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五虎上将的后代哪个最有出息?

五虎上将的后代哪个最有出息?

来源:历史知识网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我们在看三国历史时,看到关羽">关羽张飞">张飞在叱咤风云时,也不禁想到他们的儿子、孙子到底怎么样呢,有没有父辈的雄风呢。现在蜀汉五虎将儿子的事迹基本来源于《三国演义》。这里,不谈演义,只谈《三国志》。由于史料缺乏,他们具体的事迹难以考证,只好从他们的官职入手分析。

五虎将后代一览表:

上表中,官职俸禄是延续东汉以来的俸禄,基本符合蜀汉的官制。品级是参考的曹魏的九品中正制,和蜀国国情不完全匹配,但也可以一做参考。小编上篇文章

蜀汉官职详解:一图看透三国时期官职高低、升迁变化

中曾对蜀汉的官职做过一个详细的分析,感兴趣的可以点击看看,不感兴趣的请直接看下图中职位高低。

蜀汉官职高低一览表

也许有读者会问,仅凭官职大小并不能看出其水平高低。诚然!在讲求恩荫和世家大族地位的三国时期,出身、派系和关系一般情况下确实比能力好使。但鉴于史料实在有限,我们只有姑且假设,五虎将的后代就是靠能力拼的官职。分析出了官职的大小,也就见证了能力的高低。

我们来详细分析。由于关羽">关羽张飞">张飞赵云">赵云比较复杂,我们先说马超">马超黄忠">黄忠

“(章武)二年(马超">马超)卒,时年四十七。……追谥(马)超曰威侯,子(马)承嗣。”

——《三国志·马超">马超传》

马超">马超官至骠骑将军,位比三公,地位显赫。但他的儿子马承">马承却没有记载担任何官职,不符合常理。不过从其他史料来看,或许能发现点端倪:

“初,超未反时,其小妇弟种留三辅,及超败,种先入汉中。正旦,种上寿於超,超捶胸吐血曰:‘阖门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贺邪?’”

——《典略》

“初超之入蜀,其庶妻董及子秋,留依张鲁">张鲁。鲁败,曹公得之,以董赐阎圃">阎圃,以秋付鲁,鲁自手杀之。”

——《典略》

“(马超">马超)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

——《三国志·马超">马超传》

从上面三条史料来看,马超">马超在凉州兵败时,满门被曹魏诛杀,只携带了一个庶妻和儿子马秋">马秋投奔张鲁">张鲁,结果马超">马超在投奔刘备">刘备后,马秋">马秋还被张鲁">张鲁杀了。所以,马超">马超才反复讲“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亲属应该是全部被曹魏杀光了。马超">马超在临终前,只向刘备">刘备托付了马岱">马岱,没提儿子马承">马承,所以据小编推测,这个儿子应该是来到益州后生的,马超">马超去世时还太小,没法向刘备">刘备托付(向领导托付的应该是要官和要事业,向朋友托付的才是要抚养)。

马超">马超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投奔刘备">刘备,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去世,所以即便他最早于建安十九年娶妻,建安二十年生马承">马承,那么在他去世时,马承">马承也才7岁,有资格继承马超">马超的斄乡侯,却没资格担任实职官员。至于他成年后为什么没有担任官职,极有可能是英年早逝了。马超">马超的女儿是刘备">刘备儿子安平王刘理">刘理的妃子,马承">马承没理由进不了官场圈子。这个就不讨论了。

看看黄忠">黄忠

“明年(黄忠">黄忠)卒,追谥刚侯。子叙,早没,无后。”

——《三国志·黄忠">黄忠传》

黄忠">黄忠的儿子黄叙去世的比黄忠">黄忠还早,不提了。

在官职提拔这个领域,赵云">赵云这一辈子进步很慢,他的儿子也是。他长子赵统">赵统为虎贲中郎(督行领军职位只有吴班">吴班、龚衡、冯习等少数几人担任,且地位异常悬殊,级别不好讨论。不过,他的级别肯定是和虎贲中郎基本相当的,否则就是省部级领导兼任处级职务),次子赵广">赵广为牙门将。

虎贲中郎是虎贲中郎将的下属,也是光禄勋的下属。光禄勋是九卿之一,在曹魏是二品大员,在蜀汉地位也不差。如果把光禄勋比作部长,虎贲中郎将就是司长,虎贲中郎就是处长。不知赵统">赵统是英年早逝还是怎么的,反正没混起来,地位还不如关羽">关羽的孙子关统">关统高。

赵广">赵广更是低的一塌糊涂。

“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姜维沓中,临陈战死。”

——《三国志·赵云">赵云传》

牙门将基本算是武将里面最低的职务了。赵云">赵云当年在长坂坡时期就已经是牙门将军了,虽然当时的年龄不详,但考虑到后来平定桂阳时,别人劝他娶樊氏来看,估计也就二十岁出头。赵云">赵云去世时是建兴七年(公元229年),钟会">钟会伐蜀时是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即便赵广">赵广赵云">赵云的遗腹子,到钟会">钟会伐蜀时也有34岁了,事业才刚刚起步。如果他出生再往早推算一点的话,估计此时都40好几了。在不考虑有人打压的前提下,其能力堪忧。

