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央视正在热播《风起陇西》,天水关里故事多

央视正在热播《风起陇西》,天水关里故事多

来源:历史知识网

小编的话:

街亭失守,北伐失败。情报泄露,烛龙暗藏!谍者惊心博弈,幕后何人布局?历史+悬疑+谍战,“三国版谍中谍”正在央视电视剧频道(CCTV-8)热播。该剧讲述了在英雄辈出的三国年代,一群不被乱世聚焦的小人物在秘密情报线上生死角逐,谱写出的一段传奇故事。借此大家正在关注三国故事的时候,天水在线推出发生在天水的三国文化。

三国时期,天水是蜀魏争夺的战略要地,六出祁山、痛失街亭、智收姜维">姜维、木门伏击、空城退兵、九伐中原等战例都发生在这里。三国文化是蜀汉诸葛亮">诸葛亮姜维">姜维北伐曹魏在天水留下的历史文化痕迹,主要有街亭、祁山、天水关、铁笼山、木门道、诸葛军垒等。

【天水关】

(天水关)

(铁堂峡天水在线2011年2月9日摄)

(铁堂峡)

三面临山的三国古战场天水关,距天水市区不到50公里,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天水镇,和陇南地区相邻,一直是战略要地。此地有一个叫铁堂峡的峡谷。相传诸葛亮">诸葛亮曾在这里计伏姜维">姜维,后来姜维">姜维为抵抗魏军,以铁堂峡为军事要塞,与魏军形成对峙局面。

史载,诸葛亮">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曾被天水中郎将姜维">姜维识破计策。姜维">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城人,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足备,堪称当世之英杰。诸葛亮">诸葛亮亲自提兵直抵城下,半夜又遭袭击,诸葛亮">诸葛亮不禁叹道:“兵不在多,而在人调遣。此人真将才也!”后诸葛亮">诸葛亮用妙计收伏姜维">姜维,执姜维">姜维手道:“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随即,天水郡、安定郡、南安郡叛魏降蜀。

诸葛亮">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姜维秉承诸葛遗志,殚精竭虑,九伐中原,最后落得国破身亡。在天水关的铁堂峡内,地形曲折蜿蜒,沟壑纵横,怪石嶙峋。据介绍,天水关以西数十华里的川谷地带曾是秦人的发祥地。在殷商晚期,秦的祖先就“在西戎,保西垂”。三国时,这里依然聚集着羌、戎等族。姜维">姜维也因为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而在北伐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在,天水关除有姜维">姜维衣冠冢外,还有姜维">姜维祖茔、姜维">姜维堡、躲箭石、插旗石等与三国有关的地名。

秦州古道铁堂峡

王钰

(铁堂峡天水在线摄)

铁堂峡位于秦州区八十华里以外,两壁对峙,怪石嶙峋,地势奇特,险峻异常。古时,这里曾是秦州通往蜀地的一条官道,也是兵家必争之战略要道。

相传后汉姜维">姜维任曹魏天水郡参军时,曾在这里把守天水之关口,诸葛亮">诸葛亮攻魏时,二次偷袭取道未成,后智收姜维">姜维归了蜀,才打开了此关口。又传峡内原有一庄,名曰铁堂庄。清乾隆">乾隆时撰的《秦州新志》载:“铁堂庄相传后汉姜维">姜维故宅,四山环抱,中一孤冢,传为维祖莹">祖莹”。《元一统志》徐銮也曾写《铁堂庄》说:“乱山深处一茅庐,原是姜公旧隐居……”入峡不到十华里,有一马平川,周围四山环抱,似一座无壕的城堡,传原铁堂庄就在这北山脚下。姜维">姜维曾在这里安营扎寨,峡口南是一条窄而长的“门沟”,沟口设有“铁门拴”,敌方不识机关步步诱入便锁门遭伏击。又传南宋名将吴玠">吴玠与弟吴磷以步制骑的战术,将部分金兵引入谷内的“城堡”伏击,从而取得了“仙人关”(今徽县虞关)重大战役的胜利。“城堡”北山一石壁上有模糊字迹,据传这是记载宋金鏖战的情形,但因年代久远已无法考证。河滩有一奇形怪石,人称“躲箭石”,传说姜维">姜维归蜀后,用此石躲过魏兵飞蝗般的箭矢,石上斑斑箭痕,至今可见。

峡谷石径山道,崎岖蜿蜒,悬崖下是湍流不息的大河。当年杜甫">杜甫携带家眷,从秦州起程入川,途经险峻的石峡时,写下了著名的铁堂峡纪行诗。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