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上古人物 / 夏朝人物 / 商朝人物 / 周朝人物 / 秦朝人物 / 汉朝人物 / 三国人物 / 晋朝人物 / 隋朝人物 / 唐朝人物 / 宋朝人物 / 元朝人物 / 明朝人物 / 清朝人物 / 民国人物
历史知识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司马懿足智多谋、巧取曹魏,为什么他的政权仅延续了半个世纪

司马懿足智多谋、巧取曹魏,为什么他的政权仅延续了半个世纪

来源:历史知识网

西晋皇陵的葬制,既有曹魏时代的遗风,还深深地打上司马家族的性格烙印。

“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春”。《三国演义》对司马懿的描述可谓入木三分。的确,作为曹魏政权的四朝元老,司马懿为西晋王朝做了奠基。“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正像房玄龄评价的这样,司马懿凭借睿智和勇敢,赢得了曹操曹丕曹睿曹芳等人的信任。239年正月,魏明帝曹睿临终托孤,把年仅八岁的齐王曹芳托付给曹爽司马懿。这个时候,司马懿才真正拥有了曹魏政权的决策权。

面对司马懿份量日益加重的局面,作为皇帝的同门本家,曹爽心里很不是滋味,想尽办法排挤司马懿。此时的司马懿选择了退避三舍、韬光养晦。

司马懿实现逆转的机会出现在249年。当年正月,曹爽带领大司徒桓范及御林军等一帮子铁杆,陪同齐王曹芳到城外80里外的魏明帝高平陵拜谒祭祀。司马懿立即派人控制曹爽的军营,安排大儿子司马师率军占领洛阳城的各个险要位置,安排另一个儿子司马昭带兵把守宫门。都城局势完全控制在手中之后,司马懿奏请郭太后罢免了曹爽的宰相之职,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等到曹爽接奏忐忑回城的时候,曹府已禁锢,大势随风去。司马懿几乎不太费力成功革命,曹魏政权旁落司马氏手中,魏王朝名存实亡。

司马师在和父亲谋划诛杀曹爽之后,以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旋加卫将军。父亲司马懿死后,他以抚军大将军的名义辅政,独揽朝廷大权。252年,迁大将军后,制定一系列选拔官吏的法规律令,让百官推荐贤才,整顿朝纲朝纪,一时间,朝野肃然。司马师的作为引起了皇帝曹芳和一些朝臣的不满。254年,魏帝曹芳和中书令李丰等密谋除掉司马师。还没有行动,事情泄露,司马师先下手为强,诛杀参与者,逼迫太后废掉魏帝曹芳,任命曹髦为帝。255年,司马师在率兵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的时候,途中病死。

司马昭随即接替兄长司马师为大将军。司马昭更是专揽国政,行使皇帝权利。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更何况曹髦。可这时候,他已经没有能耐改变傀儡状态,更不要说去剿灭司马集团。曹髦死后,司马昭曹奂为帝,曹奂更是一个对司马昭言听计从、不敢违抗的主子。那时候,三国僵局已有半个世纪。263年,司马昭穿越万山,远涉蜀水,以出其不意的方式突破蜀汉后门,扫平了统一路上的一大障碍。第二年,司马昭死亡后,司马炎继承父亲司马昭的相国、晋王之职。数月之后,司马炎抄袭曹魏之法,宣布天命已由曹家转到司马家。265年,曹魏最后一位皇帝曹奂行禅让礼,类似于刘汉给曹魏禅让江山。此时,曹魏江山在三代四司马的手下呼啦啦改姓易主,西晋立国。

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贾充杨济等伐吴。280年孙皓投降,孙吴灭亡,司马炎结束了自汉末黄巾之乱以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事实上,司马炎曾经实行了经济制度的改革,一度出现了太康繁荣的景象。

此后不久,西晋颓势显现。担心政权像曹魏一样被逐步瓦解,司马炎罢废州郡武装,大肆分封宗室。这些封王拥兵自重,羽翼渐渐丰满,成为日后八王之乱与永嘉之乱的祸根。加之司马炎卖官鬻爵,社会风气日益奢靡。所以,290年司马炎死后,西晋王朝在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的时代已经风雨飘摇。317年,匈奴刘曜进攻长安和洛阳,愍帝投降,西晋度过了短暂的50年后灭亡。

司马家族的三代四人,用智谋和技巧,和平取得了江山社稷,虽然子孙仅仅把天下操持了半个世纪,可是这样的方式却为以后的宋、齐、梁、陈实现政权禅让做出了榜样。

24小时热文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