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先入关中者王之”的“怀王之约”有什么猫腻?楚怀王其心可诛

“先入关中者王之”的“怀王之约”有什么猫腻?楚怀王其心可诛

来源:历史知识网

项梁">项梁在定陶兵败身亡之后,刚刚崛起的楚军瞬间崩溃,失去主力支撑的项羽">项羽刘邦">刘邦只能率领自己的一点亲属部队回归楚地的温暖怀抱中,并把楚怀王">楚怀王迁到了彭城。

大获全胜的章邯">章邯误以为楚军就此被打残,再也难成气候,转而将目光转向一直和长城兵团死扛的赵国,希望挟胜利之余威与长城兵团一举共同剿杀赵军,除掉赵国这个心腹大患。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章邯">章邯由于受到了传统意识的限制,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那就是他应该坚持去追击楚军,而不是急忙赶过去合围赵军。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越是对垒强大的对手,越是要讲究快、准、狠,要么不动手,动手就要把对方彻底打趴下,否则会后患无穷的。反而是实力弱小的对手,他的生死其实对于大局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完全可以慢慢打、慢慢玩。

在秦并天下的过程中,赵国一直都是秦国最难啃的骨头,燕赵子弟那股战自最后一滴血的血性让人很难彻底征服他们。秦国每次胜赵国都是惨胜,甚至还多次在赵国手里吃败仗,导致秦人对赵人是心有余悸的。所以,章邯">章邯认为只要如之前一样,把赵国这一面反秦旗帜彻底打垮了,反秦运动就不攻自破了。这便是章邯">章邯战略认识的偏差。

秦末反秦是以楚国为核心、为旗帜的,秦朝最可怕的敌人、最厉害的对手是楚人,而且秦军刚刚被楚军连败三场,也算见识了楚军的厉害,好不容易逮住机会击溃了楚军的主力,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时机,怎么能轻易放弃呢?

只能说明章邯">章邯的战略意识还是停留在传统认识的局面上,他不知道时过境迁,楚国和赵国的身份和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

章邯">章邯这次常规性的战略失误,很快就会给那个时代带来一场震耳发馈的回想——巨鹿之战,也会引发一连串无穷无尽的政治连锁反应。

楚军回到楚国之后,军事上遭此新败,政治上,新上位的楚怀王">楚怀王熊心却看到了难得的机会。

楚国政权当时的情况有点类似今天的这样一种职场状态,相当于项梁">项梁一手创立了一个公司、打下了一片市场,然后借用了“楚国”这个商标,请了熊心过来当老板。这就导致楚国政权在权力分布上不规范,实权自然是掌握在项梁">项梁手里,最高名分却被熊心拥有,两人名为上下级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相互合作关系。

现在项梁">项梁战死了,对于熊心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夺权的机会,毕竟谁也不愿意当一个空架子的摆设。不是哥们我不讲武德,而是兄弟你命太短了,你走了,我必须接收你的毕生心血。

项梁">项梁战死后,楚怀王">楚怀王开始用霹雳手段将权利抓了过来。具体的做法就是以最高领导的名义将各路义军召集到彭城,然后合并所有能够合并的军队,趁机剥夺项家军的指挥权,比如他将项羽">项羽吕臣">吕臣的军队合并,就把指挥权拿在了手里。

楚怀王">楚怀王这种夺权行动在政治上算得上是一个阳谋了,不怪别人,你们项家军的领军人物项梁">项梁已经战死了,总不能让你们项家军像私军一样代代传承吗?那还有组织吗?还有纪律吗?

