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酒论英雄,天下英雄唯曹刘。
“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的一个桥段,看过的人都知道这个故事的大概:觥筹交错间暗藏刀光剑影,聊天和笑声中隐藏着杀机。曹操">曹操到处挖坑,刘备">刘备从容应对。最终,曹操">曹操放下了戒备,刘备">刘备吓得赶紧找借口溜了。
今天的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故事中的细节。
相传建安三年,刘备">刘备被吕布">吕布打得走投无路只好投靠曹操">曹操。当时曹操">曹操也是很够意思,不仅帮助打败并勒死吕布">吕布为刘备">刘备报仇,还迎回了被吕布">吕布抢走的刘备">刘备妻子。
刘备">刘备带着妻弟一起在曹老板手下吃饭,被汉献帝">汉献帝刘协">刘协封为左将军和豫州牧。每天和曹操">曹操在一起,俨然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名人,也引起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关注。
比如“国舅”董承">董承,董承">董承之所以被称为“国舅”,裴松之">裴松之有一个解释:
“汉灵帝">汉灵帝母董太后之侄于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也。”
根据正史记载,这董承">董承也不是什么好鸟。他是董太后的侄儿,也是董卓">董卓的爪牙,他跟董卓">董卓的女婿牛辅">牛辅做了很多坏事。
不知用什么手段董承">董承居然把女儿嫁给了汉献帝">汉献帝刘协">刘协,建安四年从护卫将军升为车骑将军,位居准三公级别官员,高于左将军。
车骑将军董承">董承看刘备">刘备将军和司空曹操">曹操他们关系很好,所以他想让刘备">刘备做回荆轲">荆轲聂政">聂政。并伪造汉献帝">汉献帝刘协">刘协的衣带诏。
其实当时的刘协">刘协还是有些威严的,就连曹操">曹操见到他也不得不脱鞋脱剑(后来才得到“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待遇)。
其实在当时,曹操">曹操很不愿意见刘协">刘协更别说实时监视了。刘协">刘协要杀曹操">曹操有的是机会,根本没必要偷偷搞什么衣带诏,就算他想找个帮手也轮不到董承">董承。
但当董承">董承拿出自己的衣带诏时刘备">刘备也动心了,曹操">曹操也知道,但他无法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以司空的身份攻击车将董承">董承和左将刘备">刘备——曹操">曹操这个人最大的弱点就是,有时候他很爱面子,所以到死都不敢为自己站出来代汉自立。
曹操">曹操为了摆脱刘备">刘备的后患,就找来了夏侯惇">夏侯惇、张辽">张辽、许褚">许褚商量对策,但没有确凿证据无法下手。曹操">曹操之所以没有找荀彧">荀彧毛玠">毛玠等人,是因为在当时荀彧">荀彧毛玠">毛玠似乎已经有了倒向刘协">刘协的倾向。
许褚">许褚这厮要他动手倒还可以,动脑就够呛了,夏侯惇">夏侯惇失去一只眼睛之后,脑瓜也不大灵光,只有张辽">张辽还是一如既往地聪明和坚强。
他白门楼大骂曹操">曹操的下一秒就心悦诚服,变脸比翻书还快说明他先骂吕布">吕布后骂曹操">曹操都是早有算计的:向曹操">曹操表明自己很有骨气并且已经跟吕布">吕布恩断义绝。
夏侯惇">夏侯惇许褚">许褚无奈张辽">张辽却转过头来想:“我在城外有一片石榴园,园中有一个凝翠楼,您可以在楼上摆一桌酒,让老许去请刘备">刘备赴宴。酒宴之间把那个大耳朵灌醉,让他不省人事,我们就可以说他酒后骂皇帝,然后顺理成章地把他宰了……”
曹操">曹操一听此计甚好就命许褚">许褚去请刘备">刘备:“你是个爽快人,刘备">刘备不会防备,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把刘备">刘备拉进石榴园,就算你完成任务。”
许褚">许褚喜欢喝酒,这一点人所共知,所以刘备">刘备虽然心有疑虑,但还是应邀赴宴——关羽">关羽张飞">张飞和简雍">简雍虽然不想让刘备">刘备去,但也不想惹恼正在生拉硬拽的虎痴。
刘关张兄弟三人来到石榴园后,许褚">许褚自己找地方和刘备">刘备去喝酒,关羽">关羽张飞">张飞被张辽">张辽“留了下来”,夏侯惇">夏侯惇带兵在周边埋伏好,这个时候曹操">曹操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机关算尽就是少算了一个倒酒的人,总不能让我曹大司空给刘大耳朵伺候倒酒吧?
大家都知道,后汉三国时期的酒由于各种工艺以及材料方面的原因酒精度不高,那真的算是“酒水”,可以像喝茶一样喝个不停,如果曹操">曹操亲自给刘备">刘备倒酒,自己可能连夹菜的功夫都没有了。万般无奈之下曹操">曹操喊来了自己的文字秘书杨修">杨修杨德祖——一个在曹操">曹操看来很聪明也很讨厌的家伙。
曹操">曹操让杨修">杨修负责行酒确实是个昏招:杨修">杨修早就知道曹操">曹操要杀刘备">刘备,正想办法营救而无计可施,曹操">曹操却主动召唤,这岂不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么?
