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风起陇西》还是没撑住,大结局有点垮,沉迷于个人英雄主义!

《风起陇西》还是没撑住,大结局有点垮,沉迷于个人英雄主义!

来源:历史知识网

《风起陇西》的大结局,尽管看起来悲壮万分,但实际上是有一点垮的。

原本杨仪">杨仪和冯膺的计划马上就要大功告成了,既可以让陈恭取得郭淮">郭淮的信任,又能够顺便扳倒李严">李严。万万没想到,陈恭不仅没有除掉荀诩,而且还刻意将其给放跑了。从而致使计划只成功了一半,李严">李严的确是垮台了,但陈恭也牺牲了自己。

客观而言,这样的剧情安排,实际上并不符合陈恭这个角色的人物设定。

陈恭不忍心杀荀诩可以理解,毕竟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是合理的。可陈恭故意放跑荀诩,并且诱导其将自己逼上必死之路,显而易见是说不通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一,陈恭之所以不愿意活下去了,主要原因是翟悦之死。翟悦的死让陈恭陷入了深深地悔恨之中,悔的是自己为什么要从事情报工作,恨的是眼睁睁看着心爱之人死去却无能为力。

既然这份悔恨让陈恭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那么其应该对这样的痛苦深有体会。可以肯定的是,当荀诩得知事情的全部真相,所要承受的痛苦绝对不在陈恭之下。既然如此,即便陈恭非要自我了结,为什么一定要假荀诩之手呢?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陈恭是不可能刻意放跑荀诩的。等到事情尘埃落定之后,再将整个计划告知荀诩,让其暂时隐姓埋名蛰伏起来。至于陈恭,非死不可的话有很多种选择,但绝对不应该把荀诩牵扯进来。诚如前文所说,两人有着深厚的感情,故而陈恭必然希望荀诩能够活下去且活得开心。

死也要死得其所

其二,陈恭对蜀国的忠心,已经超越个人的爱恨情仇。在没有确认冯膺“出卖”自己父亲是奉命行事之前,对于陈恭而言,冯膺就如同杀父仇人一般。可即使这样,陈恭也一直在任凭冯膺驱使,坚决执行由杨仪">杨仪和冯膺策划的计划。

由此可见,陈恭是一个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者,死也要死得其所。换而言之,陈恭即便要死,也会让自己的死有利于蜀国。可《风起陇西》的大结局却恰恰相反,冯膺活、陈恭死,等于让杨仪">杨仪和冯膺的反间计付诸东流。

如此一来,至少让蜀国失去了一次重创魏国的机会,本质上是不利于处于劣势的蜀国。一旦反间计成功,陈恭起码可以向郭淮">郭淮传递一次事关重大的假情报,这份假情报最低限度也能够让魏国在战场上吃一次大的败仗。

作为一名情报工作者,陈恭不可能不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陈恭的死法就显得愈加莫名其妙了。不仅损害了蜀国的利益,而且还硬要把跟自己最为要好的荀诩牵扯其中,让对方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结语

总而言之,陈恭不是不能死,但一定要死的有价值。道理很简单,其是心思缜密的情报工作者,选择死亡之前也必然会有一番盘算。基本原则是不能违背自己的信仰,让自己所关心之人能够过得尽量好一些,不可能为了死而死。

《风起陇西》为陈恭设计的大结局,过于沉迷于个人英雄主义了,一个人背负所有秘密默默地死去。悲壮是够悲壮,但不合理是真不合理,很可惜在结尾时没有撑住!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