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此人是文武双全的三国名将,却因一句戏言,被误解数百年

此人是文武双全的三国名将,却因一句戏言,被误解数百年

来源:历史知识网

谈及廖化">廖化之名,相信不少读者的对他的第一印象,便是“平庸”二字。而这句“蜀中无大将,廖化">廖化作先锋”,更是让蜀汉大将廖化">廖化背上了几百年的庸将之名。这句戏言出自清代作品《扫迷帚》第24回,而廖化">廖化作先锋大将的典故,却是见于《三国演义》第113回中的一段记载:“时蜀汉景耀元年冬,大将军姜维">姜维廖化">廖化张翼">张翼为先锋……维与夏侯霸">夏侯霸总中军,共起蜀兵二十万,拜辞后主,径到汉中。”

在小说中,廖化">廖化的形象给不少读者有两个印象:一个是他平庸,从出场到结束,没有什么亮眼表现;另一个则是长寿,廖化">廖化在小说中自述曾参">曾参与黄巾军,后来直到蜀汉灭亡之后,廖化">廖化还依旧活着。正因如此,不少人便生出了这样一个错觉:廖化">廖化没什么大本事,他依靠自己的长寿,成功“熬”到了先锋之职。

回溯历史,笔者却发现了一位不一样的廖化">廖化:这位蜀汉大将不仅文武双全,智谋频出;而且在眼光、能力和战绩等方面,他均有过出色的表现。本文便是笔者结合相关史料,从而为大家还原一个最真实的廖化">廖化

严格意义上来说,《三国志》作者并未给廖化">廖化立传,只是在蜀书的最后一卷中,夹带了百余字的廖化">廖化小传。和演义相同的地方在于:廖化">廖化初期确实在关羽">关羽手下为官。据《三国志•廖化">廖化传》记载:“廖化">廖化元俭">元俭,本名淳,襄阳人也。为前将军关羽">关羽主簿,羽败,属吴。”令人惊奇的是,廖化">廖化此时的职务,是一员主薄,是个典型的文官,足见他在地方治理及出谋划策上具有一定的才能。

后来关羽">关羽兵败被杀之后,廖化">廖化被迫降于东吴。在此情形之下,廖化">廖化却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于秭归。先主大悦,以化为宜都太守。”可以看到,廖化">廖化忠于刘备">刘备,甚至上演了一场和关羽">关羽类似的“千里走单骑”。从这个计划的形成到实施来看,廖化">廖化的胆识、谋略和武艺都必须有着过人的表现,才能如此顺利的与刘备">刘备汇合。

而这,只是廖化">廖化的一些生平简介。尽管其传记内容太少,但笔者却从《三国志》的别的地方,发现了一些关于廖化">廖化的蛛丝马迹。现将这些零散的线索分为三类,来从侧面体现出廖化">廖化的不同凡响。

首先来看廖化">廖化在蜀军中的地位,亦或者是威望。在《三国志•王平">王平传》中,裴松之">裴松之曾注引《华阳国志》曰:“后张翼">张翼廖化">廖化并为大将军,时人语曰:‘前有王、句,后有张、廖。’”王平">王平句扶">句扶张翼">张翼这三人都是蜀汉后期出名的大将,他们也曾在北伐或者平乱途中,立下过不少的功劳。而廖化">廖化能够和他们并列,足以见其军中威望,不亚于其他三人。

除此之外,蒋琬">蒋琬对于廖化">廖化的礼让之态,也是值得思索的。据《三国志•蒋琬">蒋琬传》记载:“举茂才,琬固让刘邕">刘邕、阴化、庞延、廖淳。”结合上文廖化">廖化小传中的记载,这句话中谈到的廖淳,正是廖化">廖化。作为诸葛亮">诸葛亮的接班人之一,蒋琬">蒋琬的能力不少读者也都了解。而蒋琬">蒋琬却对廖化">廖化有所谦让,这也足以说明了廖化">廖化在蜀汉集团中的名声了。

其次,笔者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廖化">廖化的战绩。在《三国志•明帝纪》中,裴松之">裴松之曾注引《魏书》曰:“九月,蜀阴平太守廖惇反,攻守善羌侯宕蕈营。雍州刺史郭淮">郭淮遣广魏太守王赟、南安太守游奕将兵讨惇。”在《三国志•郭淮">郭淮传》中,也有这样一句话:“姜维">姜维出石亭,从疆川,乃西迎治无戴,留阴平太守廖化">廖化于成重山筑城,敛破羌保质。”可以看到,通过阴平太守这一线索,笔者可以确定一点:廖化">廖化还有个叫廖惇的名字。这样一来,廖化">廖化不仅在北伐过程中帮助姜维">姜维很好的完成了筑城重任,而且他还独自攻击过魏国的领地。这场战争的结局便是:“奕军为惇所破;赟为流矢所中死。”廖化">廖化在与曹魏名将郭淮">郭淮的对抗中,反而占据了上风,可见廖化">廖化的本领,也当真十分了得。

最后,廖化">廖化在战略眼光上,也有过不俗表现。在《三国志•廖化">廖化传》中,裴松之">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景耀五年,姜维">姜维继续兴兵北伐。对此,廖化">廖化觉得十分担忧,他觉得姜维">姜维用兵不知道多加整顿,必然会引来灾祸上身。“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对于廖化">廖化的劝谏,姜维">姜维并没放在心上。可后来的结局,却证明了廖化">廖化极为高明的战略眼光。据《三国志•三少帝纪》记载:“冬十月,蜀大将姜维">姜维寇洮阳,镇西将军邓艾">邓艾拒之,破维于侯和,维遁走。”

通过上述事迹,我们能发现廖化">廖化这员大将,确实是蜀汉集团中难得一见的文武全才。对此,陈寿">陈寿评价廖化">廖化为“以果烈称”,倒也十分贴切地说明了他果敢勇烈的一生。最后再提一句,廖化">廖化还曾被后主封过“假节”一职,而这也是赵云">赵云黄忠">黄忠都未曾有过的殊荣。如此看来,廖化">廖化作为一员难得他良将,他在蜀汉集团中再受重视程度,还是非常之高的。。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