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北魏实施残酷一项祖制以防女主干政,结果废除没多久,帝国便崩溃

北魏实施残酷一项祖制以防女主干政,结果废除没多久,帝国便崩溃

来源:历史知识网

文/格瓦拉同志

北魏起自鲜卑族拓跋部,世代与贺兰、独孤等部落联姻,由于没有一套严格、规范的首领继承制度,所以储君的择立,往往要考虑其母族势力的强弱,“母强子立”现象非常普遍。比如,北魏的创始之君拓跋珪">拓跋珪便是由母族贺兰部拥立为君的,又是在贺兰部的支持下,才开始征战四方。母族势力对拓跋珪">拓跋珪的影响,非常重要。

但等到拓跋珪">拓跋珪坐稳了位子,便开始对这种传统进行反思,以保障江山永远掌握在拓跋氏子孙手中,容不得母族操纵。而他反思后得出的结果,便是效仿汉武帝">汉武帝,一旦确立储君人选,便要杀掉太子的母亲。

汉武帝">汉武帝刘弗陵">刘弗陵为太子后,杀掉其母钩弋夫人">钩弋夫人

所以等到拓跋珪">拓跋珪立长子拓跋嗣">拓跋嗣为太子后,便立即赐死太子生母刘夫人,并规定以此为祖制,子孙后代都必须遵守(“魏故事,后宫产子将为储贰,其母皆赐死。”见《魏书·卷十三·列传第一·皇后列传》)。从拓跋珪">拓跋珪开始,这项制度一直代代流传,直到宣武帝时出现了例外,而就是这唯一的例外,最终竟要了帝国的命。这一切还要从宣武帝的皇后胡充华">胡充华谈起。

胡充华">胡充华出身豪门、天生貌美,年轻时曾做过几年的尼姑,跟着姑姑钻研佛法。胡充华">胡充华的姑姑虽然是出家人,但名利心却依然很重,见侄女奇货可居,便利用在宫中讲法的机会,通过贿赂宣武帝元恪">元恪身边的侍从,让他们向皇帝引荐胡充华">胡充华入宫。

胡充华">胡充华入宫后很受宣武帝的宠幸,没过多久便怀上了他的种。此时宣武帝虽即位多年,但一直没有儿子,这其中的原因,是后宫女子们因害怕“子贵母死”的祖制,所以只要发现怀孕,往往会在第一时间打掉。但胡充华">胡充华却跟她们不一样,不仅没有去打胎,而且每天都向神灵祈祷,希望能给皇帝生下一位皇子。

宣武帝废除祖制,没有处死胡充华">胡充华

十月怀胎期满,胡充华">胡充华果然为皇帝生下长子元诩">元诩。宣武帝在了解到胡充华">胡充华舍命生子的真相后,既兴奋又感动,所以不顾高皇后的提议,在立元诩">元诩为太子后,宣布废除野蛮的祖制,没有处死胡充华">胡充华(“冬,十月,乙亥,魏立皇子诩为太子,始不杀其母。”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四》)。

宣武帝至死都不会想到,他违背祖制的举动会给帝国带来灭顶之灾。三年之后(515年),宣武帝驾崩、元诩">元诩即位,是为孝明帝,并尊高皇后为皇太后,生母胡充华">胡充华为皇太妃。可胡充华">胡充华是个强势女人,怎肯屈居高太后之下?所以没多久便把她赶下台,三年后又将其秘密处死。在铲除高太后及其党羽后,胡充华">胡充华变成了帝国的皇太后。

胡充华">胡充华垂帘听政,成为北魏实际上的主宰

胡充华">胡充华权力欲极重,所以等到她铲除政敌后,便开始垂帘听政,将帝国大权紧紧抓在自己手中。胡太后执政五年时间后,被大宦官刘腾、妹夫元乂推翻,并幽禁在北宫五年时间,差点送掉性命。公元525年,胡太后与孝明帝联合诛杀元乂(刘腾先前已病死),然后重新垂帘听政,再次成为帝国的主宰。

重新上位后的胡充华">胡充华性情大变,不仅更加嗜权如命,在私生活方面也是异常混乱,让儿子孝明帝脸上非常难堪。与此同时,胡太后还大肆宠佛,在她执政期间,全国庙院激增至3万余所,僧尼多达200余万人。如此穷折腾,终于把孝文帝时期积攒下来的家底全部败光,弄得国穷民贫、怨声载道。

孝明帝想夺回权力,却被母后毒杀

孝明帝对母亲的施政和私生活越来越反感,于是密诏大将尔朱荣">尔朱荣领兵入洛,以胁迫太后交权。不料消息泄漏,胡太后震惊之余大发失心疯,竟伙同情夫郑俨、李神轨将孝明帝毒死,而立年仅三岁的临洮王子元钊">元钊为帝,时在公元528年(“郑俨虑祸,乃与太后计,因潘嫔生女,妄言皇子,便大赦,为武泰元年,复阴行鸩毒。其年二月,明帝暴崩。”见《北史·列传第一·后妃上》)。

胡太后的做法震惊朝野,尔朱荣">尔朱荣趁机举兵,南下攻陷洛阳,将胡太后和小皇帝逮捕并沉入黄河溺死,又将王公百官两千余人尽数杀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河阴之变”(“荣遣骑拘送太后及幼主于河阴。太后对荣多所陈说,荣拂衣而起。太后及幼主并沈于河。”引文同">文同上)。

尔朱荣">尔朱荣举兵入洛,沉杀胡太后、幼帝及百官

河阴之变后,北魏迅速崩溃,皇帝们也沦为傀儡。六年后,帝国又一分为二,也就是历史上的东、西魏,而两边的皇帝依然全都是傀儡。所以从胡太后被杀那一刻起,北魏便形同亡国。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