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韩信死前留下几句话,把刘邦吓出冷汗,司马迁用5个字概括其一生

韩信死前留下几句话,把刘邦吓出冷汗,司马迁用5个字概括其一生

来源:历史知识网

筑坛拜处恩虽厚,蹑足封时虑己深,隆准若知同鸟喙,将军应有五湖心。——《题韩信">韩信庙》

自古以来,身在官场都是身不由己的。正如《大明王朝》这部电视剧中嘉靖对海瑞">海瑞所说的一样,不因水浊而偏废,不因水清而偏用,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不会因为他是廉臣忠臣就偏用,也不会因为他是贪官奸臣而不用。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帝王驭下之术讲究朝堂平衡。

所以在朝为官,往往伴君如伴虎,那句话说得不对,可能就会引来杀身之祸。于是,有许多忠臣,在功成名就后,都选择了隐遁山野,再也不问朝堂之事。那么在历史上,最能看出帝王心术的例子有哪些呢?

一、筑坛拜将,风光无限

萧何">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这个故事相比大家都听过,最后追到韩信">韩信后,将韩信">韩信力荐刘邦">刘邦,最终筑坛拜将,好不风光。但是这个故事听起来非常的美好,其中却有着很多刘邦">刘邦的心机所在。例如韩信">韩信从小卒成为将军,这一身份的跳跃太快,甚至有种鱼跃龙门的既视感,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其中的深意。

首先,筑坛拜将一定是要为全军做一个表率。刘邦">刘邦在让出咸阳给项羽">项羽后,来到了巴蜀之地,在这里,许多刘邦">刘邦的旧属都认为刘邦">刘邦已经偏隅一地,再也没有大争之心,于是都纷纷离开了刘邦">刘邦。这让本就有雄心的刘邦">刘邦非常头痛,他急需要树立一个表率,以表示出自己有宏图壮志,想要一争天下的决心。于是在萧何">萧何的力荐之下,刘邦">刘邦确定了韩信">韩信这个人选。

不过好在,刘邦">刘邦赌赢了,韩信">韩信过人的指挥天赋,很快不仅让汉军实力大增,并且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打破了项羽">项羽的封锁。汉军从此有了与项羽">项羽一争天下的实力,在背水一战破魏赵后,韩信">韩信的军事才能彻底让所有人折服,但是危机也随之爆发。

这场危机,也就是我们一直以来对韩信">韩信所诟病的政治头脑。正是因为这种做事对事不对人,并且极其的重视自己的功绩,从不想着抽身而退保全自身的头脑,最终让韩信">韩信走上了死亡的不归路。

自古以来,最令帝王忌讳的就是功高盖主了!从古至今几乎所有功高盖主还不知进退的名将,最终都死于非命,例如雍正">雍正时期的年羹">。很不幸的是,韩信">韩信也是其中之一,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及战无不胜的功绩,让刘邦">刘邦深深的担忧。

于是在一次醉酒期间,刘邦">刘邦就曾问过韩信">韩信:“我可以统领多少兵马”?韩信">韩信就说:“最多十万”!其实说到这,刘邦">刘邦就已经面露难色,刘邦">刘邦就又问:“那你能统领多少”?韩信">韩信回答道:“多多益善”!

其实此话一出,刘邦">刘邦就已经心声忌惮了,毕竟我是你的主公,居然没有你的才能高?同时这句话也让刘邦">刘邦心中留下了不满的种子,韩信">韩信这种直言回答,丝毫没有考究政治利害的言语,加速了他的死亡。

但是蒯通">蒯通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韩信">韩信已经有了拿下齐国自立为王的实力,于是挑拨韩信">韩信,让他拿下齐国。在这时,刘备">刘备的十万大军在前线被刘邦">刘邦彻底打爆,刘邦">刘邦狼狈逃回,急需援兵,此时蒯通">蒯通挑拨韩信">韩信,逼迫刘邦">刘邦封他为齐王。最后韩信">韩信听信了谏言,刘邦">刘邦也随机封他为齐王,于是韩信">韩信起兵援助刘邦">刘邦,最终帮助刘邦">刘邦赢下了楚汉之争。

从这里就看出来,韩信">韩信在此时已经犯了成大事者最大的忌讳。首先第一点在语言上,以功高盖主的姿态与刘邦">刘邦讲话。第二,在齐国问题上,韩信">韩信刘邦">刘邦已经有了逼迫的韵味,这对臣子而言是绝对的大忌,刘邦">刘邦成事后,怎能不对韩信">韩信起疑心。这两点大忌韩信">韩信触碰后,只能说加速了他的死亡。

有了以上的几点疑心,韩信">韩信的命运可想而知。在汉朝建国后,作为功勋卓著的开国功臣,韩信">韩信被封淮阴侯。封侯之后,刘邦">刘邦也开始了对韩信">韩信的打压,首先先把韩信">韩信的兵权收回,并且将韩信">韩信下放到自己的领地下邳。

本以为到这里,韩信">韩信可以免于一死,从此在楚地安稳一生。但谁知有人秘密状告刘邦">刘邦,说韩信">韩信要谋反,有了前车之鉴,刘邦">刘邦对此深信不疑,但是依旧没有说特别多。但是吕后是深知刘邦">刘邦心思的,于是联合萧何">萧何,设计准备杀了韩信">韩信

于是,韩信">韩信萧何">萧何骗入宫中,最终死于妇人之手。在韩信">韩信弥留之际,叹息道:“吾不用蒯通">蒯通计,反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后来刘邦">刘邦得知此事,吓出了一身冷汗,于是全境逮捕蒯通">蒯通,最后也将蒯通">蒯通烹杀。

由此可见,刘邦">刘邦的帝王之术运用得非常厉害。他从一开始就很好的制衡了韩信">韩信,并且让韩信">韩信忠贞不渝地跟随自己。在出现危难后,又立即稳住韩信">韩信,让其没有了称王的心,最终帮助自己解决了项羽">项羽。在大业已成后,刘邦">刘邦韩信">韩信更是封官加爵,但同样的,将韩信">韩信最重要的兵权夺走,防止了其篡位之心,最终在风言风语下,暗示可杀韩信">韩信,一代名将就此死于非命。

自古以来,帝王之术正是平衡朝堂维护皇权,而韩信">韩信之死可以说虽然令人惋惜,但是却是一个必然的事件。不懂得功成身退、政治取舍,那么最终会与皇权相互冲突,迎接自己的结局只有一个死字。

所以,司马迁">司马迁在史书上对韩信">韩信只有“且喜且怜之”这五个字来形容韩信">韩信的一生。这简简单单五个字,将韩信">韩信如何功成名就但又如何身陷囹圄描述的淋漓尽致。同样,这五个字也将刘邦">刘邦的帝王心术巧妙地描绘出来,假借吕后之手,处死韩信">韩信,最后内心的复杂心态惟妙惟肖。不得不说,伴君如伴虎,飞鸟尽良弓藏啊!

参考资料:《题韩信">韩信庙》《史记》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