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国演义》里,夏侯惇左眼中箭,他真吃掉了自己的眼珠子吗?

《三国演义》里,夏侯惇左眼中箭,他真吃掉了自己的眼珠子吗?

来源:历史知识网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之一。但是有个俗话,乱世出英雄,所以,那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可是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大江东去,泥沙俱下,有许多人英雄是名不副实的。

在曹魏集团中,有一个人地位非常高,生前备受曹操">曹操器重,死后还备受恩宠之人。作为战将来说,实在是太名不副实了,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将——夏侯惇">夏侯惇

曹操">曹操是一代枭雄,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爱才惜才,更会使用人才,他的手下可谓是人才济济,绝大多数都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但是到夏侯惇">夏侯惇这里,却出现了很大的错位,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先从他们的祖根谈起。

这里记载,曹操">曹操的父亲为曹嵩">曹嵩,是早年夏侯家族过继给曹腾">曹腾的养子,所以说曹操">曹操夏侯惇">夏侯惇,俩人血缘很近,为亲堂兄弟。

曹操">曹操发矫诏准备起兵创业之时,夏侯惇">夏侯惇是第一个给予大力支持,并最快响应其号召的人,后来才有了曹仁">曹仁曹洪">曹洪等的跟随。

所以,作为曹魏的开国元勋,夏侯惇">夏侯惇有深厚的资历,他是一路跟随过来的。

但是此人能力有限。

曹操">曹操为解除后顾之忧,假借为父报仇,进攻徐州,一开始战事有利,但关键时刻张邈">张邈陈宫">陈宫背后捅了一刀,他们勾结吕布">吕布反叛,搞得曹操">曹操急忙撤军。

撤军是需要时间的。

此时在兖州大本营主政的有两个人,文官以荀彧">荀彧为首,武将以夏侯惇">夏侯惇为首。

变乱一起,许多人准备背叛曹操">曹操,投降吕布">吕布

夏侯惇">夏侯惇却立即率军轻装前进,前去驰援。

在半路上遇上吕布">吕布主力,夏侯惇">夏侯惇下令死战,勉强击退吕布">吕布

谁知道吕布">吕布派人假装投降,趁机劫持了他,这一下夏侯惇">夏侯惇窝囊透了。

主帅被抓,士兵们非常震惊惶恐。

关键时刻,副将韩浩">韩浩命令士兵诸将按兵不动,并声称按照国法不会考虑人质的安全,做出了要出兵攻击的姿态。

这些劫持者害怕了,于是放弃人质投降。

曹操">曹操后来听说了这件事情,对不顾夏侯惇">夏侯惇性命杀伐果断的韩浩">韩浩进行了多番表彰,并规定,以后凡是遇到此类情况,不必顾忌人质的性命,尽力杀掉劫匪就好了。

从此事可以看出,夏侯惇">夏侯惇真不堪大用,他由此成了曹操">曹操打的一张牌——为了最高利益,我连夏侯惇">夏侯惇都可以舍弃,你们都不在话下了——从此以后,就没再发生劫持人质事件发生了。

不光带兵打仗,夏侯惇">夏侯惇的水平很一般,论到运气,也不咋好。

大家注意了,这里的记载,夏侯惇">夏侯惇的左眼,是被流矢偶尔射瞎的,不是在阵前对敌时被敌将直接射瞎的。

但是到了小说《三国演义》中,夏侯惇">夏侯惇眼中暗箭,是在徐州攻防战时,被吕布">吕布的部将高顺">高顺偷袭的。

左眼被射中后,夏侯惇">夏侯惇怒吼一声,匆忙拔箭时连着眼珠子都">子都拔出来了,立即大喊:“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说完便把眼睛塞进嘴巴吞咽下去;然后又挺枪纵马,上前杀了曹性">曹性报回一箭之仇。

通过文学描述,夏侯惇">夏侯惇的英雄形象,一下子高大了起来。

罗贯中">罗贯中是怎么想到这个桥段的呢?我们知道,《三国演义》是明朝的话本,在此之前,史书上记载有名将在阵前被射瞎眼睛的,那是五代时期的猛将张归厚:

