉在世的时候,他就加入了刘焉">刘焉集团,公元194年刘璋">刘璋继位,甘宁">甘宁率众造反,直到公元207年左右才加入东吴,这段军旅生涯长达12年。也就是说,甘宁">甘宁40多岁参军,50多岁才加入东吴。而第二次合肥之战后,甘宁">甘宁便再没有出现,他很可能已经病逝了,或者因年老体衰无法主持军事。他加入东吴的时间应该只有八年,至少他在东吴的领军时间只有八年。】,却在短短的时间内,使自己跻身于“十二虎臣”之列,功绩不下程普">程普等元老大将。可见其能力出众,是孙吴集团中不可多得的人杰。

其中,甘宁">甘宁最经典的战绩,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百骑劫曹营”,仅率百余亲随突袭曹营,重挫曹军锐气,致使曹操">曹操四十万大军无功而返。对此!孙权">孙权亦有“孟德有张辽">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的高度评价。说明甘宁">甘宁是个能力不下张辽">张辽的猛将,在整个三国时期也应该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甘宁">甘宁关羽">关羽的博弈,始于孙刘两家的荆南三郡争夺战役。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孙权认为刘备">刘备已经占据益州,应该归还荆州诸郡,于是遣使者入荆州索还荆州诸郡。刘备">刘备虽然表面上应承归还,但内心却极度的不愿意,于是推托自己正在图谋凉州,如果拿下凉州,便尽数归还荆州。孙权">孙权刘备">刘备以空话搪塞,于是要求他先归还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并指派了三郡的太守过江上任。不想却被关羽">关羽尽数驱逐出境。孙权">孙权于是大怒,遣吕蒙">吕蒙袭取了荆南三郡。

荆州是刘备">刘备的龙兴之家,对蜀汉集团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刘备">刘备得知三郡已失,立马放弃了对汉中的争夺【当时曹操">曹操正在攻打汉中张鲁">张鲁】,亲举五万大军入驻公安,令关羽">关羽率五千精兵渡河攻打益阳。关羽">关羽投物堵住益阳上流浅濑处,打算趁夜涉水渡河。当时鲁肃">鲁肃奉命驻军在益阳,急忙召集众人商议,甘宁">甘宁麾下只有三百亲随,于是对鲁肃">鲁肃说道:“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擒!”鲁肃">鲁肃甘宁">甘宁增兵一千,关羽">关羽听说甘宁">甘宁在对岸,果然不敢渡河,只下令在对岸扎营。自此那个地方得名为关羽">关羽濑。

甘宁">甘宁以千余兵马,使关羽">关羽五千精兵知难而退,不仅给鲁肃">鲁肃争取了单刀赴会的时间,也为东吴规避了一场战火。——那么!当日关羽">关羽为何五千兵马不敢渡河呢?我们看看吴起">吴起是怎么说的。

吴起">吴起是战国时期兵家先贤【也是笔者最喜爱的军事家】其一生集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于一身,谱写了无数的军事奇迹,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的辉煌成绩。其结合一生的军事理念,著有《吴子兵法》,与孙武">孙武的《孙子兵法》并称为孙吴兵法。堪称中国军事史上与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块瑰宝。

吴起">吴起的《吴子兵法》中,大部分的军事理念,都成了冷兵器时代的兵家至理名言,广为后世传颂与借鉴。其中对水战的研究,他应该是很有发言权的。比如在料敌篇中,他就提到涉水半渡,可击!在应变篇中他也提到了敌若绝水,半渡而薄之!吴起">吴起在书中反复强调了半渡而击的重要性。因为对方人数多于己方的时候,只有在半渡的情况下,阵型才是最散乱的。只要一举击溃登岸的少量兵马,整支队伍的士气就会受到重挫,阵型也会被完全的打乱。水中的兵员更是无法靠岸。人数的优势也就不存在了。

吴起">吴起涉水半渡,可击的战术思想,多次被后世沿用到实战中。三国时期亦有这样的案例,即曹操">曹操马超">马超的渭南之战。当时曹操">曹操组织数万大军渡过渭河,部队渡过到一半的时候,马超">马超突然领军杀出,不仅大破曹军,而且险些一举将曹操">曹操擒获,幸亏有许褚">许褚等舍命相救,曹操">曹操才能幸免于难。

益阳之战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关羽">关羽虽然有五千精兵,在人数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甘宁">甘宁亦是精通兵法、身经百战的老将。如果关羽">关羽明知道甘宁">甘宁埋伏在对岸,还敢涉水过河的话,那么甘宁">甘宁很有可能在他渡河完成一半的时候,引军突袭,一举将其击溃。

因此!关羽">关羽若强行渡河,结果必不会出甘宁">甘宁所料,他一定会被甘宁">甘宁生擒。这就是关羽">关羽不渡河的主要原因。

关羽">关羽戎马一生,饱读兵书,不仅作战经验丰富,而且战术眼光独到。他在考虑是否渡河的问题上,肯定也会去考虑对手的战术,虽然他常常看不起孙吴将领,但这种现象最主要体现在樊城之战期间。东吴前期的一些猛将,比如周瑜">周瑜吕蒙">吕蒙甘宁">甘宁等人,军事水平都不在他之下,关羽">关羽还是有一些顾忌的。至少不会像樊城之战一样掉以轻心。而且即便樊城之战,也是吕蒙">吕蒙装病退居二线之后,关羽">关羽才撤走了荆州驻防大军。

——因此!与其说是甘宁">甘宁吓退了关羽">关羽,倒不如说是甘宁">甘宁计谋运用得当,事先暴露了自己在对岸埋伏的信号。使关羽">关羽知难而退,规避了两家的战火。

本文完!感谢您的点击。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