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代王王后及四子,一段连《史记》都不敢详细记载的历史

代王王后及四子,一段连《史记》都不敢详细记载的历史

来源:历史知识网

刘邦">刘邦虽然设置很多门槛,指定相国接班人:萧何">萧何——曹参">曹参——陈平">陈平+王陵">王陵,还以白马起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临死前派周昌">周昌去保护赵王如意,派陈平">陈平去杀樊哙">樊哙,这些都没有用,因为一一被吕后破去。

刘邦">刘邦死后,西汉天下由吕后这个女人说了算,吕氏族人也迎来了高光时刻,而刘氏宗亲则进入极度危险之中。刘恒">刘恒一直置身世外呆在代地,仿佛京城杀戮不关他的事情。他有代王王后为他生下四个儿子,窦姬为他生下二子一女,他和母亲薄姬">薄姬等人一起的小日子过得倒也是蛮不错的。汉文帝">汉文帝的孝在历史上也是出名的,《二十四孝》中有他的典故。

吕后一死,西汉这帮功臣就纷纷起兵诛杀诸吕,杀完诸吕之后怎么办?

这个时候功臣就在商议了怎么处置汉惠帝的四个儿子——汉少帝及梁王、淮阳王、常山王。他们一口咬定这四个孩子不是汉惠帝生的,那是吕后抱养来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说法呢?因为有先例。

汉惠帝死后,刘恭">刘恭成了皇帝,不过刘恭">刘恭这孩子很天真,肚子里藏不住什么东西。

孝惠崩,太子立为帝。帝壮,或闻其母死,非真皇后子,乃出言曰:“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我未壮,壮即为变。”——《史记吕后本纪》

吕后一听到他以后要报复,就先下手为强将其幽闭而亡。正因为有这个先例,这些功臣也担心现在将诸吕杀得这么厉害,等这四个孩子长大之后,说不定会对这些功臣进行报复,于是这帮人一口咬定这些都不是汉惠帝的儿子,只是吕后从哪里弄过来的。

因为吕后的确将刘恭">刘恭弄过来,这种可能性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后来这四个孩子都">子都被杀掉了。刘邦">刘邦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嫡长子一系居然被自己这帮老朋友杀得一干二净。当然他庶长子刘肥">刘肥这一系倒是保存完好。

京城血战之后,大家开始商议立谁为皇帝。商量的最终结果是大家共同拥护代王刘恒">刘恒为皇帝。刘恒">刘恒就是汉文帝">汉文帝。《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本来是道可道非恒道,因为避讳汉文帝">汉文帝的名字才改为常。

说白了立刘恒">刘恒是因为他好控制,仁厚。

刘恒">刘恒进京当皇帝前后一段时间发生一起比较奇怪的事情。

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史记外戚世家》

刘恒">刘恒的正妻,代王王后在刘恒">刘恒没有当皇帝时就去世了。刘恒">刘恒当了皇帝之后,刘恒">刘恒的四个嫡子都">子都死了,而且病死的。

这件事情就比较怪异了,司马迁">司马迁就记载了这么一句话。

《史记·梁孝王世家》中干脆说汉文帝">汉文帝有四个儿子。

孝文帝凡四男:长子曰太子,是为孝景帝;次子武;次子参;次子胜。

对于代王王后的四个儿子根本没有提,显然有刻意回避之意。

按道理汉文帝">汉文帝当皇帝之后,王后应该是代王王后,太子也应该是四子中的一个。结果汉文帝">汉文帝当皇帝之后,当皇后的窦姬。窦姬原来不是正室,只是宠姬。

实际上汉文帝">汉文帝更喜欢的不是孝景帝,也不是刘武">刘武,而是刘胜">刘胜(揖)。

有意思的是刘揖">刘揖的母亲是谁也没有记载,只记载汉文帝">汉文帝特别喜欢他,派贾谊">贾谊去辅佐他。结果刘揖">刘揖从马上下来摔死了,贾谊">贾谊也因此抑郁而终。刘揖">刘揖死后,梁国才由刘武">刘武继任。

代王王后的四个儿子如果只病死一个那可以理解,为什么一口气病死四个?难道有传染病?

如果有传染病,也不至于仅仅死这四个,其他人为什么没波及?

为什么是汉文帝">汉文帝当皇帝之后,这四个孩子去世了?

