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若是刘封在上庸听孟达的话,投降了魏国,他的待遇会如何

若是刘封在上庸听孟达的话,投降了魏国,他的待遇会如何

来源:历史知识网

刘封">刘封的悲剧

刘封">刘封是罗侯寇氏之子。刘备">刘备刚来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时,因为还没有子">有子嗣,加上这时候他年纪也已经一大把,所以为了防止绝嗣,就把刘封">刘封收为养子。从封建礼法来说,刘封">刘封虽然不是刘备">刘备亲生的,但是既然已经成为养子,那么就和嫡子一样,具有继承权。

可惜后来刘备">刘备在荆州的时候,又有了刘禅">刘禅刘备">刘备也是一个凡人,他称王时,还是选了刘禅">刘禅这个亲生骨肉,刘封">刘封被封为副军将军,派往上庸任职,远离了蜀汉的权力中心,更别提继承刘备">刘备的基业了。

而对于刘封">刘封来说,他的悲剧还不仅于此。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包围樊城时,因为前线兵力不足,曾经要求驻守上庸、房陵、新城等地的刘封">刘封孟达">孟达发兵相助。可是刘封">刘封孟达">孟达却以三地新定,不可轻易分兵为由加以拒绝。关羽">关羽不得不从江陵抽调兵马北上,结果导致后方空虚,被吕蒙">吕蒙偷袭占领,关羽">关羽也因此兵败身亡。

刘备">刘备知道这事以后,大为动怒。孟达">孟达担心会因此获罪,又恰逢此时刘封">刘封因为琐事不和,时有纷争,刘封">刘封更是强占了他的仪仗,孟达">孟达干脆带着部下直接投奔了曹魏,封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平阳亭侯。此外曹丕">曹丕还命夏侯尚">夏侯尚徐晃">徐晃配合孟达">孟达,出兵夺取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并将三郡合并为新城郡,孟达">孟达出任新城太守一职,继续镇守三地。

会羽覆败,先主恨之。又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魏文帝善达之姿才容观,以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以〕达领新城太守。

孟达">孟达叛逃曹魏以后,曾经给刘封">刘封写信,说他身为刘备">刘备的养子身份尴尬,留在蜀汉日后必有大祸,不如更自己一起投被曹魏,但是被刘封">刘封拒绝。等到刘封">刘封孟达">孟达击败,逃回成都以后,诸葛亮">诸葛亮认为刘封">刘封性格刚猛,一旦刘备">刘备不在人世,势必难以驾驭,不如借这个机会将他除掉。最终刘封">刘封被赐死,临死前他叹息说“我后悔不听孟子">孟子度的话。”

可以说,刘封">刘封就是因为刘备">刘备养子这个敏感的身份,才逼得刘备">刘备诸葛亮">诸葛亮将他杀死,算是一个悲剧了。

那么刘封">刘封要是听了孟达">孟达的话,改投曹魏的话,待遇会如何呢?

三国时期,各国为了壮大自身势力,分化瓦解对方,其他国家将领前来归降的话,都是非常欢迎,加以重用。像汉中之战时,曹操">曹操手下的校尉王平">王平投降了刘备">刘备,就被升为牙门将、裨将军,连升数级。

而且曹丕">曹丕这个人比较好面子,喜欢炫耀自己的成就,对于来降的将领也是特别礼遇。像前面说的孟达">孟达降魏以后,就升官封侯,还能镇守边疆。夷陵之战时黄权">黄权不得已降魏,曹丕">曹丕也是封他为镇南将军,育阳侯,侍中,后来更是一路高升到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成为第一个开府的大臣。

孟达">孟达在降魏之前是刘封">刘封的副手,地位还在刘封">刘封之下。黄权">黄权的官职是镇北将军,倒是比刘封">刘封的副军将军高一些。但是刘封">刘封刘备">刘备的养子,按照封建礼法来说,相当于刘备">刘备的嫡子。如果他叛逃曹魏,政治上的影响就远非黄权">黄权孟达">孟达可以比拟了。曹丕">曹丕哪怕只是为了打击蜀汉人心士气,千金市骨,树个典型,也势必会破格授予刘封">刘封高官,封侯自然也不在话下。

但是孟达">孟达能受重用,除了他是蜀汉叛逃而来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曹丕">曹丕欣赏他的言谈外貌。而黄权">黄权能一路高升,则是因为他虽然被迫降魏,但是不忘旧主,为人坦荡,曹丕">曹丕赏识他的为人。

相比之下,刘封">刘封为人性子刚猛,不够圆滑,未必对曹丕">曹丕的胃口。而他作为刘备">刘备养子却叛蜀投魏,也难以让曹丕">曹丕对他的为人放心。加上刘封">刘封毕竟只是个养子,又早就被刘备">刘备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放在了上庸这样的偏僻之处,实际在蜀汉集团内部影响力不大,对于曹魏和蜀汉的正面争斗中,能发挥的作用有限。

结语

所以曹丕">曹丕可能会授予刘封">刘封高官厚禄,但是不会真正加以重用,纯粹作为一个摆设放在那,实权恐怕就不如孟达">孟达黄权">黄权了。总体来看,刘封">刘封作为刘备">刘备的养子,这个特殊的身份无论在蜀汉还是曹魏,都是一个无法摆脱了烙印。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