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梅煮酒论英雄,东家自己喝成虫,曹操要杀刘备,自己下属却反水

青梅煮酒论英雄,东家自己喝成虫,曹操要杀刘备,自己下属却反水

来源:历史知识网

青梅煮酒论英雄,天下英雄唯曹刘

“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的一个桥段,看过的人都知道这个故事的大概:觥筹交错间暗藏刀光剑影,聊天和笑声中隐藏着杀机。曹操">曹操到处挖坑,刘备">刘备从容应对。最终,曹操">曹操放下了戒备,刘备">刘备吓得赶紧找借口溜了。

今天的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故事中的细节。

相传建安三年,刘备">刘备吕布">吕布打得走投无路只好投靠曹操">曹操。当时曹操">曹操也是很够意思,不仅帮助打败并勒死吕布">吕布刘备">刘备报仇,还迎回了被吕布">吕布抢走的刘备">刘备妻子。

刘备">刘备带着妻弟一起在曹老板手下吃饭,被汉献帝">汉献帝刘协">刘协封为左将军和豫州牧。每天和曹操">曹操在一起,俨然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名人,也引起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关注

比如“国舅”董承">董承董承">董承之所以被称为“国舅”,裴松之">裴松之有一个解释:

汉灵帝">汉灵帝母董太后之侄于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也。”

根据正史记载,这董承">董承也不是什么好鸟。他是董太后的侄儿,也是董卓">董卓的爪牙,他跟董卓">董卓的女婿牛辅">牛辅做了很多坏事。

不知用什么手段董承">董承居然把女儿嫁给了汉献帝">汉献帝刘协">刘协,建安四年从护卫将军升为车骑将军,位居准三公级别官员,高于左将军。

车骑将军董承">董承刘备">刘备将军和司空曹操">曹操他们关系很好,所以他想让刘备">刘备做回荆轲">荆轲聂政">聂政并伪造汉献帝">汉献帝刘协">刘协的衣带诏。

其实当时的刘协">刘协还是有些威严的,就连曹操">曹操见到他也不得不脱鞋脱剑(后来才得到“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待遇)。

其实在当时,曹操">曹操很不愿意见刘协">刘协更别说实时监视了。刘协">刘协要杀曹操">曹操有的是机会,根本没必要偷偷搞什么衣带诏,就算他想找个帮手也轮不到董承">董承

但当董承">董承拿出自己的衣带诏时刘备">刘备也动心了,曹操">曹操也知道,但他无法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以司空的身份攻击车将董承">董承和左将刘备">刘备——曹操">曹操这个人最大的弱点就是,有时候他很爱面子,所以到死都不敢为自己站出来代汉自立。

曹操">曹操为了摆脱刘备">刘备的后患,就找来了夏侯惇">夏侯惇张辽">张辽许褚">许褚商量对策,但没有确凿证据无法下手。曹操">曹操之所以没有找荀彧">荀彧毛玠">毛玠等人,是因为在当时荀彧">荀彧毛玠">毛玠似乎已经有了倒向刘协">刘协的倾向

许褚">许褚这厮要他动手倒还可以,动脑就够呛了,夏侯惇">夏侯惇失去一只眼睛之后,脑瓜也不大灵光,只有张辽">张辽还是一如既往地聪明和坚强。

他白门楼大骂曹操">曹操的下一秒就心悦诚服,变脸比翻书还快说明他先骂吕布">吕布后骂曹操">曹操都是早有算计的:向曹操">曹操表明自己很有骨气并且已经跟吕布">吕布恩断义绝。

夏侯惇">夏侯惇许褚">许褚无奈张辽">张辽却转过头来想:“我在城外有一片石榴园,园中有一个凝翠楼,您可以在楼上摆一桌酒,让老许去请刘备">刘备赴宴。酒宴之间把那个大耳朵灌醉,让他不省人事,我们就可以说他酒后骂皇帝,然后顺理成章地把他宰了……”

曹操">曹操一听此计甚好就命许褚">许褚去请刘备">刘备:“你是个爽快人,刘备">刘备不会防备,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把刘备">刘备拉进石榴园,就算你完成任务。”

许褚">许褚喜欢喝酒,这一点人所共知,所以刘备">刘备虽然心有疑虑,但还是应邀赴宴——关羽">关羽张飞">张飞简雍">简雍虽然不想让刘备">刘备去,但也不想惹恼正在生拉硬拽的虎痴。

刘关张兄弟三人来到石榴园后,许褚">许褚自己找地方和刘备">刘备去喝酒,关羽">关羽张飞">张飞张辽">张辽“留了下来”,夏侯惇">夏侯惇带兵在周边埋伏好,这个时候曹操">曹操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机关算尽就是少算了一个倒酒的人,总不能让我曹大司空给刘大耳朵伺候倒酒吧?

