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赵高心思缜密,发动政变杀死秦二世,为何被秦三世轻松干掉?

赵高心思缜密,发动政变杀死秦二世,为何被秦三世轻松干掉?

来源:历史知识网

赵高">赵高猪油蒙心、权欲遮眼,子婴扮猪吃老虎,彻底打碎赵高">赵高的美梦。

自从李斯">李斯被害死,赵高">赵高在秦朝的势力日益强大,人人都惧怕这位阉人,到底恐惧到什么程度呢?

当时秦朝各地反叛声音此起彼伏,大将章邯">章邯受命领兵平定叛乱,但是在战场上却连续失利。

因为害怕赵高">赵高迫害,章邯">章邯派一名司马欣">司马欣先去禀告赵高">赵高,试图请朝廷增兵,没想到被拒之门外,司马欣">司马欣返回后对章邯">章邯说“将军有功要诛杀,没功也要诛杀”。

章邯">章邯无奈之下投降敌军,从此之后秦朝军队战斗力更加不值一提。

赵高">赵高虽然在朝堂上说一不二,拥有指鹿为马的荒诞权力,但是他并不能阻止各地起义军疯狂吞噬秦朝疆土。

由于秦朝镇压起义没有成效,被秦国消灭的国家先后复国,关东大地全都沦陷。

秦二世">秦二世胡亥">胡亥的脑海里,秦朝只是出现一些起义小毛贼,对统治江山并无大碍,直到刘邦">刘邦率领军队攻破武关,胡亥">胡亥瘫坐在地上,立即传令让赵高">赵高入宫。

纸包不住火,赵高">赵高害怕胡亥">胡亥会处死自己,于是以生病为由拖延着,始终不见胡亥">胡亥

赵高">赵高认为要解决这件事,只有先下手为强,杀死胡亥">胡亥,说干就干,立即开始谋划诛杀胡亥">胡亥的行动计划。

赵高">赵高的计划中,有两个人至关重要,分别是阎乐">阎乐和赵成。

阎乐">阎乐赵高">赵高的女婿,担任咸阳令,可以调动少量兵马。

赵成是赵高">赵高的弟弟,担任郎中令,可以作为秦宫殿的内应。

当天,阎乐">阎乐带领上千名兵卒来到望夷宫大门前,守卫在这里的将军看到阎乐">阎乐不明白发生什么事,立即上前询问。

阎乐">阎乐开口就大骂,声称有贼人已经渗透到宫殿中,将军迫于阎乐">阎乐赵高">赵高的裙带关系,不敢有所行动,只是回复士兵日夜巡逻并没有发现可疑贼人,阎乐">阎乐怒斥其狡辩之词,随即一刀杀死这位守门将军。

就这样阎乐">阎乐带军卒顺利冲进望夷宫,服侍胡亥">胡亥的宦官和士兵见状纷纷逃跑,只有几名士兵冲出来搏杀,很快就被杀死。

此时,赵成从内殿跑出来,为阎乐">阎乐带路,胡亥">胡亥慌乱中跑向里面的寝殿,此时身边只有一位小太监跟着。

胡亥">胡亥问小太监为什么不早点告诉自己,小太监的回答意味深长,他说正是自己不敢说才能苟活到今天,如果说了早就躺在乱坟岗了。

胡亥">胡亥看着步步紧逼的阎乐">阎乐,怒问幕后主使是谁,当听到丞相赵高">赵高的名字,胡亥">胡亥愣住了,没想到最受宠信的人竟是真凶。

胡亥">胡亥认为赵高">赵高只是想让他禅让皇位,当即表示愿意做一个郡王,阎乐">阎乐不许。

胡亥">胡亥退一步求万户侯,仍然不许,胡亥">胡亥带着哭腔说愿意做一介平民百姓,阎乐">阎乐还是不许。

阎乐">阎乐只说一句“为天下人诛杀陛下”,紧接着拔剑上前,想要结果了胡亥">胡亥

胡亥">胡亥自知今日必死,不愿死在阎乐">阎乐手中,于是拔剑自刎。

赵高">赵高焦急地等待结果,当阎乐">阎乐派出的信使报告情况后,赵高">赵高立即动身前往望夷宫。

看到躺在地上的胡亥">胡亥赵高">赵高毫无波澜,径直走过去取下他身上的玉玺,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赵高">赵高心中盘算,自己也是嬴姓赵氏的后人,也有资格君临天下,于是他大胆地走上大殿,宣布自己将要登基称帝的想法,没想到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全部低着头不说话,这明显是不支持自己的表现。

虽然赵高">赵高权势很大,但最强大的信心来源是秦二世">秦二世的宠信,皇帝才是最具有权威的人。

刘邦">刘邦攻入武关,赵高">赵高害怕被处死,可以看出赵高">赵高虽然嚣张,主要是背后有秦二世">秦二世撑腰。

既然百官都不支持赵高">赵高,他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触犯众怒,赵高">赵高很快就心生一计,决定曲线达成目标,为此赵高">赵高还设下连环计。

