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诸葛亮死后还摆了司马懿一道-司马懿(十)

诸葛亮死后还摆了司马懿一道-司马懿(十)

来源:历史知识网

话说蜀汉丞相诸葛亮">诸葛亮第五次出击攻魏,被司马懿">司马懿郭淮">郭淮守住,导致毫无进展。诸葛亮">诸葛亮为求速战,频繁的前去魏营叫阵,然而司马懿">司马懿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打算把蜀汉军的粮草消耗光,从而逼诸葛亮">诸葛亮撤军。同时使出千里请战之计,使得魏国朝廷派辛毗">辛毗为军师到阵前,协助司马懿">司马懿稳定军心。

诸葛亮">诸葛亮见使出浑身的本事,也无法激司马懿">司马懿出兵作战了,于是便分兵在五丈原屯田,在魏国境内与魏国百姓共同种粮自给自足,打算长期驻扎下去。

司马懿">司马懿这边则收到了本家亲弟弟司马孚">司马孚的来信,询问前线的军情。司马懿">司马懿回信说:“诸葛亮">诸葛亮志大,却不能见机行事,思虑和谋划多却缺少决断,虽然主动出击,但是却已经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虽率军十万前来,但是如今已经被我带了节奏。尽管放心,此次我一定能够破敌。”司马懿">司马懿诸葛亮">诸葛亮在多谋而寡断的评价上,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曹操">曹操袁绍">袁绍的评价也有同样的一句。所以不难看出擅长决断是一件多么高深的能力。

不过,高手对战,诸葛亮">诸葛亮谨慎多虑,不敢轻易做出决断,也是基于蜀汉国力太弱,诸葛亮">诸葛亮是无法承担高风险高收益的决策的,唯恐稍有失误带来重大决策性损失。

此后不久,诸葛亮">诸葛亮又再次遣使求战,司马懿">司马懿却不谈军事,却只是问使者:“诸葛公起居饮食如何,一顿能吃多少米?”使者说:“三四升。”然后又问政事,使者说:“丞相早起晚睡,凡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都是诸葛公自己亲自阅批。”经过一番不经意的询问,司马懿">司马懿对人说:“诸葛孔明">孔明进食少而事务烦,他还能活多久呢!”

果然,诸葛亮">诸葛亮于当月就在五丈原军中病故。蜀将秘不发丧,虽然先锋魏延">魏延力主留下继续与魏军对阵,但是诸葛亮">诸葛亮有遗嘱大军撤回汉中,于是蜀军烧毁营盘,整军悄悄后退。魏军丝毫不知情,直到魏国五丈原的当地百姓跑来报告,司马懿">司马懿才知道蜀军已经回撤了。

司马懿">司马懿赶忙派兵追击,蜀国杨仪">杨仪按照诸葛亮">诸葛亮的遗计率军竖起大旗鸣击战鼓,虚张声势,做出要回击的样子,鉴于前两次诸葛亮">诸葛亮撤军,魏军追击分别折损了大将张郃">张郃和王双,司马懿">司马懿认为‘穷寇莫追’,不敢追击,便收军退回。于是杨仪">杨仪率领蜀军结阵全身而退。

当时有好事者传:“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司马懿">司马懿听到笑着说:“这是因为我擅长预测活人的事,不擅长预测人的生死啊。”第二天,司马懿">司马懿到蜀军营垒巡视,观察诸葛亮">诸葛亮留下的营盘,不由得赞叹:“诸葛亮">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呀!”

诸葛亮">诸葛亮死后,蜀汉历时七年的北伐告一段落。在兴复汉室的信仰和尽忠职守的精神力量的支撑下,诸葛亮">诸葛亮可谓是鞠躬尽瘁,以仅仅一州之力,顽强的为梦想和职责燃尽了生命。

此后,蜀国杨仪">杨仪因为和魏延">魏延有私怨,暗中指示马岱">马岱偷袭,袭杀了魏延">魏延,致使蜀汉包括诸葛亮">诸葛亮在内连续损失两个肱骨之臣,并且假公济私诬告魏延">魏延造反,夷了魏延">魏延的三族(父族、母族和妻族)。司马懿">司马懿得知后,上表请求借机伐蜀,但是曹叡">曹叡没有同意,因此作罢。

青龙三年(235年),司马懿">司马懿升任太尉,又增加封邑。蜀将马岱">马岱入境侵扰,司马懿">司马懿牛金">牛金迎击,斩杀蜀军千余人。武都氐王苻双和强端见状,率领其属下六千余人投降了魏国。

此后在司马懿">司马懿的镇守下,蜀汉再无北伐之意。然而处于魏国东北方的辽东势力对于魏国的态度一直是属于依附状态,而且时叛时降,和孙权">孙权占据江东很有些相似之处。

大家还记得我们在讲曹操">曹操时期,曹操">曹操扫平了乌桓,袁尚">袁尚袁熙">袁熙兄弟逃奔了辽东,当时的辽东太守是公孙度">公孙度公孙度">公孙度曹操">曹操没有讨伐自己的意思,便杀了袁氏兄弟,并将人头送给了曹操">曹操,并接受了曹操">曹操的封赏和赐官。

到了曹叡">曹叡即位称魏明帝">魏明帝的时候,公孙家也已经经历了三代人了,公孙度">公孙度的儿子是左将军公孙康">公孙康公孙康">公孙康死的时候,因其子公孙晃和公孙渊">公孙渊等年纪尚小,大家于是拥推公孙康">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公孙恭为辽东太守。后来,公孙恭">公孙恭则因病渐渐变成了阉人,不能治理辽东。

于是,在公元228年(太和二年),公孙渊">公孙渊向叔父公孙恭">公孙恭发难,逼迫公孙恭">公孙恭让位给自己,从而夺回了辽东的统治权(公孙渊">公孙渊的哥哥公孙晃当时正在洛阳做为辽东送给魏国的人质)。曹叡">曹叡知道公孙渊">公孙渊此举后,不听刘晔">刘晔的劝告,公开表示对公孙渊">公孙渊的支持,派使者前去拜公孙渊">公孙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然而公孙渊">公孙渊在掌权不久后,虽然得到了魏国曹叡">曹叡的认可和支持,但是却选择开始与吴国往来。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