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周瑜临死前说:此人不除,东吴必危!孙权不听,12年后险被灭国!

周瑜临死前说:此人不除,东吴必危!孙权不听,12年后险被灭国!

来源:历史知识网

三国有很多神话,一代帅哥周瑜">周瑜曾经创造了一个,即赤壁之战。但是周瑜">周瑜创造的这个成绩被罗贯中">罗贯中献给了另一个三国帅哥诸葛亮">诸葛亮,不过好在很多小伙伴都是看过《三国志》的,所以这个误会至今已经不是那么明显。当然单纯看《三国演义》的小伙伴其实只要细心,也会发现在演义中,这个秘密其实被一个大嘴巴给吐露出来过,此人就是零陵太守刘度">刘度手下的号称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邢道荣">邢道荣——当时诸葛亮">诸葛亮带着大军取攻打零陵,邢道荣">邢道荣带兵出战迎敌,他见到诸葛亮">诸葛亮后,两人曾经先打了一会嘴官司。一开始诸葛亮">诸葛亮也喜欢吹牛,说你不知道我是谁吗?我火烧赤壁等等之类。岂料邢道荣">邢道荣是个喜欢了解天下大事或新闻的人,他什么都知道,竟然来了一句“赤壁之功乃是周瑜">周瑜之谋,你诸葛匹夫来这吹什么牛逼啊?”一句话噎得诸葛亮">诸葛亮狼狈退回军中。

在此,我们也基本都知道,赤壁之战的胜利,乃是帅哥周瑜">周瑜之功,并非帅哥诸葛亮">诸葛亮之功,因为在诸葛亮">诸葛亮出山后,跟着刘备">刘备的前期,他的形象或功劳基本是比较模糊的。在此,暂且抛开诸葛亮">诸葛亮不说,我们且看周瑜">周瑜

周瑜">周瑜对于东吴而言,可谓是元老级别的肱股之臣,他不但是孙策">孙策开创东吴基业时期的元老,更是孙权">孙权继承基业之后,帮助其守护基业的核心人物。所以,周瑜">周瑜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前,他的出发点应该来说都是忠心耿耿为东吴孙氏基业考虑的。但是周瑜">周瑜在死前最后一次为东吴孙氏基业所做的考虑,或者提出的建议,虽具有长远看法,但却未被东吴的新任掌门人孙权">孙权所采纳。那么周瑜">周瑜死前的这个建议是什么呢?

周瑜">周瑜在病重期间,也就是死前的短暂时日中,给孙权">孙权写了一封遗信,这个在《三国志周瑜">周瑜鲁肃">鲁肃传》中有记载:“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其实意思很简单,或者说意思很明白,就是目前对于我们东吴来说,敌人有两个,一个是明显的敌人,即曹操">曹操,而另一个敌人则是半隐藏状态的,即刘备">刘备曹操">曹操虽是强敌,但是他北边的地区还不安定,所以暂时无心南顾,就算他派兵南来,我们仍然能够借助优势水军抵抗。这个敌人比较明显,他的一举一动,我们都能看得见,也能预见,更能预防。但是另一个半隐藏的敌人刘备">刘备则不然,留在身边,犹如养虎。而刘备">刘备既然是老虎,必然要吃人的,此刻时机不利于他,看他怪温顺,如果一旦机会有利于他,他就会立马张开大口,反咬我们。天下的事情没有定数,一切都是未知,这时候我们应该赶紧自我强大,而不是养虎为伴。——因为“此人不死,东吴必危”——但孙权">孙权不听,12年后险被灭国。

其实我们看三国,就会发现,真正看穿刘备">刘备的只有三个人,其一是曹操">曹操曹操">曹操认为刘备">刘备是天下枭雄,而当时的刘备">刘备不过是一个惨败的流浪之犬;其二是吕布">吕布吕布">吕布在死前一语戳穿刘备">刘备的虚伪;其三则是周瑜">周瑜周瑜">周瑜也把刘备">刘备看得明明白白。

