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被夸张的几场战斗,原来这些三国猛将并没有传说中的这么神

被夸张的几场战斗,原来这些三国猛将并没有传说中的这么神

来源:历史知识网

三国时期有很多令人津津乐道的战斗,比如关羽">关羽阵斩颜良">颜良张辽">张辽"八百破十万";甘宁">甘宁百骑劫营;文鸯">文鸯单骑退敌。这些人物被视为三国时期最勇猛将领之列,其实从他们整个军事生涯来看,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以上这几个战例却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传奇程度,被曲解、被夸张甚至是被虚构出来的。下面小编就还原一下这四场战斗的本来面目。

关羽">关羽颜良">颜良是《三国志》记载唯一一场武将单挑?

关羽">关羽颜良">颜良这场战斗非常经典,发生在"官渡之战"中的局部战役——"白马之战"。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袁绍">袁绍大军南下,派沮授">沮授郭图">郭图淳于琼">淳于琼颜良">颜良等人进攻白马,东郡太守向曹操">曹操求援,关羽">关羽(当时已经投降曹操">曹操)作为援军赶到白马,发现颜良">颜良的麾盖并对其进行刺杀活动,成功杀死颜良">颜良。《三国志·蜀书·关羽">关羽传》中仅记载关羽">关羽两次军事上的高光表现,"白马之战"的第一个。

关羽">关羽传》的原文非常漂亮:"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慨然有古壮士之风。由于这个记载,让很多人误以为是关羽">关羽单枪匹马在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甚至还有"关羽">关羽颜良">颜良是《三国志》记载唯一一次武将单挑"的说法。

然而在真实的"白马之战"中却不是这样,首先关羽">关羽并非"白马之战"的唯一功臣,在交兵之前就有荀攸">荀攸献计,分奇兵吸引白马围军;在具体的作战中,也是关羽">关羽张辽">张辽徐晃">徐晃等人一同参战,不过关羽">关羽注意到并杀死颜良">颜良,成为"白马之战"的首功。虽然关羽">关羽的表现确实勇武,但是从性质上来看,关羽">关羽颜良">颜良黄忠">黄忠夏侯渊">夏侯渊张辽">张辽蹋顿">蹋顿没有明显区别,谈不上所谓"唯一",也并非单挑。

张辽">张辽"八百破十万"的水分

张辽">张辽在历史上是壮勇不减关、张的曹魏名将,最经典的战役应该是第二次"合肥之战"。就是在这场战役中,张辽">张辽一战封神,流出"八百破十万"的传说,也奠定了孙权">孙权"孙十万"在三国人物评点食物链低端的地位。那么张辽">张辽在第二次"合肥之战"中的表现真的有这么神奇吗?其实还是被夸张了。

首先要说的是,张辽">张辽在第二次"合肥之战"中的表现确实很给力,为了提升合肥守军士气,张辽">张辽连夜招募八百死士,在第二天凌晨对孙权">孙权军队发动冲击,"杀数十人,斩二大将(其中就包括江东名将陈武">陈武关羽">关羽颜良">颜良有些相似)",直接冲到江东大军的指挥中心,把孙权">孙权吓得往山上跑;在第二次"合肥之战"的尾声,江东军队撤退,张辽">张辽又一次对孙权">孙权发动突袭,而且据史料记载差一点就追杀到孙权">孙权

从上述的内容来看,张辽">张辽似乎确实是"八百破十万",但这是压缩整个"合肥之战"的过程拼凑出来的。事实上张辽">张辽第一次以八百突袭江东大军,对江东军队的杀伤并没有特别多,只是达到振奋人心的战果,同期类似的战例有曹仁">曹仁牛金">牛金朱然">朱然守江陵,这里不详细列举;江东大军在合肥城下顿足十几日然后撤军,撤军的时候大部队先渡过逍遥津,孙权">孙权甘宁">甘宁凌统">凌统吕蒙">吕蒙蒋钦">蒋钦等人率领小股部队断后,才引起张辽">张辽的突袭,并且表现得非常狼狈。所以说张辽">张辽在第二次"合肥之战"表现突出是真的,但"八百破十万"属实也太过夸张。

