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魏延:人狂必有祸,战功赫赫最后被灭三族,完美诠释性格决定命运

魏延:人狂必有祸,战功赫赫最后被灭三族,完美诠释性格决定命运

来源:历史知识网

看过《三国志》的朋友应该对蜀将魏延印象很深,在《三国演义》中魏延被描绘成一个天生叛逆之徒。然而在历史上,魏延对蜀汉忠心日月可鉴。他虽然有点傲娇和叛逆,但他从来没有反叛蜀国的心思。

那么忠贞不渝的魏延为何会被灭三族呢?

事实上,这件事是跟一件发生在诸葛亮死后的争权夺利事件有关。

魏延是一直跟随在刘备的左右,也算是刘备的嫡系部队。作为蜀汉的名将,史书上没有记载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追随刘备的。

《三国志:魏延传》只说“(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即建安十六年211年,随刘备出征蜀。

从这些有限的记录来看,魏延在进入蜀国战斗之前只是一个无名之辈。刘备刘璋分道扬镳后刘备夺取了蜀地,魏延也因为屡立战功被封为“牙门将军”,这个头衔是刘备首创,先后授予赵云魏延。虽然在《通典》中“牙门将军”被列为杂将,但在蜀汉并非如此。

在蜀汉,“牙门将军”是一个很重要的投降,需要常伴左右参赞军谋,在位者不仅要有过人的英勇,还要有杰出的军事战略。由此可见,魏延不仅优秀而且深受刘备信赖。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与曹魏打赢汉中之战,自称汉中王。当大家提议张飞担任汉中知府时,刘备竟然任命魏延为知府。汉中刺史、知府升为镇远将军。可见,刘邦对跟随他已久的魏延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和重视。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魏延都忠实地履行着守卫汉中的职责。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正式称帝,建立蜀汉政权,魏延升为镇北将军。

建兴元年(223年),刘备死后太子刘禅即位,魏延被封为都亭侯。

不过,魏延虽然勇猛善战,但性格有点狂妄自大。他对刘琰杨仪等人一直心存愧疚,甚至数次拿刀杀向杨仪。在诸葛亮费祎等人的调解下,才没有造成灾难。魏延的性格显然让他得罪了太多人,也为他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率兵北伐,魏延担任先锋官。然而,在这次北伐中,诸葛亮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同年秋,诸葛亮病情加重。临终时,他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商议身后之事,定下了自己去世之后便撤军,并以魏延断后的决定,而且表明,如果魏延拒不奉令,那便随他去留。

不久,诸葛亮去世,为保证大军顺利返回,杨仪等人保守秘密。按照诸葛亮的计划,费祎魏延传达了撤军的命令,命令他断后。闻言,魏延不满道:丞相虽然死了,但我还在。亲属官员就可以将其安葬,我来率领军队北伐,怎么能因为他的死荒废了天下大事?况且我魏延何许人也,怎么能听从杨仪的安排,甘作断后之将。(出自《三国篇:魏延传》)

杨仪魏延冲突就这样全面爆发,两人都写信给刘禅,互相指责对方叛国,无奈之下,刘禅向朝中大臣进行询问。结果董允蒋琬等人都表示信任杨仪、怀疑魏延。可以说,由于魏延的日常性格,此时的朝中局势对他来说已经是极为不利了。

在朝中局势不利的形势下,魏延率军到达并占领南谷口,然后向杨仪的军队发起进攻,杨仪王平反抗魏延王平来到两军面前,骂了魏延的先头部队,“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的部署知道是魏延的错,于是“散兵布阵”,唯有魏延父子几人逃之夭夭,杨仪出动马岱追上魏延将他斩杀。杀了魏延之后,杨仪一脚踩在马岱献上的魏延头颅上,咒骂道:“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然后诛灭魏延三族,可见杨仪魏延的恨意。

你还知道哪些魏延杨仪的故事,欢迎评论区讨论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