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曹操手写战书,短短30字婉转生动,有理有节,堪称古今战书第一

曹操手写战书,短短30字婉转生动,有理有节,堪称古今战书第一

来源:历史知识网

说到战书,您一定会想到应该是充满恐吓或火药味十足的,但当你看到曹操">曹操写给孙权">孙权的战书,就会大大颠覆了原来的想象。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国家四分五裂,曹操">曹操势力崛起。他"官渡之战"击败袁绍">袁绍,又逐渐消灭了其他一些军阀,然后举兵北上,彻底降服了盘踞在东北的乌桓和袁绍">袁绍的残余势力,北方完全安定。曹操">曹操登临碣石山,写下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豪情壮语,一统天下的抱负溢于言表。

此时天下最大的敌对势力就是孙吴政权。孙权">孙权承袭父兄之基业,励精图治,万众一心;而江东面积广大,人民富庶,又有长江天堑做屏障,易守难攻。所以曹操">曹操必定要灭掉东吴,才能完成大统。于是在挥师南下之前,曹操">曹操孙权">孙权写了这样一封信:

"近者奉辞伐罪,旌挥难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大意是:近来我奉朝廷的指令向南进军,讨伐有罪的人。刘琮已经投降了,现在我率八十万水军,想约将军您在东吴打猎。

没有剑拔弩张、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看上去蛮是风平浪静,就是约孙权">孙权一起打猎,倒是好雅兴。而孙权">孙权接到信后,整个江东朝臣们却脸色大变,瞬间乱作一团。

长使张昭">张昭孙权">孙权父兄时期的旧臣,孙策">孙策死前曾给孙权">孙权留下"内事不决问张昭">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周瑜"的遗言,他在江东的地位举足轻重。张昭">张昭孙权">孙权投降,说以江东的现状,难于抗击曹操">曹操的虎狼之师,很多人亦支持张昭">张昭的观点。而武将们则摩拳擦掌,欲与国家共存亡。孙权">孙权踌躇良久,难以定夺。

您可能会奇怪,干嘛这么紧张,曹操">曹操不就是约孙权">孙权打猎吗?这有什么害怕呢?但曹操">曹操的这封信可不是约打猎,而是约打仗,是给孙权">孙权下了一封战书,一封典型运用外交辞令的战书。

所谓外交辞令,就是国与国之间在重要场合运用的沟通语言,它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概括性强,要有理、有力、有节。那我们就看看曹操">曹操做到了这些没有吧!

"近者奉辞伐罪"。曹操">曹操当时是汉朝丞相,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借着朝廷的名义发号施令。"奉辞伐罪"就是说他奉皇帝之命讨伐割据江东的孙权">孙权。你孙权">孙权不服从中央,搞分裂独立,他以朝廷之名就给孙权">孙权定了罪,而讨伐也就是师出有名的了,这就是"有理"。

"旌挥南下,刘琮束手。今率水军八十万-------"。他说我大军南下,势如破竹,刘琮已经投降了。刘琮是荆州牧刘表">刘表的儿子,是汉室皇亲,而荆州地处咽喉,刘琮的投降意义非凡。这已经有一点恐吓了,虽然恐吓的很含蓄。而"今率水军八十万",则显而易见就是在秀肌肉——我兵多将广,八十万大军压境,你难道不怕吗?这就是"有力"。外交场合,若没有实力,说什么都没有用。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句真是轻描淡写,这就是"有节"。虽然是下战书,却不直接说打仗,而说打猎,充分显示了外交辞令的婉转含蓄。曹操">曹操在暗示孙权">孙权,你若投降,我不会亏待你,咱们两人能兴致勃勃的去打猎;你若不投降,那我捕获的猎物就是你孙权">孙权了。

短短30个字,有理、有力、有节,堪称古今战书第一。

曹操">曹操的战书虽然写得好,但却没有吓住孙权">孙权,战争也没有朝着他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虽然号称八十万水军,但北方士兵不善乘船,曹操">曹操只得把战船连了起来。孙权">孙权后来联合刘备">刘备周瑜">周瑜趁着东风采用火攻术,把曹操">曹操大营及战船烧了个精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苏轼">苏轼在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这样再现了当时的场面:"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诗人李白">李白则更形象道出:"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周瑜于此破曹工"。

曹操">曹操虽然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但不得不承认,他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能把一篇政治性很强的招募令写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样唯美婉转;也能把一篇外交性很强的军事战书写得出神入化,有礼有节,真担得起"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之人。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