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韩信唯一的传人,只学得师傅一点皮毛,却把整个汉朝搅得底朝天

韩信唯一的传人,只学得师傅一点皮毛,却把整个汉朝搅得底朝天

来源:历史知识网

自古名师出高徒。不论在哪个行业,都希望自己遇到倾囊相授的好师傅,好的师傅不仅能让自己快速成长,少走弯路,学到自己花再多时间也不一定能掌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良师益友,在共同前进的道路中影响自己的处事接物。

对于师傅来说,教会徒弟,意味着日后会对自己产生严重的威胁,所有通常选择暗自留一手,至于徒弟能参透师傅教授的多少精髓,就靠自己的修行了。

但古代有一奇人,只学到了师傅一点皮毛,就能把整个汉朝搅得底朝天,是哪位人士呢?

陈豨是战国末年魏国宛朐县人,由于秦军的大肆进攻,魏国遭到攻陷,归属在了秦国的统治下,后刘邦">刘邦光复魏地,陈豨在感恩之余决心率领自己的军队投靠到刘邦">刘邦麾下。

武安侯刘邦">刘邦三年,刘邦">刘邦结束了秦国多年的大一统局面,建立西汉,建国初期,功臣一律赐爵为侯,陈豨就在此列,这一次的大赏赐在史上也是实属罕见。唯一一点的可惜之处就是并没有给他们真正的封地,只有名头。

汉王刘邦">刘邦三年,陈豨领命跟随韩信">韩信征战代地,最终得以平定。此后,陈豨不仅与韩信">韩信建立了深刻的友谊,也受教于韩信">韩信的战术,比如: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等。

汉高帝七年,韩信">韩信在代国被匈奴人策反,既然反叛,那就不敢在西汉的地盘再待下去,只能逃亡匈奴。

之前刘邦">刘邦信服韩信">韩信的本领,便让他驻扎在军事要塞,防止匈奴进攻边界。可如今,看到自己如此看重的人竟然叛变,立刻带兵前去平成进行讨伐。

随后刘邦">刘邦命自己的二哥刘仲">刘仲为代王,管理代地。许是刘仲">刘仲没有带兵打仗的本领,匈奴人一起出兵进攻,刘仲">刘仲就马上弃国,灰溜溜地逃回洛阳。

而后刘邦">刘邦思来想去,认为代地是与匈奴交界之地,地理位置过于重要,匈奴必会无止境去攻打此地,应该派一个靠得住且有看家本事的人去镇守代地。

这时脑海中出现了陈豨的身影,作战经验不乏、有谋略、对自己忠心耿耿,实为不二人选。陈豨由此封为代丞相,看守赵、代两国的边防部队,手握西汉北部边境的兵权。

自己手握的兵权大了,话语权也就大了,升职对任何一位官员来说都是十分珍惜的,陈豨也想通过保卫国家进一步得到刘邦">刘邦的器重。本是好事,可临行前与韩信">韩信的相见,却使这条道路的前行有些沉重。

陈豨前去跟韩信">韩信辞别,韩信">韩信看着他,撇去随从,跟陈豨语重心长地说道:“我有些话不知你可否一听”,陈豨向来尊重韩信">韩信,便请韩信">韩信赐教。

韩信">韩信继续说道:“你领命前去的地方想必你也清楚,北面的敌军想要进攻西汉,那里便是第一道防线。皇上看中你,让你前去镇守,若以后有小人跟皇上报告你有反叛之意,第一次皇上绝对不会信,但是有第二次、第三次呢?他还会不起疑心吗?”

其实韩信">韩信说这番话,也是因为他自己就亲身经历过,当年镇守代地时,被匈奴人包围,危情之下,韩信">韩信想要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便派了使者数次前去与匈奴人说和。

好不容易坚持到援兵赶到,却被人误以为私下与匈奴人勾结,最后被贬,血淋淋的教训不想陈豨再经历。

陈豨从小就十分仰慕魏公子信陵君,为人做事也深受他的影响,所以结交宾客、礼贤下士。这种平常之事却被周昌">周昌放大,周昌">周昌是赵国的总执事,回宫跟皇帝进谏,说他结交了众多宾客还手握重要兵权,指不定早已盘算谋逆之事。

刘邦">刘邦听后不但没有质疑,反而去搜集这些宾客各种违法犯纪的事。陈豨知道事情非常严重,刘邦">刘邦一向手段狠绝,牵连到自己恐怕项上人头不保,便派人去找韩信">韩信的属下通信商议。

自己的背叛,让刘邦">刘邦牵一发而动全身

刘邦">刘邦想不到陈豨真敢反叛,还将自己令他镇守的地方作为统治区。各种情绪夹杂在一起的刘邦">刘邦立即出兵,到达邯郸后,分析完一番形势便不再愁眉不展,看出陈豨谋略还是过于嫩了,溅不起什么大水花。

刘邦">刘邦又问陈豨的将领都有何人,周昌">周昌回答道:“王黄和曼丘臣,但二人此前皆为商人。”

刘邦">刘邦欣喜,知道这样就更好办了,在道上散布消息,用王黄和曼丘臣的人头可换取丰厚的报酬,其余人则直接用金钱诱惑归降。仅这一步,就使陈豨的部将大伤元气。

这不不够,刘邦">刘邦召集兵马,问到梁王时,梁王居然称病,只派了将领前去汇合刘邦">刘邦刘邦">刘邦非常生气。

刘邦">刘邦并没有小看陈豨,对于这一次的战役,他调动了自己麾下尽数的将领和梁、赵、齐、燕、楚等诸侯国的军队,发起了大规模的讨伐,逐个瓦解陈豨各个将领的部队。

从陈豨的丞相侯敞的部队,到将领张春">张春的部队,再到陈豨的别将匈奴人、王黄的军队,陈豨的军队最终遭到溃败,汉高帝十二年,陈豨在灵丘被樊哙">樊哙的军队所斩杀,战役终于落下了帷幕。

就是这样一个只学了韩信">韩信皮毛的武将,却掀起一场让整个西汉共同讨伐的战役,可见非同一般,正是因为如此,陈豨在史上留下了一笔浓重的色彩。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