大家都知道,后汉三国时期的酒由于各种工艺以及材料方面的原因酒精度不高,那真的算是“酒水”,可以像喝茶一样喝个不停,如果曹操">曹操亲自给刘备">刘备倒酒,自己可能连夹菜的功夫都没有了。万般无奈之下曹操">曹操喊来了自己的文字秘书杨修">杨修杨德祖——一个在曹操">曹操看来很聪明也很讨厌的家伙。

曹操">曹操杨修">杨修负责行酒确实是个昏招:杨修">杨修早就知道曹操">曹操要杀刘备">刘备,正想办法营救而无计可施,曹操">曹操却主动召唤,这岂不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么?

懵然不觉的曹操">曹操杨修">杨修拉到一边面授机宜:“我想如此这般整死刘备">刘备,一会儿你倒酒的时候,给刘备">刘备倒满给我只倒半杯,我俩平喝,喝趴他!”

汉朝的酒杯不是青铜就是陶瓷,没有透明的玻璃杯,每人一席相隔六七尺,自然也就看不出对方的酒杯里到底有多少酒了。

当然,酒杯只是咱们现在的叫法,当年曹操">曹操刘备">刘备那个级别的人喝酒,用的是很大的“爵”或“觥”,后来老百姓把“爵”当成了计量工具,比如梁山好汉聚餐,总是叫喊“打两角酒来”。

杨修">杨修心领神会地频频点头表示没问题这事儿妥了,但是真正拿起铜勺给二人盛酒的时候,却每次都给曹操">曹操盛满十分却只给刘备">刘备盛三分,气得曹操">曹操吹胡子瞪眼,杨修">杨修却振振有词:

“曹公是贵人贵人不饮凹面酒,玄德公贵不及曹公所以只可饮分。”

曹操">曹操赌气跟刘备">刘备赌酒每次满斟满饮,而刘备">刘备的觥爵之中只有几滴,没多长时间曹操">曹操自己先喝趴了。

曹操">曹操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杨修">杨修开始暗示刘备">刘备:“你看那大雁只为贪图一口吃的,就一头扎进了猎人的落网,你看那大树,枝繁叶茂肯定有人想要把它斩草除根……”

刘备">刘备喝的那点酒还不够润喉咙的,当然听懂了杨修">杨修的潜台词。

正当刘备">刘备准备拔脚开溜的时候,曹操">曹操忽然醒了过来拉着刘备">刘备要接茬喝:“咱们用大碗喝酒,但要行个酒令——历数天下英雄好汉,说对了吃酒三碗,说错了罚水三碗!”

曹操">曹操这是醉人不醉心,琢磨着自己故意说错,喝点凉水醒醒酒,却忘了旁边当裁判的是那个“讨厌”的杨修">杨修杨德祖。

刘备">刘备抢先答题:“当世第一条好汉是吕布">吕布吕奉先,方天画戟无人能敌,我们哥仨一起上也没拿下他。”

曹操">曹操迷迷瞪瞪地摇头晃脑:“三姓家奴何足道哉?”

杨修">杨修马上鼓掌喝彩:“曹公说的对玄德公错了。曹公饮酒三碗玄德公罚水三碗!”

曹操">曹操捏着鼻子灌进三大碗酒,刘备">刘备又抢答了:“西楚霸王项羽">项羽也是一条英雄好汉!”曹操">曹操按照规矩必须提出反对意见:“他是英雄好汉为啥被逼得乌江自刎?”

杨修">杨修接着鼓掌:“曹公英明项羽">项羽怎配称英雄?曹公……”

还没等杨修">杨修说出“吃酒三碗”,曹操">曹操已经勃然大怒:“你到底是哪头的,胳膊往外拐,咱不杀刘备">刘备了,先把杨修">杨修这小子拉下去重打四十军棍!”

夏侯惇">夏侯惇拖着杨修">杨修去打军棍,曹操">曹操一头栽倒不省人事,楼上楼下乱作一团,刘备">刘备趁着乱劲儿,脚底抹油——溜了。

这就是宋元杂剧中“张辽">张辽献计杀刘备">刘备杨修">杨修斟酒坑曹操">曹操”的故事,有点历史依据,但又跟演义小说不同,曹操">曹操被恶搞的对象,整个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过程充满了喜剧色彩,至于其中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倒没有人去深究了。

当然,也有人说:当年青梅煮酒,曹操">曹操是真把刘备">刘备当成了朋友,并想跟刘备">刘备一起联手做一番大事,最终扫平割据势力兴复汉室。对此笔者持赞同意见——曹操">曹操的野心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建安四年的曹操">曹操,可能还真没有篡汉之心。如果他真想干掉刘备">刘备,根本就不需要试探和借口……

你还知道哪些曹操">曹操刘备">刘备之间的故事,欢迎评论区讨论~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