理论上来说汉文帝">汉文帝当皇帝之后,医疗资源更为丰富了,孩子更有保障了,为什么反而四个一起去世?

细细想来这中间的确是有一段历史被尘封掉了。

有人猜测是汉文帝">汉文帝干的,汉文帝">汉文帝有这个动机吗?

我们来看汉文帝">汉文帝对自己儿子的态度。

汉文帝">汉文帝与窦氏所生的孩子是汉景帝">汉景帝刘武">刘武,这两个人行为并不怎么端正,经常违规。

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於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兒子不谨。”——《史记·张释之">张释之冯唐">冯唐列传》

司马门是不能乱走的,当时被张释之">张释之制止了,最后汉文帝">汉文帝是免冠称谢,显然将这个责任归于自己,而不是责骂自己的儿子。

汉景帝">汉景帝在当太子时,失手将吴国太子打死,汉文帝">汉文帝也并没有怎么处分他。

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汉文帝">汉文帝对孩子还是很宠爱的,在知常容看来汉文帝">汉文帝下手的可能性不大。

我们再来看几件事情。

当时周勃">周勃等人请汉文帝">汉文帝入京当皇帝,这本是好事情,但汉文帝">汉文帝很纠结。为什么?

因为大部分人都劝他不要去,很可能是一个圈套,当然中尉宋昌则是力劝去,无风险。

汉文帝">汉文帝当上皇帝之后,大臣对汉文帝">汉文帝说应该早立太子,此处怪异的是汉文帝">汉文帝提了一个问题说没有必要非得立我的儿子为太子。

诸侯王宗室昆弟有功臣,多贤及有德义者,若举有德以陪朕之不能终,是社稷之灵,天下之福也。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於子,非所以忧天下也。朕甚不取也。——《史记孝文本纪》

父传子已经成为大家接受的权力传承,汉文帝">汉文帝为什么不愿意这样?立太子自然是在汉文帝">汉文帝的儿子中选,为什么汉文帝">汉文帝却说不需要在我儿子中选,可以在诸侯王等人中选也可以。难道真的要实行三皇之时的禅让制度和举贤制度?

汉文帝">汉文帝登基之后就选21岁的贾谊">贾谊任太中大夫,当时贾谊">贾谊提出“遣送列侯离开京城到自己封地的措施”,结果汉文帝">汉文帝受不了周勃">周勃灌婴">灌婴、东阳侯、冯敬">冯敬等人的压力反将贾谊">贾谊派往长沙,等于变相流放。

贾谊">贾谊虽然走了,但其策略却被汉文帝">汉文帝实施了,周勃">周勃就因为这个回到了封地。

这帮老臣死的死,削权的削权,他们的势力大减时,贾谊">贾谊被弄回来了,这是一种巧合吗?

将这些事情都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发现汉文帝">汉文帝刚做皇帝时,他很可能就只是一个傀儡,任何决策对他来说都很困难的。因为大权还在这帮老臣手中。

这帮老臣杀红了眼,连当年的好友樊哙">樊哙的老婆吕媭">吕媭都不放过。如果说吕媭">吕媭是吕后的妹妹,不放过还有理由,那么樊哙">樊哙的儿子总可以放过吧。实际上这帮人将樊哙">樊哙樊伉">樊伉也杀了。但是樊哙">樊哙的女婿刘泽">刘泽却没有任何事情,还改封燕王。

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诛杀是有选择性。

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史记吕后本纪》

假设这个猜测是对的话,那汉文帝">汉文帝真的是厉害,一开始连孩子都">子都保不住,最后还可以成为一代明君,开创“文景之治”,还天下富裕。

他对这帮功臣也没有清洗。为什么这四个孩子会被杀?有人猜测问题出在代地王后,有人说代地王后姓吕?

以前这些只是推测,只是根据这些实据进行推测,并非就是历史真实。假设这些推测都是对的,那知常容对汉文帝">汉文帝只能说一声:

厉害!

佩服!

但这一段历史并不光彩,一个皇帝连儿子都">子都保不住,怎么说都说不过去。司马迁">司马迁在记载时对代王王后的死用的是“卒”,显然也是降格使用了,对她的四个儿子也只能用病死来替代。其实司马迁">司马迁能将这个记载下来已经很出格了,冒了很大的风险了,因为这是朝廷禁忌。正如《三国志》中刘封">刘封的资料很少一样。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