懵然不觉的曹操">曹操把杨修">杨修拉到一边面授机宜:“我想如此这般整死刘备">刘备,一会儿你倒酒的时候,给刘备">刘备倒满给我只倒半杯,我俩平喝,喝趴他!”
汉朝的酒杯不是青铜就是陶瓷,没有透明的玻璃杯,每人一席相隔六七尺,自然也就看不出对方的酒杯里到底有多少酒了。
当然,酒杯只是咱们现在的叫法,当年曹操">曹操刘备">刘备那个级别的人喝酒,用的是很大的“爵”或“觥”,后来老百姓把“爵”当成了计量工具,比如梁山好汉聚餐,总是叫喊“打两角酒来”。
杨修">杨修心领神会地频频点头表示没问题这事儿妥了,但是真正拿起铜勺给二人盛酒的时候,却每次都给曹操">曹操盛满十分却只给刘备">刘备盛三分,气得曹操">曹操吹胡子瞪眼,杨修">杨修却振振有词:
“曹公是贵人,贵人不饮凹面酒,玄德公贵不及曹公所以只可饮三分。”
曹操">曹操赌气跟刘备">刘备赌酒每次满斟满饮,而刘备">刘备的觥爵之中只有几滴,没多长时间曹操">曹操自己先喝趴了。
曹操">曹操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杨修">杨修开始暗示刘备">刘备:“你看那大雁只为贪图一口吃的,就一头扎进了猎人的落网,你看那大树,枝繁叶茂肯定有人想要把它斩草除根……”
刘备">刘备喝的那点酒还不够润喉咙的,当然听懂了杨修">杨修的潜台词。
正当刘备">刘备准备拔脚开溜的时候,曹操">曹操忽然醒了过来拉着刘备">刘备要接茬喝:“咱们用大碗喝酒,但要行个酒令——历数天下英雄好汉,说对了吃酒三碗,说错了罚水三碗!”
曹操">曹操这是醉人不醉心,琢磨着自己故意说错,喝点凉水醒醒酒,却忘了旁边当裁判的是那个“讨厌”的杨修">杨修杨德祖。
刘备">刘备抢先答题:“当世第一条好汉是吕布">吕布吕奉先,方天画戟无人能敌,我们哥仨一起上也没拿下他。”
杨修">杨修马上鼓掌喝彩:“曹公说的对玄德公错了。曹公饮酒三碗玄德公罚水三碗!”
曹操">曹操捏着鼻子灌进三大碗酒,刘备">刘备又抢答了:“西楚霸王项羽">项羽也是一条英雄好汉!”曹操">曹操按照规矩必须提出反对意见:“他是英雄好汉为啥被逼得乌江自刎?”
杨修">杨修接着鼓掌:“曹公英明项羽">项羽怎配称英雄?曹公……”
还没等杨修">杨修说出“吃酒三碗”,曹操">曹操已经勃然大怒:“你到底是哪头的,胳膊往外拐,咱不杀刘备">刘备了,先把杨修">杨修这小子拉下去重打四十军棍!”
夏侯惇">夏侯惇拖着杨修">杨修去打军棍,曹操">曹操一头栽倒不省人事,楼上楼下乱作一团,刘备">刘备趁着乱劲儿,脚底抹油——溜了。
这就是宋元杂剧中“张辽">张辽献计杀刘备">刘备,杨修">杨修斟酒坑曹操">曹操”的故事,有点历史依据,但又跟演义小说不同,曹操">曹操被恶搞的对象,整个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过程充满了喜剧色彩,至于其中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倒没有人去深究了。
当然,也有人说:当年青梅煮酒,曹操">曹操是真把刘备">刘备当成了朋友,并想跟刘备">刘备一起联手做一番大事,最终扫平割据势力兴复汉室。对此笔者持赞同意见——曹操">曹操的野心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建安四年的曹操">曹操,可能还真没有篡汉之心。如果他真想干掉刘备">刘备,根本就不需要试探和借口……
很多人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标准,说他是法家学派弟子,也有人说他是兵家、墨家传人。那么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此后,这些学派大多分流、演变。除了儒释道家思想活跃,其余的思想流派大多消隐。所以,三国时期人物诸葛亮的身上,并没有明确的思想流派...
在刺杀董卓失败后,曹操就开始起事了,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北方,甚至还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当时所拥有的实力甚至是超越了孙刘双方的联盟。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大多数人觉得跟曹操的奸诈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了,这兴许是一方面原因,当时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操的识人之明了。大家都知道,曹操...