关羽">关羽张飞">张飞的后代混的都比较好,关羽">关羽的次子关兴">关兴为侍中、中监军,比二千石的高官,长孙关统">关统为虎贲中郎将,也是比二千石。

“子(关)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关)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

——《三国志·关羽">关羽传》

张飞">张飞的次子张绍">张绍为侍中、尚书仆射,同样是比二千石,孙子张遵">张遵稍低一点,为尚书。

“长子(张)苞,早夭。次子(张)绍嗣,官至侍中尚书仆射。(张)苞子(张)遵为尚书,随诸葛瞻">诸葛瞻於绵竹,与邓艾">邓艾战,死。”

——《三国志·张飞">张飞传》

我们一个一个说。

关统">关统的虎贲中郎将虽然和侍中一样都是比二千石,但实际执掌的职责没有侍中重要。从汉代以来,皇帝一直把光禄勋的郎官视作后备干部,培养几年后再分配到具体任上工作。到蜀汉时,郎官往往成了其他官职的兼官,比如董允">董允任侍中时就兼任虎贲中郎将,所以曹魏在定品级时就把它定为五品,而同是比二千石俸禄的侍中就是三品。因此,关统">关统的地位是比关兴">关兴低的。

在尚书台体系中,尚书令是最高长官,类似部长,尚书仆射类似副部长,尚书类似司长。据史料记载,张绍">张绍担任尚书仆射和张遵">张遵担任尚书都是在景耀六年钟会">钟会伐蜀时期。张绍">张绍奉命向邓艾">邓艾送降书,张遵">张遵则和诸葛瞻">诸葛瞻一起在前线抵抗,他们叔侄是实际上的上下级关系。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混的最好的其实就两个人:关羽">关羽的儿子关兴">关兴张飞">张飞的儿子张绍">张绍,涉及三个官职:侍中、尚书仆射、中监军。

从小编上篇文章《蜀汉官职详解:一图看透三国时期官职高低、升迁变化》中可以看出,侍中和尚书仆射地位是相等的。董允">董允陈祗">陈祗都是以侍中代行尚书令职责(“侍中守尚书令”),尚书仆射则是尚书令的副手,在尚书令缺位时也可代行职责(“令不在,则奏下众事”),诸葛瞻">诸葛瞻则先后担任侍中和尚书仆射两个职位。从这一点来看,关兴">关兴张绍">张绍基本是相当的。

但是呢,这个中监军的职务却很牛B。在三国时,由于将军封的太多、太乱了,所以蜀汉另外整了一套带兵的官职体系,按级别从高到低分别是监军、护军、典军。比如汉中都督王平">王平,建兴十二年在平定魏延">魏延作乱后晋升后典军,延熙元年晋升前护军,延熙六年晋升前监军,很是难升,需要一级一级打怪升级。再比如《废李严">李严表》中的排序:

“督左部行中监军扬武将军臣邓芝">邓芝、行前监军征南将军臣刘巴">刘巴、行中护军偏将军臣费祎">费祎、行前护军偏将军汉成亭侯臣许允、行左护军笃信中郎将臣丁咸、行右护军偏将军臣刘敏">刘敏、行护军征南将军当阳亭侯臣姜维">姜维、行中典军讨虏将军臣上官雝”

——《三国志·李严">李严传》

关兴">关兴不见有什么贡献,竟然也是监军,更何况是中监军。赵云">赵云到死也只是中护军而已。从这一点而言,关兴">关兴是比张绍">张绍牛的。毕竟在战争年代,还是讲究枪杆子里出政权的。

当然了,如果跟下一点相比,这都不算事儿。

我们在讨论仕途时,不仅要看职位高低,还得看年龄大小。40岁的省部级干部当然比60岁的省部级干部有前途。

由于蜀汉多数人物的年龄都不清楚,所以我们只能猜了。关羽">关羽张飞">张飞年龄差不多,关兴">关兴张绍">张绍又都是次子,如果假设关张二人生育能力差不多的话,关兴">关兴张绍">张绍年龄应该也差不多。

按《关羽">关羽传》:“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这里明确交代了关兴">关兴当侍中时才弱冠之年(20岁)。而张飞">张飞去世于章武元年(公元221年),那么张绍">张绍最迟应当于公元222年出生(极端情况遗腹子时),到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当侍中时,已经41岁了。

从这点来看,关兴">关兴明显超出张绍">张绍一大截,而且诸葛亮">诸葛亮这么高眼光的人,竟然也对关兴">关兴“深器异之”,说明关兴">关兴的才华确实出类拔萃。如果不是天不假年,说不定诸葛亮">诸葛亮去世后,掌握蜀汉政坛的就是关羽">关羽一系了。

既然提到关兴">关兴,下一篇就着重讲讲关兴">关兴当时在蜀汉官僚体系中的地位,敬请期待……

单字解释: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