当时张归厚被射中左目以后,只得领兵撤退。但敌方却不敢追击,由此看出张归厚的威慑力,够惊人的了。

罗贯中">罗贯中在写小说时张冠李戴,这样还觉得不过瘾,又添加了“拔矢啖睛”的描写,一下子一位军神的形象跃然纸上。

当然,罗贯中">罗贯中厚爱夏侯惇">夏侯惇可以,但战绩上没法给他瞎凑的太多,所以造成夏侯惇">夏侯惇战绩平平,没有多大作为。

作为冲锋陷阵的战将,夏侯惇">夏侯惇的战绩真不值一提,但作为一个地方治理的能臣,夏侯惇">夏侯惇还是很合格的。

曹操">曹操起兵开始,夏侯惇">夏侯惇就一直承担着镇守大后方的任务。

这时曹操">曹操特别信任他——曹操">曹操如果在兖州,夏侯惇">夏侯惇则守濮阳,可见委以重任程度。

在担任地方官的几年,夏侯惇">夏侯惇治国理政的能力才有了发挥的余地。有一年大旱,继之又是蝗灾,庄稼几乎颗粒无收。

夏侯惇">夏侯惇接受教训,截断大寿河水,建造了一个大型水库。

他亲自到工地上挖土背泥,老百姓都很是感动。

他修的水库很牢固,直到魏国灭亡的时候依然还在使用,老百姓都很感念他。

夏侯惇">夏侯惇不光治理地方有一套,其实还很会审时度势,找机会给曹操">曹操表忠心。

夏侯惇">夏侯惇汉献帝">汉献帝任命的前将军,曹操">曹操汉献帝">汉献帝任命的丞相,二者同为汉献帝">汉献帝的臣子,两人官阶相差不大。曹操">曹操掌握实权后也需要有尊崇汉室这样一件外衣,所以一直相安无事。

曹操">曹操被封为魏王后,军中的众将领都接受了曹操">曹操任命的职务,此时只有夏侯惇">夏侯惇依然是汉献帝">汉献帝封的官职。

夏侯惇">夏侯惇是个聪明人,自然看得懂朝局。如坐针毡的夏侯惇">夏侯惇主动求情出任魏国官职。

接到夏侯惇">夏侯惇的请求,曹操">曹操一开始不同意,曹操">曹操说:“我听说最优秀的君王是把臣子做老师,次一等的君王是和臣子做朋友。将军您是尊贵而有德行的人啊。像我这个小小的魏国,怎么能够委屈您,让您来做臣子呢?”

但看懂时局的夏侯惇">夏侯惇再三请求,最后曹操">曹操才答应了,任命他为魏国的前将军(当时军中的最高将领)。

等到曹操">曹操去世之后,曹丕">曹丕代汉自立,建立魏国,更是担任了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成为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所以这么说来,夏侯惇">夏侯惇真不是沙场征战的料,但绝对是政坛上的一颗“不老松”。

三国中曹操">曹操最重用的将军有四位:敦、仁、渊、辽。

夏侯渊">夏侯渊守西线汉中防刘备">刘备曹仁">曹仁守南线荆州防关羽">关羽张辽">张辽守东线合肥防孙权">孙权,而夏侯敦则是“都督二十六军”。

夏侯惇">夏侯惇是总预备队长,全国各线军事都由他来指挥,如此安排,既发挥了渊、仁、辽的作战优势,也避免了敦的“非优势”,并且也给了敦一个最荣耀的位置。

不光是这个权力,给的待遇更高。

在百官面前,曹操">曹操夏侯惇">夏侯惇同乘一辆车,他还可以随意出入曹操">曹操的卧室。

不经通报就能进魏王的卧室,过去除了已故的卫队长典韦">典韦之外,活着的只有夏侯惇">夏侯惇能享受这种尊崇了。

所以这么看来,作为战将来说,夏侯惇">夏侯惇的确是最不合格的一位,但他的优点也很突出,他有治民之才,又懂得谦逊退让,明白臣子的本分。更关键的,水平稍微差一点,但也说明没有野心,由此他成为曹营众将第一人。

参考资料:《三国志》西晋·陈寿">陈寿《资治通鉴》宋·司马光">司马光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