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谁成就了庸才姜维

谁成就了庸才姜维

来源:历史知识网

白帝城前,刘备">刘备临终托孤,将刘氏江山托付于诸葛孔明">孔明。而且说出了“君才十倍曹丕">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诸葛亮立马磕头如捣蒜,长跪于地,称自己愿意全心全意辅佐阿斗,说到动情处拔过别人手中剑,摆出一副要自刎明志总的样子,以表自己中心于刘氏江山。

当然啦,孔明">孔明先生何等聪明之人,怎能看不出刘备">刘备那点心思?刘老板哭出的江山怎么会拱手相让于外人手中,即便自己的儿子再过孬种,江山终究是姓刘。

不过,之后的故事倒是顺了孔明">孔明的心思,阿斗沉湎于女色与小人之间,从来不问政事,不抓军权,孔明">孔明落得个自由自在,独揽大权,左右纵横。当初跟随刘备">刘备的时候,虽然也是以军师头衔,纵横捭阖指挥大军,但是功劳最后还是归于刘备">刘备。而此时的阿斗,不问朝廷之事只图玩乐,任何事情都有自己决断,这倒也自在了,反正只要枪杆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一切都好说。

于是他边六出岐山,先平定江山再说。可是岁月不饶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经天纬地之才也是拖垮了自己的身体,他感觉到自己慢慢支撑不住了,平定中原的愿望要落空了。

那么他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内定自己的接班人。但是这其中有一个人一直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那就是颇有帅才的魏延">魏延。其实魏延">魏延的聪明程度虽比不过孔明">孔明,但也差不到哪去。可是孔明">孔明是容不下魏延">魏延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的,如果那样的话,他在生前制定的一切政策都会被魏延">魏延所否定。

于是孔明">孔明决定找一个平庸听话又能遵循自己遗志的人作为接班人,于是姜维">姜维就出现在了孔明">孔明的视野里。

其实姜维">姜维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量,大概也明白孔明">孔明选他作为接班人的目的。他无野心,才能也不够巨大。平庸能让人放心,关键是他永远也达不到诸葛孔明">孔明的业绩,没办法超过孔明">孔明,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军权掌握在姜维">姜维手里,无论孔明">孔明以往对和错,他都会永远毫无条件的执行孔明">孔明的遗志。

因此,孔明">孔明死后,按照孔明">孔明先生前的锦囊妙计姜维">姜维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诛杀了才能远远在他之上的魏延">魏延。心腹大患去除之后,姜维">姜维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了,不错,就是要标榜自己的功勋,于是他不顾国内连年征战,留下的种种遗患,不顾朝廷内外各种的反对的声音,终于踏上了卖国树碑,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北化道路,一直将刘氏江山送给曹魏,辅佐阿斗坐上了亡国之君,才心满意足的离开人世。

如果说孔明">孔明七出祁山是出于政治目的,和军的需要,因为如果不进行战争,光靠蜀国内部各派势力的斗争,也能将蜀国给拖垮,那么姜维">姜维不顾国力衰竭,九伐中原,进攻强盛的魏国,这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愚蠢举动,是为了满足个人想展示自己军事才能的欲望。他没有孔明">孔明的政治头脑,也无孔明">孔明的军事才能。但是又要执行孔明">孔明的遗志展示自己的威风。怎么办,唯有战争功绩方可说明自己,可是事实很残酷,九伐中原,终归失败。

青史当中,人们看到姜维">姜维都是貌似忠厚的一面,但是打江山保江山只靠忠厚根本不够,姜伟自己也明白。可是手握蜀国军权的他,依然昏昏然然的陶醉于这种权利的诱惑当中,硬生生的把刘备">刘备哭出来的江山给卖了。战争是打的够了,但是无能的骂名也赚够了。但我们不能说姜伟的九伐中原不能没有一点功绩,起码是加快了魏蜀吴三国的统一。

因此,姜伟的平庸不仅是天生的,也是他的老领导给他编写的剧本,按剧情发展成就的。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