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表现最狼狈的江东虎臣:难以扭转败局,手中兵器丢失不见

表现最狼狈的江东虎臣:难以扭转败局,手中兵器丢失不见

来源:历史知识网

程普">程普黄盖">黄盖这些早年就跟随孙坚">孙坚南征北战的老将不同,徐盛">徐盛是在孙策">孙策病逝后才加入东吴集团的,在江东十二虎臣中只能算是后辈。尽管他参与了孙权">孙权时期的所有主要战役,但在当时程普">程普周瑜">周瑜等这些老将们都还健在,徐盛">徐盛自然很少会有露脸的机会。不仅徐盛">徐盛如此,后来孙权">孙权提拔起来的吕蒙">吕蒙蒋钦">蒋钦等这些武将,也都是在前期老臣相继离世之后才逐渐显现出来的。

徐盛">徐盛出仕晚、资历浅,所以在早期的主要战役当中自然也就没有机会能有什么过人的表现。在这一点上他跟凌统">凌统还不一样。凌操曾是孙策">孙策时期的主要将领,凌统">凌统属于诸将的晚辈。再加上当时东吴的兵制采用的是“继承制”,凌统">凌统虽然比徐盛">徐盛出仕更晚,但是起步比较高,再加上叔伯们的有意提拔,所以在孙权">孙权早期就比较活跃,功绩自然就能够得到显现。在老将们相继离世之后,徐盛">徐盛的战绩也逐渐开始显露。

据《三国志•徐盛">徐盛传》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徐盛">徐盛跟随孙权">孙权在濡须口(今安徽无为东南)迎击曹操">曹操曹操">曹操受阻后改道攻伐横江,徐盛">徐盛又随东吴诸将从水路前往迎击,战船在行进的途中遭遇大风,被吹到了魏军驻守的岸边,东吴诸将都感到恐惧,没有人敢上岸击敌,“诸将恐惧,未有出者”。唯独徐盛">徐盛率兵冲杀上岸大破曹军,“盛独将兵,上突斫敌,敌披退走”。

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徐盛">徐盛先在西陵(今湖北夷陵)抵御刘备">刘备。在交战中徐盛">徐盛一马当先攻取了蜀军多处营地,击败了刘备">刘备立下了大功,“盛攻取诸屯,所向有功”。同年又随军参加洞口战役,率领残兵败将以少战多,“盛以少御多”,挡住了魏将曹休">曹休的进攻,最终扭转了战场的局势立下了首功,“迁安东将军,封芜湖侯”。

吴黄武三年(公元224年),魏文帝曹丕">曹丕亲率大军征伐东吴,“魏文帝大出”。徐盛">徐盛力排众议,献计在建业(今江苏南京)修筑围栏、安插草人,“盛建计从建业筑围”,并在江面布置浮船,用百里疑阵抗拒曹丕">曹丕,“弥漫数百里”。曹丕">曹丕经过辗转探视,始终没有找到能够顺利进攻的通道,于是撤军,“便引军退”。

这些记载虽然简练,但是我们能够从中看出,徐盛">徐盛在多次主要的战役当中,还是累积下了不少战功,在其中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魏文帝南征的时候,他向孙权">孙权献计修筑百里围栏、故布疑阵,最后被孙权">孙权采纳,这也说明了孙权">孙权对他的信任和重视。

不过,这位江东猛将也经历过一次惨败,这便是发生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7年)的合肥之战据《三国志•潘璋">潘璋传》记载,魏将张辽">张辽率八百军士偷袭吴军,东吴诸将没有防备,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在这场战斗中徐盛">徐盛的表现有些令人失望,不仅部下里面出现了逃兵,而且自己还把武器都给丢了。这在《三国志•贺齐">贺齐传》中有也所提及:“徐盛">徐盛被创失矛,齐引兵拒击,得盛所失。”这意思就是说:徐盛">徐盛在交战中受了伤,把主战用的长矛都给丢了,还是贺齐">贺齐给他找回来的。作为江东虎臣之一,在战斗中连自己的兵器都会丢了,这的确是狼狈得很。

合肥之战,不仅是徐盛">徐盛军旅生涯中为数不多的惨败,也是众多江东虎臣的噩梦。从《三国志》相关记载来看,甘宁">甘宁陈武">陈武凌统">凌统潘璋">潘璋贺齐">贺齐等人的都参与了此次战争,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不是只有徐盛">徐盛一个人的表现不佳:陈武">陈武力战致死;宋谦">宋谦战败,军中出现了逃兵;凌统">凌统身负重伤,三百士兵全军覆没;甘宁">甘宁力战不敌,冒死掩护孙权">孙权撤退。毕竟面对的是张辽">张辽李典">李典乐进">乐进这样的猛将,想要获胜也的确并不容易。

参考书籍:《三国志》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