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权谋争斗堪比《琅琊榜》,所有人都被那个不露面的刘禅给耍了

权谋争斗堪比《琅琊榜》,所有人都被那个不露面的刘禅给耍了

来源:历史知识网

《风起陇西》的剧情已经进入白热化,几乎所有的人都不装了摊牌了。

当把这些原本隐藏的身份摆到台面上时,权力角逐的各方差不多已经清楚明了,就差最后的选择了。

陈恭没有叛变,他只是想要为父报仇,这才被郭淮">郭淮有机可趁。

冯膺为了连环计能够顺利实施,把陈恭父亲的死因一五一十地讲出来了。

一切都是为了战略,大义和人命,诸葛亮">诸葛亮和冯膺都选择了前者。

现在摆在陈恭面前的有两种选择,一是听从郭淮">郭淮的命令,杀了荀诩纳投名状,二是和冯膺联手扳倒李严">李严,为诸葛亮">诸葛亮北伐创造条件。

虽然剧情没有明确交代陈恭的选择,但从陈恭拿着丞相令牌找荀诩的时刻起,他已经和冯膺站在了一起。

只是,我不知道陈恭如何能够骗过郭淮">郭淮,继续成为魏国以为的间谍烛龙?

诸葛亮">诸葛亮再度北伐,不仅仅是李严">李严反对,刘禅">刘禅其实也是反对的。

奈何诸葛亮">诸葛亮功高盖主,且有刘备">刘备遗诏在手,掌握废除帝王的主动权,他只能明面答应诸葛亮">诸葛亮,暗地里却给了李严">李严玉带诏,让他趁机除掉诸葛亮">诸葛亮

历史上的刘禅">刘禅总是用“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等贬义词来形容。但如果刘禅">刘禅真的是废物,他就不会在位四十二年,更不会安度晚年,直到64岁才逝世。

《风起陇西》大的框架应该是刘禅">刘禅诸葛亮">诸葛亮的争权,这不是明着的叙事线,但确实是一条牵引所有故事发展的主线。

诸葛亮">诸葛亮这边并没有亲自动手,他处在这场斗争的顶峰。他个人要做的就是不争,但不争其实就是最好的争。

因为作为心腹的杨仪">杨仪,他知道诸葛亮">诸葛亮的心思,诸葛亮">诸葛亮也知道杨仪">杨仪会有什么动作,但他不阻止,干脏活这事儿,还得让杨仪">杨仪去做。

杨仪">杨仪和冯膺计划用三步收割李严">李严的人头,但前提是,冯膺先要牺牲掉自己。这招够狠,也是险棋,搞不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这里的夸一下聂远的演技了,许久不露面的他,今年一下子带来了《亲爱的小孩》和《风起陇西》两部爆款剧,而且他演的角色还都让观众记住了。

尤其是饰演的冯膺,前期所有的疑点都指向冯膺,聂远演得不动声色。后期观众才发现,冯膺是个干实事的人,但过于不择手段。

而且,聂远的眼神戏特有感觉,表面看似平静,其实把一切都算计进去了,有那种运筹帷幄的谋士范儿。

刘禅">刘禅给了李严">李严玉带诏,明面上是要他忠心护主,其实就是想要让他跟诸葛亮">诸葛亮斗。

因为刘禅">刘禅想要独揽大权,就不可能选择李严">李严或是诸葛亮">诸葛亮中的任何一位。只有让他们内耗,斗得死去活来,他才能坐收渔翁之利。

诸葛亮">诸葛亮能不知道吗?我猜应该知道。但诸葛亮">诸葛亮不北伐可以吗?不行。

蜀国人丁稀少,北伐劳民伤财,魏国财大气粗,蜀魏本就实力悬殊,如果坐以待毙迟早要被吞并,不如放手一搏还有一线生机。

这边诸葛亮">诸葛亮兢兢业业维持蜀国,那边刘禅">刘禅又让李严">李严从中作梗。

荀诩,陈恭,杨仪">杨仪,冯膺等等的人,只不过是权力争斗的棋子罢了,最终的获利者只有刘禅">刘禅

拿不下诸葛亮">诸葛亮,却扳倒李严">李严刘禅">刘禅没事,拿下诸葛亮">诸葛亮,又消耗李严">李严刘禅">刘禅还是没事,这个躲在幕后从没露面的角色才是高人。

陈恭荀诩在乎的是人命,诸葛亮">诸葛亮李严">李严在乎的是大义,人命大义该怎么选?假如一早就知道蜀国必亡,又该怎么选?

马伯庸和路阳联手拍了一部堪比《琅琊榜》的电视剧,如果画面能够稍微调亮点,台词能够考究点,不去管演员身上的八卦,《风起陇西》这部剧值9分。

#风起陇西征文#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