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陆逊军旅生涯罕见失误:拒绝部下正确主张,错失全歼对手绝佳机会

陆逊军旅生涯罕见失误:拒绝部下正确主张,错失全歼对手绝佳机会

来源:历史知识网

黄武七年(公元228年),魏将曹休">曹休在石亭的惨败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因为他抹不下面子而又独断专行,所以才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并且还因此羞愧难当而结束了生命。关于这一点在史料当中有明确的记载。

据《三国志•陆逊">陆逊朱桓">朱桓传》中记载,孙权">孙权先是让鄱阳太守周鲂">周鲂假意投降,诱使曹休">曹休统帅十万大军从皖城出发赶往皖县接应。随后孙权">孙权御驾亲征到皖口督战,并任命陆逊">陆逊为主帅正面迎敌,朱桓">朱桓全琮">全琮分别为左右督各统帅三万人分布两翼。

曹休">曹休得知中计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引军撤退,先保存实力等来日再战,而是首先想到了自己的面子问题。他觉得被人欺骗很没有面子,再加上手里有十万大军,这跟吴军的兵力不差上下,进行交战虽然不能保证全胜,但最起码也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所以曹休">曹休不听属下的劝告,跟吴军约定在石亭决一死战。

其实战斗一开始曹休">曹休就陷入了被动。东吴大军在主帅陆逊">陆逊的指挥下兵分三路齐头并进,而魏军则在一条狭长的通道上绵延了数里,面对吴军的进攻没有办法展开迎敌,所以从一开始两军交锋之后魏军就节节败退。当曹休">曹休认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狭长的道路上布满了魏军士兵败退时遗弃的车马辎重,以至于前军回撤的时候不得不一边跑还要一边跟吴军作战。

最后曹休">曹休在近卫亲兵和部将们的奋力掩护之下,才勉强从安徽桐城县北六十里与舒城县接界处的北硖山逃脱。战斗结束之后,东吴不仅收回了皖城,而且还在此战中收获颇丰,仅斩杀的魏军就达到了上万人,缴获的车马辎重也有一万多辆,其它的军械器具更是无法统计。曹休">曹休虽然在此战中捡回了一条命,但是因为自己的武断和好面子让部队遭到了惨重的损失,使得这场战役犹如恶梦一样终日萦绕着他。长期处在惭愧、愤懑情绪中的曹休">曹休,直至染上重病结束了生命。

此战结束之后孙权">孙权心里十分舒畅,凡是参与此次战役的主要将领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而作为此次作战的主帅陆逊">陆逊,则享受到了乘坐孙权">孙权御车的待遇并且赐给了很多稀奇的珍品,全琮">全琮朱桓">朱桓也都被晋升了官爵和赐给了领地。

不过在我们翻看史料的时候,就会发现这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曹休">曹休之所以能够顺利地逃回洛阳,并体面的病死在家中,完全是由于东吴主帅陆逊">陆逊的帮忙。

据《三国志•朱桓">朱桓传》载,在东吴大军前往石亭与曹休">曹休开战之前,朱桓">朱桓曾向孙权">孙权献上了一条计策。朱桓">朱桓说:“曹休">曹休并不是什么知名的勇将,他能坐到今天的位置上,完全是因为他是曹氏宗亲的缘故,所以这次开战曹休">曹休必败。据我分析,曹休">曹休败退之后只有夹石和挂车这两条路可以走。而这两条路又十分的险要,如果在这两条路上分别埋伏上一万精兵,等待曹休">曹休率领部众撤退之际群起而攻,不仅能全数歼灭魏军,而且还能生擒曹休">曹休

臣请命率领部众埋伏于此两处夹道,若蒙天威浩荡,能一举歼灭魏军并顺利地擒获曹休">曹休,便可以顺便长驱直入攻取寿春,从而平定淮南各地并进一步进攻许都和洛阳,如此天载难逢的机会决不能失去啊。”这段话中朱桓">朱桓所说的“夹石”这个地方,就是曹休">曹休败退时所走的安徽桐城县北六十里与舒城县接界处的北硖山。而“挂车”这个地方,就是安徽桐城县西南四十里处的江淮要道。

通过这段记载我们就能看出来,朱桓">朱桓的计策非常大胆并且很有延展性,他的目标不仅盯在了当下,而且还有更长远的规划。如果当时孙权">孙权按照朱桓">朱桓的建议来布局的话,能不能进取寿春平定淮南等地暂且不说,最起码曹休">曹休想要从这两条路上逃脱应该是难如登天。

孙权">孙权听了朱桓">朱桓的建议之后觉得这一计策似乎可行,所以就跟主帅陆逊">陆逊进行了商讨。结果陆逊">陆逊朱桓">朱桓的性格以及用兵套路截然不同:陆逊">陆逊更主张稳扎稳打,在稳中求得胜利。陆逊">陆逊这一稳中求胜的特点,在当年征讨关羽">关羽以及由他指挥的夷陵之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朱桓">朱桓这一大胆的作战计划,最终因为陆逊">陆逊的反对而没有实施,这也就给了曹休">曹休能够顺利逃回去的机会。

因此,曹休">曹休能在石亭之战后顺利逃脱,陆逊">陆逊是负有很大责任的,这倒不是说陆逊">陆逊有什么暗中投敌的倾向,只能算是战术使用上的失误吧。但是这一次失误,却令自己错失了全歼曹休">曹休的绝佳机会。

参考书籍:《三国志》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