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曹操借刀杀孔融杀得好不好?

曹操借刀杀孔融杀得好不好?

来源:历史知识网

孔融">孔融,字文举,是孔子">孔子的第二十世孙,“融四岁、能让梨”讲的就是孔融">孔融小时候的一段经历,他幼年的时候就有异于常人的才华,成年后便成为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也是当时的建安七子之">子之一,可以说孔融">孔融在三国时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但是最后他却死在了惜才爱才的曹操">曹操手中,这不禁让人感到疑惑,如此爱才的曹操">曹操到底为什么要杀才华横溢的孔融">孔融呢?曹阿瞒何许人也,当世之枭雄也!更是历史上少有的礼贤下士的典范,何以就容不下孔融">孔融这样的一代名儒?孔融">孔融究竟是怎么惹得曹操">曹操非杀他不可?

我们不否认孔融">孔融的才华,但是乱世之中,才华可能并非当时之所需。他的主要政绩是在建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吊死问生等方面。如果专政于此也并非不可,但偏偏其又自以为是,想干点大事,但又偏偏干不成。比如他在北海曾多次被黄巾起义军和袁绍">袁绍的人马所围困,以至于《三国志》中如此记载:“不能保障四境,弃郡而去”。孔融">孔融是一个书生气很浓的人,不会当官,不会察言观色,而且脾气耿直,眼里装不进沙子,由此不知不觉就得罪了曹操">曹操。其直接表现在以下几件件事情上:

讽刺曹操">曹操

其一:《后汉书.孔融">孔融传》记载:“时,年饥兵兴,操表制酒禁,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

曹操">曹操在荒年的时候下了一道禁酒令,这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决策,可孔融">孔融倒好,发牢骚后专写了一篇《难曹公表制禁酒书》来怼曹操">曹操,列数圣哲先贤因酒而建功立业的史事和传说:大">不喝千钟酒,就不会建立太平治世;孔夫子不喝上百觚,就不会成为大圣人等等类似言语来反对禁酒,并且盛赞“酒之为德久矣!”。荒年无粮,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情况下禁酒,明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可孔融">孔融却偏要摆出一副名士书生的做派来发表高论,难道曹操">曹操能写出“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的佳句能不爱喝酒吗?只是他更认得清局势而已。

其二:建安九年八月,曹操">曹操攻下邺城,为其子曹丕">曹丕袁熙">袁熙妻甄氏。在古代,这很正常,这根本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可孔融">孔融倒好,给曹操">曹操写信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周公曹操">曹操心想我怎么没听过这个典故,于是便问孔融">孔融什么意思。孔融">孔融则捉弄似的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这就是赤裸裸讽刺曹操">曹操父子啊。

还有杨彪">杨彪一案,孔融">孔融居然公然威胁曹操">曹操“明日便当褰衣而去,不复朝矣。”

没有酒品

从这些事情上来看,孔融">孔融的书生之气太过浓厚,再加上其喜爱喝酒,酒后就会语无伦次,更是说出惊世骇俗的“亲子无亲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父亲有什么值得孝顺的,自己不过是他一时情欲的产物,母亲又有什么恩情呢,就好比一件器物暂时寄存在瓶子里,分离后跟瓶子还有什么关系呢?”这番言论就是放到今天意识也是够大逆不道的的,更何况在以孝治天下的东汉?

曹操">曹操即便宰相肚里能撑船,但也经不起孔融">孔融三番五次的无礼挑衅。“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208年9月26日将孔融">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千古,是每个中国人孩提时期的学习榜样,然而有着这样一个礼仪标签的人最后却被冠以无礼之罪而遭杀害。而且,曹操">曹操不单单借刀杀人,还把孔融">孔融的名声搞得如此臭,由此可见曹操">曹操孔融">孔融的意见不小啊!

但是,我认为孔融">孔融这些自由的言论并非是曹操">曹操杀其的理由,不忠不孝只是曹操">曹操除掉孔融">孔融的一个借口罢了,曹操">曹操非杀孔融">孔融不可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两人政治目标的对立。孔融">孔融代表的是世家大族,而曹操">曹操又侵权朝野,他们两个代表的立场就是对立的,关系又怎会好?其实孔融">孔融曹操">曹操的关系起初还是不错的,这是基于他们匡扶汉室的共同政治立场,但没多久曹操">曹操就“挟天子以令天下”,想成就自己的王霸">王霸之业,而孔融">孔融始终是汉室王权的坚定维护者,两人政治关系自此分道扬镳。

官渡之战

两人在政治局面上基本是对立形态,表现较为明显的就是:

在官渡之战前夕,孔融">孔融发表的了一席悲观言论,对曹操">曹操集团造成巨大的打击。按他的说法,曹操">曹操应该投降。孔融">孔融之所以处于曹操">曹操集团,实际上是自以追随汉献帝">汉献帝,而袁绍">袁绍又是世家大族的代表——这就是说,孔融">孔融这位大名士,实际上是希望袁绍">袁绍获胜的,以便恢复世家大族和名士的统治阶级地位。而曹操">曹操的出身,自然是身为大名士的孔融">孔融所不齿的,这也成为了孔融">孔融敢与曹操">曹操处处做对的原因之一!

并且,孔融">孔融还上书“请准古王畿制”。曹魏政治所要经营的第一步就是以魏郡为中心,以冀州为依托,谋求封国建制。而孔融">孔融偏偏上奏说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颍川、南阳、陈留、上党三海近郡,不封爵诸侯。“请准古王畿制”的意图就是为了抑制曹操">曹操扩大地盘,防止曹操">曹操自立为王,曹操">曹操要想完成伟业就必须除去孔融">孔融这块绊脚石。

祢衡">祢衡孔融">孔融都是死在了曹操">曹操手中,但二者截然不同的是:祢衡">祢衡是著名批评家,他说你不好你就杀,那是你心虚,所以曹操">曹操来了一招借刀杀人,让刘表">刘表去杀他。而孔融">孔融虽说与曹操">曹操作对,但曹操">曹操却利用他自己抛出的“亲子无亲论”,如此一来就触犯的了众怒,杀了没人说闲话。孔融">孔融之死,最主要的还是他们之间政治立场的对立,在北方形势还不稳定之时,孔融">孔融的名声又太大,曹操">曹操不便对他怎样。但等过了官渡之战,北方局面已定,曹操">曹操在着手实施他的统一大业的前夕,为了排除内部干扰,曹操">曹操便对孔融">孔融下手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曹操">曹操借刀杀孔融">孔融杀得好!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