甘宁">甘宁百骑劫营并不亮眼

甘宁">甘宁有来自孙权">孙权的一个评价:"孟德有张辽">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就是因为百骑劫营的表现。这件事发生在东汉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曹操">曹操孙权">孙权之间的第二次"濡须之战",其实发生在第二次"合肥之战"的前面。也就是说即便没有所谓"八百破十万"的表现,张辽">张辽在江东集团中也受到相当的重视。

第二次"濡须之战"实在是乏善可陈,甘宁">甘宁百骑劫营的表现也仅记载在他的个人传记里。大概是这样的:甘宁">甘宁作为江东军队的前锋,被命令袭击曹操">曹操的军营。甘宁">甘宁从三千前军中挑选一百多人,亲自率领这一百多人连夜到曹操">曹操军营前,破坏鹿角进入军营,对曹操">曹操军队发动突袭,等到曹操">曹操军队惊动之后,甘宁">甘宁以及这一百多死士已经撤退。

甘宁">甘宁百骑劫营的表现虽然很壮勇,但是实际上无论是战绩还是难度上,与关羽">关羽颜良">颜良,或者张辽">张辽守合肥逊色不少。首先甘宁">甘宁劫营的时间是在夜里,与"白马之战"或者第二次"合肥之战"在白天交兵的性质完全不同,而且在进入敌营之前也没有出现战斗,只能归因于曹操">曹操军营的警戒不足。

其次甘宁">甘宁劫营造成的杀伤也非常有限,《甘宁">甘宁传》记载"敌惊动","江表传"为"斩得数十级",《建康实录》为"斩数级而还",没有斩杀名将的成果,对曹操">曹操军队的士气的打击也不明显。所以从整体上来看,甘宁">甘宁百骑劫营的行为,至少在关羽">关羽张辽">张辽等人面前并不亮眼。

文鸯">文鸯单骑退敌实为《资治通鉴》虚构

网络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三国演义》中的赵云">赵云在历史上的原型是文鸯">文鸯。原因是因为赵云">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七进七出(文学作品中),在史料中文鸯">文鸯也有单骑退敌的经历,而且还是以一敌数千,往复六七回的冲杀。这种"人形高达"一般的战绩,不仅让文鸯">文鸯变成蜀汉名将赵云">赵云的原型,甚至被很多人评价为三国时期第一猛将。

这件事是曹魏正元二年(即公元255年)发生的"淮南二叛",曹魏扬州都督毌丘俭">毌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文钦,也就是文鸯">文鸯的父亲在淮南起兵反抗司马师">司马师的统治。司马师">司马师率领军队迎战。司马师">司马师利用示敌以弱的计策,引诱文钦">文钦文鸯">文鸯父子进攻严阵以待的乐嘉。文钦">文钦文鸯">文鸯进攻乐嘉失败准备撤军,司马师">司马师下令追击。文鸯">文鸯为了脱困,率领十几个亲兵击退追兵;随后司马师">司马师又派八千骑兵追击,文鸯">文鸯单枪匹马冲入几千追兵当中,杀死杀伤一百多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虽然史料中有文鸯">文鸯单骑退敌的说法,然而这种史料仅存在于宋人司马光">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中。我们都知道了解某一段历史,最原始的史料才是最有权威性的。我们从先后时间排列,来对比一下《三国志》、《魏氏春秋》、《晋书》以及《资治通鉴》对"淮南二叛"中的记载。

西晋时期的《三国志·魏书·毌丘俭">毌丘俭传》中并未记载文鸯">文鸯,仅记载文钦">文钦进攻乐嘉失败;东晋时期的《魏氏春秋》中补充文钦">文钦文鸯">文鸯策划分为两部夹击乐嘉的细节,虽然对文鸯">文鸯有"勇力绝人"的评价,但并无具体表现;唐朝时期的《晋书·景帝纪》中补充了更多细节,比如司马师">司马师因为文鸯">文鸯的挑战而引发眼疾,文鸯">文鸯以及十几个骑兵挫败追兵。但是随后司马师">司马师派出的八千骑兵就击溃文钦">文钦文鸯">文鸯父子;直到几百年后的北宋时期的《资治通鉴》中,才加入文鸯">文鸯单挑数千骑兵的内容,而且与《晋书》有明显冲突。由此可以判断,文鸯">文鸯单骑退敌的表现仅为司马光">司马光的虚构罢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建康实录》、《资治通鉴》、《晋书》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