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风起陇西:看懂糜冲的死,就找到大BOSS了

风起陇西:看懂糜冲的死,就找到大BOSS了

来源:历史知识网

想必很多人对糜冲的死,都还记忆犹新。

阳平关口,面对蜀汉守军的盘查,陈恭大喊了一声:“陈主簿接着”。

不明所以的糜冲接过陈恭抛过来的东西,只看了一眼,就意识到今日就是自己的死期。

——陈恭扔给他的是白帝和谷正接头的信物。

有信物,有名字,那些没有见过陈恭真面目的守军,自然会把眼前的陈主簿当成司闻曹的叛徒白帝。

但,真正杀死糜冲的却不是守军的刀枪,而是从陈恭逃跑的方向射过来的一支冷箭。

这支箭射穿了糜冲。

他当场死亡。

当时只顾着意外糜冲的死,没有深思其中的蹊跷。

然而在看了第16集之后,小小不这么认为了。

毕竟,在此之前,怎么也想不到一心为自己洗白的陈恭,还有另外一重身份。

——柳莹:“我一直等的人原来是你”!

——郭淮:“烛龙打进司闻曹高层才是青萍计划的开始”。

烛龙只是一个代号,可以是任何人。

是不是很意外?

如此一来,柳莹来南郑的真正目的是配合陈恭,高堂秉只是一块垫脚石。

而陈恭所谓的取代糜冲,然后利用糜冲的身份找到烛龙为自己洗清冤屈,全都是托词。

他真正的目的是利用这件事成为司闻曹的最高权力者。

这是一盘很大的棋,要想赢,至少要有三步层层递进的计划。

第一步:把烛龙的消息透露出去。

很显然,街亭失守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白帝的错误情报导致街亭的失守,也导致他被怀疑,此时司闻曹要紧的是查明白帝是否叛变。

白帝则利用这个机会,表达出了早就有一个代号为“烛龙”的曹魏间谍打入了司闻曹内部。

带着这个消息回到南郑的荀诩,自然就开始浪费大量精力寻找烛龙的真身了。

值得一提的是,街亭一役的情报出自白帝之手。

也就是说,传递错误情报,是他接下来计划的前提条件。

第二步:抓住烛龙

只有找到烛龙,白帝的身份才能洗白,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事实上,高堂秉以烛龙的身份被抓住之后,不但司闻曹内部,就连诸葛亮李严这样的高层都觉得可以长出一口气了。

诸葛亮准备二次北伐,李严准备提拔陈恭做曹掾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步:成为下一任烛龙

在确定自己即将接替冯膺的位子之后,陈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紫烟阁和柳莹接头。

柳莹拿到接头暗号,也就意味着新的烛龙来了。

三步计划不仅顺利地让陈恭成了司闻曹的绝对掌权人,也让魏谍的阴影彻底消失。

——虽然荀诩还在怀疑高堂秉的背后或许还有其他人,但他却不会认为那个人是陈恭。

事实上,即便是亲眼见证了陈恭和柳莹接头,有些疑问还是避免不了。

比如,陈恭为什么投靠了郭淮

比如幕后的大BOSS究竟是谁。

其实这两个问题也是一个递进关系。

陈恭的父亲陈黼是李严手下的一员大将,和李严的关系很好,后来还替他死了。再后来,陈恭做了李严的入室弟子,却拒绝做官。

李严猜不透他为什么这样做,却能猜到陈黼的死给陈恭带去的阴影。

陈恭在回答翟悦“何为光复汉室”的问题时,给出的答案是:天下没有战争。

这个答案同样也是他为什么投靠郭淮的答案。

当时的背景虽然是魏蜀吴三分天下,但真正有实力的却是曹魏,可以说就算是蜀吴联手都未必是曹魏的对手。

所以,有实力给普通人一个太平盛世的其实是曹魏。

所以,思之成了郭淮的烛龙。

郭淮策划了“青萍”计划,而陈恭是这个计划的主角,计划的最终目的根本就不是偷取蜀汉的弩机图。

但是,作为第一个执行者郭刚接到的命令则是挑选两名得力干将,去南郑偷弩机图。

陈恭的身份被怀疑之后,郭淮给侄子下达了动“青萍”的指令。为了洗脱好朋友身上的嫌疑,郭刚派陈恭和糜冲去执行这个任务。

这是郭淮意料之中的事。

在路上取代糜冲则是陈恭和郭淮商量好的。

就算糜冲看透了陈恭的心机不走水路,对方也有办法让他死于非命。

比如,阳平关城门前的那一支冷箭。

说不定在其他入蜀的必经之路上,也有一个专门等着放冷箭的人。

——只有陈恭万无一失地走进五仙教,“青萍”计划的下一步才能顺利实施。

原来,不动声色的郭淮才是推动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是大BOSS。

“青萍”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谁,目的又是什么?成了继烛龙之后,又一个疑问。

这件事一定和李严有关。

【免责声明】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单字解释: 西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