项羽">项羽心里肯定不痛快,但是他要么公然造反,要么率军外出(像石达开">石达开那样),其余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公然造反,对于当时的项羽">项羽来说,条件还是十分不成熟的;所以项羽">项羽就主动申请要带兵给叔叔项梁">项梁报仇,一路向西,要彻底灭了秦朝,但楚怀王">楚怀王坚决不允许。

最后,在多方周旋和博弈之后,楚怀王">楚怀王项羽">项羽为鲁公,让他在家里好好疗养丧叔之痛,实际上就是顺利剥夺了项羽">项羽的军权。

也是在这个时候,赵国的求救团队开始一拨接一拨地抵达彭城。面对这个情形,楚国表现出了比之前赵国和齐国更高的革命觉悟,并没有局限于刚刚的大败,而是果断地将国内所有能动的兵力,全部划拉了一遍,重整出了一支队伍北上驰援赵国!

楚国这个战略决定是无可非议的,毕竟合作打怪的游戏,没有点唇亡齿寒的觉悟,最后都难免会被怪物各个击破。

但是,楚国这次的战术安排却是很有猫腻的。

第一,北上救赵的军队并不是由最能打的项羽">项羽领军的,而是以宋义">宋义为上将军、项羽">项羽为次将、范增">范增为末将。

第二,当初项羽">项羽提议要向西直击关中,但是楚怀王">楚怀王拒绝了,这次却以西拓土地、牵制秦军主力为由,派刘邦">刘邦单独领一支部队往西打。

第三,为了鼓舞士气、振奋军心,楚怀王">楚怀王还给出了“先入关中者王之”的承诺,也就是历史上的“怀王之约”。

这三点,单独拎出来,每一条看起来似乎都说得过去,但是,若把前因后果串联到一起,就不难发现,这特么全是针对项羽">项羽的,没有一条是能让项羽">项羽想得通的。

咱们一条一条地来分析,看看上位者的政治套路有多可怕?

首先第一条,以宋义">宋义为上将军、项羽">项羽为次将、范增">范增为末将。这一条的意图其实很明显,就是要限制项羽">项羽的军权。

宋义">宋义这个人原来也是项梁">项梁的部下,但不是嫡系,后来应该是向楚怀王">楚怀王投诚了。这个人军事水平怎么样不知道,但是恶心项羽">项羽的本事是真给力,在不久的巨鹿之战他因此丢了性命,也算是给领导纳了投名状。

范增">范增这个人很神秘,出道就是七十来岁了,先是建议项梁">项梁迎回熊心当楚王,然后一直活跃在楚国政治核心队伍中,大抵是楚国遗留的保皇派或者传统的士族阶级。这次以末将军的身份把项羽">项羽夹在中间也是很有讲究的,说明他分量很重,但也不完全是倒向楚怀王">楚怀王而彻底与项家决裂的人。

以彻底与项家决裂的宋义">宋义为首,以模棱两可的范增">范增为末,把项家军的新核心人物项羽">项羽夹在中间,给个次将的身份,让他当个贵宾观众。伤害性不强,侮辱性极强,楚怀王">楚怀王其心可诛啦!

再说第二点,安排刘邦">刘邦带兵去拓展西路战线。这玩意在战术上也可以说得过去,牵制敌人兵力嘛!但是,实事求是地讲,秦朝的兵力真的这么容易调配,基本上也就没有你们六国旧诸侯什么事了,当时秦朝的兵力集中在赵地,你牵制谁的兵力呢?

关键是,打西线这个提议是项羽">项羽刚刚提出来的,结果被否决了。现在又拿出来当决策执行,其他人对此都表示不赞同,还是项羽">项羽表示全力支持,并愿意和刘邦">刘邦一起往西边打。

但是楚怀王">楚怀王那帮人却以项羽">项羽生性暴戾,嗜好屠杀为由,再次拒绝项羽">项羽了。说什么项羽">项羽往西线打,太残暴容易丢失民心。这个笑话有点漏洞百出了。项羽">项羽往北打就不会杀人了?总不至于说项羽">项羽与西方水土不服吧!刘邦">刘邦往西打就不会丢失民心了?这个老流氓不屠城、不杀人很多时候是因为他打不赢、没机会,看看他西进时,遇到张良">张良,一起合伙打下颍川城,他干什么了?告诉你们,就是不由分说地屠城!

