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蒙恬手握三十万大军,为何还任由扶苏自杀?蒙恬:我也很无奈呀

蒙恬手握三十万大军,为何还任由扶苏自杀?蒙恬:我也很无奈呀

来源:历史知识网

说起秦朝,总是会让后人感慨万千: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的存在年限却极其短暂。当年的秦国经历了几百年的奋斗,到了秦始皇">秦始皇这一代终于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夙愿。然而英明神武如秦始皇">秦始皇,也在处理身后事的事情上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把长子发配边疆,身边留了个不学无术却贪图享乐的胡亥">胡亥。结果,秦始皇">秦始皇病危之时,胡亥">胡亥却联合李斯">李斯赵高">赵高篡改圣旨,不仅成功夺走了皇位,还害死了秦始皇">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扶苏

秦始皇">秦始皇

但是,当初扶苏">扶苏自杀的时候,他的帮手蒙恬">蒙恬手里明明还有三十万大军,为何他却没有反抗呢?他们又为何在还有反抗余地的情况下,双双死于非命呢?这么来说,事情的重点就在于:扶苏">扶苏的去世。说来也是奇怪,作为被朝臣和君王赋予厚望的皇长子,扶苏">扶苏手里明明还有底牌,但是为何偏偏要选择自杀呢?笔者以为主要是这两个原因:第一、跟扶苏">扶苏自小接受的教育有关;第二、在扶苏">扶苏看来,自己的父皇的确是更偏爱自己的弟弟胡亥">胡亥。在这样的自我认知的前提条件下,扶苏">扶苏接到了赐死的圣旨,他还有什么好挣扎的呢?

扶苏">扶苏

扶苏">扶苏”出自于《诗经》,是古人对于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亦有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的喜爱,寄托着他无限的期望。秦始皇">秦始皇虽然行事果决、手段残暴,但是他却任命了儒学大家教育扶苏">扶苏。接受儒家传统教育长大的扶苏">扶苏,为人宽仁,有远见,把忠孝仁义几个字刻在了骨子里。所以,扶苏">扶苏才会在秦始皇">秦始皇行暴政的时候还会直言劝谏,而且因此触怒了秦始皇">秦始皇,被贬到边疆协助大将蒙恬">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也许,在秦始皇">秦始皇眼里,此举是为了锻炼儿子,他想让扶苏">扶苏看看,这世间有很多的事情并不是靠仁义就能解决的。但是,在扶苏">扶苏眼里,这就是流放、这就是放弃,因为和父皇政见不和,不受父皇的信任和重视,所以遭到了处罚。再加上从小受到的儒家教育的影响,当扶苏">扶苏在接到赐死的圣旨的时候,连圣旨的真伪都没有去辨认,就二话不说的选择了赴死。

蒙恬">蒙恬

而对于蒙恬">蒙恬来说呢?当初的蒙恬">蒙恬确实是站在扶苏">扶苏这边的,在接到圣旨以后,蒙恬">蒙恬就圣旨的真伪就提出了质疑:“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也就是说,在蒙恬">蒙恬看来,秦始皇">秦始皇更为看重的是扶苏">扶苏,怎么会突然就下旨赐死扶苏">扶苏呢?所以他认为扶苏">扶苏应该再挣扎一把。但是,扶苏">扶苏这个死心眼儿的孩子,却坚持这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的主意,所以慷慨就义了。那么,问题来了,扶苏">扶苏坚持要死,蒙恬">蒙恬作为一个将军还能怎么办呢?

蒙恬">蒙恬

一者来说,蒙恬">蒙恬的族人都在咸阳,如果自己贸然起兵,那么自己的族人怎么办呢?二者来说,就算是起兵,军中士兵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有多少人能选择站在自己这边呢?要知道,秦国的刑罚残酷,造反这样的重罪,一般士兵怎么敢轻易去犯呢?三者来说,蒙恬">蒙恬虽然支持扶苏">扶苏,但是他真正的主人却是秦始皇">秦始皇,一般的将军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敢起兵的。同时,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扶苏">扶苏都死了,自己这个局外人,还能怎么样呢?也就是说,在扶苏">扶苏自杀的事情上,不是蒙恬">蒙恬不帮忙,而是蒙恬">蒙恬即便想提供帮助,也得看看扶苏">扶苏愿意不愿意接受!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