在此插一点演义中的情节,在史载中没有记载,但是演义的补充其实可以理解为史载的艺术化延伸。这一情节就是刘备">刘备来东吴娶媳妇的时候,周瑜">周瑜设计要赚刘备">刘备,当然方法是两个,一个是色诱,毁其心志,另一个则是斩草除根。当然这两个方法都不能算是君子作为,但是却足见刘备">刘备之老虎之态,已经被周瑜">周瑜看得太清楚,以至于到了不除掉就难以安心的地步了。

其实在史载中,刘备">刘备来东吴“借荆州”的时候,周瑜">周瑜曾建议孙权">孙权软禁刘备">刘备。这个建议倒是像君子之">子之风,应该是比较可信的。因为刘备">刘备这样的人,到底是该杀还是该留,不但孙权">孙权面临过这个难题,在之前的曹操">曹操也曾面临过这个难题。当时曹操">曹操手下的谋士有的建议不可杀,要重用,而郭嘉">郭嘉则建议杀掉。后来曹操">曹操没有听从,因怕影响人心对他的评价,所谓的舆论也。但结果,比舆论更可怕,曹操">曹操稍微一不留神,刘备">刘备就从他眼皮底下不但带走了他数万大军,还杀了他的徐州守将车胄">车胄将军,同时也直接夺走了曹操">曹操辛辛苦苦打来的徐州。这可谓是血的教训,相比周瑜">周瑜应该会对孙权">孙权说这一起案例。因为这毕竟是三国时期很有名的反咬一口新闻事件。

可惜的是,不管周瑜">周瑜如何摆事实讲道理,对孙权">孙权陈述不可留刘备">刘备的理由和根据,但孙权">孙权都没有听从,因为孙权">孙权听从了另一个人的建议,即鲁肃">鲁肃。这样以来,刘备">刘备不但活下了下来,还从孙权">孙权手中借走了荆州的核心地盘南郡。表面上看,刘备">刘备在南郡似乎成了曹操">曹操进攻南方的第一战,但实际上曹操">曹操并未进攻之前,刘备">刘备已经借助南郡之优势地理开始腾飞了,他飞往西川而去。

刘备">刘备的老虎之姿一旦展开,真的是一发不可收拾,很快就夺取了广大的益州之地,其实这也是孙权">孙权梦寐以求的地方,甚至在刘备">刘备入川之前,孙权">孙权还天真地想和刘备">刘备共同去开发那一块蛋糕呢。可惜孙权">孙权没有玩过刘备">刘备,这块蛋糕的完整版最终归属刘备">刘备所有。因此,这时候,孙权">孙权才意识到周瑜">周瑜的遗言是多么牛、多么有远见,可惜说什么也没用了。孙权">孙权一恼怒,就趁关羽">关羽攻打樊城的时候,偷袭了荆州南郡等地盘。

于是,结果是这对盟友因荆州而结盟,最终又因荆州为结仇。因关羽">关羽之死,刘备">刘备迁怒于孙权">孙权,实际上,刘备">刘备迁怒的底牌应该是荆州这块地盘被孙权">孙权夺走了。之后,刘备">刘备就在公元222年,也就是他称帝的第二年,举国之兵攻打东吴。按照刘备">刘备的想法,是要借助蜀国的胜利之师一举歼灭东吴,实现与北方曹操">曹操的南北对抗。

孙权">孙权一开始听说,其实是非常害怕的,因为根据一些资料来看,东吴的兵力似乎不是那么强的,能够出动的兵员似乎也不是特别多。因此,孙权">孙权召开紧急会议,但是能够担当迎战刘备">刘备的人几乎没有,最后还是搬出了陆逊">陆逊,幸好有陆逊">陆逊,如果没有陆逊">陆逊的话,东吴的结局真的不好说。因为刘备">刘备的兵锋前期非常犀利,已经攻破吴国的防线,进入了东吴之国境了。

但是结果天意弄人,刘备">刘备的胜利之师最后不是被打败的,而是被陆逊">陆逊一把火被烧惨的。倘若陆逊">陆逊没能用火攻,其结果真的是堪忧。这前后的过程正应了周瑜">周瑜死前那句话:此人不死,东吴必危。而周瑜">周瑜死到刘备">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前后正好12年时间(周瑜">周瑜去世是公元210年,刘备">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是公元222年)。而此战的结果,也让孙权">孙权为自己此前的“不听”冒了一头冷汗。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