讲白了,楚怀王">楚怀王这些人就是在想一点,不管这个事情对不对,只要你项羽">项羽觉得对的,那肯定就是错的;只要你项羽">项羽想干的,我就要想办法让你干不了。

最后说说第三点,“先入关中者王之”的“怀王之约”。这话表面上没毛病呀!要战士去沙场对决,舍生忘死,不抛出点奖赏和政策,怎么去鼓舞士气?这没错!但是,领导者公布一个奖励政策时,首先考虑到的应该是这个政策的相对公平性。

楚怀王">楚怀王这个政策有公平性可言吗?项羽">项羽他们往北打,刘邦">刘邦他们往西打,谁更容易入关中?往北打是要以少打多去硬抗秦军的主力,往西打是一路空虚,趁机收拢各种游击部队,谁更容易取得成功?

楚怀王">楚怀王这么做,简直就是在明目张胆地“保送”刘邦">刘邦!至于他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恶心项羽">项羽还是为了拉拢刘邦">刘邦,就不得而知了。但是,不管怎么说,楚怀王">楚怀王对于项羽">项羽是相当不厚道的。

总结前面的三点,楚怀王">楚怀王这小子别看他这么多年落魄到去放羊了,但是他的政治基因和天赋还在,逮到机会就对项羽">项羽下手,脸厚、手狠、心黑,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权力游戏玩家。

楚怀王">楚怀王虽然套路玩得好,但是运气不好,最后把自己给逼得提前领盒饭了。

他没想到,宋义">宋义根本就镇不住项羽">项羽,没过多久就被项羽">项羽反杀夺权了;他也没想到范增">范增在现实面前妥协了,与项羽">项羽表面和和美美地过日子去了;他更没想到,项羽">项羽居然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打出不可思议的巨鹿之战,让天下诸侯俯首;他还没有想到,刘邦">刘邦这表面忠厚的老小子,骨子里精明得很,并没有因为一个“关中王”的名号与项羽">项羽彻底撕破脸皮。

所以说,大家做人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玩那么多套路,总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整天算计来算计去,最后又真正赢了谁?

自以为聪明,却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其实是很多历史人物的尴尬!

楚怀王">楚怀王不是在这次“怀王之约”中耍了这么多的小心思,估计项羽">项羽也不会在推翻秦朝、分封诸侯之后,连关中大地都不要了,就赶急赶忙赶回来收拾他的老命。真是冤冤相报、一报还一报!

所以,在阅读楚汉相争的历史时,我是真心心疼项羽">项羽这个苦命孩子好长时间。这孩子在别人眼中看来,一身霸气,所向无敌,风光无限,纵横天下,但他这一辈子真没少遭罪,特别是那种被人算计的恶心与耻辱。

很多对于历史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朋友,老是说项羽">项羽太残暴、太吝啬、太专制,说人家沐猴而冠、衣锦还乡是目光短浅,说人家鸿门宴放走刘邦">刘邦是妇人之仁,说人家放弃三秦是目光短浅,说人家分封诸侯是开历史倒车,说人家弄死怀王是目无尊长,说人家四处灭火是炫耀武力,说人家乌江自刎是自视清高……其实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都不太了解项羽">项羽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回到楚怀王">楚怀王这个身上来,这个一辈子就干一件事——给项羽">项羽挖坑的领导人身上其实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东西,这种人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比比皆是的。

这种人在本质上是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小人,是不值得追随的,也是不值得追捧的。这是一只喂不饱的狼,也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小人。大家可以站在纯粹的利益角度,说他的行为逻辑没毛病,但是这种人通常没有什么好下场。

你是楚国皇室后裔,大楚政权的旗号是你们家的专利商标,谁想借用你们家的商标都要给你交管理费,这些都没有错!关键是,人家项梁">项梁叔侄辛辛苦苦打一下一片江山,然后毕恭毕敬地请你这个放羊的熊孩子回来当领导,够给你面子了吧,够尊重你们家的知识产权了吧?结果你一上位,天天就琢磨怎么把这个公司据为己有,这特么讲武德吗?

