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兵马俑发掘时,一尊将军俑压着一把剑,搬开后发生这样的神奇一幕

兵马俑发掘时,一尊将军俑压着一把剑,搬开后发生这样的神奇一幕

来源:历史知识网

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所以自称“始”皇。秦始皇">秦始皇经过数十年的征战,灭掉了六国,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所以他觉得自己是中国历史是最伟大的皇帝,陵墓也应该与众不同,要空前绝后。

于是秦始皇">秦始皇这个残暴的君王,在没有统一六国之前,就不顾天下劳动人民的疾苦和死活,进行陵墓的建造。

他首先派出一千多人,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在全国各地精心选址;然后又组织300多名专家拿出多个设计方案,又用了一年时间对那些方案进行筛选和修改完善,最后才开始进行施工。

修建这个陵墓一共用了39年时间,一直到秦始皇">秦始皇死的时候陵墓还没有修好。前后动用了70多万个民工,累死、饿死、冻死和被打死的民工数都数不清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秦始皇">秦始皇陵的每块砖上都浸染着劳动人民的血泪。

秦始皇">秦始皇陵不仅在中国是空前绝后的,在全世界的皇陵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因此被列为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一个中国人,千万别太自豪了,因为在那些伟大的耀眼光环背后,是无数底层人民的尸骨。

在提到秦始皇">秦始皇陵墓的时候,我们到底是该是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而无限骄傲,还是为中国出了这样一个劳民伤财的暴君而惭愧万分、无地自容呢?是赞美劳动人民的艺术才华,还是声讨暴君与苛政?

毋庸置疑,秦始皇">秦始皇陵墓绝对是规模庞大,蔚为壮观,设计完整的皇陵。但我们看到的只是皇陵中陪葬的部分,那些兵马俑几号坑和墓葬都是其中的配角。真正的主角——秦始皇">秦始皇陵,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没有发掘,所以还没有出场,没有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因此我们要讲的这把宝剑,并不是在葬身在秦始皇">秦始皇的皇陵中,而是在作为殉葬的墓坑里。

最初映入大家眼帘的时候,发掘工作已经到了后期,工作人员在偶然间,在一尊陶俑的脚下发现了一把青铜剑。看上去好像是断剑,这是因为它变形扭曲,剑柄跟剑身显然不成比例。因此,工作人员根据经验确定它可能是一把被折断的剑。

但是因为在黄土中,工作人员只能依稀可以看见它的轮廓,不敢确定这把剑到底是怎么状况。

工作人员提议说,不管什么状况,先拿出来再说。于是大家就齐心协力把上面的陶俑搬了起来,打算把这把剑拿出来。

可是这时候奇迹出现了,这把剑在被移开身上的陶俑后,竟然像弹簧一样渐渐伸开了懒腰,像是长眠已久后忽然醒来,打了个哈欠。那意思是说,那帮工匠真够玩忽职守,把我像如来压孙猴子一样这家伙下面压了几千年,现在终于可以得见天日、恢复自由了。

可是这把剑高兴得太早了,考古工作人员看到这把神奇的剑,如获至宝,他们把这把剑拿到有关部门进行化验,化验结果叫人大吃一惊,原来这把剑的表面竟然有微量的金属铬的成分,疑似当时的工匠有意给这把剑穿上了这层叫铬的衣服,怕它受到腐蚀。

考古人员对这个结果不敢相信,科技工作者也觉得不可思议,因为金属镀铬技术是最近才出现的,是20世纪的高科技,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才发明出来,应用到工业制造上面的。

可是两千年前的宝剑竟然使用了这项技术,当然会让现代人一脸懵逼,好像这把剑是穿越到了秦朝似的。

因此国家的文物管理部门,把它珍藏于西安的秦始皇">秦始皇陵博物馆中,让全世界的游客都能目睹它的风采。宝剑虽然没有获得自由,更没有跟他的主人去南征北战,但到了博物馆里容光焕发,养尊处优,总比待在昏暗潮湿的兵马俑坑里默默无闻好的多了。

如果你有钱有时间,你就到陕西来,去西安的博物馆里亲眼瞧瞧这把宝剑。它历经沧桑,仍然寒光闪闪,冷气逼人,剑鞘做工精细,风采依旧。

去年三月份,因为听过朋友的介绍,到西安的时候,特地去展馆看了看这把宝剑。剑身目测在85公分到95公分之间,的确光亮如新。据讲解员介绍,秦代风行长剑,荆轲">荆轲刺杀秦王的时候,就因为秦王手持长剑自卫,刺到了皇宫的柱子里,拔不出来,差点丢了性命。

但从一个侧面来讲,剑可以刺进柱子,说明剑的锋利和韧性已经无以复加,秦朝的铸造技术得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确实值得我等华夏子孙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们也终于明白为什么秦国军队能所向无敌,摆平六国,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的军备先进,武器过关。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