既然大臣们都不支持自己,赵高">赵高决定推荐令人信服的人,经过挑选,赵高">赵高选中的人是子婴。

子婴的身世向来有争议,目前流传最广的说法是秦始皇">秦始皇的侄子。

司马迁">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意思是召见秦始皇">秦始皇弟弟的儿子子婴,将传国玉玺交给他。

子婴是秦始皇">秦始皇的近亲,自然更具有信服力,此外,子婴的名声非常好。

史料中对子婴早年的记载很少,第一次出现在史料中是讲述他劝谏胡亥">胡亥不要听信谗言,杀害蒙毅">蒙毅蒙恬">蒙恬这样的国之柱石。

可惜胡亥">胡亥当时并不听他的,依然杀死蒙氏兄弟。

赵高">赵高拥立子婴登基,但是在典礼当天,赵高">赵高认为当时天下大乱,秦朝掌握的实际疆土大大缩减,曾经被秦国灭掉的国家都已经再次建立,和秦国统一天下之前是一样的。

赵高">赵高讲了这么多,最终一句话是秦国不适合再称帝号,这与实际不相符,应该称为秦王。

就这样,子婴登基后不是皇帝,而是秦王,因此历史上很少称呼子婴为秦三世">秦三世

赵高">赵高这样做与另一个人有关,他就是刘邦">刘邦

刘邦">刘邦大军兵临城下时,赵高">赵高私下与刘邦">刘邦互派使者传递信息,赵高">赵高希望自己统治关中地区,从此与刘邦">刘邦和平相处。

赵高">赵高扶持子婴上位是连环计的关键之处,赵高">赵高的谋划是这样的:选定子婴既可以安抚朝中官员的情绪,又可以通过处死胡亥">胡亥降低叛军的仇恨,等到时局稳定,赵高">赵高可以登基称为皇帝,自然在子婴之上,一切都顺理成章。

按照秦朝时期的制度,登基之前需要住在斋宫,斋戒五日后才可以举行登基大典,再祭拜列祖列宗。

子婴对赵高">赵高的手段非常清楚,当年正是赵高">赵高从旁煽动,胡亥">胡亥秦始皇">秦始皇的子孙后代进行惨无人道的杀害,子婴能够逃过一劫纯属侥幸。

如今子婴自己被赵高">赵高推举上位,仍然摆脱不了牵线木偶的命运,既然如此,有了胡亥">胡亥的前车之鉴,品性更为坚毅的子婴决定舍命一搏,要么子婴死,要么赵高">赵高亡。

子婴的计划是这样的:当五日斋戒结束后,他称病不去参加登基大典,赵高">赵高肯定急着子婴成功登基,那时赵高">赵高肯定会心急火燎地来斋宫查看。当赵高">赵高踏入宫殿时,突然袭击斩杀赵高">赵高,然后召见群臣稳定局势,自然会受到拥戴登基称帝。

子婴的计划其实非常大胆,首先是子婴身边没有充足的军事力量,如果一旦擒杀失败,一定难逃一死;其次是子婴赌赵高">赵高会只身前来,不会带有随身护卫。

事实也正如子婴预料的那样,赵高">赵高进入宫殿后被贴身宦官韩谈一刀砍死,随后拿着赵高">赵高的头颅在咸阳城中游街展示,得到百姓的欢呼支持。

子婴很快就控制朝堂局势,顺利登基。

子婴又发表一番慷慨陈词,细数赵高">赵高犯下的种种罪行,下旨诛灭赵高">赵高三族,分别是父族、母族和妻族。

综合子婴诛杀赵高">赵高的过程,能够成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点:

一是赵高">赵高以为自己权势滔天,能够轻松控制子婴,轻视敌人给了子婴机会。

二是子婴示敌以弱,抓住过程中每个细节安排,上演扮猪吃老虎的大戏。

三是子婴的运气太好,如果贴身宦官失手或者赵高">赵高不是只身前来,后果就完全不同。

子婴虽然很快处理好咸阳内部矛盾,但是外部问题更大,刘邦">刘邦的大军马不停蹄,已经驻兵灞上。

刘邦">刘邦派人入城劝降子婴,城中官员已经率先出现溃逃,子婴仰天慨叹一声无可奈何,让人把自己和妻儿全部捆绑起来,出城投降。

通往城外的大道上,一匹白马拉着车,极为朴素的车上坐着秦朝最高贵的皇帝,他身穿白色葬服,双手捧着皇帝玉玺和兵符。

子婴亲自向刘邦">刘邦投降,这位诛杀赵高">赵高的皇帝仅仅在位46天。

樊哙">樊哙曾经向刘邦">刘邦建议杀掉子婴,但是刘邦">刘邦并没有同意,而是将子婴交给官员好好看护。

一个多月后,项羽">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城,“项王至而斩之”,楚霸王项羽">项羽刚到就把子婴斩杀。

随后,项羽">项羽一把大火烧毁秦国几代人建造的宫殿,从此秦朝彻底灭亡。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