再退一步讲,人人在权力面前都是自私的,所以,在项梁">项梁去世后,你趁机收拢兵权,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人家项羽">项羽和项家的人作为打天下的人,也没有表现出过于强烈的反抗的态度呀,算是比较配合了吧,你犯得着这么不死不休,接二连三地去恶心人家吗?

再自私,再无情,毕竟没有项家人,你特么还在放羊、数星星呢,你不知恩图报也就算了,你还要对自己的恩人赶尽杀绝,这就有点过分了!

而且,为了把自己的恩人往脚底下踩,你是怎么恶心怎么来的,就更加过分了!让宋义">宋义这个项家曾经的小马仔去当项羽">项羽顶头上司,专门给项羽">项羽穿小鞋;让刘邦">刘邦这个抱项家大腿的外来人和项羽">项羽去“公平”竞争,背后搞政策倾斜……你就差没有公开宣布:只要能让项羽">项羽心里不痛快的人都是我的爱卿,只要能让项羽">项羽心里吃瘪的事都是国家大事了。

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的?所以,我们要常怀敬畏、心存感恩,虽然不说一定要做到别人敬我一尺,我就非要回敬一尺,但你至少要回敬三分吧,或者说,你至少要做到不过河拆桥吧,不把恩人当仇人去对待吧。

楚怀王">楚怀王熊心这孩子因为国破家亡,颠沛流离,长期挣扎在一种底层生活逻辑中,见识和格局是非常有限的。

这种人在落魄的时候,看着是很可怜的。但是一旦气势,其实是最容易表现出可恨的一面来的。就像当下很多暴发户的嘴脸一样,本是可怜人,一旦翻身,却恨不得想方设法地去欺诈其他可怜人,以此来维护自己的优越感、虚荣心和安全感。

职场之中,有很多突然被提拔起来的领导其实就是楚怀王">楚怀王熊心这种人,这种人天生就是当不得领导的,只要他坐上了领导岗位,十有八九会把部分搞得鸡飞狗跳的。

因为这种人早已被现实毒打过千百遍,内心的欲望和现实的苟且在他身上形成的反差太过于强烈,这种人其实已经挣扎掉了很多为人处事的底线与原则,在他眼里,唯有利益是永恒的,也唯有利益对他来说是最宝贵的。

这种人的眼睛通常只会向前看、向上看,基本上不会去反思自己与过往,去珍惜身边人和眼前人,他觉得自己以前是别人的工具,是生活的刍狗,所以他也理所当然地可以把别人变成曾经的自己。

然而,大千世界,纷乱复杂,最复杂的还是人心,但往往最需要返璞归真的也是人心。

楚怀王">楚怀王熊心团队针对项羽">项羽背后的项家而搞出的一连串动作,项羽">项羽和其他人心里真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吗?生活中,其实没有几个人是真正的傻瓜,项羽">项羽他们显然是心知肚明的,只是在现实的苟且面前,谁抱着突然就柳暗花明了的奢望,也就是说,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彻底撕破脸皮。

人和人之间为什么必须要保持最起码的尊重?并不是谁怕谁的问题,而是一种利益权衡的默契问题。当你把别人踩着脚底下,然后得意地笑的时候,一定要明白,要么这个人他是没有能力反抗你,要么是他觉得报复你的时机没到而已。

历史循环几千年,我们可以发现,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但是因果报应的主线却一直未曾更改过,屡试不爽!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永远要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线的根本原因,因为这才是历史沉淀下来的真正的大智慧。

楚怀王">楚怀王真的聪明,格局足够大,这些政治套路完全没有必要在项家刚刚遭受重创的时候去玩,完全可以等到楚国的局面完全打开之后去玩,或者等到大局已定的时候,努力去寻找一种皆大欢喜的处理办法。

当然,历史没有假设,我们终究是就事论事。说了这么多,只是希望大家透过“怀王之约”,能够追根溯源地看到一些历史现象的本质。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