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话说郑州二七区名片--齐礼阎,秦咸阳令阎乐后裔

话说郑州二七区名片--齐礼阎,秦咸阳令阎乐后裔

来源:历史知识网

郑州市二七区齐礼阎地名的变迁

齐礼阎地名中的“齐礼”,出自《论语·为政》的导德齐礼,意思是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又据今中原区闫垌村郭庄出土的唐正议大夫、礼王府长史兼光禄卿李墓志铭载:“显圣元年十月十日卒,合迁于荥阳郡城西南七里,齐村西二里,瘗茔百步之平原,礼也。”

显圣(761年三月-763年正月)是唐朝安史之乱时史朝义">史朝义的年号,共计3年。

2为郭庄

传说唐代将军阎彦翘、阎彦乐等在此屯兵驻防,镇守管城,把村名改为“留兴屯。”明正德年间修筑村寨后曾改名“齐里堡”。清乾隆">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恢复“齐礼阎”,谐音“七里阎”。

以上史志资料证实,该村历史上曾叫齐村、留兴屯、齐礼堡、齐礼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二七词典:齐礼阎社区

位于市区西南隅、嵩山南路两侧,由原齐礼阎村演变而来。齐礼阎村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汉初阎乐">阎乐居此属颍川郡,唐属荥阳郡管城县龙泉乡。明正德年间修筑村寨后改称“齐里堡”。传说明末李自成">李自成曾屯兵村内,村名遂改为“留兴屯”。清乾隆">乾隆十七年(1752年)复称“齐礼阎”,还曾称“七里阎”。清同治">同治元年(1862年),定名为“齐礼阎”至今。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该村有张爷庙会,每年腊月二十三有火神庙会。该村原有阎、刘、李三姓,到民国初期,王、郭、邢、曹、孟、苏、谭等姓先后到该村落户。村民世代以种民有田为生,素有“打不完的坷垃,缴不够的粮”之说,20世纪50年代,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大豆、红薯等粮食作物为主,农闲时近80%的青壮男村民推车或拉车进城卖本村地下的“煤土”(燃煤中的掺和物)。20世纪70年代,齐礼阎村大力发展蔬菜,种植面积达千亩以上,成为郑州市闻名的蔬菜基地。20世纪80年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兴办工厂,发展租赁业和个体业,社会总产值逐年增加,1995年人年收入达到1914元,被市政府命名为小康村”,2002年人均收入达到4200元。2006年11月9日,二七区撤销齐礼司乡建制,该行政村划归淮河路街道办事处管辖。2007年6月14日,齐礼阎村改称为齐礼阎社区居民管理委员会,村民全部转为郑州市居民。2008年全村共有33个姓氏,4552人,其中阎姓占总人口的90%,该村原辖五个村民小组,土地使用权面积1009亩。辖区位于准河路以南、长江路以北、郑密路以东、兴华街以西。

郑州二七区齐礼阎:秦咸阳令阎乐">阎乐后裔,地名出自《论语》导德齐礼

阎乐">阎乐,秦朝人,赵高">赵高的女婿,曾任咸阳令。

咸阳令,官名。秦以咸阳为京师,以内史掌治之,总领关中之地。所属咸阳县为治所在京师城内之县,置令。《史记·秦始皇">秦始皇本纪》有咸阳令阎乐">阎乐

秦二世">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九月,刘邦">刘邦攻入武关。赵高">赵高与其弟郎中令赵成和女婿咸阳令阎乐">阎乐,谋划政变。经过几番密谋,最后决定以赵成为内应,假说宫中有变,引阎乐">阎乐率兵进攻秦二世">秦二世的住处望夷宫。赵成与阎乐">阎乐受计而去。赵高">赵高阎乐">阎乐变心,将其老母劫来,作为抵押。

阎乐">阎乐只好率吏卒千余人,来到望夷宫,逼秦二世">秦二世拔剑自杀。

韩谈为秦宫宦官,与子婴共同谋划诛杀赵高">赵高赵高">赵高入宫探病子婴,韩谈一刀将赵高">赵高砍杀,并且诛灭了赵高">赵高三族。在咸阳城内示众。

子婴共在位仅四十六天,投降了刘邦">刘邦

刘邦">刘邦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一个多月后,项羽">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后,立刻杀死子婴,纵火焚烧秦宫室,并进行大屠杀。

1924年,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齐礼阎社区原址的原野,出土的唐代《阎锜墓志铭》记载:“秦咸阳令阎乐">阎乐,于汉初游宦于此,定居繁衍后代。”

墓志铭透露的信息很明确,“秦咸阳令阎乐">阎乐”,朝代、官职、姓名,指的只能是望夷宫杀秦二世">秦二世阎乐">阎乐

他在汉朝初年来今郑州做官。繁衍后代,成为郑州望族。2009年,村庄拆迁。

从历史上透露的信息来看,子婴杀死赵高">赵高,咸阳令阎乐">阎乐保持了中立。不然,韩谈和子婴的实力,斗不过手握兵权的咸阳令。况且,大家对秦二世">秦二世都无好感,自然不存在为他复仇的想法。刘邦">刘邦大军将至,争权夺利也无意义。还是相互保命要紧。所以,咸阳令阎乐">阎乐,大家把赵高">赵高灭了三族,清除了后患。就和谐地等待刘邦">刘邦过来接收了。