第十名:步练师她是孙权的妃子,来自江苏,在孙权继位之后被封为了夫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皇后的地位,在步练师去世之后,被追封为了皇后,埋葬在蒋陵。第九名:祝融夫人她是三国里面唯一真正上过战场的女性,和孟获是一伙的,和孟获一起对抗蜀国的军队,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祝融夫人也归顺了蜀汉,据说他武艺高强,百发百中...
赵云,乃是继关羽、张飞之后,加入刘备集团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赵云算得上是蜀汉集团的元老级别人物。但是,刘备在称帝之后,给赵云的官职,仍然是一个“杂号将军”,赵云的权利,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丝毫的改变。很多人搞不明白,赵云前前后后,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差不多30个年头,为什么刘备就没有让赵云独当一面。给...
东汉末年,英雄辈出,谋臣如雨,武将如云。说起三国英雄们的武力值,这第一者当属吕布.随后才能够轮得上关羽、张飞等人.当时三个国家的实力都不容小觑,而大将最多者应...今天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的大狂人都是谁?Top8:虞翻虞翻是东吴的一员将领,虽然在三国时期他名声并不显赫,但他也是一位文武全才,尤其是他在...
果然司马懿跨渭河修桥,在两岸扎营,诸葛亮面对本想使用声东击西之策烧掉浮桥,却不想还是在司马懿刺探到了军情,溃败而返。第二回合司马懿想要反守为攻,将蜀军彻底围困,结果诸葛亮来了个埋伏战,扳回一局。等到第三回合,“木牛流马”这样在传说中流传了近2000年之久的“黑科技”除此登场了。本来是司马懿见蜀汉境内...
关家被害经过这一切,还得从蜀汉灭亡的前几个月说起。话说蜀汉末年,曹魏权臣司马昭派遣将领钟会、邓艾率领大军南征蜀汉。在古代,巴蜀地区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深感头疼的地方。因为交通因素以及统治技术的局限,一旦王朝出现衰败迹象,巴蜀地区往往会成为最先脱离朝廷统治的地区。并且,巴蜀地势的特殊,也让朝廷的讨伐变得收...
老刘没有发迹前只是家乡沛县的一个亭长,大致也就相当于乡科局干部吧?这个时候的老刘,那可真是本色毕露:不仅生性放纵好酒贪花经常戏弄手下的员工,而且还曾经多次出现过工作上的失误!多亏刘邦有几个好朋友帮衬——别人就不说了,县级干部萧何就多次替刘邦打过圆场,每次刘邦出现工作失误时,都是人家萧何替他周旋,这才...
熟悉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指的就是献帝刘协。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够落得善终,与他一生充满了大智慧,是很有关系的。按理说他不是嫡子,皇位原本不是他的,再加上母亲也早早地被何皇后给毒死了。得知真相后的灵帝,尽管十分愤怒,但考虑到大将军何进,他也只好就此作罢。尽管何皇后如愿以偿地让自己的儿子刘辩继承了大统,但她...
比如此人的心肠异常的狠,不止一次地抛妻弃子,据正史的记载最少就有四次。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无奈吧,无可厚非,因为在逃亡的过程中,带着家眷实属不便。这点倒是和他的老祖宗刘邦很像。当年刘邦兵败逃亡时,也是嫌马车太慢,好几次都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扔下去,都是夏侯婴又下去将其捡回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点,气得刘邦想杀了...
一日曹操不经意间看到儿子曹植的文章,连连点头,不时嘴角微微一笑。看完后不敢相信这是自己10岁儿子写的,问曹植:“你请人代写的吗?”,曹植胸有成竹的答到“话,说出口就是论;字,下笔就成文章,不信当面考考我就知道了,何必请人代写”。小时候的曹植性格坦诚,放荡不羁,不讲究仪表,车马服饰不张扬,没有官二代气...
这三次战役是公认的"三大战役"。不过以影响力来看,小编认为还有三场战役,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三国"三大战役",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三次战役。小编认为"潼关之战"是一场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战役,然而它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集团暂时失去了对南方扩张的条件,开...
这个无能主公不是别人,正是吕布。吕布,作为汉末一代诸侯,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但是其政治思维偏弱,不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导致一直被人利用,先是董卓,后是王允,最后又依附袁绍和张扬,偷袭曹操的兖州,窃取刘备的徐州,最终在徐州下邳之战中被曹操围困。这个时候,吕布麾下一位武将出场了,也正是今日小编要讲...
这位令人惋惜的女子就是汉昭帝的上官皇后,她也是霍光的外孙女,或许人们能够在电视剧中看见这个女子的身影。当时汉昭帝即位后,年龄仅仅只有8岁,由自己的姐姐鄂邑长公主抚养着长大。等到汉昭帝21岁的时候,鄂邑长公主开始为他挑选妻子,此时的上官氏也只有6岁。等到上官氏入宫之后,就被封为了婕妤,在此之后不久上官...
曹营救主斩杀曹军忠贞猛将总结赵子龙可能不是三国里最耀眼的,但他是最朴实的。朴实者,可以活得更久,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是令人敬佩信任的,因为他是贴近我们的,可以是我们行事的标杆。参考文献:《三国演义》《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