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司马懿在洛阳谋反,小皇帝曹芳大骂“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曹爽拿下他。

司马懿在洛阳谋反,小皇帝曹芳大骂“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曹爽拿下他。

来源:历史知识网

公元249年,司马懿">司马懿在洛阳发动朝变,年仅八岁的皇帝命令曹爽">曹爽擒住司马懿">司马懿,惹得曹爽">曹爽十分不悦,病恹恹的司马懿">司马懿喊到曹爽">曹爽你投降,我保你吃香的喝辣的,小皇帝慌得一批,破口大骂“这糟老头子坏得很”。

魏明帝">魏明帝曹睿">曹睿去世后,传位于年仅八岁的曹芳">曹芳,为了魏氏江山牢牢抓在自己人手中,他让大将军曹爽">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司马懿继续尽心尽力辅佐曹芳">曹芳,但这样的操作也为魏氏统治江山埋下了隐患。

朝堂局势复杂多变,明面上曹爽">曹爽兵权大握,把持着朝廷的各大重要机关,但年迈的司马懿">司马懿早已在暗中布局,佯装忠诚于魏氏。

洛阳“高平陵之变”发生时,手握重兵的曹爽">曹爽竟然聪明地向,被架空多年的司马懿">司马懿投降,实属让人匪夷所思,而司马懿">司马懿已是历经三朝的老臣,享受着高官厚禄带来的无上荣光,却在暮年之时赌上全家性命,发动朝变这又唱的是哪一出?

这还得从曹爽">曹爽司马懿">司马懿同受魏明帝">魏明帝托孤时说起,曹爽">曹爽为了自己手中的权利,请皇帝(曹芳">曹芳)尊司马懿">司马懿为太傅,剥夺了他的实权,此事落定后,曹爽">曹爽又顺势将太尉蒋济">蒋济、司徒高柔">高柔手中的禁军权和司法权抢夺到手,让此二人挂着三公的头衔,回家养老。

曹爽">曹爽在大权独揽后,开始了改制工作,触动了士族的利益,这样的事情谁能容他,于是一群士族将主意打到了司马懿">司马懿身上,渐渐形成了利益捆绑之局势。

司马懿">司马懿有了一群士族的支持后,终于等来了实现野心的机会,虽然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当皇帝,但从他的举措来看,依然让人注意到了一些痕迹。

司马懿">司马懿谨小慎微,命自己的长子司马师">司马师,偷偷组织了一个三千人的敢死队,秘密潜伏进了洛阳,这样豢养死士的大罪司马懿">司马懿决然做了,而且是在他二儿子司马昭">司马昭不知道的情况下做的,足见司马懿">司马懿玩弄权谋手段确实厉害。

直到后来洛阳朝变成功,所有人才看清这个平日里整天病恹恹的老者,才是最可怕之人,司马懿">司马懿掌握大权后,开始对曹氏宗室进行清理,他先灭了曹爽">曹爽三族,在借着解决王凌">王凌叛乱之事,把曹姓王公监禁于邺城,哪怕是曹爽">曹爽的支持者他依然毫不留情将其抹杀。

手段狠辣的司马懿">司马懿,自然也不可能在把原来的权利返回支持他的曹魏元老手中,事已至此,说是司马懿">司马懿没有篡位之心,很难让人信服。

司马懿">司马懿就这样笑到了最后,他的谋略值得让人称谓,有一次,曹爽">曹爽的亲信来探望他,司马懿">司马懿装作耳聋眼花,连喝口粥都是颤颤巍巍的散在了胸前,正是这样一副高年体弱、人畜无害的样子,骗过了所有人。

此事过后,曹爽">曹爽兄弟高高兴兴的陪着皇帝(曹芳">曹芳)离开洛阳到高平陵拜祭蔡睿之时,司马懿">司马懿趁此良机发动了朝变,而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离了曹爽">曹爽的部队根本没人指挥,以至于司马懿">司马懿带兵路过曹爽">曹爽家门口时,如入无人之境,没有受到任何阻拦。

司马家所虽然力量有限,但司马懿">司马懿在人员的布置上做得很周密,自己带人夺下了最重要的兵器库,让司马师">司马师、和司马孚">司马孚占领了皇宫的大门,司马昭">司马昭则是去请太后下旨,随后让高柔">高柔手持符节接管了曹爽">曹爽的大营,心思如此缜密之人何愁大事不成。

曹爽">曹爽就这样将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烂,之所以会造成曹爽">曹爽大营无人指挥的局面,正是因为曹爽">曹爽高傲不信任下属的缘故,他对有能力之人多番排挤,导致了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部队没人指挥的搞笑场面。

虽然曹爽">曹爽在硬实力上占尽了优势,但权政经验手段过于薄弱,再加上心里素质极差,最终被司马懿">司马懿碾压,都到了决战时刻有人建议曹爽">曹爽带着皇帝到许昌">许昌调兵擒王,但他却相信了蒋济">蒋济的担保。

蒋济">蒋济担保曹爽">曹爽投降依然可以享受富贵,小皇帝(曹芳">曹芳)不敢苟同,才有了开头一幕。

可惜在朝堂上多次发动朝变的曹爽">曹爽相信了,在临死之时他还始终认为只要他交出手中的大权,司马懿">司马懿不但不会加害自己,还会给他个衣食无忧的富贵生活,这纯粹是酒喝多了,说出来的胡话罢了。

司马家耗用三代人的时间建立了晋朝,但遗憾的是朝代建立后如何治理却成为了最大的难题,司马家身为魏国的朝臣,做出了篡权某位之事,背负着谋逆之罪,心里担心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晋武帝">晋武帝做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晋武帝">晋武帝吸取了曹魏宗室力量薄弱的教训,将各地诸王进">王进行分散管制,结果埋下了八王之乱的祸患,在加之很多晋朝的功臣都是曹魏时期功臣的后代,让刚刚建立的晋朝没有一丝活力。

晋武帝">晋武帝不敢大刀阔斧搞国富兵强的建设道路,却导致了在建国之初,满朝上下就弥漫着奢侈享乐的不良风气,从而加快了西晋灭亡的步伐。

所谓不破不立,司马家夺得天下,没有励精图治,而是选择维持旧的制度来发展,这不等于是把历史的车轮往回推吗,不按规律行事,矛盾一触即发,自然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