以后,子婴被刘邦">刘邦留了下来,等着项羽">项羽杀害,好让他更多地得罪秦人。阎乐">阎乐是秦人,在人才济济的刘邦">刘邦手下,自然难得重用,但是好歹保住了性命。

阎乐">阎乐剧照

刘邦">刘邦称帝后,阎乐">阎乐“于汉初游宦于此”,离开秦地,来到荥阳郡做官,也很正常。

阎乐">阎乐在历史上被当作诛杀主子的奸臣,冒充他的后代意义不大。所以,唐代《阎锜墓志铭》的可信度很大。

后来,宣传忠君思想,齐礼阎阎氏,也不愿意以阎乐">阎乐为祖了,清乾隆">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阎氏祖茔碑文记载:“粤稽姓氏吴太白封长子伯燮于阎邑,以邑为氏,而阎邑以始,厥后族盛于太原洪洞太行之间,始祖迁郑焉,居郑治坤隅,离城十里许留兴屯。”避开了阎乐">阎乐

那些年齐礼阎乡盛产白菜

西汉故市侯国和故市县治所:在今惠济区南阳寨,留下郑州“北阎”

大中原史记

郑州阎姓有两支主流,一支是今郑州二七区齐礼阎阎姓,为秦朝咸阳令阎乐">阎乐的后裔,为“南阎”,一支是国都位于今惠济区南阳寨的西汉故市侯国阎泽赤的后人,谓之为“北阎”,都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

故市,为古地名:西汉置故市县,治所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三十五里。高祖封功臣阎泽赤为侯国,属河南郡。东汉废。《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

如上,故市县为汉时所置,属河南郡,汉初则为故市侯国。

故市侯国国都和故市县治所,在今惠济区南阳寨社区南部的簸箕城,也就是利海托斯卡纳小区。

故市侯国第一任国主阎泽赤。

按《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所记:“故市,以执盾初起,入汉,为河上守,迁为假相,击项羽">项羽,侯,千户,功比平定侯。”

阎泽赤,最初是以执盾之卒加入刘邦">刘邦麾下,在反攻出关中之后,为河上郡太守,而后又被升迁为代理丞相,随军击项羽">项羽,立功,随被封侯。

如此,按照《史记·高祖本纪》中的记录:“二年,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韩王昌">王昌不听,使韩信">韩信击破之。於是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缮治河上塞。”

汉二年,刘邦">刘邦设立六个郡,其中河上郡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的记载。

河上郡的存在时间非常短,只是在楚汉时期因为特殊的情况而设立的。

目的是前面的记载:“缮治河上塞。”就是说,重新整修河上要塞。

【集解】记载:晋灼曰:“晁错">晁错传秦时北攻胡,筑河上塞。”

秦帝国时为了北攻匈奴,遂于此地修建河上要塞。河上郡的设立,应该就是和这个河上要塞有关,才有了阎泽赤担任河上郡太守的记录。

也就是说,刘邦">刘邦委任阎泽赤为河上郡太守,专管河上要塞的整修及管理。河上要塞应该是关中对外的一个后勤转运点,还担任对外防御的一个作用。对整个战局有很大影响的。

刘邦">刘邦在东征之前,就已经做好失败的可能了。万一失败,那么只要有河上要塞在,退可通过河上要塞防御而固守关中,进则也是通过河上要塞转运兵员及补给,以继续攻略天下。

所以,应该就是在刘邦">刘邦彭城失败后,阎泽赤身为河上郡守,对刘邦">刘邦之后的东山再起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后,刘邦">刘邦">用阎泽赤为汉政权代理丞相,随军征战项羽">项羽,以协助自己管理一部分政务。

而后在项羽">项羽败亡后,阎泽赤自然就是以功封侯:六年四月癸未,侯阎泽赤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六年(公元前201年)癸未日,阎泽赤受封故市侯,食邑千户。后设置故市县。

而至于史书后面记录的“功比平定侯”,平定侯则指的是吕后时期的齐国丞相齐受。这个人和阎泽赤都是从基层崛起,而后出任地方大员。

可惜,阎泽赤在封侯后的第三年,就去世了。

故市侯国传四世:阎泽赤——毋害——阎续——阎谷。汉武帝">汉武帝元鼎五年已巳(公元前112年),侯阎谷坐酎金,故市侯国除。东汉,故市县也被废除。

故市侯国阎氏族人成为庶民,不断迁徙,形成今郑州黄河南北阎姓。

西汉末年,有尚书令阎章居荥阳,其子阎畅长子为阎显,阎显被封为长社(今属河南省)侯。到了明朝洪武十四年,开封府原武县阎寔口人阎虎山,追随沐英">沐英傅友德">傅友德蓝玉">蓝玉等远征云南,洪武十五年编入金齿卫,授予左所总旗之职,成为阎氏奠基云南西部的始祖。

阎寔口人阎邦宁,隆庆戊辰科(1568年)进士,后迁至山西按察使司副使。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